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2022-06-09刘世琴

幸福家庭 2022年4期
关键词:社会性关心教师应

刘世琴

人际交往是人基本的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体必备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此外,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着学生自我意识及其社会性的发展,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必备能力。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心理学家丁瓒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由此可见,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助力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作用

人际关系是指在社會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形成和谐、信任、友爱、团结、理解、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能让人从中汲取力量、获得勇气,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还能使人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有利于形成乐观、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具有社会性,有着强烈的交往需要,经常与他人交往,能够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产生愉悦、欣慰的情感体验。例如,在人际交往中,个体通过诉说个人的喜怒哀乐,倾听对方的爱憎恐悲,会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有人说:“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懑抑郁时,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让你得到疏导。”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处在相互关心爱护、关系密切融洽的人际交往环境中,就会心情舒畅、态度乐观,从而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会起到一种调节的作用,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认知,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互助友爱、理解包容、团结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通过师生和同伴之间的交流释放不良的情绪,从而让学生保持自信、积极的精神状态,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此外,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教师要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感受到爱与关心,并鼓励学生多关心他人,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借助集体的力量教育学生,让学生之间学会彼此关心。

(二)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互助友爱、诚信待人,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时,教师应教导学生接纳他人、尊重他人,让学生明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沟通交流,不断增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具体来说,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给予对方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们会在初次交往的短短几分钟内形成对交往对象的一个总体印象。第一印象影响着交往的深度,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以增强人际吸引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学会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在人际交往中,学生要学会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集中到他人身上,真诚地关心别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维护他人的自尊心。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别人的言行不伤及自己的自尊心。自尊心的高低是以自我价值感来衡量的,自我价值感强烈,则自尊心较高;自我价值感不强,则自尊心较低。人的自我价值感主要来自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人对自己的反馈。心理学相关资料表明,任何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都有明显的维护自我价值感的倾向。学会尊重别人,维护别人的自尊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三)引导学生用心维护和谐人际关系

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对其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具有豁达大度、谦和热情、正直诚实等优良个性品质的人,人际关系较为融洽。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学会真诚地关心同学。当同学请求帮助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力帮助对方;当看到他人有困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帮助,并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关心。

(四)引导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尊重、宽容、友爱、互助、真诚和理解,与他人友好相处,从而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了解和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在人际交往中使用正确的语言和肢体动作。

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有目的地要求和引导学生,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鼓励、理解、宽容,从而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会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在人际交往中,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快速与他人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每个人都渴望获得交往对象的重视和关注,希望别人可以认真倾听自己的表达,了解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表达,帮助学生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同时,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美,也希望在帮助别人后能得到肯定。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学会感恩,当别人帮助自己时,要向别人表示感谢。此外,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会有需要说“不”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需要说“不”时,学会向别人说明自己的困难,委婉地拒绝别人,以免影响人际关系。

(六)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沟通必不可少,如果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应先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互动小游戏,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增强自身的沟通能力。此外,共情能力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因素,是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共情能力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对方着想,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诚和善意,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个人成长、社会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五小学)5B13DB2A-87A9-4159-B180-20CDD9066D5B

猜你喜欢

社会性关心教师应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开心与关心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