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朝街坊制对现代商业街道适应性管理的启示: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

2022-06-08王成芳吴子超WANGChengfangWUZichao

上海城市规划 2022年1期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街坊街市

王成芳 吴子超 WANG Chengfang,WU Zichao

0 引言

宋朝上承隋唐,下启明清,是中国城市空间发展史上大变革时期。虽然公认唐朝综合国力最强,但从手工业及商业经济方面,宋朝繁荣程度远超过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商业发展的巅峰。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发展,城市发展面临开放共享和高品质的需求及挑战。从唐朝里坊制到宋朝街坊制的更替,正是中国城市历史上开放共享、品质提升的一个关键节点,对其深入研究具有“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后疫情时代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街道管治议题,基于对石渠本《清明上河图》①石渠本《清明上河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因被《石渠宝笈三编》著录而被简称为“宝笈三编本”或“石渠本”。目前学术界对其画面所描绘的时代与城市背景(北宋东京城)已达成共识,故本文选取“石渠本”这一版本进行解读。本文中用于分析解读的底图来源于搜狐独家网络版《清明上河图》http://news.sohu.com/s2015/qmsht/。宋朝商业街道的多视角解读,深度解析唐宋街坊空间管治变革更替及背后动因,探讨两宋时期街坊制对现代街道(尤其是商业街道)适应性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1 唐宋街坊制度的演替

我国的街坊制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古代城市规划从东周时期一直延续到唐朝末年都按照里坊制布局。其中,汉朝棋盘式街道将城市分为大小不同的方格是里坊制的最初形态,开始是坊市分离,规格不一;后来坊四周设墙(中间设十字街道),每坊四面各开一门,晚上坊门关闭实行宵禁,同时市的四面也设墙,井字形街道将其分为9部分,各市临街设店。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唐朝中后期,扬州、杭州等商业城市传统里坊制逐步瓦解,坊墙被破墙开店,形成街铺,坊内开店,商市与里坊混杂[1]。新划定的坊在其范围内不再要求建造坊墙,允许百姓自由建造;已有的坊由于侵街现象普遍被迫拆除坊墙,仅保留坊门,这也是牌楼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2](见图1)。因此到了宋朝,曾经在唐朝实行的封闭的里坊制度被更具开放性、外向性和自由性的街坊制度完全代替,夜市逐渐兴盛。

图1 坊墙消失的过程示意Fig.1 Disappearance of wall of Lifang

针对唐宋街道空间变革,国内不少城市规划、建筑界学者陆续开展过空间形态相关的研究,如田银生[3]35-36指出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人口的压力是市坊制崩溃的根本原因;魏美强[4]针对市坊制崩溃时间点及其原因展开深入探讨。同时,也有不少学者针对宋朝街道制度开展研究,如李合群[5]、杨瑞军[6]86-89,[7]111-148、张玲[8]、王战扬[9]66-68、张金花[10]11-18、张雅雯[11]20-21分别针对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宋朝东京厢坊制度及经济秩序管理、宋朝铺户问题及市场空间转型和税役制度变革等、宋朝街道司研究、宋朝政府对夜市的干预与管理、宋朝城市消防制度探究等开展相关研究。

唐朝里坊制度被更开放的街坊制度所代替,涉及空间和街道管理等相关变革,本质上也是城市街道包容性提升和灵活性发展的一种外在表征。

2 从唐朝里坊制到宋朝街坊制的变革解析: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

在石渠本《清明上河图》中,画家通过精心布局和素材选择,包括河道、城门、树林、远近山水,还有若干人物、牲畜、房屋、船艇、车轿、商业店铺等,用高超缜密的写实和艺术手法,以及可以纵览东京东水门内外完整的城乡场景,高度地反映了北宋汴梁的城市实况[12]。画作中描绘的宋朝街市特征、市井场景等在《宋史》 《东京梦华录》[13-14]等古籍中都得到相关印证,不少现代学者结合该画作对城市和建筑空间也做过不同角度研究,如刘敦桢[15]结合画作对建筑和虹桥进行独到细致的分析;刘涤宇[16]、张建[17]、钟灵毓[18]分别针对历代《清明上河图》开展城市和建筑形态对比研究,对北宋东京城街道构成及建筑和商业交易等进行探讨,对东京市肆形态及街巷空间等展开研究。因此,《清明上河图》是研究宋朝城市街坊空间的绝佳素材。

