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使学生在连续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

2022-06-08徐蓓

小学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黑板交流科学

徐蓓

一、在有趣的情境中,了解学生前概念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不稳定特质,他们更容易对生动形象、直观新颖的事物产生更大的兴趣。所以在小学课堂中,教师更要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和生动活泼。创设一个基于生活的有趣情境,设置驱动性任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又能让他们对探究保持持久的兴趣,同时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教师基于学生真实情况开展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案例】情境导入——电对我们的影响

教师播放视频,从视频中学生认识了影响人类生活的十大发明创造,感叹科技进步为我们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感受如今学生自己的生活,发现便捷的生活、良好的秩序已经完全离不开这些技术革新。

师:十大发明创造排行榜中,位居榜首的是什么?

(学生立刻说出是电的广泛应用。)

师:你对“电”有哪些了解呢?请同学们不要着急回答老师,现在你有一分钟的独立思考时间,一分钟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请组员按序轮流发言。最后将你们的交流结果写在记录纸上。(屏幕显示计时工具)

(学生认真独立思考,并在一分钟计时结束后展开有序的小组交流环节。)

全班展示:小组代表将记录纸贴在黑板上。

师:这些了解都是正确的吗?在后续学习中,我们将验证哪些是正确的。

教师利用视频创设一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情境。学生在感受十大发明创造带给我们的影响时也增强了自身代入感。尤其是讲到排行第一——电的广泛应用时,学生立刻深有感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将情感上升,在引发强烈共鸣的同时开始思考与电有关的问题。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打开了科学思维,能够目标明确地完成一分钟独立思考,为提高小组交流的效率奠定基础。在后续讨论环节,组员轮流发言,有序交流,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思考,真正体现了小组学习的意义。

二、在合理的探究中,完善知识体系

建构主義学习理论对当前的教育实践有着很多启示。笔者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不是按部就班地识记实验过程并完成实验步骤,而是在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主动过程中,学生能完善新的知识体系,更新原有的经验。

【案例】初步探索——电是怎么产生的

师:对于“电”你还想知道什么?请大家独立思考一分钟后再进行小组的交流与讨论,最后选出3~5个你们组最想研究的问题,把你们最想研究的这几个问题写在记录纸上。

全班展示:小组代表将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归类。

师:大家对于“电”还有很多疑问,通过归类我们发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电是怎么产生的。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看看你会不会有新的收获。

(通过视频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是怎么产生的)

生:自由电荷在导线中移动形成了电流。

生:还发现了电源可以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由发电厂供电的是交流电,家里的冰箱、电视等使用交流电,通过电源插座直接从电网输送;由电池供电的是直流电,比如遥控器、玩具汽车等。

师:(播放视频)对于交流电和直流电你还有什么了解?

生:注意用电安全,不能随意触及墙壁插座里的电;也不能用插座里的电做任何实验;不要靠近变压器以及断开或裸露的电线。

在科学课堂中常见的探究方式是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群体中进行讨论交流以及实验探究。教师也会关注到对小组合作的指导,比如明确小组需要讨论的主题、小组探究时组员的合理分工。但在实际执行中我们会发现。即使明确了讨论的问题、列出注意事项,学生回到小组中一时不知如何表达,或者还会出现只有个别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发言,这就导致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小组无效合作,在交流环节不能展示全组意见。在本节课中,教师对探究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思考和安排。在每一次的小组探究中,教师在有探究议题和明确分工的基础上,更是强调自主思考一分钟,尤其是在计时器的作用下,学生更能把握一分钟的时间立刻进入自主思考的状态,这之后每个小组都开展了热闹的讨论,每个成员都做了聆听者和发言者。小组代表将本组观点统计整合贴到黑板上,看到黑板上满满的便利贴,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就感,小组实现了高效合作和有效探究。最后全班再选出最关心的问题集体探索:认识了电是怎么产生的,建构了“电”知识的新体系并强调安全用电。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围绕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进行探索,第一时间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内部动力。

三、在有序的调查中,深化课堂探索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概念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要适合学龄,选择学生周围熟悉的现象和事物进行教学也更加符合科学启蒙的需要,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脱离生活的探究不切实际,教师应擅长于在科学课堂上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实际与课堂探究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应用和迁移,能将学科的核心概念灵活应用于真实情境,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科技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案例】深化认知——电的广泛应用

师:电来了,它又去了哪里?电有什么作用?

生:电去了千家万户,电可以给我们照明,电可以让很多机器运转,电可以让我们冬暖夏凉……

师:有哪些物体需要用到电,我们来做一个电器小调查,请同学们完成如下家用电器记录表。

家用电器记录(班级记录)表

日期:_______

[电器名称 电源 电器的作用 电灯 电厂 照明 洗衣机 电厂 洗衣服 手机 电池 打电话、上网 ]

全班交流:分享家用电器记录表的内容。

师:看完这些调查,你有什么感受?

生:电的应用十分广泛。

师:电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已经完全离不开电了,一起来感受一下。(播放视频)

小结:电本身就是一种重要能源,电在我们的衣、食、住、行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电还在工业、农业、军事、医疗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用处。(揭题:电和我们的生活)

学生认识了电是怎么产生的,教师进一步联系我们的生活让学生感受电又去了哪里,提高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调查法开展电器小调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完成家用电器记录表,在这样的小活动中学生深刻感受到电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升华了学生对电的感受,电除了满足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以外,还在科技事业方面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教师在层层递进的安排中点明主题,也在学生心里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有助于学生在认识了科学的本质和规律后,树立起基本的科学态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四、在有智的交流中,回顾课堂新知

巩固所学的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环节,也是必要环节。常言道“温故而知新”,在起始课中回顾课堂新知能加强建构的新知体系,也将为后续的单元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提供保障。教师通过回顾课堂这一教学活动,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理解、学习困难及其原因进行评价。教师能够及时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并以此为依据反思教学过程,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为开启高效完整的单元探究指明方向。

案例:回顾拓展——电和我们的生活

师:如果沒有电,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教师关闭教室的电源,带领学生在课堂上感受。)

生:没有了教室的灯光,我们的学习环境变得昏暗;没有了电脑和投影,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探究无法有序开展,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师生再一次感受到电对我们的重要性。)

师:回顾本节课,对于黑板上贴的这些问题,哪些已经解决了?(学生回顾电的产生、电的应用、电和我们的生活)

师:未解决的更多问题,我们将在后续单元学习中继续探究。

教师对本节课的设计创新与引导贯穿始末,即便是巩固环节,仍然给学生提供情境式的教学,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有智的交流,从正反两面验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由于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将每一次交流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在最后回顾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黑板上贴满了学生探究的记录,透过记录纸呈现的是学生本节课的科学思维轨迹。学生沿着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足迹再一次巩固,直观感受到这节课通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快乐,体验到参与科学课堂的乐趣,从而也发现了还有更多未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很好地为后续单元探究做了铺垫。这也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到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的,要将探究延续到课后、延续到生活中,做到努力学习、终身学习,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本节课中,教师基于学生内心的需求,组织学生开展有趣、有理、有序、有智的探究。在探究中,学生“动静结合”,安静地自主思考、热烈地小组合作,通过黑板上的贴纸和板书的呈现,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智趣和志趣,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连续的探究中提高了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黑板交流科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黑板
科学拔牙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