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代政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历代治疆方略

2022-06-09郜飞燕包朗

海风 2022年5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共同体中华民族

郜飞燕 包朗

古代政书尤其是清代政书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稳疆治边、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能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史料,在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共享繁荣发展经济体、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等方面对今天的治疆方略有一定参考作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支撑。

本文以中国古代政书为中心,探析中国古代历代于中华民族共体意识之下所采取的治疆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我们国家数千年文明的积淀,也是自古以来深深烙于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灵魂中的意识。通过古代政书中历代治疆方略的变化,我们可以共同见证在历史长河中中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领悟古代政书中历代治疆方略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之处,还可以认识到一些我们需要继续为之努力的方向。本文从古代政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历代治疆方略,探索了古代政书中的治疆方略对于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作用以及古代政书中的治疆方略对于当今的启示。

一、古代政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文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可谓丰硕,值得我们借鉴,但基础性工作还存在欠缺,那就是事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文献没有系统地完整地呈现出来,在此种背景下,单就治疆方略而言,历史上中华民族治理新疆的历史文献就没有能够系统地完整地整理出来,而古代政书中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现难以忽略。

“政书”一词作为一类文献的总称(类名),源于明钱溥《秘图书目》。它广泛收集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材料,分门别类系统地加以组织,并详述各种制度的沿革等,为我们呈现出历代王朝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概况。由于它具有工具书的某些性质、特点,人们也将其纳入工具书的范畴。政书按照收录典章制度的时代范围可以划分为通代性质的“十通”和断代性质的“会要”“会典”两大类,涉及典籍很多。为使说明有较强针对性,本文拟从如此浩繁的历史资料中抽绎出“清三通”和《清朝清续文献通考》这四部清代政书,以此为基础,延伸到其他古代政书和相关史料,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历代治疆方略及其对今天治疆方略的有益启示。

“清三通”指的是《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三部政书。《清朝通典》共100卷,由三通馆臣奉命编修,用时二十年完成,内容起自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终于1785年(乾隆五十年)。全书仿照唐杜佑《通典》篇目,只是“兵刑”一门分为“刑典”和“兵典”二门,共计九门,是研究清朝开国至乾隆时一百七十年社会制度重要的资料之一。书中有关新疆社会政治制度沿革的史料较多,比较集中于“食货典”“职官典”“兵典”等,这些都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历代治疆方略的重要资料。

《清朝通志》共126卷,由三通馆臣奉命编修。仿照郑樵的《通志》,但无本纪、列传、年谱,内容仅有二十略。起止年代与《清朝通典》相同,书中部分内容虽与《清朝通典》有所类似,但也有所不同。总体上讲也是研究清代前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书中关于新疆的资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略中:“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地理略”等。

《清朝文献通考》300卷,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三通馆臣奉命编修,是“清三通”中最早开始编修、耗时最长的政书。记载了清朝开国至乾隆五十年的史料,分为26门类和内容,比前二书更为详细完善,查找和使用也更方便。其史料价值在“清三通”中最高,是记载清代前期社会典章制度最重要的史书之一。书中含有大量有关新疆的资料,集中于“田赋考”“职官考”“国用考”“乐考”“舆地考”等。

《清朝续文献通考》共400卷,由刘锦藻编撰,定稿于1921年。此书可以看作《清朝文献通考》的续编,内容起自乾隆开始至宣统三年为止,在26门类之外,又增加了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考,共30门,各子目也根据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政治实际情况有所增加,共有子目136项。书中与新疆有关的资料也十分丰富,集中于“田赋考”“学校考”“职官考”“兵考”等。除此之外在新增的四考中,也含有较多关于新疆的资料。

《清朝续文献通考》出自刘锦藻之手,但他引用的材料多是档案奏折和官报等,首尾完整,因此书的质量是可以信服的,尤其是新增的四考,尤为珍贵。上述文献记载了清朝关于新疆的属地情况、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历史上中华民族治理新疆的历史文献地整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古代政书所载的

治疆方略

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点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就是关于其内涵问题。学者们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作一种心理过程或心理意识,二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作一种民族观,三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作一种国家(集体)认同。虽然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还未拥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夜形成的,它分布在中国各个历史阶段,融合各个民族的思想意识,才形成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自古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部分,对于其管理也是治理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地区不同方面、不同思想的治理,在古代政书有所体现,本文从爱国主义思想、民族团结思想、稳疆固边思想、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来挖掘古代政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古代政书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思想始终是贯穿我们整个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思想。爱国主义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爱国主义的历史性即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于中华民族的挚爱之情。爱国主义作为情感、理智和行动三者交融的有机整体是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的统一。古代政书中边疆人民对国家的拥护以及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珍视的文献不胜枚举。

