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角下前王庄村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2022-06-08王化彬
摘要:近几年来,在山东省巨野县全域旅游发展建设热潮的推动下,巨野地区的传统村落凭借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促使文旅产业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其文化资源发掘不够及村落环境无法满足文旅产业发展需求的问题逐渐暴露,因此,文章探索并寻求旅游发展下的传统村落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及解决策略,谨此希望为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增加经济收入的良性互动提供全新视角。
关键词:文旅融合;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03
1 前王庄村概况
前王庄村坐落于山东省巨野县核桃园镇东北部,距离巨野县城约20公里,于2016年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前王庄村历史悠久,依山而建,其石头民居建筑和手工艺品十分具有代表性。前王庄村古村又被叫作“石头寨”,现存传统建筑100多幢,大部分保存完好,大量传统石头房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该建筑群落填补了鲁西南石头寨建筑史的空白,有很高的文旅开发价值和研究价值。
1.1 自然环境的选择性
古人对村落的选址非常讲究风水,前王庄村的选址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遵循了以人与自然协调为准则的认知观念和择地理论。前王庄村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选址特征,是对本地的地形因素、当地的气候、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村落的安全性的综合考量所得出的最终选择[1]。该村建于白虎山西山脚下,在白虎山的庇佑下,即便是在动乱年代也既可以依靠白虎山防御入侵又可以抵挡冬日凛冽的西北风,村子的东面有蔡河流过,滋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1.2 村落景观风貌
据相关史料记载,在明朝洪武年间王氏家族已经依白虎山建村,以本族人的血缘为纽带在此聚集,并以老村为核心,逐步向外扩张。随着村落的不斷发展,村民数量增多。由于居住空间比较有限,村民开始扩建整体的生存空间,随着村落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现阶段的村落格局。村子可以分为新旧两部分,其中旧村是明清古建筑群的主要分布地,也是旅游开发的主要区域,新村位于村落的东南部,村民主体是较为年轻的一代人,建筑也多为新式的砖瓦房。
前王庄村传统民居保存得较为完整,现阶段村内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占地6 700平方米左右,共86户古建筑,合计158栋。传统石头建筑主要集中在古村,保留了传统民居的风貌,如石头构造、青砖石头墙、木门窗等,整体坚固、古典,做工精良,很多宅子的大门还保留着原始面貌,门楣上使用了雕刻工艺,大门上有古色古香的门环,是鲁派建筑的重要代表形式,是鲁西南保存最完整的石头古村落。
1.3 传统地域文化
前王庄村除了鲁西南特有的民俗文化以外,还有特有的民俗活动,首先是揉花篮,即在铁桶里放入碎铁块和燃烧的木炭,并将其放在特制的铁架上,然后高速转动,形成绚丽的火花。其次是流传甚广的前王庄扭秧歌。曾经前王庄村每晚扭秧歌都会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一起参加,热闹非凡。最后是担经舞,这是当地一种独特的民间活动,表演者以木鱼、花篮、红灯笼、红绣球等为主要的表演道具,三人一组按照固定的运动轨迹穿插式行进,极具民俗特色。
1.4 红色文化底蕴
红色文化深深植根于前王庄村。在羊山战役中,前王庄村曾经是刘邓大军指挥所的所在地,朴实的前王庄村村民在作战期间勇敢地运送物资、负责后勤,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军民情深的佳话[2]。2017年镇政府建设了红色博物馆供村民和游客来参观并纪念这一段历史。
1.5 前王庄村旅游发展现状
前王庄村旅游开发较早,村落环境修复比较完整。2014年伊始,由国家出资保护村落传统民居;2018年,核桃园镇党委政府旅游办增加了对前王庄村村落环境建设,促进核桃园镇全域旅游的工作开展,随着前王庄村旅游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前王庄村参观旅游,古村“石头寨”也逐渐被更多的游客知晓。但是,因为前王庄村缺乏旅游设施和商业场所,对文化的发掘不够深入,村民在旅游中所获得的收益较少,所以前王庄村旅游开发依然处于初级阶段。
2 前王庄村保护现状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村落环境有待提升,传统风貌被破坏
如今随着前王庄村的发展,由于石头老房子的采光较差、空间较小,已不能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村民搬离了老村,只有一些老年人留守在老村内,许多的传统民居被废弃。虽然随着村落旅游开发的推进,政府修复了一些民居,但是大部分的传统石头民居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政府旅游开发的推进让部分村子的街巷环境得到更新改善,但是在古村北部有3条街巷是土路,其街道风貌与北部相差较大,且残损严重,路况很差。虽然平常可以正常通行,但是每逢雨雪天气,道路变得泥泞崎岖,车辆通行困难,十分不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古村不可避免地出现空心化和老龄化现象。现阶段古村中的大部分房屋都是老年人在居住,并且有大量的传统民居被废弃,有的房子已经变成了断壁残垣,杂草横生。还有许多村民在古村中修建二层现代形式民居,于传统村落环境中显得特别突兀,破坏了整体村落风貌。例如,前王庄古村南街新房子的改建不仅破坏了原有建筑的传统风貌,也破坏了石头寨的整体风貌。
