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院校校园景观特色营造研究
2022-06-08李诗睿
摘要:当代高校数量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呈快速增长趋势,各类校园景观环境建设问题愈发凸顯,即使有着鲜明专业特色的艺术院校也是如此。文章基于空间维度对艺术院校与综合类院校的景观环境特征进行横向差异化分析,再基于时间维度对艺术院校的传统模式、当代模式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纵向动态变化研究与展望。从艺术院校校园景观的文化精神表达、艺术氛围营造、人性化设施建设、生态景观环境等角度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优秀案例,总结特色营造的逻辑原则和模式,并提出特色营造原则与策略,构建艺术院校校园景观特色营造的理论体系和设计模式。
关键词:艺术院校;校园景观;特色营造;景观融合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3
校园景观营造象征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与审美高度,相较于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院校,艺术类院校更加注重体现专业特色、定位特征与文化语境。在这一特定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与充满文化个性和艺术氛围的环境“对话”和“互动”,会指引人塑造个体的艺术追求、价值判断与专业认同感,进而影响其行为模式。反之,很容易导致想象力的缺乏和创造力的衰退[1]。社会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追求个性化,国内艺术类相关学校的校内景观特色营造该如何改进与发展,才能既符合普通院校景观营造的一般原则,又能充分体现出艺术类学校独一无二的办学理念,以及独特的校园文化,促使学校彰显独一性、艺术性的特征,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当代艺术院校校园景观特点分析
1.1 校园设计的现存问题
我国目前校园景观问题表现为景观同质化、景观内涵扁平化、文化空心化、学科特色缺失化等,在校园景观中出现的“雷同现象”主要是大同小异的规划设计策略与手法所导致的[2]。具体来看,校园景观营造受到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其中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园历史等软性影响因子指引着校园景观营造设计主题,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硬性影响因子限定着景观要素尺度与类型。然而,在这种固有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下,不同的校园有着不同的基础条件,这也是校园景观呈现差异化、特色化的核心原因,在设计中常常由于时间、资金投入的限制被忽略,因而导致校园景观千篇一律。因此,艺术类院校景观特色营造应重新审视设计理论与方法,着重分析其基础条件,在达到院校景观要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挖掘与普通院校景观营造的差异点,分析研究“共性”与“个性”,提炼出能够形成特色景观的“个性”要素,通过相关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营造艺术类院校的特色景观。
1.2 艺术院校与非艺术院校的异同
目前的校园景观设计有普遍的特征:一般综合类大学占地规模较大,活动人群基数较大,服务设施较为齐全;专业院校校园特色认知度较高,景观小品密度较高;艺术类院校相较于其他类别,活动人群类型较多,户外活动频率较高,校园特色认知度较高,艺术展示丰富度较高。
艺术院校校园景观设计营造和其他普通院校一样,都受到校园区位、周边环境、校园文化、办学特色的影响,不同的校园景观在设计上遵循着一定的共性。从功能属性上来看,校内景观能够为学生提供休息、学习、娱乐的场所,让学生感受到景观设计的魅力;从景观性质角度出发,可以在保证原有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改造和再设计,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从景观内容角度出发,可以将校内植物景观合理转变成园林道路景观,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实现从理性的解析重构到自由随性的表达。在可持续战略背景下,高校景观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有利于社会精神文化的建设,让人们能够认识到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高校景观设计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性的原则。
然而不同类型的院校有着不同的校园空间环境,因大学发展历史、学科类别等不同而不同,因此校园意境和氛围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3]。不同类型的大学对景观设计的要求大相径庭,对于理科类的大学,应保证整体干净、方正、安静,以便于学生树立严谨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对于语言类学校,景观设计应注重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为师生提供静谧的学习环境;对于艺术学校来说,应保证校内环境具有个性化和艺术性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使其萌生更多的创作灵感。
由于艺术类校园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除了学校师生、周边居民和学术交流人员以外,还吸引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在艺术类院校校园景观特色营造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艺术类院校和普通院校的人群异同,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行为活动和心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2 艺术院校景观营造模式的发展
2.1 校园景观营造的传统模式
校园景观营造的传统模式经历过两个阶段。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学建设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逐步形成校园环境,受苏联模式的影响采用规整式布局与规划设计标准,过于强调实用功能。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复兴,国内校园占地面积较小,但校内学生和工作人员较多,导致校内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国内多数大学校园规划设计难度加大,并且难以保证整体规划效果达到预期要求,极易适得其反。同时,还会导致校园内部结构混乱,功能复杂,无法进行合理应用,此外还会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艺术院校在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景观营造时,并未与其他院校相区分,普遍存在上述的问题与缺陷,目前校园景观营造的重点便是对老校园的改造与整治[4]。
2.2 艺术院校景观营造的当代模式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各个学校逐渐重视校园内部景观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不断加大对校园景观设计的研究力度,并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其中建筑美学与色彩、园林美学与设计等理论知识的应用对于校园景观设计的研究及实践有重要意义,文化性、整体性、“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也开始在当代校园景观中有所体现[5]。艺术院校因其自身特点而具有鲜明的特征,因此需要将时代性、艺术性、个性化等原则合理渗透到现代化艺术学校景观设计工作中。对于当今时代艺术学校来说,若想在减少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充分保证校内景观的美观性和特殊性,应遵守景观设计理论,为全体师生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创造独特的景观环境。
