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粮道街文化景观的设计与思考
2022-06-08刘中天孟培熊梦杰
刘中天 孟培 熊梦杰
摘要:文章从武昌粮道街的历史、区位以及街道现存问题等方面入手,探讨将地域文化运用到武昌粮道街景观设计中的可能性。从“革命文化”和“教育文化”两方面入手对粮道街进行文化挖掘与构建,从保护和更新两个视角,探究与思索如何在粮道街中展现文化景观。
关键词:地域文化;街道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3
0 引言
不同的地域文化使城市具有不同的底蕴,当代城市街区承载了当地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城市生活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目前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地域文化特征在城市化、趋同化中不断消减,也使得人们逐渐失去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情怀与尊重。
1 地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地区与特定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传承积淀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是区域内习惯、民俗等文明展现。它在地域中与环境相结合,构成其特殊性,如历史古韵、民俗风情、景观环境等。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形势、政治策略造就了各具特质、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不同的地域相互交织,和而不同。
地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更新和不断变迁的过程。地域文化包含物质性元素和非物质性元素。物质性元素包括食品、建筑物等,非物质性元素包括哲学理念、文化艺术、工艺技能等[1]。这两个要素都是通过特定的载体表现出来的,它们被总结应用到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对人们的行为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城市生活集中体现在街区,地域文化能够以多种多样的方式集中展现,从而产生丰富的文化景观,而这种文化景观的表现窗口之一就是街道景观。在这种人文背景下,街道景观便成为街区人文体系的标志。
在现有的传统地段和历史空间中,更新和保存并举是城市街道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街道景观的更新和保存就是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展示。街道景观是都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更新和保护街道景观,就须找到适合当地地域文化的建设和展现方式。唯有构建地域文化,寻求延续性的表达方式,街道景观才能拥有无尽的生命力,避免与城市空间格格不入,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进而成为象征地方文化的城市名片。
2 武昌粮道街街道概况
2.1 粮道街区位分析
粮道街地处武汉武昌区内城腹地,东西走向,连绵约两千米。粮道街之所以叫“粮道”,是因为清朝在这里设置了主管粮食的粮道署。走在大街上,两边是一排排的商铺,从东到西,一路上都是食品店和餐厅。粮道街历史文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昙华林、太平试馆、螃蟹甲一带的历史文化遗址。
2.2 粮道街历史沿革
粮道街是清末民初时期的老商业街,光绪九年(1883年),伍家模创立的老字号商店“伍亿丰”,为武汉市第一家杂货商店,距今已有139年的历史。1920年后,照相馆、点心店、杂货铺、药店、糖果店、早餐铺子、理发店、棉花铺等60多家小门面零散在不足300多米的粮道街西段街面上。
解放初,粮道街属武昌办事处管辖的第三处。1952年,经过民主改革,建立了粮道街街道办事处。1994年,胭脂路从原先的6米扩宽至20米;2000年,粮道街由原有的4米拓宽至20米。后补街、昙华林等街巷也从原来的狭窄、破败的道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道路,为居民的生活起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3 粮道街现存问题
2.3.1 街道风貌
沿街商铺以自建小吃与网红店为主,城市文化记忆淡薄,仅剩几家如油饼包烧麦这样的老字号门店。街道路面设计整体老旧,影响武昌古城周边如黄鹤楼、昙华林地区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此外,粮道街占道经营和乱停乱放问题十分常见。因为街道界面D/H值(街道与建筑物高宽的比值)≥1.1,视野上虽然呈现和谐与均衡感,但街道的整体面积相对狭小,路面偏窄,所以容易出现会车难和堵车等交通问题。
2.3.2 建筑环境
粮道街沿街建筑主要以商用居民楼为主,鲜有超过7层的高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衍化成商住混合的上宅下商生活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建筑密度大,人口密度大,社会弱势群体占比大,致使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与居住空间使用需求均不能得到满足,而且街道上尚存有一定数量的危房。因住户随处晾晒衣物影响街道景观和行人出行,造成第一次轮廓线(原来的建筑物外墙)不清晰。另外,粮道街的基础设施老化、电线缠绕、乱搭亂建等问题也比较严重。
