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代北京通惠河的开凿

2022-06-09白云敏

北京档案 2022年5期
关键词:郭守敬万宁闸坝

白云敏

古时北京运河水系四通八达,通惠河、护城河、什刹海、积水潭、昆明湖,水水相连,路路相通。修建于元朝的北京通惠河,向我们展现了七百多年前北京漕运的繁荣,水运的发达。让我们从以水寻史,以水观城的视角来了解北京这座与水密不可分的城市。

北京城在元代称为大都。元朝建都北京,因北方地区久经战火、经济凋敝,粮食产量远远满足不了人口众多的大都、上都及漠北的需要。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南方经济超过北方。为保证物资供应,需要从南方调运大批粮食到大都。当时的运输路线有河道和海运两条,两条路线的终点都是通州。然通州距离大都还有50里的陆路,这一段的运粮任务十分艰巨,人力、畜力耗资巨大,百姓不堪其苦;到了雨季道路泥泞不堪,不仅运输效率低下,运粮的牲畜在运粮途中更是死亡枕藉。为解决这50里陆运的“瓶颈”问题,元朝政府计划修建通惠河。

通惠河的修建并非轻而易举之事,由于通州地势低于元大都,想要成功开凿通惠河只能采取从大都引水流往通州,沿途设置闸坝,使南来的漕船逐级上驶的方式。当时,从江南而来的船只非常多,对通惠河的水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从大都周围寻找尽可能多的水源以保證通惠河的水量。漕运是否发达影响着一个朝代的国计民生,甚至是维持统治的重要保障之一。所以,有金一代帝王朝臣们便致力于开凿一条从通州直达京城的运河,以解决漕船运粮问题。金朝时曾在石景山北面的西麻峪村修建了一条浑河,经过金中都注入通州城东的白河。但由于浑河中泥沙过多、淤积严重,无法航运,很快作废。金朝解决漕运问题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

元代在金代的基础上继续致力于漕运问题的解决。元代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在元代通惠河的开凿中做出重大贡献,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郭守敬很早就开始关注元大都的漕运问题,中统三年(1262)八月,他上书忽必烈建议开玉泉水以通漕渠;三年后的至元二年(1265),又提出开通从北京经通州到天津的漕河以复活金朝开疏的旧漕河。元朝政府采纳了郭守敬的所有建议并付诸行动,然而这两次的方案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至元十七年(1280)二月,世祖忽必烈再次尝试疏通通州到大都的运粮河,使金代旧漕河通航,遗憾的是依然没有成功。元朝从定都北京起,粮食漕运问题的解决一直都是重中之重。至元二十八年(1291),上都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供粮引发的问题,使通惠河的开凿再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元朝实行两都巡行制,元朝皇帝在中都北京和上都开平府之间来回巡幸,上都粮食等物资更为缺乏,对于漕运问题的解决更加迫切。

郭守敬总结了之前失败的教训,借鉴前人治河经验,并在大都周围仔细勘测水文和地势起伏情况。经过多次反复实地勘察,根据北京城地形水文情况制定了可行的开凿方案。忽必烈对此非常重视,让他全权负责此项工程。经过详细规划,郭守敬制定了工程进度要求。然而事情并非如计划中那般顺利,朝中一些权臣认为郭守敬把水引入京城容易造成水灾,便故意刁难、拖延工程进度。为保障通惠河能尽快修建,忽必烈下了一道死命令,对于阻挠通惠河进程者一律就地处决。如此一来,反对者们便不敢从中作梗了。