2.2 旅游开发内容单一,开发范围有限
随着文化旅游的开发,前王庄村凭借独特的建筑文化吸引了周边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但是大量的游客仅仅是围着古村参观几圈,很少在此停留和消费。笔者调研发现,留宿前王庄村民宿的游客很少,游客基本上不在前王庄村过夜。前王庄村还停留在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仅仅依靠传统建筑和村落传统风貌来吸引游客,村内缺少相应的能吸引并留住游客的文化体验和旅游消费项目[3]。
前王庄村旅游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对民俗文化的发掘有限,没有组织民俗活动表演,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停留在售卖层面。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增加手工艺品制作体验项目,让游客进一步感受古村落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利用村落农业资源,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售卖农副产品,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带给游客更多的游赏体验。
2.3 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系统滞后
交通不便也是制约前王庄村旅游发展的一大因素,从山东巨野到前王庄村只有一趟直达公交车,而从前王庄村附近的站点出发还要徒步大约2.4千米才可到达前王庄景区。在旅游旺季游客可以乘坐村民的“黑车”(村民的电三轮竞相叫价)从公交站点去前王庄景区,而在旅游淡季甚至都没有去村内的车。交通非常不便,而且缺乏有序管理。对于前王庄村交通设施而言,村子的交通主干线为5米宽的双车道沥青路,平时通行还较为方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成为家庭的必需品,而村内公共空间有限,且没有规划停车场,停车成为一个大问题,村民的私家车停在村内马路上的现象屡见不鲜,村落目前的交通设施建设明显不足以满足现阶段的旅游需求。
现阶段前王庄村旅游发展不均衡,新村环境和整体风貌较差,村内旅游规划和服务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没有设置游客接待中心,游客只能靠自己摸索去古村景区,十分不便,游赏体验不佳。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前王庄村现阶段有三家小型商店,除去一家规模较大些以外,其余两家规模都较小,属于普通的乡村小商店,而且售卖的皆是村民日常生活用品,没有村落特色纪念品等文创产品,导致游客的购买欲望较低。景区内有两家传统手工艺工作室,一家为书法工作室,而现阶段正常营业的仅有徐永昌石雕工艺品店,笔者调研发现该工作室游客较少。村落文化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旅游服务,需要开发具有特色的餐饮、住宿等基本旅游服务,才能支持前王庄村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2.4 文化发掘不充分,村民参与程度低
前王庄村的民俗活动发掘不充分,因为缺乏资金支持,关于民俗活动的展示和活化有待加强。例如,担经舞和揉花篮活动很少举行,没有形成固定的表演节目,游客很少能够体验这些民俗文化项目。传统手工艺商店较少而且缺乏游客体验项目,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手工艺品牌和独特的价值符号,游客缺乏认同感。
前王庄村村民很少有人参与旅游开发,开设农家乐和提供餐饮服务的人家很少,仅有两家,而且也缺乏文化特色。现阶段,村民没有参与旅游开发和经济增收的意识,在与村主任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有两个小吃摊位免费让村民使用,然而并没有村民积极参与。
3 旅游导向型古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建议
3.1 依托金山旅游区带动,定位古村文化旅游
前王莊村的文旅融合发展可以依托巨野县的全域旅游政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前王庄村周边有众多旅游区,其紧邻白虎山旅游区,距离金山旅游区仅3.8公里,距离青龙山旅游区仅2.2公里,可以依靠这两个旅游区的旅游热度,不断扩大前王庄村传统村落的名气,逐渐形成村落的旅游品牌。
前王庄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吸引力便是古村的人文资源,定位古村“石头寨”文化旅游,并以线形与旅游景点串联,打造旅游路线的串联功能;完善交通线路,配备周边设施,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
3.2 前王庄村文旅产品策划,丰富文旅体验内容
根据前王庄村不同的文化特质可策划不同的文旅产品,满足文化旅游的功能需求。
3.2.1 古村游览体验
前王庄村核心观光区“石头寨”,以当地农耕文化、石头房特色建筑文化体验性居住为主题,保护好古村的生活气息,避免古村空心化,大力开发民宿和农家乐,让游客在曲折的石巷中体会传承千年的农耕文明。构建以“石头寨”的游览体验为核心,打造集文化体验、养生度假、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古村游览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