同时,在从里坊制瓦解到街坊制形成的影响下,东京城市街道活力提升及商业空前繁荣已经在业界达成共识。本文重点结合《清明上河图》城内外的不同场景建筑形式和功能改变、街道空间变化、商业招牌设置等画作细节进行多视角解读,将整幅画作从右向左分为“郊外农村、城郊汴河、城内街市”3部分,从不同视角探讨唐宋街坊制度的变革及宋朝街道相关适应性发展过程。

2.1 从建筑形式和功能改变看唐朝市坊制度的瓦解

《清明上河图》城内街市场景图描绘了一段繁华的街道景象与一个十字路口。在东水门西侧(见图2),十字道路交叉口明显将靠近城门的建筑群划分为4个街坊,可以清楚地看到画中所描绘的场景中不再有坊墙,建筑面向街道开口并对外开放店铺的现象在当时非常普遍,且大部分原居住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建。

图2 《清明上河图》城内平面意象图Fig.2 The city's image in the drawing of Riverside Scene at Qingming Festival

位于四大街坊西北角的“赵太丞家”医馆,采用前店后居形式,推测“赵太丞”应为名医,其店铺屋宇形制特别是其斗拱形制显示其为六品以上官员,门前招牌显示治疗“五劳七伤之症”“大理中丸医肠胃病”等,但店铺后面树荫遮蔽的院落格局较好地保留了居住空间的相对私密性(见图3)。靠近城门树立几个高高的招牌,如“久住王员外家”“久住曹三……”等旅店招牌,笔者推测类似宋朝民宿的经营模式。居住建筑原有功能虽然转变,但同时具备了良好的空间使用弹性,“久住”一词表明店家更鼓励长住,与现代社会的公寓经营模式异曲同工。

图3 《清明上河图》城内街市部分“前店后居”商业形式与店铺招牌展示图Fig.3 Commercial forms and shop signs in the drawing of Riverside Scene at Qingming Festival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城内街区空间布局的解读可以发现,不管是坊的形态,还是建筑使用功能,都可以明显看出市坊制度已瓦解,并受到更具开放性、外向性和自由性的街坊制度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宋朝京师之街道规制受到后周影响很大。据《五代会要·城郭》记载,后周世宗柴荣公元955年下令扩建都城,规定“其标识内,候宫中擎画,定军营、街巷、仓场、诸司公廨院,务了,即任百姓营造”[20],即先划定官衙、仓库、街道的范围,其余地域给予百姓自由建造房屋;另据《册府元龟》记载“其京城内街道阔五十步者,许两边人户各于五步内取便种树、掘井,修盖凉棚。其三十步已下至二十五步者,各与三步,其次有差”[21],即加宽街道,鼓励市民在汴河边建造店铺,提倡植树建井,改善城内清洁卫生状况。由此可见,后周时期允许沿街两旁种树、掘井、修盖凉棚,随后允许临街开店,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宣布了旧坊市分离制初步破产,承认临街开店的现实。

北宋在后周京都基础上多次加以扩建,使其规模更加宏伟,北宋时期东京的“坊”不再设置坊墙。当然这也同时带来如无业游民增多导致的治安问题、木制居住建筑太过密集缺乏管理导致火灾频发等安全问题。面对城市安全问题,宋朝逐步完善其治安管理措施,开放式厢坊制是其中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如《东京梦华录》卷三《防火》中有相关描述:“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辅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杨瑞军[6]88,[7]140-142、张雅雯[11]20-21等对此曾有深入研究,宋朝军巡铺和厢坊制度的相互配合,在当时东京坊墙瓦解的情况下对京都治安起到积极作用,对后世街道治安管理也影响深远。

2.2 从各类“侵街“”侵河”现象看商业空间的扩张

随着唐朝中后期里坊制度的逐步瓦解,侵街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最初侵街现象仅为“市”中的商铺扩建及“坊”中的住宅扩建。这与宋朝侵街现象有着本质区别。后周时期坊内沿街逐步涌现越来越多的手工商业网点,经济逐步繁荣,同时前期禁止侵街法令的失效也使宋朝统治者开始对街道管理政策进行修正。在确保道路通畅的情况下,允许民众正常使用街道空间。在“拆迁难”问题上,神宗时期代理陕西转运使李稷发明了征收“侵街钱(税)”举措[22],征收对象既涉及侵占街道商铺与房屋,还涉及各种流动性商贩,虽然当时深受百姓诟病,但最终“侵街钱”却在其他地方广为实施。

