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舞蹈艺术风格及创作方法分析
2022-06-09才旺卓玛
文化融合背景下,新创作的藏北舞蹈逐渐失去民族个性化。因此研究藏北舞蹈艺术风格以及创作方法。从研究藏北舞蹈艺术风格入手,了解藏北民族舞蹈特色,研究舞蹈创作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舞蹈作者深入基层生活、注重民族文化以及注入现代化意识来创作舞蹈,使舞蹈既保留了民族性,又符合现代发展。
舞蹈是一种人类表达思想的肢体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所独有的意义,使其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文化功能。诗歌表达志向,歌曲表现声音,舞蹈展示外表,三者相结合,才能充分展现作品所表达的意义。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当人类的情感达到一定界限时,舞蹈是一种情感的发泄方式,这也是民族舞蹈的一大特点,藏北舞蹈就具有了这样抒情表意的作用[1]。
自古以来,我国领土中就不断地进行着民族融合。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发展也给民族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两方面来看,外族文化的融合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的机会,但是全球逐渐统一的风格也使民族舞蹈失去自身的个性特点,最后可能甚至消亡在全球统一之中。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有着极大的关联,只有这些外部表现形式能够不断地传承下去,民族文化之星才不会灭掉。对于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来讲,理清舞蹈的类型和艺术风格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具有民族特色的创作活动。
一、藏北舞蹈艺术风格
藏族地方文化特色鲜明,并且深入到藏族的政治经济以及百姓生活中,地方文化对藏族的舞蹈发展有很深刻的影响。藏族节日较多,如沐浴节、望果节、牧民节、俄喜节等,在大多数的节日里,藏族人民会在节日当天欢聚在一起,在举杯畅饮的同时还会载歌载舞,纵情欢乐,享受节日的气氛。如在观花节的夜晚,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队首领串铃的伴奏下,围着篝火唱着民歌跳起舞,直至通宵达旦,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豪迈豁达的民族文化。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发展在全世界有目共睹。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时刻能体会到高速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从北京奥运到抗击疫情,有太多振奋人心的事情激励着舞蹈创作者去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表现,去赞颂这些。近些年,西藏涌现了大批动人心弦的优秀作品,它们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揭示着舞蹈者严重的世界,挖掘着世间美好的情感,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2]。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西藏发展很快,高速发展的经济,发达的旅游业,都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高度也越来越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在精神层面也越来越渴求丰富的艺术形式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这些也都体现在最近的舞蹈创作中。
二、藏北舞蹈艺术风格及创作的必要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是属于人民大众的艺术。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以及艺术特点。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下,不同的民族文化其实又呈现出来大致相似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分析藏族舞蹈特性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为什么不同民族的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其表现形式会出现相似甚至相同,民族舞蹈发展过程中,怎样把握好“度”[3]。藏族舞蹈是中国五大民族舞蹈学科中最具特点的舞蹈种类之一,无论是对舞蹈教学还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藏族舞蹈的研究,发现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对整个人类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三、藏北舞蹈艺术风格创作方法
(一)深入群众生活
创作者一定要深入藏族人民的生活,了解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及民族中整体的情感脉络。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好的作品是来源于生活的,而不是掉书袋。否则,脱离了人民群众,脱離了生活场景,也很难在展现的时候和观众引起共鸣。大众无法接受的作品,就很难达到文化交流和传承的作用。舞蹈创作者要以一种全新的观念,以现代青年人的眼光,深入到藏族百姓的生活中去,并且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创作者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生活沉淀,切实地去藏族人民生活的地方,感受他们的日常生活,除了观察,还可以动手去做,积极进行采访,了解当地人民对生活的态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基础打好,才能创造出藏族特色的作品。
