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下对慢直播的研究
2022-06-08余雪纯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技术升级,媒体信息发布方式逐渐偏向技术化,移动新闻直播逐渐被大家关注。疫情期间,主流媒体通过慢直播进行实时报道,央视频推出的慢直播《疫情24小时》得到了极大关注。受众通过云平台实时观看,在医院建造过程中担任“云监工”的角色,在直播间参与互动。文章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以央视频的《疫情24小时》为例,分析建造互动仪式的要素,探究互动仪式产生的传播效果,总结主流媒体的这种信息传播方式,思考未来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方式。
关键词:慢直播;互动仪式链;云监工;《疫情24小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04
0 引言
第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的来势汹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这次危机,并使疫情在很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在这一过程中,主流媒体在及时传播信息、缓解社会情绪、应对危机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使信息传播方式——慢直播进入大众视野,受到广泛关注。以央视频推出的《疫情24小时》为例,2020年伊始,其推出的一系列慢直播分支栏目,不仅让普通民众见证了“中国速度”,而且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成为一种独特的情感传播模式,在人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争中起着积极的心理干预作用。截至2020年7月28日,央视频上线的“云守望”系列慢直播节目观看人数突破1.6亿人[1],因此央视频的慢直播在抗击疫情时期成为主流媒体创新融合传播方式的成功典范。慢直播这一传播方式在2016年移动直播元年就已经受到媒体关注,并在技术赋权下不断发展。2016年,上海广播电视台创新性地采用慢直播的形式,在7×24小时的时间段呈现了以国庆为主题的实时影像。2017年,慢直播逐渐与国际接轨,走向国际视野,其中比较成功的“中欧班列”慢直播时长达到将近100个小时,吸引了大批受众。2018年,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通过慢直播的形式让受众了解鸟类湿地,在这之中,“鸟岛慢直播”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但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是基于危机传播的移动化、智能化、社交化的信息传播背景。国内对慢直播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受众情感的建构,过于单一与片面。文章通过对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的传播方式进行探索,进一步丰富关于慢直播传播模式的研究,补充慢直播研究单一化的不足。
第二,研究问题与内容。慢直播作为移动直播的表现形式,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央视频在《疫情24小时》中将无解说、无音乐、无剪辑的施工画面呈现在受众面前,就是这样一种原生态的直播形式纾解了人们的焦虑情绪,网友通过这种形式与他人实时互动,每个人都可以充当“云监工”,彼此鼓舞打气,监督抗击疫情的进展情况。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的构成要素包括群体围观聚集、对局外人的排斥、人们关注事物的统一性、共同分享彼此的情感。基于互动仪式链,文章将央视频推出的疫情慢直播《疫情24小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将其作为研究受众在直播间参与互动、建构互动仪式的要素,研究受众在观看疫情慢直播中互动的过程,为目前的官方媒体在疫情中的传播行为提供方案,并分析慢直播在受众的互动仪式中所形成的要素和效果。
第三,研究思维与方法。文章对国内现有的关于慢直播和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探究和分析,包括对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慢直播的研究、移动直播的演进和发展、主流媒体面对公共事件所使用的报道方式的更新与升级、互动仪式链理论在学科中的使用,并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和资料,总结前人对慢直播研究的可取之处,分析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慢直播研究仍存在的不足和研究的空白。在前人的经验之上,更加深入地探究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构成要素在慢直播中的应用和发展,分析受众在慢直播仪式互动中所产生的传播效果。
1 互动仪式在慢直播中的构成
