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主导地区的科学城规划编制方法探索与实践
——以广东省东莞中子科学城为例
2022-06-08王陈平刘思辰LIUHuanWANGChenpingLIUSichen
刘 欢 王陈平 刘思辰 LIU Huan,WANG Chenping,LIU Sichen
0 引言
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出重大部署,提出21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除了上海张江、北京怀柔和合肥滨湖3个科学城之外,深圳、东莞等城市也都在谋划科学城。
科学城是科技创新由“郊区化”“园区化”向“城区化”模式转变的产物[1]。不同于高新区等一般创新地区,科学城在创新平台类型、人群构成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科学城的规划也有较强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套用一般地区的规划编制思路[2]。特别是存量主导地区的科学城,由于建成度高、增量用地少且分散,开发难度较大,需要探索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模式和规划实施路径。
本文分析科学城规划面临的新背景,总结科学城规划编制应注重3大方面的转变;并根据广东省东莞中子科学城位于存量地区的特点,提出因地制宜的规划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1 科学城规划的新背景及研究综述
1.1 规划背景
(1)科学研究从“郊区”走向“城市”,更注重与产业需求结合
科学城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时期,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见表1)。二战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研究原子弹等核装备,建设了一批远离城市的“科学园区”;其园区的规模较小,一般为5 km²左右。二战以后,日本、德国等国为了快速恢复经济,也建设一批科学城,如筑波、大德等科学城。总的来说,2000年以前的科学城一般由政府主导,侧重于纯粹的科学研究,由于缺乏与城市、产业的联系与互动,难以对本地的经济起到重大促进作用[3-4]。
表1 科学城的发展历程示意Tab.1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cience city
步入2000年,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必须与“城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最近几年,我国建设的科学城都位于制造业发达的区域、城市建成区边缘、交通便利和自然风光优美的地区,如上海张江科学城、北京怀柔科学城等。这类科学城更强调其功能的综合性,除重点发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核心功能之外,科学城内还包括“成果转化—孵化中试—生产制造”等功能,形成完整的创新链,其用地规模是国外“科学园区”数十倍,一般为100 km²左右。
(2)科学城的开发走向存量主导的地区,规划实施难度较大
科学城的开发一般由政府主导,依托大面积的建设用地、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创新平台,带动区域产业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但我国经历了30多年快速发展,制造业发达、科学城建设迫切的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等)面临着建设用地短缺的严峻问题,有限且破碎的增量空间难以满足科学城复杂的功能需求。
存量主导地区的土地开发有3种模式(见表2):市场主导,对存量用地进行城市更新;政府主导,对重点存量用地进行土地整备;利用有限的增量用地(如政府储备用地)。但前两种方式需要复杂的制度设计、长时间的协调成本和较高的经济投入,开发难度较大。总之,存量主导的地区,政府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存量用地、快速地集聚基础研究平台等核心功能。这成为存量地区科学城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最大困难[5]。
表2 存量主导地区的土地开发模式Tab.2 Land development model in built-up areas
1.2 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科学城规划编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配套等方面。在空间布局方面,王振茂等[6]借助有机生长的理论,同时结合科学的发展规律及人的需求,确定了科学城“组团环抱”的空间布局模式;翁阳等[7]基于科研人员的时空间行为研究,建立科学城的空间适应性评价标准,提出科学城整体空间布局的优化方法;张玲玲等[8]分析了科学城的4大核心功能,并提出中心式、平行式、交叉式和综合式4种布局模式。在产业发展相关研究中,袁晓辉等[9]围绕科学城的发展方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论述了科学城规划建设的要点和主要思路。在公共配套方面,主要聚焦科学家等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提出公共服务配套的类型及规模等要求[10]。
总体来说,目前针对科学城的相关研究主要局限在某些特定领域,缺少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由于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和城市系统的复杂性,科学城的规划建设必须具有全局思维和系统思维,统筹产业空间、城市空间,同时兼顾开发与运营管理等思维。