(二)注重民族文化
藏北舞蹈,尤其是民间艺术形式,是藏北人民长期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下形成的产物,这种艺术实质上是人民的思想表现和情感寄托,也表达着当地的风俗观念。一位研究人员表示过:“舞蹈不能脱离民族意识而存在。”所以在创作舞蹈的过程中,也必然要结合藏北区域舞蹈的特点,融合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念,同样也要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了解他们的兴趣以及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习俗和历史文化背景等,把握其深层含义,把握藏北人民民间舞蹈本身的特点[4]。
如藏北的国濯是很常见的歌舞形式。每首歌都伴随着较少的舞蹈,节奏先缓后急。歌词中主要描绘的是自然风光或是男女之间美好的爱情故事。音乐旋律高亢欢乐,舞蹈动作具有抒情性,表达的故事内容丰富,也充分展现了藏人民淳朴热情的个性。通过摇摆、行走、踏步的特点和丰富的形态变化,表现出人们开心愉悦的心情。简单的节奏,欢快的节奏,激动的情绪,多变的形态,使人心情愉快,参与感强,不失为是当地很多人宣泄情感的表达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关于藏北地区的风俗性舞蹈创作也日益丰富起来。无论作品的中心思想是否意义深刻,其表现形式肯定不能脱离当地人民的性格和传统文化。而将深刻的思想意识和当地的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人民的快乐、痛苦、愿望通过舞蹈展示出来,才是一个好的作品[5]。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表达的技法,细扣舞蹈动作,使之成为具有藏北特色的代表性作品。
(三)注入现代化意识
想要在民族舞蹈中融合现代意识,除了在舞蹈动作和故事表达上要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感,在表达形式上具有个性之外,词汇的创新是关键。近年来不少前辈努力创作,他们将现实生活的联系造成的各种各样的外表,按照他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安排和具体表现的艺术处理,运用现代的思想和艺术技巧,创造出具有藏北特色的舞蹈艺术。13F889D9-3E2B-4911-8BE5-3D4781E0ECBB
如在作品《拉拉脱贫路》的创作中,从故事本身来看,女子舞蹈《拉拉脱贫路》以藏北妇女生活中的制作奶制品拉拉作为创作源泉,当雄县传统舞段二十一步作为动态的切入点,声光电以牧区环境相结合。该舞蹈作品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更多地从对祖国、对党的歌颂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角度出发,扎根于生活、扎根于人民的创作思路为导向来构思。同时用牧女勤劳智慧的双手制作奶制品,展现幸福生活的方式来侧面歌颂了我党脱贫攻坚的英明政策。
第一,在艺术表现手段上,为了不生硬,不刻板,具有艺术高度的方式把情节讲述给观众,让他们自然地去理解作品传达的精神。该作品中更多使用偏现实主义的手法,这样可以离观众的生活体验更近,也更容易架起作品和观众之间的桥梁。第二,在人物塑造上,无论是哪种题材的舞蹈作品,都不能让人物神话,脸谱化,能让观众相信作品中的人物,是创作的一个核心,也是我在创作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所以该作品中引入了平面时空的设计,与挤奶的牧女和帐篷里的母亲隔空对话,挖掘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让这些人物更加有血有肉地呈现出来。第三,在呈现方式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的审美水平,舞台技术的日新月异,传媒平台的不断丰富,对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可是该作品没有用太多的舞台技术手段和传媒的引导,而是采用了跨越时空的情感传承,触及人心的情感,共鸣来演绎着藏北牧民的幸福生活。这个作品说明:民间舞蹈的创作,首先,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素材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人们的生活动作往往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征,只要我们勤于捕捉、敢于突破、善于创新,把握好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的“三要素”,就一定能编舞出好的舞蹈作品。
四、总结
对于藏北舞蹈艺术的创作、发展而言,无论是舞蹈语汇,还是编舞技法都需要舞蹈创作者认真学习、精心钻研、付诸实践。藏北民间舞蹈艺术一定要发展,而且发展的道路依然很宽阔,舞蹈创作者要用于借鉴、广于吸收,但这个“创”字核心仍然是藏北的风格。
参考文献:
[1]周宇.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动律提炼发展”的风格性把握:评《中国民族舞蹈编创法》[J].热带作物学报,2021(1):367.
[2]唐钰婷.网络科技時代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未来发展研究: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研究》[J].人民长江,2021(2):220.
[3]郭睿.传统民族舞蹈与现代舞蹈的融合[J].戏剧之家,2021(16):128-129.
[4]马飞龙.民族舞蹈中舞蹈技巧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艺术评鉴,2021(14):71-73.
[5]江东.西藏藏族代表性传统舞蹈“名称”的分类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3):81-88.
作者简介:才旺卓玛(1977-),女,藏族,西藏那曲人,舞蹈表演二级(副高),大专,研究方向:舞蹈编导。13F889D9-3E2B-4911-8BE5-3D4781E0EC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