对于慢直播,学界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慢直播往往是通过直播的移动设备对实时场景进行超长时间的记录,并且以原生态、无剪辑的方式向受众呈现的一种直播样态。我们能看到慢直播所呈现的与其他移动直播不同的特征:非事件性、原生态性、精神伴随性。《疫情24小时》长时段直播医院的建造施工,就是基于慢直播原生态、临界感强的特点。受众观看火神山医院建造,仿佛亲临现场,同时呼吁其他网民观看直播,并在评论区与其他“云监工”互动,公民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产生了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拥有了全民抗击疫情的独特集体记忆,形成了“观看—在场—参与—共鸣”的传播共振。
1.1 虚拟在场的聚集
5G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4G相比,优势更为明显,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的特点给慢直播中的用户带来了更多高度参与互动的机会。央视频的5G+4K/8K+AI技术对推动慢直播的景观实时呈现、用户实时参与都有極大的助力。技术赋权之下,受众实时在场,实时互动,也是互动仪式链重要的一环。
关于在场,一方面是生理感觉的在场,另一方面是心理感觉的在场。受众通过央视频的《疫情24小时》直播端口聚集在施工现场的虚拟场景中,能够零时差、零距离看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施工进展。这种原生态、无剪辑的呈现带给了受众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因此受众在观看慢直播的过程中实现了虚拟空间的身体在场。心理感觉的在场并不是物理空间的聚集,而是人们在网络虚拟空间分享共同的情绪和状态。通过平台端口,受众能够实时交流。不断交流互动的过程也是内心情绪纾解的过程,疫情带来的焦虑、恐慌之感在受众互相安慰、加油鼓劲中不断减少。随着身体在场的受众人数越来越多,实时弹幕区的互动也越来越多,也能看到受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能量在不断增强。身体在场与情感在场的相互交织、互相促进,直播平台的文字、表情、符号传送实现了受众虚拟在场的聚集。
1.2 共同关注的焦点
疫情危及人们的健康,因此带来的关注度也比人们对其他事件的关注度更高。疫情带来信息的不确定性,各种谣言、假新闻肆虐,人们对真相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关于抗疫的进展和疫情的态势。“全景监狱”的信息不对称被慢直播的“共景监狱”逐渐消除,在“共景监狱”中,受众变成凝视的主体,不仅仅是监管者与被监管者身份的转移,还有凝视焦点的增多。柯林斯把共同关注的焦点看作互动仪式启动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受众拥有共同的关注焦点,才会产生针对共同焦点的思考和交流,进而产生更深层次的互动行为,引起更大范围内的互动传播[2]。
央视频的《疫情24小时》设有疫情实时数据、最新动态、预防知识、疫情寻人、物资援助等信息专栏,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这些都是受众在疫情期间关注的焦点,因此也成为疫情慢直播中互动仪式链的构成要素。这些焦点在互动各方的交流传播中,不仅成为情感共鸣的基础,也形成了新的焦点,促进焦点的转移和再生。例如,受众在观看慢直播过程中对施工场景中建筑、器材的关注,并对这些器械设备在线取名,如“送灰宗”“蓝忘机”“白居易”等,受众根据这些昵称在微博上成立超话,为这些虚拟偶像开启粉丝打榜活动。这些受众所关注的焦点成为在平台互动的条件,围绕这些焦点进行的互动行为不断增强用户群体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
1.3 共享的情感状态
共享的情感状态是建构互动仪式链的最后一个环节。受众针对慢直播中出现的事物开展互动交流,也能不断激发其他一些“潜水”的、比较沉默的受众的表达欲望,渴望和其他用户共同分享,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即时直播间的受众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但通过观看、在场、参与,会形成“想象的共同体”,即想象彼此是一个整体。这种强大的凝聚力在受众心中形成共同的信念,是必将战胜疫情的情感能量。《疫情24小时》作为媒介事件,使受众改变了以往的日常生活规律,参与到互动中产生情感共鸣。同时网络的匿名性成为激发受众互动的因素之一,在虚拟社区互不认识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持续互动中产生情感共鸣。此外,因为慢直播的精神伴随性,慢直播呈现的画面是相同的,这可能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即时他们最终退出慢直播,直播间仅剩一个受众,慢直播的画面也会一直存在。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的环境下,受众和受众之间可以通过虚拟社区相互陪伴,寻找情感寄托,在相互鼓舞中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而且慢直播的超长待机状态也能给用户一种心安之感。
2 慢直播中互动仪式的传播效果
