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依据、生成动力与构建进路
2022-06-08刘广明李容容朱小君
刘广明,李容容,朱小君
(河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高校课程思政不仅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种创新形式,也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它承载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课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高校课程思政在保持原有课程的性质与学科立场不变的基础上,将课程本身蕴含的价值引领显性化,坚定了受教育者正确的意识形态立场,使其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使课程高质量承载了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终极目标。但是,在高校课程思政实践工作推进中,教师作为高校课程思政主力军,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与认识有待加强,在生产能力与教学能力方面有待提高。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从而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向更高质量发展。
1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性质与功能
1.1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性质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体现了一种价值观、事业观。它以育人为价值、为责任,是一种价值共同体;它以立德树人为事业追求,是一种事业共同体。在主体上,它包括高校全体人员、社会各界人士、家庭成员及利益相关人等;在内容上,它联结了所有学科课程,专业课、基础课、实践课、公共课等都可以融入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核心是解决教师之间关于课程思政信息交流是否畅顺、课程思政理念是否被认同、高校立德树人目标是否能实现等问题。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本质是实现课程思政相关主体的同向同行、资源整合以及“三全育人”的全面贯彻落实,最终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效能最大化。因此,本文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由高校全体人员、社会各界人士、家庭成员及利益相关人等主体组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集合教学环境、教学资源、运行平台、制度机制等若干要素,按照一定方式形成的有着共同目标、共同价值、共同事业、共同利益等的相对稳定的有机系统。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有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开放性。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开放性,一是指共同体本身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能帮助共同体与外界交流信息,促进共同成长。二是指共同体内部主体具有开放性。共同体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开放性有益于主体吸收优质的资源、信息等,有利于维持共同体内部的动态平衡,有助于形成合作与共享的协作教学发展机制。
第二,多元性。首先,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主体具有多元性。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都是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主体,其中教师为主要力量。其次,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课程思政能力。专业课教师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专业知识教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丰富了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内容。
第三,稳定性。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一旦形成,共同体内的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主要主体相对稳定。这有利于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形成统一情感、统一价值目标,建立共识体系,从而促进共同体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共同体形成“1+1>2”的系统合力。
1.2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功能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实现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一种路径选择,具有三种主要功能。
第一,提升高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效能。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1]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主体共同参与配合,各主体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实现立德树人,担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能促进共同体主体之间相互协同、相互配合,形成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局面,能够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实现立德树人效能最大化。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目标,借助共同体机制、平台等,可以促进师生互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从而提升高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效能。
第二,实现优质课程思政资源高效共享。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通过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高校课程种类繁多,各类课程对课程思政资源的需求也非常迫切。优质的课程思政资源是根据新的资源整合模式,对资源进行设计、拓展,能够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满足教学需求,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不仅可以准确地把握课程思政资源的内核,做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可以整合优质的课程思政资源,避免课程思政资源的碎片化现象。
第三,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包括多个方面,有教学学术、发现学术、应用学术、综合学术等能力。单就教学能力来讲,主要是指教师教学学术的生产能力。“教学学术”的开展,不仅能推动教师教学工作的进步,更能够帮助他们融入大学教师的学术共同体[2]。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就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最佳载体,是中国大学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功能与形式的升华。通过共同体这种平等、互助、共享、交流的平台,可以有效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生产能力与教学能力。代表课程思政生产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关键指标有三点: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质量,课程挖掘思政元素的数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程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质量,需要无痕,要实现润物无声;课程挖掘思政元素的数量,需要适度,要把握时间长度,不易太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程度,需要同频,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频共振。同一专业不同课程之间,也需要课程思政共同体这一机制,实现一个专业的课程思政是一个有机整体,避免植入元素的重复,同时可以使不同课程互为基础、互为依托。
2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依据与动力
2.1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依据