“侵街钱”的正式征收意味着侵街活动的合法化,与之相似的还有“侵河钱”的征收。商业发展带来人口激增、城市秩序的混乱,以及对街道空间的无序侵占。为此,宋朝设置街道司,负责维持市场秩序,维持街道的卫生、整修及日常秩序;设定交通通行规则,城门处加强管理,设置安检,收取商税,同时设置交通规则以确保行人与车辆之间不发生冲突[9]66-68。在《宋会要辑稿·职官》中有记载“街道司掌治京师道路”“诏置五百人为额,立充街道指挥例物”[23]。

《清明上河图》除了对建筑形式和建筑功能改变有精细描绘之外,对街道上各类商业空间展示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侵街为市”特征非常突出。城内街市侵街形式主要包括4种类型(见图4):①往外延伸侵占街道的固定店铺,如部分店铺在店外打开简易棚盖供客人歇息;②侵占街道的各类广告牌,如店铺在入口显眼处放置高的广告牌招揽生意;③带有简易棚盖的临时摊贩,如部分摊贩自带桌椅与遮阳伞设置临时摊位;④挑着担子的流动摊贩,如部分摊贩通过箩筐置地叫卖,具有较高机动性。实际上图4截取的内容仅占整个画卷的1/5,大量城郊街市热闹程度相比于城内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虹桥周边描绘城郊草市场景大约占60%,可以推断当时宋朝东京地区商业城内扩张到郊外,已经逐步融入郊区乡村百姓的日常生活。

相比于城内街道,城郊自发形成的草市商业更加活跃与多样,商业侵占街道的现象也更为普遍。城郊草氏除了与城内一样建有固定商铺建筑外,还明显地向街道延伸数米,侵街现象导致街巷更狭窄、曲折,同时出现手推车流动摊贩形式,形成更为熙熙攘攘的街市繁华盛景(见图5)。此外,汴河桥附近还有很多商业行为出现在桥上、河边、船上等空间,如停靠在汴河边的客船提供点心茶水甚至豪华包间。

2.3 从街市广告招牌看商业经营时间的延长

夜市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经济形态,其诞生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但一直以来受到市坊宵禁制度的抑制[24]。宋朝以后随着市坊逐步放开,商业活动时间逐步延长,夜市越来越平民化与娱乐化,规模大、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茶楼酒肆通宵达旦,《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席子》中有描述:“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在宋朝夜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干预与管理发挥了引导和推动夜市的积极作用[10]18。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热闹非凡、充满生机的街市形象,虽然画中所描绘的场景是白天,但仍能从画中一些细节推测繁华喧闹的夜市景观。宋朝很多商铺利用门前大型广告招牌招揽生意,如图3和图4列举的部分大型立式商店招牌,高度甚至超过屋顶;图6有几处特别的商店招牌是以灯箱形式出现的,如欢门彩楼与十千脚店门口旁竖立的灯箱。推测这几处灯箱中可放置蜡烛,夜间点亮后能映照招牌文字,方便店家夜晚招揽生意。虽然画中只有几处最大的商业建筑门口出现此类招牌,但可以想象当时街道已经突破宵禁制度,人们夜间商业活动非常丰富。

图6 《清明上河图》中的灯箱广告招牌示意图Fig.6 Light commercial in the drawing of Riverside Scene at Qingming Festival

3 宋朝街坊制对现代街道适应性管理的启示

3.1 商业街道管理应遵循适应性原则

管理学语境中的适应意味着组织要素与系统之间,以及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和谐状态:当要素与要素且与系统相互适应时,系统就能实现协同进化;反之,则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甚至使之趋于瓦解[25]。适应性管理正是具有基于多样主体所达成的共识,共同将一系列螺旋式的管理过程灵活维持的特征。适应并不预示着亦步亦趋和简单被动的跟随,而是在适应中有创新,在创新中要适应。

纵观唐朝里坊制崩溃到宋朝街坊制成立,是一个街道空间及其管理逐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需求的过程。宋朝的商业发展基于其特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逐步形成了适应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城市管理系统,为城市商业街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管理支持。虽然处于不同时代,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商业街区的空间并不会一成不变。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街区空间的形态、人口的组成与不同的行为定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以史为鉴,在这种变化中我们同样需要一套具有适应性的管理原则来引导城市开放性街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各国经济发展都带来消极影响,全国两会期间“保就业”成为重要议题。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该年度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26],得到社会公众一致好评,并有多个城市联合行动,对推动复工复产和稳定民生起到积极作用。这也正是一个主动适应民生需求并同时促进就业的适应性举措。同时,如何合理分类、分区划定开放性街市促进就业,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街市开放、人员流动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议题。在《清明上河图》中,不少居住建筑功能转型为商住混合模式,但从多处细节可以发现私人空间的分隔很明显,侵街摆摊多为弹性空间使用;虽然坊墙瓦解,但依然可看出原有街道自然分隔的街坊区块,街道司及厢坊制等管理体制也积极回应空间形态的演变;汴河河岸以自然驳岸为主,部分设置木制驳岸等若干细节,反映了1000年前的城市已具备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些对当今倡导街市开放及健康管理单元的理念也具备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3.2 “侵街”现象需要政府适度控制引导