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受众长期处于负面的情绪状态,在这期间,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受众心中油然而生。受众借助慢直播构建的互动情境寻找焦点,建立起推动抗击疫情积极效果的互动仪式。被建构出的互动仪式,在慢直播中影响着受众信仰的共享与受众群体的维系。
2.1 展现真实场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后台内容前台化成为媒介呈现多元化内容的集中体现。这种变化将人们无法了解的内容一一展现出来,以一种纪实的方式将真相呈现给受众。慢直播把工地现场搬到屏幕前,全程直播医院从选址到建造结束的整个过程。无剪辑、无音乐、长时段、原生态的呈现方式远比媒体的报道更有力量,受众可以通过手机观看现场的任何角度。
在疫情期间信息不对称,各种谣言、恐慌肆虐的情况下,通过声音、画面、设备的多维配合,慢直播长时段不停歇的真实呈现缓解了人们内心的恐慌和不安。这种视听传播和简单的文字报道不同,所释放的信息远比媒体的其他报道的信息量大。新闻直播往往是“记者解说+画面呈现”,而受众看到的仍然是记者的视角,对信息的了解过于片面。但受众在观看慢直播的过程中,可以自己选择视角,解读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消费再生产。因此,慢直播中叙事者策略性退场,其所释放的海量真实信息是没有任何主观意图和偏见的,一方面受众能够在虚假信息泛滥的情况下了解真实的抗疫进展,另一方面长久性陪伴的慢直播也在不断强化人们终将战胜疫情的信念。
2.2 打造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是共同生活的人们在彼此的互动中形成的,它像一个象征元素,在未来的相似的某个时间段内,使人们的脑海中回想起经历的点点滴滴。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直播中,所有受众都在充当“云监工”这一角色。在央视频的慢直播中,直播间观看人数已经超过了1亿。超亿受众共享直播过程和成果,打造独一无二的集体记忆。中国是一个有着集体主义传统的国家,集体记忆的构建是国内媒体经常使用的叙事方式[3]。
在央视频的《疫情24小时》慢直播中,受众给医院建造设施取了一些拟人化的称呼,并为其建立超话打call。“云监工”将在直播中互动的文字字符和其他符号进行再消费和再生产,将追星方式转移到这些虚拟偶像身上。在“云监工”的带动下,央视频在慢直播下设置助力榜,便于“云监工”为自己喜欢的建造设施加油,同时还专访报道了人气最高的“叉酱”的操作者。这次独特的“追星打榜”活动也成为受众独特的集体记忆。
2.3 强化身份认同
涂尔干认为,仪式让社会成员相信他们是社区的一部分,并鼓励他们保持尊重和信念,从而使群体能够一直维系下去。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从最初的意见分散、互相攻击到最终的凝聚共识。疫情初期,网络上的言论、观点处于一种离散状态,甚至出现了一些地域攻击的话语。而慢直播将完全透明的信息真实地展现在受众面前,让评论区成为受众沟通的场所,使“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这样的字样不断在评论区刷屏,从而达成一定的社会共识。
在央视频关于医院建造的慢直播中,受众在评论区不断刷屏相互加油鼓劲的有关话语,真实地表達了早日战胜疫情的愿望。慢直播提供了一个足够互动的区域,评论区的每一个受众都可以充当“云监工”。“云监工”这一身份满足了公众参与重大公共活动的需求,受众之间的互动在这一虚拟社区产生反射的回声,从而强化了成员的情感联系和用户个体在群体中的身份公式。在关于医院建造的慢直播中,受众见证了什么是“中国速度”。因此,观看慢直播的受众不仅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公民的主体意识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同时也纾解了负面情绪。这种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认同能够在不断互动中强化。农村用喊喇叭的方式呼吁村民戴口罩,或者是一些关于打疫苗、防疫的网络流行语,都体现了普通人的朴素和智慧。身份认同象征着一种精神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就是从这些一个又一个小的时刻产生的。
3 对主流媒体信息传播新路径的思考
3.1 跨平台合作,实现热度扩散
央视频《疫情24小时》能够吸引大批流量,除了慢直播本身带来的强大的传播效果之外,还来源于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之间的联动。央视频客户端与移动社交媒体微博、抖音、微信多平台联动配合,慢直播中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和议题被放大,不断裂变,话题热度各个平台持续。社交媒体的用户在微博成立微博超话,建立“粉丝后援会”,设计表情包、图片、漫画,这些互动仪式所形成的群体符号在微信朋友圈、群聊中得到二次传播。仅仅依赖主流媒体客户端,互动仪式可能随着热度的降低而结束,但权威性、公信力强的主流媒体与门槛低、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社交媒体联动,对维持话题热度,获取长久性关注有非常大的助力,同时也能打造出现象级的传播景象,对推进媒体融合,大型活动、公共事件的传播有较大的启示。