“二十六年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以俄罗斯征调不息,又征其子人侍,与合族台吉挈全部来归中国。土尔扈特者,准噶尔四卫拉特之一也,渥巴锡之曾祖阿玉奇与策妄不睦,窜归俄罗斯,居额济勒之地,至是归附。或谓不宜纳俄罗斯之属部,皇上谓:‘远人来归不可不纳,且舍楞即我之叛臣归俄罗斯者,一再索取言未与我,如以此折俄罗斯,彼将何辞以对?’卒纳之,俄罗斯卒不敢以此为言。”[1]舍楞本为戴罪之身,曾在盛怒之下杀了伊犁都统,率领众人逃往国外,但是对国家、对故乡拥有深深的热爱之情,在沙俄数年之后,萌生强烈的归国愿望,后在东归途中率领十七万土尔扈特人一路披荆斩棘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归国。舍楞东归作为歌剧《舍楞将军》的主线,将舍楞将军东归这一亘古未有的举动作为祖国巨大凝聚力的有力证明,成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对后世人民影响深远。

新疆这片土地一直被视作打开中国疆土的开始,因此外敌一直虎视眈眈地盯着这片宝地。可新疆作为我国国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备受珍视,是我国在何种危险境地下都不会放弃的土地。在清朝道光与咸丰年间,中央王朝国家内外矛盾激化,中原灾祸匪患频发,无暇顾及边疆,俄罗斯乘机侵占蚕食哈萨克、布鲁特诸部,紧邻我国的伊犁、塔尔巴哈台、乌什、喀什噶尔等地的边缘也都被吞并,对我国国土完整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同治三年始,新疆回匪作乱,扰乱内部秩序,在这等混乱状况中“时葱岭西北浩罕回国为俄兵所破,其别部安集延健将阿古柏窜入边内”[2],打着同教的旗号,诱骗部落降伏,将诸回部次第屠杀,至此“尽夺南北路要地”。在入侵新疆之后,在新疆进行血腥统治,大肆屠杀汉回遗民,对新疆造成了空前的破坏。

“同治九年俄人复乘回酋之乱进踞伊犁,而浩罕回部亦为俄有,于是新疆南界亦与俄人接壤。”尽管“九年伊犁回子攘俄界牲畜”但还是被俄人占领伊犁。此时中国国内状况稍平,国威重振,俄国暂时同意伊犁之地可徐徐商议。左宗棠深知边疆的重要性,上书表明之后,“迨光绪三年大学士左宗棠、通政使刘锦棠统兵规复新疆,遂向俄人索取伊犁”且于“光绪七年始定合约,还伊犁”。终于在“光绪十年,前抚臣刘锦棠奏改新疆行省”,至此新疆建省,新疆省正式成立。新疆设省的过程异常艰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国家对于边疆的重视,也看到了边疆地区人民为了反抗外敌所作出的努力,这双向的爱护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

“太宗贞观五年以后,数幸国学,于门下别置弘文馆,于东宫置崇文馆,祟增创学舍一千二百间。国学、太学、四门亦增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凡三百六十员,其屯营飞骑,亦给博士,授以经业。无何,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3]上述文献可见,贞观五年国学昌盛,增加许多生员,原因在于其他藩国对国学以及骑射的学习。这不仅包含了藩国对国家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是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的倡导,为国家储蓄人才,为后续强国作出了极大地促进,是对国家的积极靠拢也包含了强烈的强国之志。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古代政书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思想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民族内部的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祖国统一的基础。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必须坚决维护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生不息,依靠的就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和衷共济,共同呼吸才形成如今的多民族统一国家。