“侵街”不仅意味着商业个体对规划控制所期待结果的更改,还意味着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矛盾[27]。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现象、空间现象,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侵街”是社会部分人群灵活就业的谋生方式,同时也是市民商业需求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若对“侵街”现象放任不管,则会给城市空间品质及民生安全带来不良影响。从唐宋“侵街”现象与“侵街禁令”此消彼长的历史发展来看,这始终是一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之间的博弈。从宋朝对街道规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并结合《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繁华街市场景重新审视可以发现,宋朝时期政府一定程度上对“侵街”现象的适度干预管理模式在城市商业街发展中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从而提升了街道空间可缩可放的灵活性。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商业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非正式就业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28]。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自发复苏的“路边摊”解决了部分人就业困境,填补了快递物流无法及时解决的日常生活购物消费不便等问题,但同时也需要政府引导市民群众树立健康卫生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并协助解决临时经营设施的难题(如分时开放部分街道等措施),实现城市摊贩规范化管理,方便市民日常生活。如何在街道的“活”与“乱”之间把握平衡,也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考量和检验。

3.3 夜市是城市街道商业活力的重要表征,鼓励和监管要双管齐下

对宋朝相关史籍文献资料研究及对《清明上河图》解读可以发现,夜市在宋朝时期已非常普遍,当时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干预的一系列举措,对商业经济发展起到较好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对当今商业街道的夜间经济发展有以下3个方面的启示。

首先,古代通过取消宵禁制度、延长经营时间等举措发展夜市,虽然现代街道的夜间经济已成为常态,但同时也面临多重挑战,存在交通堵塞、噪声扰民、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消防隐患等多方面问题。因此发展夜市同步考验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的人性化程度,灯光照明、治安管理、公共交通、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等相关配套设施和管理都要同步推进和落实,并持续完善和提升。

其次,宋朝民俗节日非常多,当时通过一系列假日、节庆、公共大型活动等措施激活民间经济发展,可见假日经济、节事经济等举措古已有之。现代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街道夜市呈现夜购、夜市、夜秀等新型多元业态,集美食、购物、音乐、文创、酒吧、休闲观光等服务业业态为一体的夜间经济示范街、特色消费商圈、社区消费新场景等综合性夜经济模式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涌现。同时,消费业态和服务创新倒逼制度改革,政府的鼓励和监管机制也要双管齐下。

最后,夜市经济突出的文化消费特征和浓郁的文化特色、夜市经济与文化现象对城市文化品格和城市文化走向具有正面影响和作用,宋朝时期重视文化的整体氛围和夜市繁荣也是相辅相成的。现代日益繁荣的夜间经济发展更要重视地方特色的传承创新,如何优化夜间消费生态体系,助推城市夜间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

4 结语

虽然现代的城市建设已经日新月异,但古人对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举措有很多地方依然值得学习借鉴。在2010年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清明上河图》动图惊艳全世界,学者薛凤旋[29]高度评价其“展示了中国一千年以前的北宋已经懂得城市应如何发展才可以令生活更美好”。笔者通过对唐朝市坊制解体与宋朝街坊制管理措施、演变动因等进行深入解析,结合《清明上河图》多角度解读,对宋朝商业街市发展及街道管治进行探索性研究,认为城市街道的管理宜疏不宜堵,提升街道适应性对于当前后疫情时代街道管理更有其必要性。同时,商业街巷空间的发展不仅需要市场力量的调节,还需要政府力量的合理引导与监督。

猜你喜欢

清明上河图街坊街市
热闹的街市
以街坊为单元的老城区微更新方法研究
——以柏林Kreuzberg 地区为例
天上的街市
唐朝城市街坊布局规划
百万庄小区街坊调研及街区改造设计
热闹的街市
《清明上河图》身世传奇:多次入宫曾遭劫被调包
《清明上河图》的盛世记忆
嘉靖年间,赝品《清明上河图》酿血案
《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科技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