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活动设计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力量

2022-06-08梅滢

小学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外科学探究

梅滢

教师在开展科学课程的教育活动时,要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打破传统枷锁,不断创新,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科学的学习往往是打开学生探究的第一扇门,只有重视活动设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力量,才能将课堂还给学生,让科学真正走入生活。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一直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学习科学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科学学习能够帮助他们从幼年阶段就建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较洞察能力、记录分析能力等,对于他们的一生有深远影响。科学探究是儿童诗意的栖居地,科学探究更是学校科学教育价值的使命所在。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活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被激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思维也会异常活跃。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活动设计。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生生不息的创造激情;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各个活动环节中穿针引线,启发学生,引导他们厘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当然,活动的设计也不能拘泥于课堂,好的活动最终都是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的。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中国传统教学,教师是探究活动的主体,而灌输式的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想法。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氛围,并且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剖析。“顺其童心,投其所好”,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勇于提问,在质疑与反思之中亲自发现其中的奥秘。例如,在教学“冷空气和热空气”这一课内容时,许多学生在生活中见过热气球,对热气球的结构有大致的了解,也有部分学生玩过孔明灯。但对于热气球升空的原理学生尚未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用“热气球”的实验导入本堂课,让学生好奇“为什么热气球会升空”。实验情境的创设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强化对后续学习的探究愿望。

大量证据证明,如果让一个学生去自由探究材料,并鼓励他和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他们能自己发现许多事实,找出许多重要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能够重演科学的历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刺激脑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就是需要动手实践和理性思考。所以,我们的课堂上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效探索,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探索力的提高。我们的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进行有效探究,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究能力的提升。例如,《声音的产生》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设计层层递进的实验活动。在课堂中,可以从最简单的塑料袋制造声音入手,充分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接着通过猜想验证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这就需要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如弹拨尺子、敲击鼓面等等,让学生边动手边观察,从实验现象和小组讨论中逐步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理。最后通过音叉的实验,让学生用探究的结果解释实验现象。用直观的实验现象来代替枯燥的语言描述,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课堂的魅力,不断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课本上的知识是静态的,结果性知识往往要多于过程性知识,因此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也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需要把静态的知识转换为动态的知识,以引导者的身份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礼记·学记》中写道: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应该遵循这三条原则。如果一个教师鼓励学生去寻求某种特定的结果,建议他做某件具体的事情,或者告诉学生活动如何进行,孩子就不是在发现。要使活动有价值,教师在活动中一定要掌握好分寸,“不干涉”是一条最基本的规则。在活动中,教师需牢牢记住启迪学生而不是代替他去弄通一切问题,发现的过程必须来自他本人,让学生切实感悟“做科学活动”的乐趣。

教师需要进行充足的课前准备,仔细选择上课时提供给学生的活动材料,既要便于操作,又要丰富多彩,能为学生开辟一条有趣的科学探究之路。丰富的材料,本身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预示着活动的多样性、发散性和开放性。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有助于学生按照自己設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活动材料的选取也不应拘泥于标准的课程教具,可以更广泛地从生活中取材,立足于学生日常生活内容设计实验,采集实验素材。贴近日常生活的实验内容,不仅方便了实验材料的采集,同时也有利于吸引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观察生活,在探索使用日常工具过程中激发其自主创新能力。例如,教学“把盐放到水里”这一内容,在过滤水中的不溶物这一环节时,首先可以通过播放自来水厂工作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中的不易溶解的物质。接着提供课前准备的材料,让他们自制过滤器,鼓励学生自行选择,用不同材料制作过滤器,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创新。最后通过比一比谁做的过滤器过滤的水更干净的方式,让他们更为直观地学习这一知识。

在活动中,学生也离不开教师的必要帮助。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帮助。例如,教师在开始上课时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课外活动材料,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对此,教师需要随时做好准备,在学生遇到“情绪危机”时给予帮助,不能让学生在探究时失去心理的安全感。“用手触摸电池两端会触电吗?”这样的问题时常出现,这时,教师需要给感到担心的学生以支持:“当然不会。”教师可以主动演示,证明实验的安全性。又例如,学生在制订实验方案时,会有考虑不周到的情况,这就需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引导到抽象,环环扣紧,层层推进。教师要充分预设学生的思维方法,通过鼓励让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实验,发挥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有效进行课外延伸

陶行知先生在很早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创造教育理念等,指出了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科学探究不会以科学课的上课铃声开始,也不会以下课铃声结束。课堂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而学生的探究欲望是无限的,因此活动的设计绝不能局限于课堂。学生需要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进一步的拓展研究。由于课外的探究活动是课内科学探究的延伸,因而学生课外探究的实际效果与课堂探究的效率密不可分。一方面,在课堂上学生需要掌握完整的活动方案设计。只有课堂上学生的探究活动开展得好,基础打得扎实,他们才会进一步迁移知识到课外,才能有效地进行课外延伸活动。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会思考、发展思维,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要让思考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锤炼思维能力。将课堂中培养的科学思维习惯引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并非易事。忽视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只关注于课程完成度的任务式课堂教学,容易导致课堂和生活的割裂。

将课堂的科学思维习惯潜移默化地引导到学生生活中,需要做好两点:一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生活的兴趣,不仅授学生课堂知识之“鱼”,更授学生科学探索思维之“渔”;二是要将“观察—提问—实验—反思—总结”的探索过程内化成为课堂实验教学的核心。例如,《常见的岩石》这一课,就与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可以提供放大镜等观察工具,以差异对比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岩石纹理细节。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反馈观察结果,引导学生针对观察结果提出合理的问题。继之,教师可以提供稀盐酸、小刀、铜钥匙等工具,帮助学生运用工具进行实验,自主探索问题答案,从多个角度探究岩石的性质。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及时交流、反思,以便学生在活动中更加细致、准确地进行观察,掌握认识岩石的方法。最终,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讨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总结。结束课程前,教师进一步提出新的观察实验课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课题探索方法,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索思想运用到生活中。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课程的开放性”,对于课外延伸内容辅之以必要的激励手段。如生活中的小实验,教师对任务完成出色的小组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久而久之,学生自觉参与课外延伸的探究活动就变成了常规。将课堂延伸到生活实践现场,用科学的目光发现问题,用课内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庞大的家族》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模型标本等,进行自主探究,初步了解昆虫的特征。学生在已经掌握触角、足、翅膀等特点的基础上,再去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就会进一步发现,这些器官与昆虫身体结构的联系。当学生对昆虫这类动物有了大致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炼出昆虫的独有特点,进一步掌握昆虫的判断方法。课后,教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简易道具,如:开心果、小树枝等制作昆虫模型,巩固对昆虫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和家长说一说生活中的昆虫,与同学进行昆虫猜谜活动,让科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科学是以探究活动为基础的学科,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需要把握科学教学的本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地提高科学课程的教育品质。學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内在的生命冲动,最鲜明地表达着探究的思考和求真的企盼。对于学生来说,科学探究能使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一种思考和实践的快乐。身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不仅应该精进专业能力,强化专业理想,也要做好回头看的工作,及时总结反思,扎实走好每一步,为科学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猜你喜欢

课外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