APP下载

探讨冀东民歌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2-06-09金海洋

海风 2022年5期
关键词:冀东号子民歌

金海洋

冀东民歌有着极为丰富的歌曲内容,歌曲的题材广泛,富有感情,民歌的旋律婉转悦耳。冀东民歌是河北民间音乐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是冀东文化的瑰宝,也是整个民族民间音乐的一大重要内容,所代表的不单单是冀东文化所蕴含的内涵,也反映着冀东地区的乡土人情。民歌中充满着冀东劳动人民对于故乡的眷恋以及生活的向往。冀东民歌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表演形式也极为多样。

一、冀东民歌特点

(一)种类

依据题材的不同可以将冀东民歌进行一个简单的划分,可以分为叫卖调、劳动号子、山歌、秧歌调以及小调五个类别。这些还会被地域所影响,衍生为一些极具地域性的类别,如劳动号子,最早劳动号子主要在集市、山区和码头一带流传,可分为渔民号子和搬运号子等等,依据演唱环境的不同,可以将唱号子的劳动人民以及劳动环境直接反映。劳动号子较为简单,大多为集体演唱,人们在集体劳动期间为了能够相互之间加油和鼓励,使得劳动号子的传唱度增加,再加上劳动号子的歌曲内容比较简单易懂,使其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传唱度极高。号子大多是即兴创作,不需要比较深刻的创作内容,只需要达到鼓舞士气的效果即可。叫卖调是极具特色的民歌种类之一,在集市中的流传度较高,是在号子的创作基础上进行创作的类型。之前人们为了增加自己货物的知名度,就会带着货物在街上进行叫卖,大多为边卖边唱,采取一种极具新奇意味的方式来对自己的货品进行宣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二)演唱形式

冀东民歌的演唱形式没有固定性,既可以是一人独唱,也可以是两人对唱或多人合唱,其表演形式由表演的场地所决定,同时也需要和演唱的民歌风格相关。以往的民歌演唱形式都较为随性,基本没有音乐伴奏,属于助兴表演之一[1]。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发展的多元化,导致民歌在演唱形式上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不管是民歌创作、演唱风格以及演唱内容都有了新的标准及要求,越来越多的优秀民歌演唱者以及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民歌,衍生出了非常多的优秀民歌作品,进一步丰富了民歌的内容,为冀东民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使用二胡、笛子等乐器对民歌进行伴奏,还在整个表演当中适当融入了现代化的艺术气息,提升民歌艺术表演特色。

(三)内容特点

冀东民歌主要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主要为旧曲新词、新创作以及传统传唱。旧曲新词主要指的是在民歌原先的曲调换上新词,古代这一现象比较常见。比如,元明清时期,人们比较喜欢将新内容填充至词牌曲当中,创作出新的音乐作品,这一创作也属于时代需要,最重要的是能够达到较好的传唱度。传统传唱具体指的是演唱传统的曲调,但是仅仅会截取一段进行传唱,因为所截取的片段存在针对性,民歌在演唱当中的内容较为丰富,可以从其中进行筛选和演唱。现阶段,艺术多元化情况越发明显,较多优秀的作曲家在创作时都会借助冀东民歌当中的元素创新进行创作,创作出更加具备现代化气息的歌曲,这类创作不单单可以对冀东民歌当中的优秀元素进行保留,还会赋予民歌新的活力,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的审美。

(四)冀东民歌历史发展背景

和世界其他的民歌一样,冀东民歌也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来劳动期间因为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所形成并进行传唱的,对冀东地区的民俗风情进行真实的反映,同时也对劳动人民的生活进行描绘,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大部分的民歌都口口相传,有着独特的口音,虽然没有文字进行描述,却能够对内心的声音进行表达,因此,冀东民歌被划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便进行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二、冀东民歌文化传承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一)老龄化程度严重

民歌大多采取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民歌没有文字记录、没有乐谱,往往是靠着一代又一代传唱的方式,对民歌进行传承。目前很多的民歌都是依靠老一辈口中听到,然而新一代的年轻人知道的民歌则比较少,老龄化的程度严重。此外,冀东民歌传承人当中德艺双馨的老艺人如果离世,也就意味着这一艺术将面临失传,这属于比较可怕的现象[3]。目前,我国所熟知的冀东传承人年龄都比较大,传承人老龄化的情况比较严重,这就导致冀东民歌传承出现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等问题。

