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

2022-06-09陈慧卿

海风 2022年3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大学传统

语言是我国的文化载体。通过语言和文化,我们可以了解民族特征、传统、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在加强国际社会作用的同时,我国对翻译能力也有更严格的要求。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最典型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育。这有助于改善学生之间的多元文化关系,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播和发展。本文从大学英语翻译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和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进而提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历史积累的智慧和经验使各国人民不断成长。随着中国外交关系的扩大,许多外国文化进入高校英语教学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延续。英语翻译是国际交流的焦点。利用这个机会和平台,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影响到更多的国家,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翻译的积极性。

一、英语翻译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像银河、金石和东方闪耀,包括哲学、科技、人文地理以及具有文学魅力的中国诗歌。如古代的宋词、唐诗等,其中的文化类型包括农业、医药、创作等。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爱”和墨家思想精髓“兼爱”。许多哲学家用它来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和矛盾。因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瑰宝,也是世界的财富。因此,以优秀的大学英语翻译为媒介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双重影响。

对于现在大学英语现状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吗,尽管到处都有流行的西方节日,但学生们很快就会用英语说“圣诞节”“感恩节”和“复活节”。但这不能快速的说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和“重阳节”的英文翻译,针对我国的四个著名的中英文名字也翻译不好,可见,存在很大的问题。相反,在外文翻译中,有些中国传统文化词语翻译中存在“失语”现象[1]。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所大学进行了一项关于“你用英语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满意度”的研究。83%的学生表示非常不滿意,10%不满意,但7%表示满意,非常满意的只有0%。进行数据分析,对于当前的现状发现,现阶段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并没有很好的和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的现象若一直存在将会影响我国的文化发展,进而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影响着母语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二、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弘扬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手段。教育部在其最新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求中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2]。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汇,随着经济交流的日益增多,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是当前的主要和必要的问题。有必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

(一)拯救“文化失语”,助其传承发扬光大

长期以来,在学英语翻译时过分强调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表达能力。很少有人回顾和分析翻译内容。近年来,随着西方外来文化的涌入,学生们对西方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却忽视了中国本土文化。如果我们能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英语翻译教学中[3],正确翻译和传播中国古典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树立和教育爱国主义,并自由的将我国的文化表达在国际外交中,准确、完美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外。

(二)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文化和语言是密切相关的。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对于目前学生对于英语翻译教学的看法,以及综合教师的教学情况来看,主要是没有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教育也有限,主要是因为当前的应试教育问题,只要通过了考试,并不是很注重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研究。针对这种问题的存在,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重视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和英语翻译进行结合,突出实践的重要性,主要达到中西文化结合,让同学在学习英文的同时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也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行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深入了解我国的文化知识,以及关注中西文化类型和意义的差异,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型人才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这是中国与主要国家开放外交关系和多元文化人才交流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文化与世界关系的日益密切,我们不仅要增加多元文化交流的数量,而且要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更加严格。我国的优秀人才不仅要有一般的领域知识,而且要有宗教,风俗,人文,我们要对文化有详细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遍世界,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有效融合,提高多元文化交流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中西文化的水平,满足大国人才需求,适应时代发展。

三、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巧妙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促使每位学生成为文化的宣传者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中国文化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已经成为外国人的精神追求。也有很多外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和详细的说出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与此同时,许多外国人来中国投资、经商和旅游,这种现象也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经常和附近的中国人交流,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传播中华文化负有历史责任。学生更容易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和英语翻译学习的重要性。

(二)培育技能型人才是服务我国深入探索和创新的重要内容

现阶段,虽然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但在很多情况下,大多数毕业生的中华传统美德并没有充分反映出社会吸引力、道德等问题。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会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怀疑自己的文化。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必须引用传统文化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中西文化的关系,培养语言和文化平等的观念,学习英语,向世界各国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素养。

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和传统文化融合的

有效途径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大学英语学习计划进行实施,新英语测试(4-6级)中翻译问题的比例和难度显著增加,其中涉及有中国传统文化、茶、中国结、中秋节等不同因素,这是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经贸合作的需要。在英语翻译教学中,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有效发展,英语翻译文化的内容应该是双向的,母语和外语同样重要。

(一)丰富基于传统文化翻译教学的教材

过去,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以语文为基础的语言学科,这阻碍了文化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丰富的英语教材翻译,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在报纸和杂志上,教师可以选择我国的涉及传统文化的文章和段落。在向学生解释文化背景和内容之前,首先向学生描述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在一定深度和高度上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在翻译文章中选择思想和灵魂,让人们拥有它。如在教学“清明节”“端午节”之类的节日,以及在教授与其他节日相关的文章时,应该首先告诉学生这些节日的历史和深远意义,然后结合词汇和方法介绍西方节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翻译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以英语的方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补充教材的英译。可以想象,作为一部大型纪录片的英文版,它不仅可以丰富观众,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代表性词语需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方可准确表达其意。所以,在翻译此类词语时,先让学生深刻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再结合翻译理论知识技巧,灵活运用直译、音译、意译加注释等多种翻译方法,流利地表达出来。如在翻译中国结时,可采用直译法译为Chinese knot,端午节可直译为Duan wu Festi-val;在翻译带有中固特色的詞语“辟邪”时,在英语中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表达词语,这时就适合用意译法,可根据意思译为ward ofevil piris';还有很多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词语很难用直译或意译准确表达它们的意思,这时可采用音译法,如“功夫”一词可译为“Kungfu”,重阳节可译为“Double-ninth Day”,孔子可译为“Confucius”等;而采用音译加注释方法翻译的词语有“秧歌”,可译为“Yangko(a popular Chinese folk dance)”。

(三)加强教学材料补充,增加文化因素

对于大学英语翻译这门学科,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基本知识时,加强教学材料的补充,加强英语课本的内容建设。教学内容单一以及教学方案设置固化,是造成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中文化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教学内容大部分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导和中心思想展开的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的开展又影响着教学成果,当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材还存在着文化涵盖较少的弊端,因此,在当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加强教学材料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积极认识到翻译这项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重要性,促使学生逐渐适应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因素,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梁雅虹.以中国唐宋茶诗为例探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本土文化引入模式[J].福建茶叶,2017(1):353-354.

[2]潘正芹.大学英语茶文化翻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7(3):350-351.

[3]李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6):265-266.

作者简介:陈慧卿(2000-),女,汉族,海南万宁人,本科,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大学传统
“留白”是个大学问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新形势下再议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概述
至善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少年力斗传统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清明节的传统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