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赋能 “智理”城市
——访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技术总监袁狄平教授

2022-06-08刘亚民

现代职业安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灾害应急监测

本刊记者 刘亚民|文

记者: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0199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3.89%。自2010年以来,有1.6436亿乡村人走进城市,变成城镇人口。随着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公共安全问题凸显,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化解?

袁狄平:随着城市规模化发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物质、能量、人员在城市中高度集聚,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问题加大,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重特大灾害事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二是城市重大灾害与事故孕灾、致灾因素多、过程复杂、复合与链生效应明显,重大复合灾害与事故致灾机理尚不明确、风险管理理论缺乏,无法满足全链条精准防控与救援需求,亟待突破;三是高精度、立体化、多维动态协同的风险感知能力缺乏,灾害与事故监测预警精度不高,严重限制重大灾害事故防灾减灾时效,无法满足超前识别、智能预警与高效救援需求,亟待攻克;四是专业化的城市灾害应急救援装备缺失,城市重大灾害与事故抢险救援处置亟需智能化的指挥决策、协同化的力量调度及专业化与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支持。

围绕城市公共安全问题,亟需科研院所联合企业开展城市灾害致灾机理、监测方法、救援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研发灾害监测、灾害处置等方面的专用装备。特别是需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装备等技术开展原有技术与装备的迭代升级,实现风险隐患的全过程监控和灾害事故的智能处置。

记者:应急管理部门适应发展需要,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当前大安全大应急的改革模式下,亟需什么样的技术和智力的支撑?安全学科拓展新的方向领域何在?

袁狄平: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安全、大应急的改革模式下,如何科学、精准地遏制事故发生,需要强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撑。在智力支撑方面,建议充分调动高等院校、应急管理部各科研单位、知名企业的积极性。由应急管理部统一规划,高等院校会同应急管理部各科研单位联合国内知名企业开展针对性研究攻关。建议由高等院校开展灾害致灾机理、灾害表征、灾害演化等理论方面研究,应急管理部各科研单位开展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灾害处置等技术方面研究,企业开展监测预警、应急救援装备等硬件方面研发。在技术方面,建议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装备等关键技术,选择合理的灾害监控与处置应用场景,开展逐场景的研究攻关,形成真正有生命力的技术应用。

安全学科应该向信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例如:围绕职业病防治领域,可向职业健康与卫生方向拓展;围绕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可向安全信息化方向拓展;围绕城市灾害事故防控,可向城市公共安全方向发展;围绕应急救援,可向应急救援技术方向发展,等等。

记者: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我国一些城市的应急管理和手段与大数据时代并不相适应。应急管理信息化如何支撑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大中型城市如何应用好大数据治理公共安全?

袁狄平:当前,我国有超大型城市7个、特大型城市14个、其他大中型城市数十个。这些城市人口众多,各类社会要素高度集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容易产生连锁反应,扩大事故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以深圳市为例,作为南方新兴超大型城市,面积不到2 000平方公里,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 000万,商事主体数量超过360万。台风过境频繁,强降雨多发,边坡分布广泛,次生、衍生灾害事故频发;车辆密度和地铁网线密度全国第一,超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城中村和老旧建筑广泛分布,“三小场所”超30万家,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高强度开发持续进行,城市安全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然而,在城市治理领域,不管是理论还是科技,我国都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任重道远。具体而言,多灾种耦合、复杂灾害链等风险演化规律和灾害事故机理认知不足,城市安全风险全域感知、智能监测预警技术体系不健全,城市风险多信息融合、整体式防控信息化平台未形成,城市公共安全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和安全文化尚未建立。

