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数学探究活动 动态生成良好品德
2022-06-08鲁娟利
鲁娟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健康发展,旨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小学阶段的数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思政育人功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动态生成知识技能、科学观念、思维品质和探究精神等数学核心素养呢?笔者结合以下教学个案,作以研究说明。
一、教学个案
“认识角”教学片段(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一)创设探究情境,营造学科思政氛围
师:课件演示红角和蓝角的故事,几何王国里有两个角,一个叫红角,一个叫蓝角,它们是好朋友。有一天,它们却为了谁大谁小的问题吵了起来。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观看。
(二)自主思考讨论,点燃学科思政火花
师:你们看,红角和蓝角,谁大谁小呢?为什么?
生1:我认为红角大。因为红角的个子高。
生2:因为红角的边比较长,所以红角大蓝角小。
生3:蓝角的边比红角的短,所以蓝角小红角大。
生4:我认为它们一样大。因为它们的头部一样大。
……
师:它们又是怎样吵的呢?
课件继续演示:(红角)我的边比你的长,所以我比你大。(蓝角)其实,你并不比我大。就这样,它们争吵不休。大家愿意想个好办法,帮助它们弄清楚谁大谁小吗?
生:愿意!(齐声)
生1:让它们先不要吵,有矛盾可以说一说。
生2:让它俩比一比。
生3:光吵架不行,得比比看才能知道谁大谁小。
生4:有问题可以讲道理,不能吵来吵去。
……
(三)合作探究交流,亲历学科思政过程
师:大家想的办法真不错!让它俩安静下来,比比看谁大谁小。
课件继续演示:(蓝角)不信咱俩比比看。红角和蓝角重合在一起比较了三次,红角对蓝角说:“对不起,我错了。”原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看完了“红角和蓝角”的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和启示呢?学生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讲述。
生1:我们小组的收获是明白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生2:我们小组明白了遇到事情要动手试一试才知道。
生3:我们小组懂得了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不能光吵架,得静下心来想办法解决。
生4:我们小组知道了要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
……
(四)归纳评价升华,呈现学科思政成果
师:大家的收获和启示丰富极了!我们不仅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还知道了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要动脑筋想办法,如果是自己做错了,就要勇敢承认并及时改正。
二、个案反思
上述教学中,执教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生动的故事情境,营造了和谐的学科思政氛围,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真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健康而安全、愉快而积极、负责任而有爱心、动脑筋而有创意的生活”的道德品质教育,展示了学生动态生成良好道德的德育历程。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学强化学科思政育人功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实施:
(一)创设探究情境,营造学科思政氛围
数学教学要强化学科思政功能,有效渗透道德品质教育。教师要创设出深受学生喜爱的数学探究活动情境,营造出生动、和谐的学科思政氛围,这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兴趣、生发道德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案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角和蓝角动画故事,使学生融入到数学活动情境的同时,让他们对学习内容也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可以说,教师只有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科思政氛围,才能更好地向学生渗透道德品质教育。
(二)自主思考讨论,点燃学科思政火花
除了合理创设数学活动情境和营造学科思政氛圍,教师还需要适时把握数学活动契机,找准道德品质教育的突破口,点燃学科思政火花。个案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握“红角和蓝角,谁大谁小”和“大家想个好办法,帮助它们弄清楚谁大谁小”两处契机,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生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习得科学观念和思维品质等,助燃学科思政育人的火花越加绚丽。
(三)合作探究交流,亲历学科思政过程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亲历数学探究活动、习得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应该与强化数学学科思政、动态生成良好品德融合起来,促使两者间发挥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作用。教学个案中,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红角和蓝角重合在一起比较了三次”的动画,亲历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等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同时基于“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考,动态生成“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不能光吵架,得静下心来想办法解决”“要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好办法是大家想出来的”等一系列见解主张,让学生感受数学课程精彩的思政育人过程。
(四)归纳评价升华,呈现学科思政成果
我们都知道,学生虽然共同经历了同一次数学探究活动,但是每个人、每个小组动态生成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素养是不尽相同的,动态生成的数学情感态度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及时归纳评价,引导和帮助学生不仅收获探究的数学课程教学成果,而且收获探究过程中蕴涵的学科思政育人成果,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个案启示
通过反思和归纳上述教学个案,围绕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育人的主题,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育人是贯穿于学生主体学习活动过程之中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会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指引,结合教学个案中的学生主体学习过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体学习活动,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育人就无从谈起。教学个案中,学生关于“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不能吵架”“要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人文情怀,“让它俩比一比”“有问题可以讲道理”的理性思维以及“愿意帮助它俩想出好办法,弄清楚谁大谁小”的责任担当,都是生成于学生主体学习活动过程之中的。
(二)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育人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动态推进过程之中的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个案展示的动态过程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了学生“红角和蓝角谁大谁小”的思考,鼓励学生“为弄清楚红角和蓝角谁大谁小而想办法”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经历了“将红角和蓝角重合在一起比一比”的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过程,促进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动态发展,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生成了生动活泼的人文底蕴、实践创新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充分彰显和实现了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育人的动态生成功能。
(三)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育人是贯穿于学生素养有序生成过程之中的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反映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遵循数学特点和认知规律,重点关注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生成过程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体系,是数学课程落实思政育人要求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教学个案中,由“创设探究情境,营造学科思政氛围”到“自主思考讨论,点燃学科思政火花”,再到“合作探究交流,親历学科思政过程”,最后到“归纳评价升华,呈现学科思政成果”,这是数学课程教学与学科思政育人、知识逻辑推进与技能有序发展、素质动态生成与素养螺旋提升的有机统一过程。
当然,小学数学教学强化学科思政功能的策略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组织实施。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选用哪种策略方法,“创设和谐的情境氛围生发学科思政因素、点燃学科思政火花、亲历学科思政过程、呈现学科思政成果”这个过程是不会改变的。笔者坚信,只要我们在数学学科思政的课题研究中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操作的、帮助学生动态生成良好品德的学科思政策略。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