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政策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
2022-06-08肖素萍刘玉博
梁 琦,肖素萍,刘玉博
1.中山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上海社会科学院 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上海 200020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凸显。为加快推进构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着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原则,2013 年8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 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设立100 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期通过总结成功经验,探索出行之有效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意见》发布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等六部门(以下简称“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发改环资〔2013〕2420 号)(以下简称《方案(试行)》),正式在全国启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并先后于2014 和2015 年确定了示范区建设名单。在明确要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要基本形成符合本区域功能定位的经济、生态开发格局并提升区域内资源产出率的同时,还要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适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方案(试行)》制定了相应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尤其对经济发展质量和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做出了详细规定,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目的之一在于为经济和环境的有机结合提供契机。
生态效率被认为是综合评价环境绩效的重要指标[1],能够直观准确地体现出经济效益产出和资源环境投入两者间的动态协同关系,其核心是“低投入、多产出、少排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吻合,故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率不失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关键且有效的途径。鉴于此,为检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类“自上而下”实施的正式环境政策的效果,本文选用“生态效率”这一能够衡量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指标来重点探讨以下问题: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能否有效提升城市生态效率?其通过何种机制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效率的目的?准确评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在生态效率提升层面的积极效应,可以为进一步推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提供有力的实证证据,也能够为实现以点带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难题,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一、文献综述
从既有文献来看,伴随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演化,环境试点政策的经济、环境效应评估研究一直较为活跃,其中尤以“低碳试点”为最,与之相比,涉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效果评估的研究不多且研究内容较为单一。符正平等[2]通过研究生态省试点政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发现试点政策能够有效遏制生态足迹的增长。鉴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同时需兼顾经济效益,故在评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效应时,部分学者聚焦于生态效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陆杉等[3]基于湖南省的经验数据,检验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对农业绿色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绿色效率。施生旭[4]通过案例研究,对比分析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在福建省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以及制度五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改进举措。辛宝贵等[5]以全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对象,研究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试点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点改革对生产率存在区域异质性影响。综上所述,已有研究虽然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进行了初步的政策评估研究,但是针对该示范区政策在促进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
此外,作为各类环境行为中对环境影响最为明显的政府行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决定着其他环境行为的发生、规模以及效用。目前,关于政府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涉及三方面。第一是政府环保支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Adewuyi[6]的研究发现,从长期效应来看,政府环保支出对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减排效应。第二是环境税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Greenstone 等[7]通过对比不同程度的环境税政策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作用效果,发现严格的环境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宽松的环境税政策反而会加剧环境污染。第三是政府间竞争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视角下的研究存在“逐顶竞争”和“逐底竞争”两种相悖的观点。张彩云等[8]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发现当环境绩效被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之列时,各地区政府之间的竞争模式以“逐顶竞争”为主。Woods[9]以美国23 个州为对象的研究结果表明,州与州之间的环境标准遵循“逐底竞争”的策略模式。面对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双重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政府行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而环境规制作为政府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那么,环境规制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强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统一的生态效率呢?梳理既有研究发现,针对环境规制影响生态效率的研究结论各异,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环境规制能够有效提升生态效率。Hettige 等[10]利用排污量作为生态效率的衡量标准进行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能够有效降低排污量,达到改善生态效率的目的。屈文波[11]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认为环境规制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的生态效率。其二,环境规制会抑制生态效率的改善。这类研究大多基于“遵循成本说”,认为环境规制并不能通过提高环保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途径达到提升生态效率的目的,反而对生态效率的改善存在负面作用[12]。其三,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如李玲等[13]以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之间存在U 型关系。蒋乾等[14]从空间视角探索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生态效率,发现费用型环境政策与生态效率间存在U 型关系。与之相对,沈能等[15-16]分别基于中国工业行业和城市面板数据,发现环境规制和生态效率之间存在倒U 型曲线关系。以上文献的研究结论虽不尽相同,但均表现出一个共同点,即环境规制政策作为政府为达到保护环境目的而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对生态效率存在显著影响。
综上,通过整合已有研究,并结合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以及窗口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这一现实背景,本文尝试从城市层面全面考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在城市生态效率提升过程中发挥的推拉效应。
二、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说
(一)制度背景
