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2022-06-08庞喆
庞 喆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粗放式矿山开采一方面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及矿物材料,另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引发矿区水资源、植被、土地破坏和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据统计,榆林市现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面积约3760 km2,较严重区面积1700 km2;煤矿矿区总面积4295 km2,已形成采空面积约1127 km2,塌陷面积约649 km2,涉及300余个村庄、4万多人口[1]。现阶段,榆林矿区生态治理严重滞后,原有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新的采空塌陷区、煤层火烧区、土地污染区却在不断扩大。
榆林市是国家定位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煤炭矿区经过40余年的开发,原煤矿采空区所诱发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困扰榆林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2]。近年来,榆林市政府为打造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破解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推进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探索不同的矿区生态治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榆林市煤炭矿山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矿区生态治理中依然存在资金匮乏、技术落后、管理混乱、政策缺失等问题[3]。
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提出了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理念。陈阳等[4]针对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南岸铝土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三门峡市黄河南岸铝土矿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必要性及对策;李娟等[5]在分析我国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重建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矿区生态修复的限制因素,探讨了矿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汪静[6]从景观资源条件方面进行了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引用旅游学中的旅游资源技术性评价和打分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单体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和分级,提出只有不断突破创新,积极发展旅游业,才能实现矿区城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张飘逸[7]考察了湖北大冶矿山历史背景、地质环境和发展现状,并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和大冶矿山遗址博物馆整体性思考,对大冶矿山遗址博物馆进行人文生态的保护设计,博物馆实施后,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投资大、涉及面广、历时漫长、见效慢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单一的工程治理措施及治理模式不能应对复杂的系统问题,矿区生态修复需要多产业融合发展。本文以榆林矿区为例,探讨了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 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概念的界定
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指在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同时,结合当地矿区地形地貌、社会环境、生态敏感性、地理位置、交通及资金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宜的产业配套发展模式。矿区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越高,矿区土地开发利用越充分,对场地环境、资金投入要求越高,产业投入越高风险越大,需要政府支持和收益产业进行平衡。
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基于“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生态优先、人的参与是该模式的重要前提,产业融合是该模式的核心。人的参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设者(投资者)的进入,包括产业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后期运用等;二是第三方(消费者)的进入,即项目建成后的参与、使用、消费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价值的创造离不开生产和消费两个维度。矿区产业融合意味着修复后的土地不仅仅是自然要素,更包含社会资本,是“生态修复+生态产业”的有机结合。因此,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是简单地对原生态环境进行人为的恢复、复垦,还要进行修整、重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矿区生态修复既要考虑生态适宜性,还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目标,包括文化功能、美学功能和公众感受等[8]。
2 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2.1 矿区生态修复+生态保护
“矿区生态修复+生态保护”模式主要是对矿区原生态环境的修复,在矿区废弃直接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废弃地复绿和生态修复。该模式主要注重生态效益,不对矿区进行过度的商业开发,适合于生态敏感性较高、资金保障程度低的远郊地区;修复方式为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表1)。
表1 矿区生态修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2.2 矿区生态修复+生态农业
“矿区生态修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矿区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农、林、牧、渔业,在保护、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产品价值。同时,利用矿区周边特色地形地貌,打造生态休闲观光、垂钓狩猎、田园采摘等特色服务。该模式适合于生态敏感性和资金保障程度一般的近远郊地区;修复方式是自然恢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产业以“农、林、牧、渔”业为主,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追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表1)。
2.3 矿区生态修复+生态旅游
“矿区生态修复+生态旅游”模式是在矿区生态修复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原有矿山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废弃的矿坑和设备,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矿山遗迹旅游区、矿山公园、休闲度假区等。该模式适合于生态敏感性、资金保障程度一般的近郊地区;修复方式以工程措施为主,以生态旅游为核心,通过休闲度假和住宿餐饮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表1)。
2.4 矿区生态修复+文化教育
“矿区生态修复+文化教育”模式是在矿区生态修复后发展文化教育产业,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矿山历史背景,通过艺术手法的处理赋予废弃矿山全新的功能定位,建设矿山博物馆、矿山文化产业园、学习教育基地等。该模式适合于生态敏感性较低、资金保障程度较高的近郊地区,该模式充分发挥矿业遗产的历史纪念和学习教育两大价值,主要追求社会效益,依赖政府投资(表1)。
2.5 矿区生态修复+地产开发
“矿区生态修复+地产开发”模式是在矿区生态修复后发展房地产业务,在城镇周围、交通便利的废弃矿山土地上进行地产开发,打造商品房、办公楼工业园区、商场等。该模式适合于生态敏感性低、资金保障程度高的城镇区域;修复方式完全依靠工程建设,前期投入巨大,主要追求经济效益,依靠社会资本的投入(表1)。
3 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SWOT分析
