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中引导幼儿规则适应和独立性的策略探究

2022-06-09龙琴

海风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涛独立性角色扮演

龙琴

随着学前教育的普及,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在一日活动和常规教学中中得到了不断的体现,幼儿老师在环境创设、室内区域、户外活动等各个环节持续改革创新。常态下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如何能做到结合活动的特点合理增加游戏环节,设计更多开放的环节,为幼儿老师提供更多操作实践的机会?幼儿老师的教育理念有没有真正实现转变?本文通过实例进行相关探讨。

一、学前教育中规则适应和独立性引导的必要性

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于任何事物都是懵懂、憧憬、好奇的,因此他們对于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对于如何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对于如何独立生活还处于需要引导的状态。这是社会、家长乃至教师都十分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为了让孩子尽早掌握一些生活技巧,学习更多的知识,现在很多家长选择在孩子3周甚至3周之前就把他们送到幼儿园,可见,幼儿学前教育在家长眼中的重要性[1]。

因而,随着幼儿初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需要一定的缓冲。在家里有老人照顾,有父母陪伴,或许他们早已经学会了依赖,对于挫折的忍受力有限,如果这个时期不及时对孩子进行适合的引导,这些心理和状态可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因而在幼儿入读学前教育后,教师首先要教会幼儿学会独立自主,提升幼儿的独立性,降低依赖他人的心理,助力自身健康成长。

其实,不论是幼儿还是成人的世界都面临着各种规则。在成年人眼中,遵守规则是必然的,如果触犯规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会触犯法律,这样才有了现在和谐安定的社会。但是对于幼儿来说,根本不理解规则是何种严肃之事,甚至还没有留意过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学前教育就是通过一个系统的、完善的教育计划让幼儿发现规则、了解规则,进而遵守规则。规则的遵守会让幼儿学会约束自我,尊重他人,会让他们有序生活与学习。同时规则的遵守也是幼儿独立性提升的一个过程,独立性的提升又是遵守规则的必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助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学习[2]。

二、学前教育中规则适应和独立性引导的要求

(一)注重多方合作

学前教育是一个初级教育,是一个理论加实践的教学场所。在幼儿规则适应性和独立性引导方面要注重结合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让幼儿的独立性和遵守规则的自觉性能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增强。如幼儿的规则遵守不能局限于幼儿园内部,需要家长监督他们如何将这种规则遵守实践于家庭当中,独立自主生活的践行多数还是源于生活中,这需要家长的合作。除此之外,社会也是一个大的考场,因而在具体引导过程中,学前教育工作者还应当注重与社会机构、社会人群结合,检验幼儿规则遵守程度和独立性现状,督促幼儿在幼儿园内和幼儿园外都可以不断地提升独立性,学会遵守规则。注重多方合作是幼儿教育中引导幼儿学习各种规则、遵守各种规则,提升独立性的重要措施,教学与检验要并存。

如合作试验游戏:合作取出彩球的开展。

师:好,同学们,我们也来做一下书上的实验。取出一只小玻璃瓶,7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口,找7位同学上台表演,交代清楚实验的方法,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们如何合作取出彩球,并计算时间。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7位同学上台做实验,其他同学边看手表边观察。

师:刚才这7位同学共用了多长时间做完了实验?

生:(齐声)12秒。

师:文中的7个小学生呢?

生:(齐)他们只用了3秒钟。

师:我们用的时间比他们长多了,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能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1:我发现他们刚才在拉球时,有两个同学一起往上拉,球被卡在瓶口,出不来了。他们没有合作好。

生2:我还发现刚才在实验时有一瞬间没有人拉球,这里也浪费了时间。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如果房子真的着火了,而你们没有在极短的时间内逃出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假如遇到这种情况,你将怎么做呢?

生1:我要把大家组织好,有秩序地、迅速地逃出去。

生2:我想我要先人后己。

师:(面带微笑地说)对,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你们懂了吗?