我国的民族团结精神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强化的,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于各民族人民的思想中。在历史的长河中,秦朝首次实现了华夏“大一统”,隋唐时期,国家再次实现了统一,隋炀帝“混一戎夏”,唐太宗更是对各民族视为一家,直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4]。至此,之前夷夏大防的民族观念被打破。自太宗至玄宗开元时期,唐朝对周边民族和边疆地区采取积极的政策,“大唐贞观中,户部奏言,中国人自塞外来归及突厥前后降附开四夷为州县者,男女百二十余万口。时诸蕃君长诣阙顿颡,请太宗为天可汗。制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咸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诸蕃渠帅死亡者,必诏册立其后嗣焉。临统四夷,自此始也”[5]。诸藩对于中央王朝的拥戴以及王朝的开放的民族政策促使各民族之间关系更加紧密。

和亲是加强民族之间良性互动与缓和民族矛盾的一种重要的怀柔政策。唐时多以和亲的方式来加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对于唐朝国家稳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唐朝和亲公主多达20位。第一位为“宁国、肃宗女。干元时,降回纥英武威远可汗,置公主府。”宁国公主,唐肃宗李亨次女,先嫁给荥阳郑巽,之后嫁于河东薛康衡,后为寡。回纥期望和亲时,念回纥对于唐王朝在勤王事件的帮助,答应回纥的请求,下嫁唐朝公主。宁国公主是第一个远嫁和亲的真公主,将回纥与唐王朝之间的交流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和亲给双方带来了诸多优势,对于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作出了巨大贡献。

至明清,民族政策更加宽泛,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采取了极其宽大的方式,以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宽厚仁和,接纳安置了他们。“康熙三十五年,圣祖仁皇帝驻跸中拖陵,……如有厄鲁特溃散逃窜来投降者,令其收受。又谕,归化城留大臣一人,受厄鲁特降人,完其夫妇,给其衣食,如有厄鲁特降人,分上人、下人,各给以白金皮衣有差。”[6]对少数民族的优待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距离缩短,促进了民族平等。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對官员的分布也做了改变,增加西域官员的人数,以会同四译馆为例,“西域馆置译生四人,百夷馆置译生四人,均于顺天府属儒童内选充。大使员缺,咨吏部,以序班序补,通事官及序班员缺均以译生选补,咨吏部注册”。增加西域的官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员入朝为官,有利于促进国家各民族的团结以及融合发展。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古代政书的稳疆固边思想

新疆处于我国的边境,是我国国土中神圣且不可侵犯的一部分。但是对于边疆的治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屯田政策是众多稳疆治边政策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自西汉就常用于开拓和驻守西北边疆,而之后屯田制也逐步确立。清代的屯田促进新疆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同时也巩固了边防,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稳定和统一。

边疆苦寒,多为游牧民族,漂无定所,王朝对于边疆较为重视,于是颁布政策进行屯田,意在提高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后“臣等谨按……,至驻防官兵,虽授以屯地,然既列为官庄,则不得专目为屯政矣。惟是底定新疆,版圈式廓二万余里,由巴里坤以至伊犁,前后垦辟无虑十余万顷,村堡台站、城池仓库以及沟渠水道、布种先后之宜,无不讲求尽制。迄今驻扎官兵招来民众暨佃往种回民之歌乐土而享盈宁者十余万户,此屯政之善,诚从古所未闻者也。”国家颁布的屯田政令,竟然能召集数万当地民众进行屯田,在史上这场屯田的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无疑表明新疆当地数万民众对于国家的拥护,对于国家所颁布政令的响应,同时也是国家对于边疆地区治理的成效。新疆地区的民众的举动,减少了国家政令的实施难度,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国家对于新疆的治理,也对新疆人民的生存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光绪十三年,户部奏“惟有于新疆南北两路急为大兴屯田为当今紧要切务,藉人以尽地利,即借地利以养人。”并提出屯田的五利,其一新疆军粮运输道阻且长,但是屯田便可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屯田可以享就地收获之利;其二军粮运输耗费巨大,如若屯田便可节省数十万两银钱,有利于缓解军饷压力;其三新疆每年征收民粮充作军饷,屯正可以减缓民政压力;其四屯田有利于在一定时间后,有利于平粮价,保证边疆存储之实;其五屯田可以避免军队人员懈怠,劳其筋骨可使军队更加骁勇。

屯田不仅限于军屯,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由于战争新疆地区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对人民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加快边疆建设,稳定民心,巡抚刘锦棠上奏“每户给地六十亩,由中公借给籽种粮三石,制办农具银六两,修盖房屋银八两,耕牛两头,合价银二十四两。由父或子共作,或兄弟同居,或雇伙结伴,均按照二人为一户,并月给盐菜银一两八钱,口粮面九十斤。”这一政策为边疆地区人民提供了最基础的生活保障,在经济上大力帮扶恢复,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边疆地区人口过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稳定了民心,增强了人民对于中央王朝的信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古代政书的经济贸易往来