2 科学城规划编制思路的3大转变
2.1 产业空间组织模式转变:由“单一创新”到“网络协同”
(1)集聚高端平台,重点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与工业园、科技城等相比,科学城的创新平台类型和创新主体均有较大差异(见表3):工业园以生产制造为主,重在规模经济,以产业工人为主要就业人群;科技城以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制造为主,以工程师为主要创新人群;而科学城则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为核心功能,以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为核心创新人群。
表3 3类典型创新地区的对比分析Tab.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typical innovation regions
同时,通过对国内3个已批科学城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科学城必须具备的4大类创新平台(见表4)。其中大科学装置是科学城的核心要素,是面向社会开放的、支撑科学研究的公益性公共实验平台;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是科学城的重要知识资源,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多重责任;顶级企业研发中心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的主力军,主要围绕市场的现实与潜在需求,将科学发现最终转化为生产力。
表4 科学城的4大类核心平台Tab.4 Four core platforms of science city
(2)全创新链协同,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网络
与科技城相比,科学城内的创新平台类型多、能级高,其创新网络更加复杂(见图1),围绕大科学装置呈圈层式布局:核心圈层主要集聚研究型大学和众多的科研机构,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中间圈层集聚顶级企业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以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为主;外围为制造圈,主要承接原始创新的外溢,以生产制造为主[11]。3个圈层共同构成功能混合、高效互动、协同创新的立体创新网络。
图1 创新网络对比示意图Fig.1 Comparis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
2.2 城市营造模式转变:由“单一的园区”到“复合的城区”
(1)舒适安全的交通,打造适宜步行的城区
城市的步行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很多国际创新城区均已建成全球著名的步行友好城市,如美国的波特兰、西雅图和波士顿。步行不局限于单纯的出行用途,也是建构紧密的社会网络的重要手段。同时,步行也能增加城市活力,利于培育创意创新、开放包容的生活与工作氛围,促进高素质人群和企业集聚[12]。
步行城市的营造需要系统性的策略(见图2)。首先,可靠、便利的轨道交通是步行城市的重要前提:城区内应采用有轨电车、地铁和城际轨道等多种方式,保证轨道站点500 m的覆盖率达90%以上,促进人员及要素的高效流动。其次,职能清晰、快慢分离的道路系统是步行城市的重要支撑:生活性干道从社区内部穿过,串联社区主要的服务中心;交通性干道从社区之间穿过,作为社区间的连通道路;快速路从片区边缘经过,快速疏解对外交通,强化科学城的对外交通可达性。另外,社区之间有多级绿带和街道,作为组织社区生活的公共空间。
图2 步行城市的多系统营造策略Fig.2 Multi-system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pedestrian city
(2)功能高度混合,建设包容创新的城市环境
既有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新城市的用地向多用途用地、多维度混合方向发展[13]。为提供多样的空间、激发城区的活力,科学城在空间要素供给上呈现“用地功能混合、建筑新旧融合”两大特征。在规划布局中,在步行尺度内应混合布局研发、工业、居住、商业、文体、公园绿地等用地,满足人群基本的生产、生活和休闲需求(见图3),构建适宜步行的社区,作为科学城的基本单元;在物业类型上,鼓励建筑新旧融合,增加人才公寓、宿舍和LOFT公寓等不同类型的居住产品,吸引不同层次的研发人才,促进人员间的交流。
图3 创新社区内功能混合示意图Fig.3 Mix of functions in innovation community
(3)高品质的服务,营造国际化品质及氛围
科学城建设的核心在于科学,而品质则在于“城”的功能配置。科学城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科学城的人口构成(见图4),结合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特殊需求(见图5),在空间组织和设计上凸显多样化和创意性,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多类型的服务设施和文化场所,促进科研人员的交流,进而促进思想碰撞、激发科学灵感。如张江科学城,在城市副中心设置艺术馆、科学会堂、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提高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图4 科学城的就业人口构成Fig.4 Population composition of science city