2.3.3 公共空间
粮道街公共空间所呈现的文化效应整体偏弱。电线、垃圾箱等附属设施形成了混乱不堪的第二次轮廓线(建筑物隆起和临时附属结构的形式),不利于展现洁净的街面环境。对此,应在减少其第二次轮廓线的同时在整体上与第一次轮廓线相协调。居民楼楼顶的公共区域大部分被居民占为己有或私自改造成菜园。街区绿化主要为行道树香樟,街道空间整体绿化率偏低,植物配置单调稀少,同时也缺少集中停车区域。
3 武昌粮道街地域文化的挖掘与构建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物化空间建设的长期过程,更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积淀的长期过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保护,传承与发扬优秀文化,促进当地特色文化的发展,保留城市文化记忆。这就为文化保护和传承给予了更有力的政策鼓励。
通过有效整合现有的地域遗产、文化特色、优秀传统历史等城市资源,实现旧城地域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旧城活力和品质的同时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地域文化复兴[2]。街区的改造与发展与城市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粮道街所在的武昌古城片区文脉悠长,历史资源富饶,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需要一条能够促进整个区域发展的复兴道路,而打造粮道街独特地域文化正是合适的机会。
3.1 以“革命文化”为核的历史人文
武昌从军事要塞向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演变,沉淀的悠久文化与基础雄厚现代科技交汇,逐渐形成了令人瞩目的武昌文明。
首义文化是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的重大主题之一,极大地推动了历史进步,集中展示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赋予了武汉“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其文化载体主要有武昌红楼、起义门等,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记忆和历史文化。
粮道街也是一条具有优良革命历史的老街。1920年,参加五四运动归来的董必武与一群有识之士探讨办学。早春时节,董必武以身上的皮袍当股份,于是以武汉这座城市命名的院校——武汉中学诞生了。武汉中学以“朴诚勇毅”为校训,董必武先生曾在此培育出不少革命人才。1928年,广西的国民党军阀将该校关闭,1965年才又重新开校。在这条街道的尽头,有一所中华大学,即今天的三十三中学。学校的大门是一个八字门,穿过大门便是办公楼,后面则是教室与操场,这里曾经是历代革命先烈们的聚居地。此外,据《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情报丛书》第五卷记载,原来的胭脂巷11号和巡道岭9号曾是共进会和革命机构文学社联络后的隐秘根据地[3]。
3.2 以“教育文化”为傲的书香艺韵
武昌素来因文而昌,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在近代新学创办和中西教育融合方面的成绩卓著。粮道街是武昌文化教育较早发展起来的地方,芍庭书院在明朝就已建立,江汉书院也在清朝时期迁入。随着西方教育科学的传入与引进,中国的教育面貌发生了一系列变化。1871年,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寓意“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当地民众一般称其为“大义学堂”。文华书院是武昌第一所教会学校,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所新式学校。1924年,文华书院的大学与中学分离,大学部组建成“华中大学”,中学部改名为“文华高级中学”。1912年,在粮道街原粮道衙门内由粮道署改造为了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私立武昌中华大学”。1953年,华中大学与中华大学合并,成立华中师范学院。1920年,在武昌长街芝麻岭诞生了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艺术教育学堂——“武昌美术学校”。同年4月,董必武等人在粮道街涵三宫创办私立武汉中学,董必武主持校务。武汉早期共产党员陈潭秋、李汉俊等人都曾在武汉中学任教。武汉中学的学生中有不少人走上革命道路,乃至成为革命的骨干、领导者。
“此处多书香,此处多人杰”,明清两代以来,随着中国历史的演变,粮道街的教育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从封建的科举教育,到近代的学校教育,到新中国的国民教育,都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近现代社会转型、各种优秀人才的培养、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从西式教育到本土教育,充分体现了粮道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西文化共存的园林,是历史名人成长的田野。粮道街的教育是武汉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回顾近代历史,重温近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坚守文化自信,为提高民众文化素养,培养更多国之栋梁打下坚实基础。