新疆是中国游牧民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游牧是一种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它完全依赖于自然的恩泽,长期徘徊于低产、低效的状态之中。虽然拥有相对充足的生存条件,但是对于生活用品的需求受环境以及生产技术的限制,还不足以供给。中央王朝农耕文明发达,国力强盛,物产丰富,在农业、手工业、丝织业、等方面尤为突出。双方经济相差甚远,中央王朝深知边疆少数民族生活之不易,对于边疆地区的管理不仅建立在政策管理上,对其经济发展也极度重视。

新疆地处偏僻,归顺中央王朝后,也要对中央缴纳赋税,以尽臣子之义务。但是这些赋税对于物资较为贫乏的边疆人民来说也是较重的经济负担。为了帮助古代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就要减少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即减税。本文选取的文献拥有大量中央王朝减免少数民族的赋税的记载,其中清朝相关记载占比最大。“(乾隆三十三年)伊犁屯田回人还三十年未及交被雪潮瀑霉变粮并三十一年被灾未纳粮共七万余石,除上年业经宽免带征一万余石外,尚带交五万余石。上以回人等生业未裕,免之。”又于“(乾隆三十五年)是年,免甘肃临边各属明年征番粮草束,其河东西屯粮草束免三之一。又乌噜木齐新疆户民额征屯粮草束论免,亦如之。”如此大力度地减免赋税是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经济减压,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其次为给少数民族提供生产生活的资源,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清乾隆年间,先是乾隆三年外邦归顺,请与内地,后于“十年署大将军查朗阿奏请将吐鲁番众在肃州所属之王子庄安插。奉谕旨,瓜州地土肥饶,气候亦舆回民原住地方相似,且现在开可种之地甚为开阔,足资回民耕收。著总督刘于义等将吐鲁番回众安插瓜,筑堡造房,给予口粮牛种,至是移归故土。总督黄廷桂言,瓜州回人迁移鲁克察克,所遗地亩逐细丈量,共计成熟地二万四百五十亩,就近招民屯种,借给籽种,于收成后扣除其粮石按官四民六征收。从之。”这些安排使得少数人民生产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保障了归顺的少数民族的生存生活。

最后,为促进边疆地区人民进行贸易,发展经济,“我皇上西陲底定,拓疆二万里,内地商民持布币而往者轮跳万计,薄征减税,道路欢呼,商贾市易之地已倍广于向时而征商之额未赏重加于昔日。伊犁关展、乌噜木齐叶雨羌、喀什噶雨等处凡有市易之地略征其税二、三十分之一以慰新疆赤子食毛践土贡芹献曝之心,初非利所有也。臣等谨依类暴集考国朝之故宵合以马氏之旧文而变通之首关市次盐法,又一次榷酤、榷茶、坑冶,而终之以杂征,凡六卷……。”将内地人民与边疆地区的人民联合在一起,通过互市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帮扶,为大多数人所知的要数唐王朝与回纥之间的绢马互市,“自干元后,益负功,每纳一马,取直四十缫,岁以数万求售,使者相蹑,留舍鸿胪,骀弱不可用,帝厚赐欲以愧之,不知也。复以万马来,帝不忍重烦民,为偿六千。”这种帮扶是建立在中央王朝付出多的基础上的,以绢马互市这种倾斜的帮扶为例,持续了上百年。这种帮扶使少数民族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带动边疆地区人民的经济发展,对于民族之间的交融提供了良好的桥梁。

(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古代政书的文化交流

人类历史进程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文化自然是多元的、包容的。多元文化的形成并不是通过单一的聚合交往或者一味地杀戮和占领的形式,而是多样的。但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形式,都促使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进行交流和碰撞,加快各民族文化交融的进程,形成如今辉煌灿烂、气象恢弘的民族文化。

