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022-06-09李潇琪

海风 2022年3期
关键词:群众历史发展

李潇琪

一直以来,对于全世界的各个国家来讲,每个国家的国民往往都是决定着母国当下及未来的发展大方向,以及母国的总体国运的决定者,其最浅显的道理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选举都是通过国民来进行选举的,因此,国民往往对国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中提出的要求彰显出来,始终要将人民的基本立场作为根本立场,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本文主要针对人民群众的基本内涵,以及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不同维度的几个层面来对其进行一个充分的论证。

一、人民群众的基本内涵

(一)人民群众的定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来作为发展的根基跟有必要,那么在新形势下,对于人民群众又有着怎样的定义,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向来看。人民群众指的是不仅能够顺应时代历史发展的潮流,同时又能够满足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国家发展的总的历史进度中发挥出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通常在这一进度中每一位参与到其中的成员往往都是历史进度中的主体,而发挥这一功能的全体社会成员就是人民群众。实际上人民群众这一定义属于一个宽泛的、总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的历史指的是一种发展的状态而非已成定局的事实。一方面从量的角度来讲,人民群众指的是国民中的多数人民;而另一个方面如果从质的角度来思考,那么人民群众无疑指的就是真正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广大人民[1]。

(二)关于定义存在的歧义

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往往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使命和初心,我党在新形势下的总体发展态势也得力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那么在新形势下的现如今社会,人民在解读人民群众的定义时,往往存在一小部分人对其理解存在偏差,对人民群众的定义产生歧义。比方说,有些人会这样想,按照人民群众的定义来讲,人民群众指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总体社会成员,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在法西斯时期的作为战争发动一方的国民也算人民群众。实际上这类人群不是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他们并没有扮演推进的正向作用,这类人群起到的是阻碍历史前行的负面作用,他们的行径是有违人性的,因此,人民群众并不包括此类人群。

(三)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整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在现阶段,人民群众更充当着重要角色,对我国总體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党始终把将人民群众作为中心来当做新时代基本思想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以人民群众作为中心,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向共同富裕的大方向进行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思路。由此思路可看出人民群众在发展中起到的重大意义,是人民群众推动了社会现阶段的发展,党和国家同样也在依托人民群众来谋求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在人民群众当中找到推进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在创造出一定财富资源后,进而造福于民。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基本概念融入到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发展策略当中极富近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不仅能够深刻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同时还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提到的人民性[2]。

二、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主要思想

在我国最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将新时代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主要基本方针之一也就是人民群众为中心作为一大坚持点十分重要。以人民群众为发展中心,一方面生动地诠释出党和国家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又生使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完美诠释。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当今社会,始终都在以为人民群众谋求幸福为使命,通过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的物质生活水平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自开国以来的各个发展阶段,变的是改革措施是发展战略,不变的是为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坚持让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以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立场,始终将我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发展路线,对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及主体地位加以巩固,将人民群众的凝聚力结合起来,共同推进人民群众来书写中国全新的历史篇章。

实际上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构成往往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不过变化的是思想意识形态、是理念、是体系,不变的仍旧是人民群众这部分社会历史发展变革的主体。试问在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有哪项成就不是属于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呢?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纵观所有文明发展,都是建立在人民群众不断的创新和创造之中,任何抛开人民群众谈的发展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发展。

(一)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具体案例

以人民作为中心,不仅仅是理论命题,同样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方针策略,对于国家来讲属于一种政治立场,同样也是发展的一项根本要求。将人民群众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使得人民群众都能够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进一步前进,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和突出性,要知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国的发展方向。新时代背景下我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取幸福的初心和目标,并在其道路上不断探索,实际上早在我国的古代文明时期,就曾有过著名的政治家以及思想家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提出过类似重民的先进思想。在那个时候古人就有了先进的思维和视野。即使是在古代我国封建传统思维中对皇权有着极为崇尚的思想,通常君王的利益往往是不可撼动的,许多古人都在倡导君王为贵,百姓为轻,然而在中国整体思想的发展史上,君贵民轻这种思想意识形态从来就没有取得完完全全的胜利,而民贵君轻这类思想,往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实际上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古代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就比如说在古代文明的发展建设中,孟子就曾经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话,这种言论放到当今社会依然适用,不仅仅是孟子,就连我国著名的政治家荀子也曾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老百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此类论据更是彰显出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二)贯彻落实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中国一直以来走的都是群众路线,不论是抗战时期还是新时代的发展阶段,我党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地位摆在主体发展地位。在新时代的蓬勃发展中,不仅极大地尊重了人民群众在具体的日常活动中表达的具体意愿,同时还根据已有的经验结合当前形势来推动人民群众的集体创造伟力,从而促进人民来创造美好生活。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我国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其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属于我国现阶段的一项主要的矛盾点,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在以人民群众作为基础的前提下,来尽可能地解决这一矛盾,充分为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来开展有效措施。进而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的需要。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重要体现

(一)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之中,通常认为人民群众是生产物质资料的主体。而对于当前我国的新形势来说更是如此,想要全面实现中国梦一定要集结中国全体人民群众的凝聚力,通过团结我国各民族力量来达到万众一心向着中国梦的实现这一目标迈进。这不仅表达了我国人民群众与中国梦之间的一种关联性,同时还彰显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伟大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幻中,人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势必要对基本的物质需求进行解决,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只有当人民群众开拓出物质生活的基本资源以后,才可以在其他活动中实现其他价值,从而促进全人类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不仅积攒了珍贵的生产经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正是这些物质财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说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社會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我国人民群众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始终不断地为人类贡献出崭新的财富。我党始终是为人民群众谋求幸福的执政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才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断进步。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通过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开创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语言、传统、民族精神等多元化的宝贵的社会精神财富。从伟大的人类奇迹——万里长城到唐诗宋词等文学翘楚,从先进的诸子百家的深度思想再到领先于他国多年的具体的四大发明,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社会精神文明财富[3]。

(三)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

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人民群众始终将党的基本方针作为发展的着力点,并在历史的变革中不断践行,用实际行动来推进历史的发展。在新时代中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确保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以及团结程度,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总结

共产党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坚持为人民群众负责的执政理念,因此,党和人民应当统一思想意识,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汪学平.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13.

[3]蒋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当代价值体现[J].人民论坛,2017(12):126-127.

猜你喜欢

群众历史发展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区域发展篇
新历史
图说共享发展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