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科学课堂探究成语感悟知识

2022-06-08任忠华

小学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隔山尺子硬币

任忠华

本文以中国文化的瑰宝——成语作为科学课的课程资源,提出以知识拓展、实验探究、实践体验为标准挑选成语,设计质疑提问、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梳理归纳为成语探秘的路径,以此作为供学生探究的实验案例,巧妙融入科学拓展性课程。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趣理融合,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

成语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文字世界中的精彩化石。它流传至今,凝固了中国久远的过去,默默诉说着世事的变迁。成语既能体现汉语的魅力,又具有深刻的寓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同时许多成语还能反映一定的科学道理,或者说明某种自然现象。如“钻木取火”“隔山打牛”“滴水穿石”“海市蜃楼”等。而小学生在学习这些成语时,都是采用传统的阅读法,只能理解成语的意义,并不能深入理解成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如果把这些成语设计成一个个可以供学生探究的案例,并开发制作配套的探究实验器材,就能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动手操作实验中鼓励学生动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学科融合,让学生通过亲自研究来感悟科学知识,不仅能提升其科学素养,还能促进其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三标准选择成语

富有科学原理的成语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个成语都能用来探秘。那么到底要挑选怎样的成语作为例子研究呢?挑选的成语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

(一)知识拓展

有些成语虽然蕴含科学原理,但是它所涉及的科学原理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范围,或者比较简单,学生已在教材中学过了,则不符合入选的要求。所以该成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必须是基于现有科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所联结和拓展,学生研究之后能在科学知识的获取上有所得。如海市蜃楼,就是对教科版教材“光”单元中知识的拓展,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折射与反射。

(二)实验探究

有的成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虽然符合上面知识拓展的要求,但是学生没有实验条件来开展研究,也不符合入选要求。所以入选成语必须适合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或者是能创造出一定的实验条件来开展研究。如千钧一发,人的头发到底能承受多重的力,这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创造实验条件来研究的。

(三)实践体验

有些成语是古人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很明晰,与教材所学的科学知识也高度融合,但是该方法在现代生活中早已经不用了,对学生来说只是美丽的传说。如钻木取火,到底能不能用钻木的方法生出火来,学生是很愿意进行体验的。同时在该活动的实践体验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以上三个标准,可以选择合适的成语作为学习的内容,并且还能根据科学原理进行归类。如声学:震耳欲聋、同声呼应;光学:五颜六色、海市蜃楼;热学:死灰复燃、钻木取火;等。

二、四环节探究成语

对于成语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如何引领学生去探究与思考,就需要给学生一个成语探秘的研究路径。那就是从理解成语入手,在交流成语本义的基础上,聚焦成语所蕴含的科学问题。然后,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研讨交流、归纳梳理、学以致用等过程,逐步理解成语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建构完善自己的科学概念。

下面笔者以“隔山打牛”为例,从引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观察、归纳梳理等环节做进一步的阐述。

(一)创境质疑,提出问题

孔子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出问题就得想办法引发学生的质疑。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成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精心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启发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科学的假设。

教学片段一

教师先出示一幅“隔山打牛”图。

师:你能猜出这幅图表达什么意思吗?能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吗?

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是“隔山打牛”。

师:你看了图有什么想法呢?

生:人隔著山能打到牛身上吗?

生:人隔着山,是怎么打到牛的?

生:隔山打牛在现实生活中能实现吗?真的能隔着物体打击另外一个物体吗?

(这里学生质疑的问题指向不同的方向:有的学生相信能隔山打牛,所以问的是“为什么”的问题;有的学生将信将疑,所以问的是“真假”的问题。)

师:我们应该先研究什么呢?

生:应该先研究到底能不能隔着山打到牛。

师:因为只有先证实了能隔山打牛,才能再去研究为什么能打到牛,这是一个研究顺序的问题。

这里教师要把问题先聚焦到“隔着物体能打到物体吗?”上,尽管学生会依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做出假设,但他们还是半信半疑,这个疑惑就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确切的证据。教师在这个时候要抓住机会,趁热打铁,激起学生对设计方案和进行实验验证的向往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模拟迁移设计方案

小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能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方案,就是学生思维积极参与的最好体现。可以说,没有方案的设计与研讨,后面的实验探究活动就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探究,也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片段二

师:那我们是不是真的用一座山、一头牛来做实验呢?显然不是。那么今天课堂上做这个实验,你认为所需的器材有哪些呢?步骤怎么设计?