4 基于粮道街现状的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更新
粮道街不仅是武汉的美食街和生活家园,同时也开始成为武昌地域文化对外展示的独特平台。这就表明,粮道街的景观保护与创新不仅需要满足街道的正常使用功能,还需对发展和保护武昌地域文化起到正向作用。针对粮道街景观的保护与更新,事实上就是构想和展现街道地域文化的发展进程。景观的更新与保护,不能以分割地域文化体系为代价,而应当在保护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的发展现状和需求,以丰富当地区域文化的内容建设,促进多样化表达。基于粮道街的现状,笔者从以下两个视角进行阐述。
4.1 地域文化保护视角
联合粮道街革命文化与教育文化,组建一条以革命教育文化为中心的文化脉络。这不仅体现了粮道街的历史风貌,还体现了鲜明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是武昌粮道街地区文化鲜活的历史见证。
突出粮道街的文化内涵、街道文脉和环境特色,在街道现状调研中,明确何种文化类别应当开发与传承,何种地域和景观能够发展和延续新的功能。对更新前的总体目标进行正向策划,将有益于塑造粮道街街区的特色文化形象。
在对城市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进行解读时,梳理粮道街街区的环境装饰、地面铺装、建筑立面等图案的形式与整体格调、材质搭配、色彩风格等,并从中总结出具有地域历史印记和文化信仰的文化元素。也可借鉴粮道街当地的民俗习惯、饮食喜好、茶余酒后的娱乐活动,比如发掘当地历史名人、老一辈人的手艺,制作成节点,以雕塑或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让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回忆,让当地的文化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发他们对粮道街当地文化的认同和深深的回忆。
4.2 使用功能更新视角
粮道街街区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是武昌区内独树一帜的美食商业街,还在于其拥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但若由于保护政策而一成不变,那么就背离城市复兴的原意,空间设计与民众的关系也将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粮道街街道尚存有许多一家一居室,多家居民共同使用为数不多的日常设备,居民生活质量亟待提高。居民邻里相互依靠,其内部的公共使用空间拉近了当代都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也是许多住这里的老年居民不愿迁居的缘由之一;而这也汇合成为冲突:人情与功能的矛盾点是该地区居民关注的问题之一。
对此问题,可对具体建设构造良好、立面可控性强、基础设备健康的住宅建筑,通过修缮、改造、增建等手段,满足日常使用功能的需要。隔离厨卫空间,创立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解决水、电、气等使用问题。这里所涉及的更新改造,就是改变多户共享的方式,使每个房间完整自立,每個家庭皆具厨房和卫生间的使用功能。此规划方案须降低本来的住户密度,可采取一定的补偿、搬迁、置换等方式。
在减量的同时,还需要做适量“加法”以保证功能完善性,如该地域内整体用电负载过高,可添加电力设备;大批住户楼层过高,须改造加装电梯以供老人使用。
5 结语
在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是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的,并且渗透到每一个领域,而以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仅仅是人们接触到的一小部分。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是地域文化复兴的一种重要途径,这不能仅是形式上的多样性,在传承的过程中,文化的更新不仅要关注物质层面,还要关注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从武昌粮道街街区更新策略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街区景观是一种物质与文化、民众与环境、习俗与观点的和谐共生。这种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当今中国城市设计努力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唐洪亚.地域文化在历史街区景观保护更新中的构建与表达:以屯溪老街为例[J].中外建筑,2018(8):33-35.
[2] 邬秋瑶.基于地域文化复兴的寿州古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3] 刘一曙.武昌粮道街的古今概说[J].武汉文史资料,2002(10):53-56.
作者简介:刘中天(1996—),男,湖北孝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孟培(1963—),男,河北永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熊梦杰(1997—),女,湖北鄂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