图5 科学城内的特色公共设施Fig.5 Characteristic public facilities in science city
2.3 开发运营模式转变:由“政府主导”到“政企合作”
(1)理清政府和企业的职能,确保高效协作
科学城以原始创新为主,由政府主导,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经济回报慢,需寻找更多元的开发模式,形成高效协作的机制。可采取“政府主导、多类企业配合”(见表5)的开发建设模式,发挥政府和企业在开发中的优势,确保高品质和高效率。
表5 多主体参与的科学城开发模式Tab.5 Development mode of science city with multi-agent participation
大科学装置集聚区由政府投资,科研院所和高校负责建设和后期管理;科学城内的其他重点地区(如科研院所集聚区、综合配套区)以政府主导、国企参与的方式,最大化发挥国企在重大产业项目、交通及公共配套、人才公寓建设及运营管理方面的作用[14];一般地区(如产业转化区、生活配套区)应该尊重现状权属,发挥市场的力量共同建设,促进创新空间特色、差异发展。
(2)多样化的土地供应模式,激发创新潜能
在土地供应方面,应根据创新平台的用地需求、土地利用现状,制定多样化的土地供应策略(见图6),满足科学城对高品质、包容性创新空间的需求。
图6 土地供应模式示意图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land supply mode
①高效利用增量,提高科研实力。由于大科学装置、科研院所、高水平大学等核心平台对用地规模、自然环境等要求较高,需利用有限的增量用地,重点引入以上高能级平台,强化科学城的创新实力。同时为了满足高素质人群对公共配套和住房的需求,也可高效地利用部分增量用地建设商务公寓、人才房、公共服务设施等,快速集聚创新人才。
②挖掘存量空间,营造创新活力。由于旧村、旧厂房拆除难度大、更新周期较长,但对维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也较为重要,可鼓励微改造、功能置换,为初创企业提供低价的创业空间、居住空间,激发创新活力。
3 存量主导地区科学城的规划实践
3.1 东莞中子科学城的简介
(1)基本情况及建设意义
中子科学城北临松山湖高新区,南接深圳光明科学城,面积为53.3 km²,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创新资源最集聚、自然风光最优美的地区之一。依托散裂中子源和华为终端总部,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和示范区域。
建设中子科学城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弥补原始创新的短板,解决一批“卡脖子”的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争夺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2)中子科学城的特殊性
中子科学城内可建设用地总面积约28 km²,现状已建用地约16 km²,建成度高、配套单一、品质不高;现状建设以村镇企业和村庄为主(见图7-图8),权属复杂。中子科学城规划面临两大核心问题:如何根据科学城的发展需求,运用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实现存量地区的蜕变;如何快速提升城市环境和服务品质,吸引高水平研发人员,促进产业和人群的迭代更替。
图7 中子科学城现状用地图Fig.7 Land use status of Neutron Science City
图8 中子科学城现状用地构成Fig.8 Current land composition of Neutron Science City
3.2 存量主导地区科学城的规划编制思路
结合中子科学城内的创新资源分布及存量地区的特点,在空间布局结构、对外交通网络、创新平台构建、创新城区营造等方面,提出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规划思路。
(1)应对存量地区的特征,明确科学城的核心功能和重点建设区域
散裂中子源和华为终端总部是中子科学城的核心引擎,位于科学城的南北两翼,中部为大量的存量地区。
为最大限度地激活中子源和华为的溢出效应,规划从土地权属、建筑质量、改造意愿等方面进行全面摸查,确定“两心一轴一带”的空间布局(见图9)。“两心一轴”作为中子科学城的核心功能区和重要引擎,由政府主导开发建设,集聚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总部,打造以科学家、工程师为主体的科研空间;“一带”,即通过制定用地使用正负面清单(见表6),引导市场参与建设,打造9个功能混合、多元包容的创新社区,承接“双心”的外溢功能,逐步实现存量地区的腾笼换鸟和品质提升。
图9 中子科学城空间结构示意图Fig.9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Neutron Science City
表6 建设用地的正负面清单Tab.6 Positive and negative list of construction land
(2)构建高水平的对外交通,强化网络互连,破解空间瓶颈
科学城是大科学装置和科研机构高度聚集、学科交叉、多元融合的综合性地区。科学城创新活力的保持、产学研的高效互动,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人才交流,科学城内的研发人员具有国际化和高流动性等特点[15]。
中子科学城位于产业链发达、科研实力雄厚的粤港澳大湾区,应争取引入城际轨道、东莞市内轨道、深圳13号线等轨道交通(见图10),高效、便捷地连接区域创新节点,促进资源共享,提高中子科学城的创新辐射能力,同时也能破解空间不足的瓶颈。
