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生习作修改习惯的培养

2022-06-08王长涛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习作习惯文章

文|王长涛

课标在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在第三学段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在习作实施建议中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由此可见,修改习作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习作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我们很多老师在习作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

林可夫在《基础写作概论》中提出,写作能力包括观察、采集、感受、想象、结构、语言、修改等方面。修改能力就是其中的一项。我们很多老师在这方面认识还不够,没有重视这一环节,只是布置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然后一味抱怨学生没有修改习作的习惯。习惯需要培养,学生没有修改习作的习惯同样需要我们去培养,只是一味地提要求是没有实效的。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调动修改兴趣,让学生愿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其实,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他们自己发现不了,而是他们不愿意去发现。写完了文章就认为自己大功告成了,可以“交差”了,其实文章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错误,只要细读一下就会发现。所以,我们要先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引导他们发现错误并自行修改。

我一般是这样操作:学生完成习作后,要先自己做好批注,用红笔修改明显的错误,并标出自己文章中的好词好句,然后才能交上来。接下来是互改展示。如果有自己没有改到的明显错误,被同学或者老师发现了,自己会感到不好意思。

另外,我们还定期进行“啄木鸟行动”,让学生检查自己的作文本,改正错别字。学生不但兴趣盎然,还以此为材料,写成作文,可谓一举两得。(如图1)

图1

二、学习修改方法,让学生会改

课标指出,在习作完成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遣词造句、文章条理、结构安排等方面复看、检查,作必要的修改。什么是遣词造句、文章条理、结构安排?什么是必要的修改?应该如何修改?教师首先要自己具备习作教学的知识架构,然后才能教会学生修改的方法。

1.教师示范+当堂训练

每次学生习作完成后,我都会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印出来,在上面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修改好后张贴在教室,让他们“依葫芦画瓢”,先模仿老师的方法修改,慢慢地,学生就知道了修改的方法。接下来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做成课件,上课时和学生一起当堂修改,一边讨论一边在电脑上修改,修改完了大家再一起读,感受修改的魅力。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知道怎样改,又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改。

2.归类评讲+即时训练

在习作评讲之前,我会提炼出学生在本次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予以归类,引起学生的注意,并通过相关即时训练,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如表1)

表1

3.总结口诀+巩固训练

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可以通过总结口诀的方式,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印象,让学生习得修改习作的方法。(如表2)

表2

三、养成修改习惯,让学生乐改

当学生有了修改的兴趣,掌握了修改的方法,那么习惯的培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乐于修改,我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展示学生修改的精彩片段,通过比较修改前后的效果,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如图2)

图2

修改较为成功的习作,我会为他们配上图在班上展示,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唤起学生的写作荣耀。我还会定期为班上的学生投稿,近年来为学生在《广东第二课堂》《广东现代中小学生报》《东莞时报》《东莞少年报》《岭南少年报》等报刊发表文章100 余篇。

文章一旦发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会越来越高,修改热情就会更加高涨,良好的修改习惯就此养成。

猜你喜欢

习作习惯文章
上课好习惯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放屁文章
好习惯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