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的咏叹调
——评歌剧《鸾峰桥》

2022-06-08范秀智

福建文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村民

范秀智

鸾峰桥是宁德寿宁下党乡的核心地标。它不仅是全国单拱跨最长的贯木拱廊桥,更是“下党脱贫的时代见证者”。同名歌剧《鸾峰桥》正是取材于下党乡。该剧聚焦于现实生活,立足于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通过音乐的变化和宣叙调、咏叹调的层层渲染,推动剧情不断发展,展现人物性格与命运前后发生的巨大转变等,艺术化地再现了一个小山村过去因为贫困而痛苦挣扎,如今在“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思想指导下,摆脱贫困、艰难蜕变的感人而典型的历程,完成了艺术与现实、典型与普遍、微小与宏大的三重美学对接。

一部落脚于小人物、小山村、小视角的歌剧,是如何发挥出艺术的感染力,向观众传达脱贫攻坚这个重大的时代主题?它以人物塑造为核心,用典型的确立来构建三个“完成”。

这部剧作围绕下党乡村民老王和王二林的典型形象,完成了对下党乡村民乃至整个贫困群体的集体画像。老王以采茶贩卖为生,经常走出下党村,算是为数不多有见识的人;王二林是他唯一的儿子,老实本分。第一幕开场便是全村人喜聚鸾峰桥头,参加老王给孙子办的满月酒的场面,老王和儿子喜不自禁,众人在调侃嬉闹,然而村民们的寒酸与苦闷又显而易见,他们皆衣着破烂,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了40 年,他们却仍叫乡党委书记大周为“保长老爷”,就连25 岁的年轻人王二林,也张口就是“穷得自在乐道又安贫”“反正都是一辈子窝在这山沟里”的自我安慰。面对“又一个从外面嫁来的女人要逃跑”的事情,有见识的老王让儿子“加两把锁锁牢”。面对“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困境,村民习以为常地自嘲着哄笑着,更在意的反而是“救济粮啥时运到”。一个热闹的场面,观众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日积月累的贫困早已压弯了这些人的脊梁,他们不仅是物质贫困,更在精神上畏惧、麻木与逃避。这样的悲剧一再上演。老王的媳妇因为山高路远,难产而死;山路难行化肥进不了村,村里的猪怕养肥养壮运不出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了40 年却不知电灯、柏油路……这些悲剧何尝不是很多深度贫困地区的普遍现象?环境的逼仄,精神的萎靡,见识的狭隘,让他们困守于这方贫瘠的土地,不思变,也不求变。但这样的形象塑造并不只服务于剧情,还具备了成长性和突破性。经过大周书记的扶志和启智,经过强大外力的介入,村人对改变现状爆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勇气,“那就造桥,托起下党先飞的弱鸟/那就造桥,共筑摆脱贫困的鸾峰桥。”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曾对此有科学深入的思考与探索:“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脱贫致富的实践过程不但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建设物质文明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

剧作巧妙地塑造了翠红这个极具张力和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完成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互相认同。翠红是贵州人,被老王“骗”到下党生下孩子。作为同样来自贫困地区的外来者,她满怀希望来到这里,“指望着能和丈夫一起努力,能借着改革的春风把日子过好”,但她看到的,是村民们好手好脚却只懂得伸手要粮,“贫穷已经麻木了热血的波涛”,亲身感受到的,是让人无法忍受令人窒息的“穷”,“在这个山村感觉日子没有盼头”,以至于她忍住与生俱来的母爱,不顾刚满月的孩子,不顾内心痛苦的拉扯,也要逃离这看不到希望和未来的绝望深渊。来自第三视角的凝视,让贫穷所带来的悲剧性更具客观性和冲击力。翠红的性格极为丰富,面对一潭死水的下党村,她不囿于世俗之情奋力挣扎,为了给自己和孩子争取一个有希望的未来,她面对公公老王和村民的道德指责,大周书记和其夫人陈丹的劝告,依然心志坚定,“我真想逃脱贫穷啊,不能光靠祈求”,“只有努力赚钱自己拼搏奋斗,将来能把孩子接出下党团聚相守”。面对重重困难,翠红的不甘挣扎、努力奋进与村人的麻木逃避形成鲜明对比。随着剧情推进,翠红态度转变,但并不影响她的性格的统一性,她对下党的失望是对人性的失望,当看到下党众人脱胎换骨的转变时,她也主动加入了这支脱贫队伍,成为前赴后继地“穿石”的“一滴水”,而下党村的众人也在此刻才真正理解、认同并接纳了这个倔强坚韧的外地媳妇。