2.1.1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理论依据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有坚实的理论依据,总体来讲,其生成的理论依据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系统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系统观,并用这种系统观对整个人类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首先,马克思将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整体,并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其次,马克思把整个人类社会看作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有机联系的一个大系统。最后,马克思写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类在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环境,只有把人放在社会系统中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恩格斯对系统观的论述主要体现在系统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的功能与部分的功能不同,只有系统内部各部分协同配合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优化。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作为一个由不同主体组成的有机系统,在构建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功能的最大化。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健康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荣辱与共、命运相连。面对传染病大流行,我们要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团结合作、共克时艰。”[4]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世界各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国家之间的交流互鉴与共建共享,最终实现合作共赢,体现了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为解决时代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同时,还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核心理念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核含义,在价值追求上也重视共同体主体间的交流与共享,目的也是实现合作共赢,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2.1.2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现实依据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回应了时代需要,其生成具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
第一,时代的需要。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新时代,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5]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担当、大格局,需要有大德、大才。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培养能够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时代的需要就是大学的责任,大学责任的落实需要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实现最佳的立德树人效能。
第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导向,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6]。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等。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立德树人的成效也是检查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新时代,高校完成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围绕学生成长这一中心,做到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其中,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形成合力、协同育人,是关键中的一环,是高校工作的主阵地,也是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核心目标的主阵地。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可以有效地把“三全育人”落在实处,发挥共同体各主体的潜力,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实现立德树人效能的最大化。
第三,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7]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后备军、接班人,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摇篮,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逆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舆情日趋复杂,高校中如果出现马克思主义“失语” “失踪”等现象,就会失去意识形态主阵地。高校课程思政任务艰巨,迫切需要高校课程思政各相关利益共同体协同作战,构建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创新模式,让社会主义大学本色不变,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第四,解决课程思政运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的需要。当前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部分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有待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其次,部分专业课教师在合理挖掘、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再次,课程思政的系统性体系建构有待完善;最后,课程思政资源共享程度有待提高,共建共享机制有待完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首先,能够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其次,能帮助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本有的育人元素,将思政元素深入浅出地融入课程中;再次,能够促进课程思政系统化、规范化;最后,能够整合优质的课程思政资源,打破原有课程思政资源的“孤岛效应”,做到资源的高效共享。
第五,共商、共建、共享、共同负责的课程思政共同体,是课程思政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教师育人的共同家园。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199课程思政共同体可以有效调动教师队伍体系,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合作。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跨越了学科边界,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及其他人员组成,实现了不同学科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跨越了人员边界,是由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组成的一种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功能性共同体。
2.2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动力
2.2.1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外部动力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外部动力是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规律、“三全育人”规律、“五育”并举育人规律三个方面(见图1)。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共同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
图1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外部动力
第一,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规律。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时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1]85进入新时代,必须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而解决创新发展阶段我国教育出现的新矛盾。“每个具体的系统都是从普遍联系的客观事物之网中相对地划分出来的,与外部事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8]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课堂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联合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它的生成有助于优化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促进三方紧密合作,凝聚强大育人合力,从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第二,“三全育人”规律。“三全育人”指的是积极调动一切育人元素与育人力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协同理论角度来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如各主体未形成系统合力、各环节未实现有效衔接、各资源未实现有机联动等实际问题[9]。因此,要构建“三全育人”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机制的构建,首先要提高各个主体对“三全育人”的认同度,高校各部门管理人员、教师等主体都需要增强协同育人的意识,实现全员育人;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注意各个育人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全过程育人;最后,提高各种育人资源的整合度,实现全方位育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构建“三全育人”机制的必然要求,二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共同发挥强大育人合力。
第三,“五育”并举育人规律。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完整体系。“五育”并举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与“五育”并举育人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五育”并举育人规律推动着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也必须遵循“五育”并举育人规律。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可有效提升共同体主体之间的互动效能,实现“五育”并举的目标。