3.2 及时设置公共议题,展现舆论引导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公共卫生事件,人们对其的关注度比以往任何事件都要高,因此主流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设置公共议题的话语权、公信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疫情期间,主流媒体实时发布各地抗疫进展、疫情态势、资源救助的信息,更新疫情地图,开展慢直播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信息需求,弥补了公众在疫情期间的信息鸿沟。同時,在技术赋权下,公众能够通过社交媒体主动设置议程。在舆论的带动下,主流媒体设置议题,及时占据舆论高地,在网络媒体的助力下将引导舆论的力量发挥到最大。这在当时混乱的言论环境下,减少了各种谣言、虚假新闻的传播。主流媒体对公众情绪和心理的把握,以及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有效控制了舆论场不理性的言论和情绪。这对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信息的有效传播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3.3 传达真相,实现信息透明化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对新闻报道至关重要,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媒体的公信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引起了公众的恐慌,公众甚至对政府、媒体发布信息不及时和混乱产生不满、怀疑。因此,公开、透明、及时地发布信息是有效缓解公众的负面情绪,正确引导舆论,树立政府、媒体、组织、企业正面形象的有效措施。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武汉红十字会出现一次又一次信任危机,例如,在被爆出物资供应不足,央视记者探访红十字会储存物资的仓库被保安拦截,人们对武汉红十字会的质疑被推向高潮。尽管湖北政府发布记者会声明此问题,红十字会发布道歉、整改声明,但依然没有缓解公众的不满情绪。而将原生态、无剪辑的慢直播应用在物资投放的慈善事业中,能够很好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例如,杭州的红十字会将慢直播应用于物资的入库、清点、分发的整个过程中,实现整个过程透明化,让公众能够完全了解救助工作,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又降低了疫情期间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因此,在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媒体不应该仅仅将单一信息告知公众,公众更想知道的是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这就对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于慢直播的去修饰化、原生态、久陪伴性的特点,信息呈现能够有效地缓解舆论场公众的非理性情绪,引导公众以更加理性的角度对政府、机构、媒体进行监督。
4 结语
自2016年移动直播元年开始,移动直播就不断发展,在移动社交媒体的作用之下,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模式。慢直播作为移动直播的一种,不再由传播者告诉受众信息,而是由受众通过慢直播实时呈现的场景,基于自己的视角获取信息,因此这对主流媒体的融合传播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慢直播长久陪伴性的特点,对公众的情绪有一定的抚慰作用,在呈现真实信息、破解谣言的同时能够纾解受众不安的情绪。慢直播在移动直播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受众通过智能移动设备观看疫情慢直播,实时监督医院的建造过程,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在直播间与其他受众互动,基于互动仪式的“观看—在场—参与—共鸣”,在直播间形成了虚拟在场的聚集,基于共同的关注焦点产生了共同的情感状态。这种真实的场景展现、高度的参与互动建构出独特的集体记忆,不断强化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与民族认同感。而这份认同感将在下一次的互动中再次被唤醒。
参考文献:
[1] 是什么云支撑了1亿人“云监工”?摄政王背后原来这么多故事[EB/OL].微信号:央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e-r5kkEg4ASdcvZIL9XwQg,2020-02-07.
[2] 郭淼,马威.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的“慢直播”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0(6):97-100.
[3] 宗昊,王军红.互动仪式链视角下云直播建构的传播共振:基于央视频“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云直播的思考[J].新媒体研究,2021,7(14):86-89.
作者简介:余雪纯(1999—),女,安徽六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