这部剧有力刻画隐藏剧中的地委书记,大周、陈丹为代表的基层党员干部等形象,完成了人民与执政党之间的对话。大周的原型是下党乡原乡党委书记杨奕周,作为基层干部,他目睹下党村民的生存状态,因贫穷引发的种种悲剧,让他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展现了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下党绝不是孤独离群的弱鸟/县上甚至地区上、省上到中央/都会帮我们煞劲帮我们撑腰/共产党是真正的领路人/党组织是最坚强有力的领导!”地委书记的形象没有正面表达,却始终贯穿全剧,担任着主心骨、领头人的角色,他所提出的扶贫理念和扶贫政策被一一落实,他的形象也在众人的宣叙调、咏叹调中被逐渐丰满着:“书记的态度我真的没想到/认真地听取我的汇报/还说跟我相约去下党/现场办公把问题消”“他个头比较高,身板挺精壮”“说话很和气,面相很亲善”“吃得惯我们农家人的粗茶淡饭/全不在乎条件艰苦竹椅当床/坦然地睡在简陋的鸾峰桥上”“书记重情又重义/掏空家底要摘我们贫困帽”“他说下党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在这里寄托着摆脱贫困的构想/滴水穿石功成不必在我/下党这只弱鸟必然会展翅翱翔”……一下子把观众的记忆带回到了历史现场。大周书记运用“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扶贫理念,带领着所有乡亲们重建一条通往幸福的鸾峰桥,陈丹主动调到下党乡,与丈夫共同致力于扶贫事业,都是对共产党员个体形象与群体形象的逐渐丰满。搬水泥一幕是一个转折点,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被真正调动起来,理念落实为行动,处在绝望中的贫困的人们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与以大周为代表的党组织完成了情感的对接与合流。洪水来临一幕又是一个转折点,大周不顾自身安危,逆着洪流去救婴儿,这一刻,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人民至上的精神让所有乡亲都震撼了,此心同彼心,人民与党的信任与情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浓度。通过对地委书记、大周和陈丹角色的塑造,通过一个个推进的故事情节,所有观众都清晰地看到一个不用言说的事实,作为新时代语境下的执政党,是如何回应基层群众想要摆脱贫困的迫切需求,以及在脱贫攻坚的宏大工程中展现出怎样的责任与担当。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很多感人故事,梗概大都相似,但只有深入肌理中,才能品味出最感人的、被隐藏于宏大叙事中的一个个细节,是身在其中的人、事、物行进过程中的一点点变化。这种变化放置于漫长的时间和空间中,显得微小缓慢,但它确实一直前行着,而支撑它最持久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伟大信念,是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带领着所有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歌剧以“鸾峰桥”为题,具有多重意义。作为当地地标的鸾峰桥贯古通今,勇敢智慧的先人造就了这座具有高超技艺的木拱廊桥,它连接着河的两岸,还连接着历史与现在,它是人类以智慧和力量征服大自然的象征,也是一个恒久的见证者,见证着下党一代一代人的生老病死,也见证了下党从贫困走向幸福的伟大嬗变。路通了,灯亮了,桥下的流水依然静静流淌,但所有人都已明白,在先进理念和科学思想的指引下,在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当人民的信念被点燃时,一滴水的力量将是多么强大!

歌剧《鸾峰桥》,将成为脱贫攻坚战中一段深沉有力的咏叹调!

猜你喜欢

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油站建起来,村民富起来
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村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