在《方案(试行)》发布之前,国家已相继出台了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相关系列政策,如2011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会同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开展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意见的通知》(发改西部〔2011〕1726号),以期立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探索出一条建设西部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并实现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带动生态文明建设,环保部于2013 年5 月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环发〔2013〕58 号),同年8 月,国务院发布了《意见》,明确提出在全国设立100 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然而,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度和法律的不成熟以及全社会薄弱的生态文明意识,短期内多种类型和多地区的试点工程并没有真正扭转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严重阻碍了“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实现,这也意味着中国尚未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当前,粗放有余、效率不足的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不断施加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失衡是目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而代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生态效率提升是否可以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假说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是一种具有明确主体功能定位的环境试点政策,并且该项环境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特点在具体方案制定层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是否能够成为生态效率提升的重要推动力有待商榷。为更好地明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本文重点从解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和梳理既有研究两方面予以分析。首先,解析《方案(试行)》可知,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从总体要求来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遵循“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高度融合,因此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的有机统一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其二,从建设目标来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设立的目标体系包含五个方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培育生态文化和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故而根据目标体系,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需结合自身定位,在经济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三者间寻找适合的平衡点。其三,在主要任务层面,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设立的主要任务中,创新体制机制一项要求进一步将资源损耗、环境损害以及生态效益纳入地区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作为环境政策,对生态效率的改善作用类似于以政府为主导的正式环境规制,主要体现在增加经济效益产出和降低生态环境投入层面发挥的“双重红利”效用。从增加经济效益产出视角来看,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提高区域整体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17],并且随着环境规制时间的增加,其对区域经济效益的提升效用也逐渐增强[18]。其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能够通过降低生态环境投入来提升生态效率。环境规制是政府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或条例来有效降低生产生活过程中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的举措,具有强制性特征,环境监察力度也随之增强,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内能源和环境投入决策,为保证经济效益,经济主体倾向于降低环境成本[19]。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态效率。
依据生态效率的演变规律,通常将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为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城镇化以及环境规制五个方面,其中尤以技术创新为最[20]。一方面,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内生的技术进步的产物,并且技术创新是改变“粗放型”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成本的重要路径[21]。另一方面,从结构效应视角看,产业结构有助于促进资源向绿色、集约型企业转移,进而影响生态环境[22];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看,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改善周边地区的生态效率[23];从现实背景出发,“转方式,调结构”也是当前引领新常态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路径。因此,“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可能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为中介作用于生态效率,但这两大中介机制的作用效果是否显著呢?
首先,《方案(试行)》强调,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府要以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结合自身定位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内部被要求发挥好政府引领作用,以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关键路径。进一步,结合内生增长理论中强调的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能够有效驱动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从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来看,技术创新主要通过其所具有的增长效应以及资源和环境效应对生态效率产生影响。其一,在增长效应层面,生态效率提升的前提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广泛意义上而言,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以及研究开发等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均可归为创新,而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技术创新在本质上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有意识投资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结果,这种有目的性的技术投资有利于催生进一步的技术创新,进而实现经济的增长[24]。故而,从微观的技术进步到宏观区域层面的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成为区域生态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其二,从资源和环境效应视角来看,一方面,在生产源头,循环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等新技术的产生为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在生产终端,技术创新可通过改进治污的设施,达到清洁生产、降污减排的目的[25]。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2:“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通过驱动技术创新提升生态效率。
其次,根据《意见》的相关要求,六部门在全国确定了100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故而示范区的设立不可背离《意见》的总体要求。《意见》要求各地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故而,立足于区域特色,在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的基础上,围绕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生态产业结构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设立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的推进,在相关政策的约束下,采用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的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难逃试点地区“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进一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能够促使区域内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转为环保绿色型,驱动产业结构由传统农业、工业向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因此,“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有助于驱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就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而言,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产业结构内部演化遵循从低级向高级、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趋势[26]。伴随着产业结构优化过程而实现的生产、劳动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可有效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引致的低消耗、高产出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替代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实现生产效率提升与资源消耗双赢的局面,进而提升生态效率。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3:“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生态效率。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一)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