我国中原人民生活稳定,农耕文明发达,而边疆是典型的游牧文明,单调的放牧生活满足不了游牧民族的生活需要,农耕区的富庶吸引着他们,在不断交往中双方的文明不断交融。文化交流需得建立在文字互通的基础上,因此文字互通是首要的。乾隆年间对于文字的互通作出了许多努力,乾隆四十四年颁布《钦定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还“因以天山北路、天山南路准部、回部并西藏、青海等地名、人名诸门,举凡提要,始以国书,继以对音汉文,复继以汉字三合切音,其蒙古、西番、托忒、回字以次缀书。又于汉文下详注,其或为准语,或为回语,于是兀格蟀自之言不须译鞮象寄,而凡识汉字者莫不通其文、解其意,嘹若列眉,易若指掌。书既成,名之曰《西域同文志》”以帮助人们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字以便进行更好的交流。除此之外,对少数民族的钱币进行改制,“先是回部叶尔羌、喀什噶尔、和城旧有红铜钱文,名日普尔,每文重二钱,制小而厚,外有输郭,中无方孔,每五十文直银一两,谓之腾格。至是平定回部,皇上从将军兆惠请,开局于叶尔羌城,改铸钱文,特命户部颁发钱式,仍用红铜,每文重二钱,形如内地制钱,较厚。文为乾隆通宝,用汉字,其幕铸叶尔羌城名,左国,右回字。”除了在钱币上注三种字体,少数民族官员的官印也是如此。如“总统伊犁等处将军,银印,虎纽,二台,方三寸三分,厚九分,兼满、汉、托忒、回子四种字。满、文俱柳叶篆,托、回子字不篆(下同)。办理伊犁、乌噜木齐等处事务大臣,银印,虎纽,二台,方三寸三分,厚九分,兼满、汉、托忒三种字,满、汉文俱柳叶篆。伊犁分驻雅尔城总理参赞大臣,银印,虎纽,二台,方三寸三分,厚九分,兼满洲、扎托忒回子三种字,满文柳叶篆。”三种字体的同时出现,是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表现。

为了促进双方文化的深入交流,唐时于“熙平中,遣沙门惠升使西域,采诸经律,得一百七十部。”《文献通考》记载“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柯兜勒一曲。”这都是双方之间的文化交往的见证。双方在文化间关于音律的互相流传在所选取的文献中也占有相当部分的笔墨。皇帝的筵宴之上乐系为“庆隆舞乐,琵琶八、三八、奚琴一,节拍各十六,司抃十六人(世德舞、德胜舞乐器并同)。笳吹乐,笳一、胡琴一、筝一、口琴一。番部合乐,筝、琵琶、三、和不斯、番部胡琴、笙管、笛管、云锣、二、月琴、提琴筝拍各一。高丽俳笛一、管一、鼓一。瓦尔喀部乐,篥四,回部乐,达卜一、那噶喇二、哈尔扎克一、喀朗柰一、塞他雨一、喇巴卜一、巴拉满一、解雨喀一。均俟于殿外束隅。”唐时“凡大宴会,设十部之伎于庭,以备华夷:一曰燕乐伎,有景云之舞,庆善乐之舞,破阵乐之舞,承天乐之舞;二曰清乐伎;三曰西凉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安国伎;八曰疏勒伎;九曰高昌伎;十曰康国伎”。不同民族的乐器及音律融于一堂,可见中央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乐文化的互通与交融。

三、古代政书的治疆方略对今天的启示

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最悠久文化的古国之一,在长久的发展与前进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史料政书,对过去王朝的大事有着详尽的记述,书中的记载仍有现存价值。本文从古代政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历代治疆方略,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对于边疆的治理,书中所记叙的治疆方略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有重要意义。

(一)践行爱国主义为中心的中华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不是国内各民族简单的组合,而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各民族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有着长久文明的积淀和高度相同的国家认同感和使命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我国几千年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进行了数次碰撞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而逐渐形成发展为中华民族。我国大一统的格局在历经各朝不断发展完善,边疆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古代政书中所记载的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所采取的武力征服、怀柔等政策,对边疆的维护和治理都是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古代政书中所见无论是中原王朝对于边疆所做的一系列的努力,还是边疆人民生活在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还要时刻提防敌人入侵,保卫家园等等这些都是最具体直接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遇上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华民族精神是百年变局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定力所在。我们始终要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民族之间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不断化挑战为机遇。