面对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困境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强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健全城市安全防控机制,提升城市安全监管效能,强化城市安全保障能力。2018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成立了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作为重要职能予以全面加强。2019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尤其重视科技信息化建设工作,先后下发了《2019年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实施指南》(应急厅〔2019〕22号),《应急管理信息化2019年第一批地方建设任务书》(应急科信办〔2019〕2号)等文件。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2021年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应急〔2021〕31号),明确要坚持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强化实战导向和“智慧应急”牵引,要求夯实大数据基础、深化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应急支撑能力。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被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历史使命。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深圳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深圳是全国率先进入信息社会中级阶段的城市,在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着明显优势。2019年,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制定了《深圳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9—2022年)》,确定了应急管理信息化“一库三中心”体系架构,即按照“数用分离、业务牵引、技术赋能”的思想,以应急管理大数据库为基础,建设监测预警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宣传教育中心,由感知网、通信网、人工智能、云平台四大赋能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建设五大公共应用(监督管理、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决策支持、政务管理)和六大专题应用(防汛防风、地震地质灾害救援、森林火灾防治、危化品监管、城市生命线运行安全、宣传教育)。经过两年多的具体实践,目前已逐渐完善成为新的“一库四平台”(应急管理大数据主题库、安全防范平台、执法监管平台、监测预警平台、联合指挥平台)总体架构。掌握实时、全面、准确的公共安全相关数据,是实现应急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以“一库四平台”战略构思为指引,深圳市建立了监测预警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打造全市统一的城市安全数据交换标准和共享访问接口。目前深圳市应急管理大数据库汇聚市安委办成员应急业务密切相关单位18家业务数据和市应急局内部18个业务系统数据,数据总量超500亿条,总存储量超过7.7 TB;日新增数据超2亿条,日均调用次数约2.6万次。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数据孤岛”,有效提升了应急管理业务的数据支撑能力。

以城市安全风险“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为目标,深圳率先构建了全市“1+11+N”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体系(1个市级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中心;11个区域监测预警指挥中心;N个行业部门和单位分别建立行业领域专业监测预警指挥中心),分层分类打造城市安全运行监测预警中心枢纽和突发事件决策联合指挥枢纽,形成24小时全天候值班值守、多维度监测预警、模块化处置应对、多层级联合作战模式,支撑城市安全风险“过去可溯、现实可知、未来可预”。目前已印发《深圳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中心已正式揭牌运作,全市11个区、26个行业领域分中心也即将实现实体化运作。

通过以上建设,力争实现全周期数字赋能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持续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为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生活空间、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提供技术保障,为全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探索深圳经验。

记者:“信息化推动基层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主要结合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如何理解智慧城市这个概念?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以深圳为例,如何依托“数字治理、一网统管”推动基层公共安全治理的能力的提升?

袁狄平: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其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虽然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读经常各有侧重,但必然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主线,必然是以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为目标。

社区是社会治理特别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社区”的概念也逐步兴起。同时,围绕基层公共安全治理这一主题,涌现出“韧性社区”“安心社区”“综合减灾社区”等概念。国家层面对基层治理非常重视,2017年和2021年近年来先后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然而,智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不足,数据驱动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理论体系尚未建立;二是针对社区公共安全、民生服务、综合治理全场景,基于风险智能研判、智享民生服务、智慧精准治理的技术体系尚未健全;三是基于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三融五跨整体式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尚未形成,社区科学、精细、智能的安全、服务、治理能力亟需提升。

2021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目标是到2025年,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鹏城智能体,融合人工智能(AI)、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城市数字底座,打造城市智能中枢,推进业务一体化融合,实现全域感知、全网协同和全场景智慧,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对于基层治理,提出要推动科技赋能,优化“多网合一”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条块结合”的统一基层网格治理平台。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深圳经济特区相关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其中第41条即为:建立“党建+科技+治理”多元共治模式,将职能部门垂直管理的网格员、安全员、消防员、治安员、市容巡查员等5支队伍整合下沉到社区,打造联勤联控平台。通过社区数字治理指挥中心对接整合辖区各子系统和智能感知设备,实时掌握全域动态数据、居民诉求和反馈情况,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驻区单位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科技支撑赋能的基层治理格局。

面向社区公共安全、民生服务、综合治理全场景,我们将依托云-大-物-移-智-链新一代技术,创新基于数据驱动的智慧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新时代智慧社区机制、技术、文化,研发“一体化感知、多信息融合、智能化决策、整体式服务”全场景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服务社区安全、民生、治理的分析、决策、执行、自适应智慧大脑,打造具有安全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微单元。

记者:从社区安全的角度,对新迁入城市的乡镇人员,在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方面,有何建议?