生态效率(EE)指通过高效率配置能源及环境投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般采用经济效益产出与资源环境投入比表示。生态效率的投入类指标包含资源投入和环境投入两方面要素,产出类指标主要采用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采用Andersen 等[27]提出的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测算得出各城市的生态效率,这也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生态效率测算方法之一。
表1 生态效率评价体系
2.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以城市是否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为政策分组的虚拟变量,以示范区设立时间作为时间分组的虚拟变量,两项的乘积作为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以其系数作为衡量政策效果的差异,若系数显著为正,则意味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效率。
3.控制变量
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本文选取的影响城市生态效率的控制变量如下:经济发展水平(lnedl),用国内人均GDP 的对数表示;对外开放水平(fdi),采用外商直接投资与GDP的比值表示,并对原以美元计价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利用历年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转换为人民币表示;人力资本水平(lnstu),以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对数衡量;财政投入(fil),用地方财政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比值表示;信息化水平(lninl),用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并取对数表示。
4.中介变量
技术创新(tel),选用年末专利授权总量表示;产业结构(indus),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 的比值来衡量。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2004—2015年全国先后确定了两批共100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包含省、地级市、区和县)。考虑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对省、市不同区划的作用存在差异,本文在总样本中删除了示范区中江西、贵州、云南和青海四省所对应的城市。此外,鉴于本文主要使用地级市数据,但部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直辖市或地级市辖内的区、县,为提升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将这一类示范区所在的直辖市和地级市数据剔除。因此,本文以2014和2015 年确定的两批共47 个地级市①47个地级市为承德市、张家口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四平市、伊春市、镇江市、杭州市、丽水市、黄山市、临沂市、淄博市、郑州市、南阳市、十堰市、宜昌市、梅州市、韶关市、玉林市、成都市、雅安市、延安市、定西市、秦皇岛市、包头市、乌海市、大连市、吉林市、白城市、牡丹江市、齐齐哈尔市、南京市、南通市、宁波市、宣城市、蚌埠市、济南市、许昌市、濮阳市、黄石市、荆州市、衡阳市、东莞市、桂林市、兰州市、酒泉市和石嘴山市。作为实验组,其他未被确定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157 个地级市作为对照组。另外,由于毕节、铜仁等地市存在缺失值,将这些城市剔除。最终,选取2004—2019 年204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中国港澳台地区和西藏自治区除外)。城市数据均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通过各省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予以补充。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三)模型设定
1.基础模型设定
鉴于城市的生态效率会受到区域层面政策、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拟采用双向固定模型来进行双重差分估计,具体设定为
其中,i和t分别代表城市和时间,EEit表示第i个城市第t年的生态效率;DIDit为虚拟变量,代表i城市在t时间是否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城市,其系数α1为重点关注系数值,代表国家实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政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X为控制变量集合,μt和γi分别为时间固定效应和地区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
2.中介效应模型
基于上述理论假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对城市生态效率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为此,本文参考Baron 等[29]对中介效应的检验方式,在式(1)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Mit为中介变量,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首先对式(1)(2)进行回归,在检验估计系数α1和β1显著性的基础上考察系数φ1的显著性,依此验证中介效应是否存在。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
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对生态效率影响的一个假设前提是,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生态效率均值的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存在系统性差异。本文参考宋弘等[30]的处理方法,先计算实验组和控制组历年的生态效率平均值,观察平均值的变化趋势。从图1可知,实验组和控制组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实施前生态效率的平均值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动趋势,满足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在政策实施前具有一致趋势的前提条件。
图1 实验组和控制组2004—2013 年生态效率平均值变化趋势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对生态效率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见表3。第(1)(2)列分别是未加控制变量和加入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估计结果显示,在固定了时间和地区效应后,DID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并且在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估计结果仍在10%的水平下显著,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发挥了其在改善城市生态效率方面的积极效应,假说1得到证实。
表3 基准回归估计结果
观察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可知,经济发展水平(lnedl)的系数显著为正。一方面,经济发展能够通过正向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政府的环境规制行为以及生产者的绿色生产行为提升生态效率;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正外部性,可通过技术共享和集聚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升生态效率。对外开放程度(fdi)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对外开放水平是改善城市生态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的增加,不仅有助于引进更多先进的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会刺激区域内企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率以实现本土竞争优势。人力资本(lnstu)的估计系数为正但不显著,意味着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区域环保意识的提升。财政支出(fil)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部分地区为追求经济绩效,倾向于将财政支出于具有短期内高回报、高污染的项目,会抑制生态效率的改善。信息化水平(lninl)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而且能够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达到提升生态效率的目的。
(二)稳健性检验
1.排除其他政策的影响
为排除同期其他政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检验基准回归中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对生态效率的提升效用是否为“净效应”,本文选用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相类似的“文明城市”“低碳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等环境规制政策纳入回归中,结果见表4第(1)列。结果表明,加入其他政策后,DID的估计系数有所下降,但仍在5%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对生态效率的改善作用存在被高估的现象,但并不影响本文的基准结论,故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
表4 稳健性检验回归估计结果
2.反事实检验
考虑到可能存在除“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和控制变量以外的潜在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本文进一步采用反事实检验方法来验证政策结果的准确性。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实施时间分别提前至2013年、2012年和2011年,若DID的系数仍显著,则意味着示范城市和非示范城市生态效率的差异主要源于其他潜在因素。由表4 第(2)~(4)列的反事实检验结果可知,若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实施时间提前1年、2年和3年,DID的系数均不显著,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是引发区域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再次证明本文的基准回归结果是可靠的。
3.更换样本数据