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投资大、覆盖面广、历时长、见效慢,当前,在我国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初始探索阶段。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阻碍因素。本文基于SWOT分析模型,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分析阐述(图1)。
图1 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SWOT分析
3.1 优势
3.1.1 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将部分废弃地整理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可利用的土地。远郊地区,修复为农业用地,可以用于土地占补平衡,发展农、牧、林业。城镇周围、交通便利地区可修复为商业用地,用于厂房建设、住宅、地产开发等相关产业。
3.1.2 优质的生态资源
矿区生态修复后,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适度的开发和优质的生态资源有助于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和地产开发。此外,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带动周边其他附属产业。
3.1.3 市场规模大
2020年,榆林市完成800 hm2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同时开展示范点、示范区的遴选、建设及授牌等工作,打造煤炭开采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1个,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示范点5个,神府综治项目整治工作示范点3个,砖瓦厂、采砂采石场复垦复绿示范点5个,油气井场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示范点2个。
3.2 劣势
3.2.1 缺少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且风险较高,矿山生态修复多元化投入机制尚不完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较少,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投入和企业被动投入。对于遗留矿山,在难以找到责任主体,政府财政有限情况下,修复资金缺口较大。
3.2.2 缺少专业复合型人才
综合性矿山修复是多学科的集成与融合,涵盖岩土工程学、地质学、生物学、土壤学和水土保持学等,产业融合后更涉及经济学、生态学等,在陕北地区缺乏这方面复合型人才,这制约了当地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
3.2.3 榆林地区生态脆弱
榆林市属于风沙草滩区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域,生态环境普遍脆弱,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低下,降雨量较小,蒸发量较大,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无节制的产业开发,势必造成新的环境问题。
3.3 机会
3.3.1 挖掘矿区产业资源,实现矿区转型
传统矿山关闭或者整合后,生态修复面临以下矛盾和问题:一是矿区劳动力释放和就业安置,二是矿山环境资源的开发和矿山遗迹的保护,三是矿区经济结构单一和矿区新型产业发展需求。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充分挖掘矿区产业资源,兼顾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房地产产业,实现矿区产业转型升级理念得到各地政府的一致认可。
3.3.2 符合榆林地区政策导向
矿区生态修复和矿区生态产业发展是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榆林市政府为打造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破解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推进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矿区生态文明建设,鼓励矿区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融合发展。
3.3.3 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神木大柳塔镇苏家壕治理项目采用矿区生态修复+生态保护治理模式,修复面积180 hm2,位于神木大柳塔镇苏家壕村。实施前矿区内有大量尾矿碎石和废弃矿坑,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通过削坡减灾、植被复绿等措施,项目区完成地表治理112 hm2、搭设障蔽40 hm2、种草33 hm2,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表2)。
表2 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典型案例
榆阳杭来湾煤矿生态修复项目采用矿区生态修复+生态农业治理模式,修复面积66 hm2,位于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项目实施前含有大量废弃地、采空区,对生态环境、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通过生态循环农业、土体有机重构建设,项目区建设成绿色观光农业和生态大棚,项目实施后,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表2)。
神木哈拉沟矿山修复治理项目采用矿区生态修复+生态旅游治理模式,项目建设依据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理念,打造矿山生态公园,完成煤矿沉陷区治理660 hm2。实施后项目区有效带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改善了当地产业结构,提高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表2)。
中能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采用矿区生态修复+文化教育治理模式。作为陕西榆林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尝试,产业园结合矿区的历史、文化进行开发,打造成一个以艺术写生、研学培训为主,集艺术创作、艺术展览、艺术教育、文创商业、孵化基地、工业科普、主题住宿、特色餐饮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实现了文化教育与传统矿区的完美结合(表2)。
上海佘山世茂洲际矿坑酒店建设采用矿山生态修复+地产开发治理模式,依据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将矿坑治理和酒店建设相结合,一反向天空发展的传统建筑理念,下探地表88 m深,遵循自然环境,依附深坑崖壁而建“世界建筑奇迹”,人工海拔最低五星级酒店(表2)。
3.4 威胁
3.4.1 产业融合服务体系支撑能力不足
一是榆林地区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信息化水平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和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匮乏;二是新型生态产业发展缓慢,产业配套支撑能力不足,矿区修复与生态产业融合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三是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单一和资金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矿区产业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3.4.2 缺乏相关技术标准
行业之间应用技术标准不同,引起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模式的不适应,多产业融合难以进行,需要相关行业之间的共同理解,挖掘、表达、改进,进而达到融合。
3.4.3 政府管理机制问题
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必然牵扯政府多部门管理,各部门各管一行,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的融合发展未得到统筹考虑,必然会造成项目手续推进慢和精力的消耗。
4 结论
做好矿区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矿区转型升级意义重大。这不仅是矿区资源利用的问题,更是矿区摆脱经济衰退、生态环境破坏、高失业率等困境,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SWOT分析可以发现,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矿区优质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和榆林地区较大市场空间,也符合榆林地区政策导向,有助于挖掘矿区产业资源,实现矿区转型升级,然而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和风险,榆林地区生态脆弱,缺少专业人才、相关技术标准,政府管理不到位等。因此,矿区生态修复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以“两山”理论为基础,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法规制度和政府管理机制,以矿山环境质量提升和生态产业发展为目标,探索设计符合陕北地区的矿区生态修复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