图10 中子科学城与周边创新区衔接示意图Fig.10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Neutron Science City and surrounding innovation areas
(3)围绕两大引擎构建创新网络,促进科学与产业的结合
围绕散裂中子源和华为终端总部两大核心引擎,中子科学城建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孵化加速—生产制造”的完整创新链(见图11),促进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以此提高东莞乃至大湾区的创新能力和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图11 中子科学城创新链布局示意图Fig.11 Schematic diagram of innovation chain layout of Neutron Science City
为了有的放矢地进行创新平台的布局,规划开展两个针对性的专题研究。《科学规划》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散裂中子源为核心支撑,从大科学装置与学科关系入手,提出引入南方光源等,构建大科学装置集群;发展7个重点学科、建设4个重点实验室;策划5大应用领域、10余个创新平台,分别落实用地及建设规模、建设要求等(见图12)。《产业规划》则以华为终端总部为核心,研究产业的各个环节对创新空间的需求;落实定制化共享创新平台的类型和规模,引导企业建设创新中心。
图12 《科学规划》专题核心成果Fig.12 Core results of "scientific planning"
(4)为研究人员提供定制服务,营造有吸引力的创新城区
为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创新城区,规划组织鱼骨状的对外交通干道,避免大量交通从社区内部通过,打造对外畅达、内部宁静的慢行社区;顺应原有城区肌理,建设主次分明、网络渗透的街道空间和公共场所;布局三级绿道系统,凸显山水交融、蓝绿交织的城区风貌,引导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见图13)。
图13 绿道与社区的关系示意图Fig.13 Schematic diagram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enways and communities
结合人口规模及整体空间结构,构建“城区—社区”两级公共设施布局,形成全覆盖、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借鉴国际创新城区的经验,根据创新人群的构成,在各级中心增加品质提升类配套,如文化馆、美术馆、剧院、特色学院、创客咖啡等,搭建研发人员的文化生活圈,吸引人才集聚,营造有活力的创新氛围。
(5)尊重土地权属,制定政府和市场合作共赢的开发模式
与国内外其他新建的科学城不同,存量主导地区的科学城必须有的放矢,保障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等核心建设项目,探索具有特色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见图14)。
图14 土地开发模式示意图Fig.14 Schematic diagram of land development mode
①大装置创新平台:政府通过土地整备和提供部分增量土地,建设大科学装置集群,布局重点实验室集聚区和共性技术平台集聚区,形成3个既相互独立又密切互动的功能组团,吸引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入驻。
②企业创新平台:围绕华为终端,利用政府储备用地,对接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由政府主导打造定制化的创新服务综合体,集聚创新要素,提升整体创造力。
③创新活力带:根据地块权属及建筑质量,划分更新单元;通过3种更新方式实现“腾笼换鸟”,逐步推动存量地区从“工业园区”到“创新社区”的进化。
4 结论
科学城是近年在国家“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下,由政府主导建设的新型创新空间;一般位于产业化能力强、经济较发达、存量用地主导的地区。政府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随意处理存量用地。这是科学城规划及实施面临的最大难点。本文探讨了存量主导地区科学城的规划方法与实施路径,主要结论和思考如下:
(1)存量主导地区的科学城更应具有全局思维和系统思维,统筹城市空间供给、创新平台布局、城市品质营造,同时兼顾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以强化基础研究,促进科学城对本地经济提供持续动力。
(2)存量主导地区的科学城开发建设,应根据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进行合理、有序的分工:政府制定规则,激发市场的积极性,通过土地整备、利用增量用地等方式,建设大装置集群、国家实验室集聚区,强化科学城的核心功能;市场则根据政府制定的规则,进行城市更新、居住及商业一般配套设施的开发,打造高品质的空间。
(3)科学家和工程师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存量主导地区的科学城规划更应重视高素质科研人员的人本需求,提供高标准、定制化的综合交通、公共配套、公共空间等服务,打造更有活力和包容性的创新城区。
科学城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不同的科学城其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路径都不尽相同,需要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