袁狄平: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位社区居民则是社区的细胞。加强社区居民安全培训教育,是建设平安社区、平安社会的基础。为筑牢全民安全防线,从根本上提供社区安全水平,深圳市应急管理部门打造了针对“政府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企业员工、市民群众”四类人群的应急安全宣教网络教育平台“学习强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主体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线上安全宣教培训渠道。作为市民公共安全资讯的多功能数字图书馆和国民安全知识终身学习的记录者,“学习强安”平台上线两年多来,深圳市、区、街道等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参与平台共建、内容共享,破除了各辖区宣传的地域壁垒,汇聚了各领域知识的科普合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品类、易获取、高质量的内容。

比如,在防灾减灾方面,开设专栏集中宣贯防灾减灾社区政策、科普动画、知识讲座、主题微课、知识读本等普适性科普内容。同时,还按照深圳市常见自然灾害类别,分专业领域提供防灾减灾知识;在防灾减灾周、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

此外,平台结合市民需求,在校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的科普知识。

目前,超过400万用户下载和使用“学习强安”,平台累计提供了超3万篇科普文稿,累计节约了社会成本超6 000万元,为全民安全学习开辟了新路径。

未来,在安全建设的过程中,以更有吸引力的内容和活动来加大“学习强安”注册下载的覆盖率和使用频率,推动安全培训、安全技能考核等功能的广泛应用,使“学习强安”成为社区居民人人手中的“移动图书馆”“科普大百科”,也必将在帮助社区提升安全宣传科普工作效率,提升社区居民整体安全素质等方面提供强大助力。

记者:如何做好城市火灾,尤其是高层建筑火灾的防控?

袁狄平:城市火灾防控的核心在防,关键在控。城市火灾,需要充分落实单位主体责任,调动单位主动预防火灾的积极性,确保单位各项消防设施和消防管理的真正落地。同时引导、鼓励单位采用信息化手段,如加装部分物联设施、提升图像监控能力(如升级算法),实现单位消防设备设施的全天候监控。在应急处置方面,需要加强城市灭早、灭小能力,通过微型消防站、主动灭火系统等实现火灾的初期灭火。同时,增强城市重特大火灾的救援能力,加强无人装备、新型灭火车辆、辅助决策系统等新型技术与装备的应用,整体提升城市火灾防控能力。

我国是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数量大国,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高层建筑数量多达4万多栋。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因其规模体量巨大、功能业态复杂、火灾荷载分布密集、场所人员集中、内部设备设施众多等特点,面临着火灾风险辨识评估不全面、隐患排查整改难、监测预警信息化手段不完善等风险管控问题。在城市高层建筑火灾防控方面,应严格落实高层建筑的消防审核与验收,加强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在线监测,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率,保障疏散通道的可靠和通畅,确保火灾时高层建筑内人员可以安全疏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完善“互联网+监管”工作机制,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全时段、可视化监测消防安全状况,实时化、智能化评估消防安全风险,实现差异化精准监管。超高层建筑作为重要的火灾高危单位类型,必然是未来开展“互联网+监管”的重点对象和目标。

超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同样面临着固定灭火设施作用有限,火灾蔓延趋势难以遏制;消防车辆装备作业高度有限,救援疏散难度巨大;内攻作业难题多,威胁救援人员安全;被困人员疏散效率低,长时间跨楼层立体疏散易发生踩踏;新型灭火救援装备缺乏实践检验,应急演练信息化支撑手段有限等难题。亟需探索人员疏散智能协同、高压供水、应急通讯与感知、灾害智能推演、无人机等新型智能化灭火作业平台等技术的应用,突破建筑高度、人员密度、建筑结构等超高层固有特征给灭火救援和应急疏散带来的限制,形成新的技术手段和先进装备,提升超高层建筑火灾的处置能力。安

猜你喜欢

灾害应急监测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民国时期宁夏省政府的灾害预防措施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灾害肆虐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