3.2.2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购买当地的特色文化商品成为旅游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前王庄村的旅游产品进行策划,可以把石雕、鲁锦、虎头鞋等传统手工艺品和传统芝麻酒等传统生活制品、传统民间工笔绘画等开发成旅游商品,增加游客手工艺体验环节,依托古村古建打造前王庄村商街,展示其传统民俗文化。
依托前王庄村的传统民俗活动,开展民俗活动表演,带给游客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揉花篮活动、担经舞、扭秧歌等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发,首先要保证活动表演的场地和表演的场次,策划民俗活动的表演内容,并且鼓励游客积极参与到民俗活动之中。游客通过亲身体验民俗活动,加深了对前王庄村的印象,使之逐渐成为前王庄村的特色名片。
3.3 生态文化旅游产品
前王庄村地处白虎山的山脚下,村子周边有大面积平坦肥沃的土地,并且还有数量可观的农业大棚,可以依靠前王庄村的耕地资源和农业大棚,开发生态农耕体验旅游产品,融体验、教育、观光、购买功能为一体,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
白虎山由于山石开采形成了白虎山天池,湖内水质非常清澈,呈蔚蓝色,像一块无瑕的琥珀,在不同的天气和光照条件下还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声名远播,成为大名鼎鼎的“鲁西小三峡”。白虎山要开展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先修复生态,恢复植被。目前白虎山天池周边缺少绿化,基石裸露,整体景观效果不理想,要从恢复植被出发,增加绿色景观和游赏项目,给游客营造出生态文化旅游氛围。
3.4 建立村民参与机制
村民是村落的主体,而发展村落旅游和村民息息相关,所以要以当地村民为主体,鼓励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如民俗农家乐的经营,让村民在原住地展现真实的生活状态,保持传统的乡村生活模式。要保护村内掌握传统手工技术的手艺人,加大对传统手工艺者的补贴力度,如可以采用免除一部分房租的方式,大大提升村民参与村落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村内的手工艺品店,使游客在游赏传统村落的同时还能够亲身体验村落的传统文化。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增加村民的旅游收入,还能将其打造成一块吸引游客的招牌。例如,前王庄村很多老一辈的人不仅都掌握了刺绣和鲁锦织造技艺、传统的石雕技艺,还能手工制作漂亮的虎头鞋等,基于这些技艺他们可以开设手工艺品商店,打造村落文化旅游的招牌以吸引游客,形成村落文化名片。
3.5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互联网+”模式促进深度融合
前王庄村一直通过举办民俗文化活动来吸引游客,如“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村民俗文化节”“桐花艺术节”等,但是效果不明显,游客数量并没有大幅增长,仅仅吸引了当地游客参观,究其原因是该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强,处在旅游发展初期,在没有名气和影响力的情况下,宣传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现阶段前王庄村的传播渠道十分狭隘,暂时还没有开通属于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抖音账号等网络流量较大的互联网宣传通道。
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是最快捷和方便的信息传播渠道,是游客获取旅游地信息的重要来源。“互联网+”的宣传大背景之下,前王庄村可以通过旅游网站和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文化宣传平台的建设,投放前王庄村民俗活动和村子特色建筑的宣传页面,并且可以通过这些平台给游客提供地址、交通、最新活动等一系列旅游信息的查询服务与餐饮、住宿等的预订服务,方便游客了解和游赏前王庄村,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提升前王庄村的旅游知名度。
4 结语
传统村落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遗留,承载着当地乡土文化精髓,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应该着眼于村落文化本身。在通过旅游开发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掘和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在发展中活化,在活化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艳玉.山东省菏泽市核桃园镇前王庄村保护与发展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8.
[2] 李浩.石头寨前王庄村品牌视觉形象建立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20.
[3] 孙亚.乡村旅游视角下济南朱家峪传统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作者简介:王化彬(1993—),男,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乡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