生:用一个木棍,一端抵住一个人或一个物体,另一端用力去打击,看看会不会打到人或物体。(类似于这样的设计)

师:为什么这么想呢?

生:一根木棍相当于一座山,一个物体相当于一头牛。

师:真聪明!能用模拟的方法来做实验。

师(提供器材):你能利用两枚硬币和一把尺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隔山打牛是确实可行的吗?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如何利用两枚硬币和一把尺子证明隔山打牛确实可行。07B4C404-5269-4F25-8D20-61617A1618E3

生:把尺当作山,一枚硬币当作牛,发射架发射一枚硬币射向前面的尺子当作打击,看看能不能打到牛。

上述环节,教师没有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两枚硬币和一把尺子,而是先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发散学生的思维。实验目标是实验的出发点,也是实验的最终归宿,尽管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设计方案,但由于方案设计的目标都是“隔物打物”,所以在这一共同的目标下,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具有共性的:都需要有三个物体,其中有两个是受力的物体,中间隔着第三个物体。学生发现这一共性之后,教师接下来再出示两枚硬币和一把尺子,让学生领悟器材的简约而不简单。

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保证学生设计方案的时间,给予学生充分探讨的机会,才能真正发展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增长解决问题的真本领。

(三)亲身体验实验探究

学生设计好了方案后,最想做的当然就是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通过亲自试验来发现真相。在“隔山打牛”这个成语探秘中,学生的实验观察活动经历了两个探究活动过程。

第一个实验探究活动:初试“隔山打牛”,探究“隔山打牛”行不行。

教学片段三

把尺当作山,把一枚硬币当作牛,放在尺子后面。发射一枚硬币射向尺子,当作打击,发现尺子后面的硬币被弹出去了,说明隔着物体是能够打击到其他物体的。

第二个实验探究活动:再试“隔山打牛”,探究“隔山打牛”为什么行。

师:刚才我们证明了确实可以实现隔山打牛,那么隔山打牛中的这只牛被打得是否严重,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出示新的实验器材:分别让若干个钢珠从   形管子顶端自由滚下,打击静止在底部五颗连在一起的钢珠。

发现从管子顶端发射的钢珠个数,与底下被打走的钢珠数量相同。

通过讨论发现,能量可以传递,而且传递过去的力量,与开始打击时的力量大小有关。

以上两个实验探究活动层层递进,后一个实验活动是在前一个实验活动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字面上的“望文生义”到动手动脑充分体验,真正感悟理解。

(四)研讨交流归纳梳理

在学生实验活动的基础上,组织研讨交流。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梳理提高认知水平。

教學片段四

质疑延伸:你觉得图片中的“隔山打牛”真的能行吗?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隔山打牛”?如果在尺的一端放上一块橡皮,还能够打到“牛”吗?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觉得行,理由是课堂上实验证实了;有的觉得不行,理由是现实中的山太厚了,打击的力量不可能这么大。

通过研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还能促使学生做进一步的研究。总之,“隔山打牛”这节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在碰撞过程中能量传递的简单规律,即能量可以传递,而且传递过去的力量,与开始打击时的力量大小有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课堂上,通过对成语中科学原理的探究学习,改变了单一阅读学习成语的方式,使成语不仅能读而且能做,突破了成语学习的难点,让本来较难理解的成语变得生动起来。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成语中的科学产生怀疑,并提出可研究的相关问题。发展了学生多元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成语中不同的科学原理,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多角度去尝试、解释,最终获得对问题的理解。总之,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抛砖引玉,使更多的科学教师能开发设计出更丰富有趣的案例,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精彩。07B4C404-5269-4F25-8D20-61617A1618E3

猜你喜欢

隔山尺子硬币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隔行不隔山,落榜再就业
隔山牛皮消、耳叶牛皮消和戟叶牛皮消中四个C21-甾体苷元含量比较研究
不翼而飞的硬币
尺子变身记
隔行如隔山,隔山不隔理。
硬币
尺子
硬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