本文采用如下两种更换样本数据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其一,选取2014年确定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中江西、贵州、云南和青海四省所对应的24 个地级城市作为实验组,同时为避免示范区中地级市和区县的干扰,剔除了2014 和2015 年确定的两批示范区中的地级市以及区(县)所在的直辖市和地级市,最终确定了2014—2019 年181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其二,选取两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中区县所在的直辖市和地级市作为实验组,并删除示范区中的地级市和4个省所对应的城市,最终选定了56个城市作为实验组。分别以4省所对应的地级市以及以区县所在直辖市和地级市作为实验组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见表4 第(5)(6)列,结果表明DID的系数仍显著为正,说明本文的结果是相对稳健的。
4.PSM-DID检验
为解决样本选择过程中产生的选择偏差,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从样本中选出与处理组特征相近的样本进行检验。具体而言,将控制变量作为协变量,将分组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进行Logit 回归,得到倾向匹配分值,分值最接近的城市作为对照组。表5 为匹配平衡性假设检验结果,由结果可知,匹配后的协变量的t统计值均未通过10%显著性检验,故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不存在系统性差异,并且匹配前后标准偏差的绝对值小于10%,意味着匹配处理是有效的。在满足匹配平衡性假设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PSM-DID 分析。检验结果表明,DID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与基准回归结果无明显差异,支持了PSM-DID方法的可行性和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表5 PSM-DID 有效性检验回归估计结果
(三)异质性分析
受城市规模、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策方针差异化的影响,不同城市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产生异质性反应。鉴于此,本文从城市规模和空间区位分布两方面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影响城市生态效率作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
1.城市规模异质性检验结果
不同规模的城市在经济、政治资源获取能力层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在生态效率提升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依照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发〔2014〕51 号)中的城市规模分类标准①不同规模的城市具体分类:城区常住人口50 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 万以上100 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 000 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 000 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此外,由于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样本量较小,故本文统一归类为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结合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异质性检验。表6第(1)~(4)列为城市规模异质性的分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大城市及以上规模城市的生态效率改善程度显著大于中小城市。一方面,相较于中小城市,大城市及以上规模城市具有更好的创新环境,“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对大城市技术创新的驱动效用更为显著,进而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也更明显;另一方面,大城市在发挥经济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以及扩散效应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规模效应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而扩散效应能够有效发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引导示范作用,在改善区域内生态效率的基础上带动周边地区生态效率的提升。
2.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
为进一步考察环境政策工具在不同区域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的异质性特征,本文将城市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办法,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 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 个省区市;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http://www.stats.gov.cn/ztjc/zthd/sjtjr/dejtjkfr/tjkp/201106/t20110613_71947.htm。进行分组回归,回归结果见表6第(5)~(8)列。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用,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系数虽然为正,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一,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长期以来采用的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导致其生态效率普遍较低,短期内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无法改变这种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因此生态效率的提升不明显。其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设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出一种有效且具有普适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但是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在生态效率层面的竞争模式多以“逐底竞争”为主。
表6 异质性分析回归估计结果
五、机制检验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可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两种途径影响城市生态效率。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对式(2)(3)进行回归,结果见表7。
技术创新方面,由第(1)列结果可知,DID的系数为0.281(1%显著水平),说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技术创新水平。第(2)列检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和技术创新水平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此时DID的系数为0.033,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且小于在不考虑技术创新条件下的DID系数(0.048),说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可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改善城市的生态效率,因此假说2 得以验证。产业结构方面,第(3)列DID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第(4)列中加入产业结构变量后,解释变量DID的系数(0.031)仍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意味着产业结构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影响城市生态效率过程在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从而验证了假说3。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难题,提高我国生态文明水平,而提升生态效率是促进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重要途径。评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对生态效率的提升效用对于完善这一环境政策、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利用2004—2019年中国20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对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用。(2)“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实施的效果受城市规模和空间区位分布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在大城市及以上规模城市和东部、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发挥的政策红利较为显著。(3)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驱动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途径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率。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初衷在于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故此,各城市应进一步总结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有效做法,提炼成功经验并进行有效推广。第二,为发挥环境政策在提升生态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需考虑异质性因素对城市进行差异化的政策组合设计。第三,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是发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在提升生态效率方面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这一结论,在制定其他环境政策时,要重点突出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和激发创新能力的地位,以发挥环境政策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