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分析

2022-06-09付二红

海风 2022年3期
关键词:二者融合群众

付二红

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是当前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基础文化的繁荣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了分析探讨,文章中从群众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角度分析了二者融合的意义,同时总结了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路径。

文化繁荣发展是国家富强的表现,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之一,在我国全面建设时期,也十分重视基础文化建设。群众文化的发展落实,就是国家对文化建设重视性的体现。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宝藏,而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也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群众文化进行结合,能够帮助传统文化深入群众,提升传统文化的受众,增加传统文化的传播面积。同时传统文化融入到群众文化当中,提升了群众文化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促使群众文化朝积极方向发展。

一、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探讨

(一)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优秀的精神文化、道德理念、艺术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重要文化,不仅对我国文化发展有所影响,对于我国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对于当前我国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如当前我国社会道德标准、设备文化氛围、民间习俗等都会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另外,从整体角度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自古就有“天下大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道德文化理念,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有共同的理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在未来我国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中,也要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发展文化为基础,提升文化发展效果。

群众文化是一种在职业文化范畴之外,以共同参与、自发参与、自我娱乐的一种社会群众性质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广泛基础的文化艺术性质。群众文化的发展建立在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础之上,而我国现在正处于平稳建设时期,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国群众文化在此背景下快速发展。群众文化的良好展开和广泛开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纽带,对于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群众文化的发展效果。

(二)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显示意义

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而从文化发展的意义而言,可以从三方面解读二者之间融合发展:①从群众文化发展角度而言,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意义非凡。群众文化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表现,同时也是给社会大众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活动,为和谐社会建设打好基础。群众文化中融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够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文化力量以及道德力量,帮助群众文化良好展开,同时让群众文化参与者享受到精神道德洗礼,加深了群众文化的影响力,更能够良好的促进和谐社会氛围的构建;②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角度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进行有效融合,能够最大程度上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群众文化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性,群众文化的良好展开十分关键,对于文化的创新发展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进行文化创新发展中,更可以落实好文化创新效果。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而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文化传播,其局限性在于传承本身,传承规矩十分严格,所以导致部分传统文化传播效果较差,同时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受到外部冲击较大,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影响。而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很大程度上提升文化的创新效果,确保文化传承传播更加有效,也能够提升优秀文化的传播受众;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繁荣中国的快速落实。国家繁荣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创新发展效果。同时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将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可以更好地丰富和繁荣中国文化。

二、群众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路径分析

(一)做好二者结合的统筹发展

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于现代社会文化繁荣有积极的意义。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并非易事,同时群众文化开展已经形成了趋势,并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想要促进二者融合,必须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借助政府的统筹管理力量完成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

政府应该建立引导方向和目标,帮助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快速结合,确保群众文化创新发展更加积极合理。如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性文件、通过制定规范化发展方向。政府的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功能可以实现对文化的有效管理,从而提升文化管理效果,确保其发展建设更加积极合理。政府应该根据地区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群众文化传播和开展情况制定合理的文化结合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给予二者结合共同的方向目标,指导二者进行快速融合。

如河南省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着眼于第二个百年目标,前瞻30年、谋划15年,分阶段描绘了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宏伟蓝图,即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到2035年基本建成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強省的建设目标。而群众文化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也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目标的有效建立,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升文化的创新发展效果[1]。

政府应该给予二者融合更多的支持,包括资金、人员以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文化结合发展建立在平稳社会环境,建立在必要的经济基础之上。而群众文化本身有自发性和娱乐性,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目标有所差异。所以,政府需要支持和引导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让大众在享受群众文化的基础上自觉形成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吸收。

如河南省南乐县就十分重视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其本身做出的各项措施,值得学习:A每年南乐县政府都会拿出400万元专项资金为每个乡镇配齐文化站长和专干,每个行政村设有财政补贴文化协管员,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提供保障。B地方社区或者农村委员会都会定期组织文化活动,包括传统豫剧戏剧下乡等文化互动,吸引大批艺术爱好者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在共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同时,也实现了群众文化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良好融合[2]。

(二)二者融合的精心设计

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同属文化繁荣,但是二者文化性质稍有差异,并且文化价值观也有所不同,所以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展开应该进行精神的设计,让二者融为良好的群众优秀文化,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同时也需要二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形式配合,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文化结合的力量。

将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形成大众乐见的形式,能够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良好融合。群众文化本身的娱乐性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文化创新效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中,更可以实现对文化的创新效果分析。所以,在二者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群众文化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从而增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受众,促进传统游戏文化的传播。可以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来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良好展开。如地方戏曲文化剧团与民间剧团进行混合演出,二者融合演出,可以实现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之间也形成了融合,促进群众文化吸取优秀文化的优点[3]。

通过数量优势完成二者的结合。二者之间形成良好融合,也需要多次的开展,通过二者相互配合,逐渐形成良好的文化结合,提升文化力量。群众文化的宣传形式多样,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也多种多样,所以利用二者的共同点,可以实际不同的文化活动,通过反复展开的文化活动,促进二者良好融合。如驻马店汝南县采取综艺演出、主题晚会、民间技艺、知识讲座、消夏电影放映、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展览展播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从事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4]。

三、总结

本文针对群众文化活动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结合进行了分析,二者良好的融合不仅需要精细的设计,政府更应该做好目标的指引,确保群众文化活动与中国优秀文化创新发展,提升文化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尚东莲.浅谈群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J].文化产业,2020(18):150-151.

[2]贡秋曲珍.民间民俗美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与发展[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4):214.

[3]謝香枝.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探讨[J].神州,2019(23):22.

[4]吴萍,贾继瑶.发挥地方广电优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恩施州广播电视台为例[J].新闻前哨,2019(3):45-46.

猜你喜欢

二者融合群众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摇曳
破次元
融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
Units 13—14词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