(二)生存范围较小

研究发现,在整个冀东地区民歌传唱的范围越来越小,有些地区甚至已经没有了民歌传唱者,很多年轻人对于冀东民歌的了解比较少,年轻人不单单不知道自己家乡的民歌,对民歌的兴趣度也比较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民歌的普及度明显高于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现代流行音乐越来越多,冀东民歌这一民间艺术逐渐被埋没,逐渐被新生事物所替代,导致冀东民歌的生存范围越发狭窄,使其发展的处境越发艰辛[4]。

(三)现代化创新力度低

冀东民歌是长时间的历史沉淀下所形成的艺术智慧结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冀东民歌属于极为庞大的一种民歌体系,很多的民歌演唱除一些演唱者以及艺术家较为了解外,其他的内容也只存在于一些文献资料中,但是该民歌艺术的形式极具多样性,意味着有些民歌只能在特定的场地才可以听到,比如打夯号子等等,只有在农村建筑施工现场才能够听到,很难在其他的地方或者到这种类型的媒体上听表演[5]。也就意味着虽然有许多民歌作曲家进行了创作,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流传的优秀作品比较少,冀东民歌的创新力度依旧比较低。

三、冀东民歌文化传承与发展措施

(一)创建更加完备的传承人体系

想要更好地完成冀东民歌的传承及保护工作,必须创建更加完备的传承人体系。首先,需要对老一辈艺术家进行合理化运用,对其所存在的引导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其次,需要紧抓国家对文化遗产的挖掘以及关注的机会,创建一支强大的保护传承人队伍。再次,需要对相关的音乐人员进行仔细挑选,拟定好相关计划,培养出专業能力强的保护传承人团队。还需要对具有潜力的年轻演唱者进行挖掘,对中年的演唱者进行培养,保护好艺术水平高的老艺术家,创建更加完备和全面的人才培养系统,才能提升冀东民歌保护传承的活力[6]。

(二)冀东民歌资源和音乐课程进行结合

在发展冀东民歌期间,必须要深入意识教育对于传统音乐发展的促进作用。所有音乐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工作的配合,将冀东民歌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进一步缩短学生和传统音乐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歌曲以及周边的传统歌曲,找出原创或传统化的音乐身影,推动冀东民歌和学校音乐课程之间的融合[7]。

(三)强化冀东民歌传承意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冀东民歌,必须进一步强化冀东民歌的传承意识。可以选出一些比较喜欢的冀东民歌,致力于发展民歌艺术传承的重要青年音乐人,逐步发展其为冀东民歌保护以及传承的中坚力量,成为冀东民歌这一文化的发言人。

(四)创作符合时代发展的冀东民歌作品

时代在发展,冀东民歌也在发展。虽然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保护和传承措施,但是我们依旧要采取科学和客观的辩证思维进行思考,将其中的精华和美好留下。在这一基础上,鼓励优秀的作曲家和演唱者创作出更多优质的作品,赋予冀东民歌新的生机,让其能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8]。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冀东民歌是河北传统音乐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管在表演上还是传播上都给予了人们极高的音乐享受,不单单是劳动人民劳动之后的收获,也是历史传承。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这类民歌所具备的艺术价值越来越高,更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使其更加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张珺颖.冀东民歌现状调查与传承保护研究[D].河北大学,2016.

[2]刘荣德.冀东民歌保護传承需关注的问题:评《文化遗产视角下冀东民歌活态传承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6):15.

[3]李圆圆.冀东民歌在唐山市中小学的传承[J].科教导刊(下旬),2020(15):169-170.

[4]敬玉.冀东民歌的艺术发展研究[J].音乐时空,2016(6):14-15.

[5]张蕾.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冀东民歌的活态传承研究[J].大众文艺,2017(12):45.

[6]吕雅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冀东民歌的发展现状[J].艺术评鉴,2017(3):37-39.

[7]薛婷婷,金红莲.基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河北民歌研究[J].艺术评鉴,2021(4):54-56.

[8]侯芸莉.“十四五”背景下河北民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研究[J].今古文创,2021(41):70-71.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冀东民间音乐文会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HB21YS031

猜你喜欢

冀东号子民歌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
我家的“号子”
金隅股份并购冀东水泥动因及效果探析
穿花衣 唱民歌
长江8号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