生:(齐答)懂了。

这样一来,经过亲身经历,孩子们懂得了什么叫合作。幼儿注重多方合作中学习各种规则、遵守各种规则。

(二)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调整

为了完成幼儿规则适应和独立性的提升,幼儿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教育目标可以得到有效贯彻。如学前教育中有听说读写的教学内容,在具体讲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幼儿强调规则的概念和细节,让幼儿首先了解上课要遵守的各种规则。第一,回答问题之前要先举手,经过教师同意后方可起立回答,而且声音要洪亮,发音要清晰,如果没有被提问就要保持安静;第二,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重复规则、强调规则,不断地强调会让幼儿对于规则的感受和遵守得到重复演练,这样会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如教师在每次提问前都可以说一句:“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请举手,然后大声说出来。”第三,通过动作进行再次强调。如教师抛出一个问题,然后举手示意,幼儿就会想到回答问题之前需要先举手,诸如此类,都是让幼儿对规则再次加深的重要方式。

总之,对于幼儿规则适应性和独立性的引导要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结合,更要注重语言和动作的结合,完美地将独立性和规则与幼儿学前教育结合才是正确、高效的教学方式。

三、学前教育中规则适应和独立性引导的策略

(一)科学设置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现在在各阶段已经全面铺开,学生反馈也较好,因而在学前教育中规则适应性和独立性引导也可以选择这种方式。第一,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情境设置。如为了教会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个模拟交通场景,配备音频、视频等,让幼儿明白红、绿、黄三种信号灯的意义和不同的灯亮起后应当如何行动,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第二,与家庭合作检验情境教学效果。如当幼儿在课堂上学习了交通信号灯的遵守规则,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在生活中予以监督,看看幼儿是不是可以将课堂上学习的规则独立运用到现实生活中[3]。

(二)引入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对于游戏的热衷度是比较高的,因此在规则适应性引导和独立性引导方面可以适当引入角色扮演的游戏,让他们充分理解规则、尊重规则,进而学会遵守。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遵守规则的意义,教師在课上可以设置角色扮演的游戏,让一个幼儿当教师,其他幼儿当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如果幼儿都遵守规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如果幼儿都不遵守规则又是一个怎样的场景?通过真实的角色扮演,他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甚至还可以引入一些动画片的角色扮演,在动画片《黑猫警长》中,教师邀请两个幼儿分别扮演黑猫警长和一只耳,如果一只耳一直捣乱而不加以节制会是怎样的场景,这种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幼儿的感受更为真实,体会更为深入。因而,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或者是生活经验来设计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这样会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猜“领袖”游戏,小朋友们围坐在教室里做猜“领袖”游戏。小涛当“领袖”,大家跟着他学动作;小芳猜“领袖”,看她猜得对不对。游戏开始了!教室里洋溢着欢腾的气氛。一张张面孔浮现出笑容,一双双眼睛闪着亮光。小伙伴们时而看着“领袖”的表情,时而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小芳走进教室,她机警地环视四周,注视着每个小朋友的表情。突然,教室里响起“请你跟我这样做!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欢呼声。这时,小朋友们不约而同地做拍手动作。“领袖”是谁呢?小芳盯着王强,慢慢地移动脚步,向他走去。这时呼喊声越来越小了,当她一转身时,小涛乘机做出摸耳朵的动作。这时“请你跟我这样做!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欢呼声又响亮起来了。小芳镇定自若,她向前紧走几步,假装盯着小菲。小涛刚要改摸鼻子的动作,小芳猛一转身,糟了,小涛的动作露出了破绽。“就是你!”小芳大声说。小朋友们望着小涛涨红的面孔、发窘的样子,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笑得弯下了腰。猜“领袖”游戏真有趣,大家玩得多么高兴呀!看到这样的游戏场面,我想什么是猜“领袖”游戏,怎样做这种游戏,回家后孩子一层一层地叙述出来,给孩子留下了完整的印象。

四、总结

曾经有一位学者这样说过:“美的课堂不仅是对学生的召唤与吸引,更是一种解放与激发。”而幼儿园课堂更需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他们的思维,激荡起孩子内心深处真切的情感。在课堂中,我们将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幼儿学前教育中引导幼儿适应各种规则,学会独立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十分重要。教育工作者也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策略,让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能适应社会规范,学会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交往。

参考文献:

[1]倪敏.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再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早期教育,2017(6):6.

[2]卡罗尔·格斯特维奇.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小涛独立性角色扮演
独立品格培养
铁砂掌
小涛长大了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角色扮演
做最好的自己
烟花爆竹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
蓝笔写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