2.3 艺术院校景观营造的发展趋势
校园景观要素城市化与开放化是当下城市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艺术类院校这一具备教育属性与公共展示属性的场所,其校园景观补充城市各种设施功能,通过向公众提供体育设施、观景空间以及高频率艺术展示、文化交流等活动使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校园内自然及人文景观设施逐渐为整个城市所“借用”,趋于城市化,不再仅仅是发挥教育功能的场所,同时将成为城市公共服务的节点以及代表城市名片的“艺术中心”[6]。
如今大学校园已开始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更多校园开始实行步行为主、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构筑一个免受干扰的内聚性学习、生活、科研功能单位空间。文化体育设施及校园景观空间不仅为学校师生使用,同时也逐渐被市民共享,向社会开放。校园内的公共设施不仅要考虑学校师生的使用习惯,还需要考虑周边居民中儿童、老年人以及特殊人群的活动特点,以舒适的尺度和细致的人文关怀适应不同类型人群在空间内的活动。大学校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尤其艺术类院校特有的艺术氛围和独特文化吸引着人们前往游览。在设计艺术院校校园景观时,要注重对特色景观的营造和校园主题的塑造,打造一个或多个独特而具有意义的景观节点,和校园整体的良好生态和服务设施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游览。只有以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才能营造出有活力、有归属感、和谐的校园环境。
3 艺术院校校园景观特色营造设计策略
3.1 注重地域文化表达
地域文化具有区域特殊性,其发展历史悠久对区域有着持续的影响,不但能体现当地特色,还能凸显“场所精神”。地域文化一方面体现于自然环境所包含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动植物等要素,另一方面体现为人文环境所包含的演变历史、民俗习惯等要素[7]。而校园景观是一个功能复合性的特殊场所,如同一个复杂的聚落,地域文化所蕴含的风俗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内人们的行为,而如何挖掘与提炼地域文化,进一步建立地域情感和校园文脉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十分重要。
3.2 凸显艺术氛围营造
艺术氛围营造是通过多种要素的组织来调动观赏者的感官,从而引发情感共鸣及认同感,艺术氛围营造涉及美学与色彩、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等学科内容,通常以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为基础,辅以声景观、光景观等表现要素,在动态或静态中使人产生心理变化与情感变化[8]。特别是艺术院校校园景观,需要在明确校园主题的基础上,根据文化定性筛选合适的“跨界”景观要素构成新的文化体系,在设计中体现艺术行为,让艺术创造力突破景观表现,这样才能使创意与生活相融合,更有利于增强人与场所的联系[9]。
3.3 明确校园主题景观
校园主题景观的构建应发掘自身资源,提炼设计理念和立意,运用此设计理念赋予景观规划、节点设计等设计环节以中心主旨,从而营造出具有观赏价值和深刻内涵的校园景观。主题景观营造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认知过程,涉及环境、心理、行为、设计等领域[10]。校园景观主题的设计通常基于功能需求,如教育功能、展示功能、生态维系功能等;也有基于当地优势资源,如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还有开创性主题,如反映社会热点、人本思想等。
3.4 增强空间的展示互动性
艺术院校的公共空间由于教学需求,往往有着户外课堂的功能属性,因此,艺术院校校园景观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空间的多重复合功能,不仅满足场所固定使用者的教学、休憩、观赏等需求,还应考虑外来人群的观赏需求,因此在艺术院校中,使用者的行为活动逐渐成为校园景观的一大亮点。因此,在空间的营造中,需要进一步增强空间的“服务弹性”,以达到人景交融的共生目标。
艺术院校的空间使用者类型较为复杂,在景观空间的构建中必须考虑交往人群的行为类型和心理状态,而交往空间并非单一人群的领域空间,往往是多重属性的集体空间,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注重公共开放活动领域、小集体领域空间以及私密领域空间的划分,从而满足学生、老师、居住者、外来人群的心理与情感需求。
3.5 共享空间的行为约束性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17年发布《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对公众开放的实施意见》,提出学校作为社会的一类特殊文化资源应在放假期间以及课余时间推行定时定段和预约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向校外人员开放,艺术院校逐渐因其独特的人文特质及景观资源成为城市旅游、休憩空间。特殊时段开放的共享空间如果缺乏设计与管理将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校园景观游线与共享空间的干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3.6 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的运用
艺术院校这一类高等教育场所是社会各行各业的风向标,站在科学技术的前沿,而学习艺术的学生和任课教师,能够更好地传播和发扬艺术新技术和新理念,而艺术院校空间正是体现发展趋势的展厅,在传承和更新中展示着新时代特征的设计理念。因此应在科学研究的同时,将数字景观技术、低碳节能设计、生态系统维护等当下热点应用于校园景观营造中。
4 结语
分析艺术高校景观特征,提出艺术院校校园景观不但要遵循一般高校的普适性设计原则,最重要的在于特色营造。文章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艺术类院校的特色营造策略,核心在于地域文化的意象与物象表达,利用得天独厚的各类科研成果对环境进行艺术化渲染,以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从而提升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97-99.
[2] [美]理查德·P .多贝尔.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3-5.
[3] 齐康,等.大学校园群体[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5-27.
[4] 何镜堂.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建筑,2005(9):4-10.
[5] 江浩波.理想空間:个性化校园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12-18.
[6] 赵彤.高等艺术院校校园景观特色营造探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5.
[7] 张琰旎.校园雕塑景观的文化性内涵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7.
[8] 陈俊洁.艺术类院校中的景观小品设计及应用[J].大众文艺,2013(3):56-57.
[9]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美]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 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8-91.
[10] 赵彤,吕静.艺术院校校园景观特色营造中的景观小品设计[J].设计,2014(7):71-72.
作者简介:李诗睿(1993—),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