元朝所开凿的通惠河,是在金代旧漕河的基础上进行的,大部分旧河道金代时已有,新工程主要是疏浚改造[1]。元代通惠河的开凿工程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修建白浮瓮引水工程即由白浮泉到瓮山泊。郭守敬在此考察完后修建了一座堰,这座堰就是后来的白浮堰,这个堰修成之后就把昌平一带的水汇集起来了。同时,为了继续扩充水源,郭守敬又把白浮泉的水流引入翁山泊。按照今天的测量数据,“白浮泉的海拔为55米,翁山泊的海拔为40米”[2],郭守敬将白浮泉的水引向西山之后南下,使水流避开河谷等低地,向东南汇入翁山泊,然后沿途拦截所有之前从西山向东流入沙河、清河的泉水,使水量大增,汇成流量可观的水渠,沿着长河的河道一直流到积水潭。由于这些水源都比较清澈,很少有泥沙,所以不会出现金代运河泥沙淤积影响漕运的情况,在运河下游可以无所顾虑地建立船闸。船闸使得水位提升,粮船可以平稳上使,解决了大都到通州的漕运问题。水利专家郭守敬将白浮泉引入通惠河这一伟大工程,将北京城内的多条水系融为一体,奠定了北京城内水系的基本架构,元代北京的水系连通也为之后明清两代通惠河的疏通、改造、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凿工程的第二部分是扩建瓮山泊作为通惠河的调节水库,在瓮山泊进水口、出水口处都修建水闸,方便对水流进行控制;第三部分是在通惠河河道上修建多个闸坝工程,以便采用“提闸过船”的通航方式。为解决漕船由通州溯流而上大都的难题,郭守敬根据地貌变化及水位落差在沿途修建闸坝,用来提高漕船的水位以便顺利通航。通惠河上的闸坝都是包括上、下水闸的双闸坝,从今天的科学技术角度看也是非常合理的。元代科学巨匠郭守敬创立的在运河中设闸坝斗门的杰作,解决了因落差大而水流易泄的难题,实现了节水行舟,这一伟大创举是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今天巴拿马运河、长江葛洲坝等航运仍然在使用这种方法。

元代通惠河的开凿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春季开始动工,至元三十年(1293)秋季竣工,总耗时一年半,全长160余华里;共计两万余人参与了修建工程,包括士兵、工匠、水手和囚徒;耗费钱钞152万锭,粮食38700石。开工伊始,忽必烈命“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为之倡,待守敬指授而后行事。”[3]可见元朝对通惠河开凿工程的重视。

通惠河的修建使京杭大运河实现了全线贯通,从江南而来满载粮食的漕船可以直接到达天子脚下。万宁桥在元大都及通惠河的修建过程中都非常重要。“万宁桥”为元代名称,现今叫“后门桥”,横跨在今什刹海(旧称积水潭)入玉河处。桥下为澄清中闸,是通惠河上24处闸坝之一。该闸为积水潭下游的出口控制闸,通过提放水闸,控制舟行与水流,以保证元代漕运的通畅,成为通惠河上最重要的通水孔道。万宁桥亦是元大都城的“奠基石”[4],至元四年(1267)正式开始修建大都城时就修建了万宁桥。万宁桥既为桥,又为闸,是通惠河主干道上修建的船闸中最重要的一处,是所有漕船进城的必经之路,在元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通惠河竣工时,忽必烈从上都巡幸至大都时“过积水潭”,看到运粮的漕船非常多,以至于将水面遮盖,十分心喜,当即赐名“通惠河”。那时的世祖忽必烈就身处万宁桥上。可以说,万宁桥承载了通惠河及北京城的诸多记忆。

通惠河的开凿对当时及后世都是一大盛举,不但解决了元代北方的粮食运输问题,而且促进了南货北销,增强了南北经济交流。水系塑造了古代王朝的辉煌,纵然时光流转,桨声帆影不再,但那些依然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水面,仍在熙熙攘攘的现代化城市中悄无声息地讲述着古都北京的运河故事,见证着古都北京的百年变迁。

参考文献:

[1]路征远.元代通惠河的修治[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5):33.

[2]祁建.白浮泉:郭守敬选定的京杭大运河北方起点[J].文史博览,2018(9):66.

[3]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3852.

[4]张必忠.万宁桥—北京城的奠基石[J].紫禁城,2001(2):3.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郭守敬万宁闸坝
突破20000000!郭守敬望远镜带来好消息
大唐万宁天然气发电项目2号机组正式投产运行
学究天人的大科学家——郭守敬
水工闸坝混凝土在冻融条件下应力分布探讨
闸坝对抚河流域连通性的影响研究
软基上闸坝工程的寿命预测
郭守敬治水成就及自主创新思想的当代借鉴
万宁之旅·兴隆植物小姐模特大赛(二)
基于改进有限强度折减法的闸坝软土地基加筋挡土墙变形特征分析
聪颖好学郭守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