(二)落实民族平等政策,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都是多民族杂居地区,民族成分较为复杂,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的完善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古代政中所涉及的对于边疆的帮扶政策,有利于增加边疆人民的生活保障,增强边疆人民对国家的认同,促进各民族交流发展,维护多民族大一统的格局,这对于我们现今依然有着极大的启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有所不同,经济的发展会促进人们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自尊的提高,减少“中华民族”这一国家认知,且由于资源问题没有受到正确有效地引导,会造成少数民族的民族认知和国家认知不同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注意到各民族的诉求,加強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注度。增加各民族国家意识的培育,强调“中华民族是一家”的观念,实现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统一,为实现各民族平等提供思想基础。在民族工作实践和社会运作过程中制定一系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帮扶和优惠的民族政策和制度保障,让少数民族人民意识到在政治上各民族是平等的,在经济上各民族是帮扶互助的,在文化上既保护和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也要弘扬中华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平等互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保障边疆的长治久安和强健发展

新疆地区是我国各行政区中,陆地占地面积最大的行政区,新疆地区的发展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做好新疆地区的一系列工作是党所高度重视的。对于新疆工作必须立足全局,放眼未来,力争努力建设团结、文明、和谐、繁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古代政书中的屯田政策不仅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稳固的边防屏障,增加了边疆地区人民对于国家的信任。这对于我们新时代党对于边疆的治理有着极大启发。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加强贯彻新时代党对新疆的领导和治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保证新疆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健康发展。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提出,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党在对新疆治理中,围绕这个总目标,要保持新疆社会稳定,在一步一步探索解决阻碍长治久安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习近平书记强调: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基础。新疆地处西北,资源分布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促进新疆地区的发展必须落实改善民生,惠及当地人民,增进人民团结发展意识。近些年的西北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和推进都不断促进新疆民生发展,促进各族民众的稳定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新疆。

(四)促进边疆经济发展,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强大的经济实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边疆地区远离政治经济发展中心,环境恶劣,条件困苦。如果对边疆地区人民生活的苦楚视而不见,可能会伤了边疆人民对于国家的信任和支持,降低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国家领土安全岌岌可危。因此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势在必行,在古代政书中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帮扶、互市等都是为了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为边疆地区提供物质帮助。如今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依旧不可忽视。必须毫不动摇地激发和提升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和水平,深入到各方面。必须切实解决边疆地区人民的就业、医疗、教育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就业方面,因地制宜置办相关产业链,为人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同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医疗方面,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增加医疗设施的投入等等。教育也是民族发展的强劲动力,因此对教育的投入也是重中之重,如今我国对边疆的教育政策保证了边疆地区人民拥有相等的受教育权利和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秉承着共同繁荣的理念,不断加强经济的互助,共同构建繁荣发展的经济共同体。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全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与不断打造更多惠民工程、不断改善民生质量结合起来,为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构建民族共享的文化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7]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也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基础。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正是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构成了中国优秀文化。范君从文化层面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是共在性、共生性、共意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秉承、基本原则和文化方略[8]。古代国家对于不同文化的态度对于我们当今面对不同文化的态度有着极大的启示。古代政书中具有大量对于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交流互通的记载,无论是对于不同民族文字的学习,还是语言的互通,抑或是宗教信仰的流传都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和深入。这些记载提醒我们在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我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增强对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的认同,用中华文化浸润边疆各民族群众的心田才能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根基。当前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也要求我们各民族上下齐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结语

古代政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资料弥足珍贵,从中入手整理部分历史文献可为叙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演进过程提供丰富、翔实的文献材料,也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各民族共创中华”等民族理论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历史证据。其资料中凝聚的爱国主义内核,西南向中央王朝的向心力,民族友好交往和睦相处精神,文化上相互学习、兼容并包,对我们今天治理新疆有极大的启示,即铸牢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遵循正确的方针和道路,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领导,坚定家国信念,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互助,文化上互相交流,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创新文化,坚持四个自信,才能强化中民族共同体意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清]刘锦藻.清朝文献通考[M].第2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7486.

[2][清]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第4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10609-10626.

[3][宋]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1:1209.

[4][宋]司马光编.资治通鉴[M].北京:中華书局,1956:6247.

[5][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5494.

[6][清]乾隆官修.清朝通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2442-244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55.

[8]范君,詹小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8):49.

基金项目: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联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2021ZJFLZ02)、2022年度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专项《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TDGJSZ22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郜飞燕(1999-),河南洛阳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科教育(语文)研究;包朗(1970-),河南罗山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导,历史与哲学学院中国史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学科教育(语文)、历史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通信作者:包朗。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共同体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云南边疆地区大学生科学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