2.2.2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内生动力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内生动力是指推动共同体生成的内在力量,包括教书育人逻辑规律、课程育人逻辑规律、课堂教学育人逻辑规律三个方面(见图2)。只有充分发挥内生动力的作用,才能让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图2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内生动力
第一,教书育人逻辑规律。教书育人逻辑规律是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内生动力之一。教书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是思想政治工作持续运行的基础。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不仅激发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教学热情,还有利于教师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育人理念。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促进对课程思政本质特征的理解;促进教师积极探索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方法,全面关注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科研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第二,课程育人逻辑规律。课程育人逻辑规律是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重要因素。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课程育人是全课程的育人,课程思政是对课程育人的凝练与升华。课程育人是教师、学生等相关主体在特定的教育场景中开展的以育人为目标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反馈、课程变革等系列活动[10]。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为课程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优化了课程育人环境,提升了课程育人质量。
第三,课堂教学育人逻辑规律。从教育学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实质上是教育和教学的相统一。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也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11]课程思政建设要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浸润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要与课堂教学育人规律相统一。新时代,课堂教学育人的发展,要求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可以促进共同体各主体之间的有效理解、沟通、互助,从而实现共商、共建、共享,让高校课程思政变得更加适用于课程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教学。
3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构建进路
3.1 凝练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意志
共同体意志是共同体内生凝聚力的基础,是共同体存在的先决条件。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首先要凝练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共同体意志,这是共同体内所有主体统一价值、统一共识、统一目标的前提。这个共同体意志就是完成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任务。共同体意志的形成,需要制度、机制、体制等的保障和支撑。从高校层面来说,顶层设计是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关键一步。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党委及高校党政一把手要发挥主导作用,对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进行深度研究和科学规划,既包括战略高度的整体规划,也包括具体操作层面的推进举措,形成完善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原则与基础。高校要建立健全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价值体系、目标体系及相关制度体系,为构建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全员参与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提供保障。
3.2 打造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平台
平台战略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强大潜能的“生态圈”,有效激励多主体之间相互协作,产生共振效应,实现多主体共赢[12]。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要想发挥立德树人最大效能,就必须打造科学、有效的高校课程思政平台。一方面,高校要致力于打造科学、高效的线上课程思政平台,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高校网络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校内外人员都可以学习课程思政的有关知识,并可以分享有关课程思政的经验与方法。另一方面,高校要打造科学、有效的线下课程思政平台。高校在线下课程思政平台的打造中要发挥核心主导作用,明确各学院责任、权利、目标和任务,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专业学科的资源优势。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会议活动或者设立课程思政教研室等方式,促进校内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分享,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还可以通过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开展课程思政学术论坛等方式,大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一体化平台建设。
3.3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多元参与机制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工程。为了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可持续性和长效性,高校要构建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人人有责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多元参与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全过程、实践的全过程,都要发挥每一位共同体主体的职责。一是实施多主体化原则。每个学院及课程团队的主体构成要丰富,要尽可能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利于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二是实施过程评估和综合考评相结合的评估办法。要重视教育教学过程性数据的收集,重视共同体各主体功能的发挥,把综合评估落在实处。三是实施开放共享原则。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经常组织全校范围内的高校课程思政成果分享会,把分享会变成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平台,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更多教师参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优化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环境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环境包括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网络环境等。第一,“制度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是高校治理的关键,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13]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优化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制度环境、建设科学务实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制度,已成为现实而紧迫的任务。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构建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确保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不断发展。第二,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文化环境分为校内文化环境与校外文化环境。首先,要优化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校内文化环境。高校在大力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到课程思政共同体文化环境的开发主体是多元的。高校辅导员、优秀校友资源、校外合作等都可以是课程思政队伍建设的补充,要利用好高校常态化的学术沙龙、论坛与研讨会等,开发学术文化资源。其次,要善于发现并改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校外文化环境,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第三,优化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网络环境。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实现信息化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从网络中汲取自身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从而达到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