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 此心光明

2022-06-08陈泫冰

中华瑰宝 2022年6期
关键词:龙场盗贼王阳明

陈泫冰

王王阳明的『心学』是如何形成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王阳明的人生智慧对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

明代是中国哲学思想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阶段。明代前期,统治者把程朱理学作为官方的统治思想,以此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至中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思想领域发生巨大变化,一些理学家墨守成规,缺乏改革精神,程朱理学的陈腐观念已日渐成为束缚人心的枷锁,人们开始追求心灵解放,探索更适应社会变革的新的思想体系。

由此,中国哲学思想的天空繁星闪烁,涌现出了很多著名思想家,如陈宪章、湛若水、王阳明、李贽、黄宗羲等,他们探究生存法则,思辨人生哲理,哲思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王阳明及其“心学”就是其中最璀璨的星。

年少格物  未能致知

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十二岁的王阳明在私塾向老师提出了一个很不寻常的问题:“何为第一等事?”老师给出的答案是:“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对这一回答并不满意,回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自此,对“第一等事”的不懈探寻与对哲学真理的孜孜追求,贯穿了他传奇的一生。

弘治二年(1489年),十八岁的王阳明拜谒了理学家娄谅。娄谅向他讲授了宋儒的“格物致知”之学,并说“圣人可学而致之”。王阳明听后大受震动,于是遍读朱熹著作,思考宋儒“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格物致知”,他和朋友以亭前之竹为对象,对着竹子静坐冥思,决心格出竹中之理。结果不但没能“致知”,反而因劳神过度而“致病”。从此,他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怀疑,转而探索其他圣贤之学。

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阳明进士及第,随后入京任职。当时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王阳明也受此风气影响,一度醉心于唐风汉韵之中。后来,王阳明意识到,诗文虽有助于修心养性,但流于形式,与“圣人之学”尚远,绝不可沉溺于此。

当时王阳明结识了不少佛、道二教的朋友,常与他们一同参禅悟道,但他始终不能完全认同佛、道思想。在对“第一等事”的探寻过程中,王阳明渐渐认识到,“往圣之绝学”也未必都对,或许自己应该“另立门户”,“为后世立新说”。

龙场悟道  心外无物

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王阳明被贬谪至贵州龙场做驿丞。面对未卜的前途,王阳明并未气馁,在路上写下一首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几经辗转,到达龙场。他根据当地风俗民情对居民进行教化,受到爱戴。在龙场清静且艰苦的环境里,他结合自己的境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他灵光一闪,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意识到,圣人之道在于自我心性的体现与判断,也就是“良知”的彰显,以往只通过外在事物寻求真理的做法是错误的。

在这段时期,他写成《教条示龙场诸生》,继承并发挥了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见解,树立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观点。其众多弟子对于他的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还认为,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的,即所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中记载了他与弟子的一段问答,他问一个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答:“尝闻人是天地的心。”他问:“人又以什么叫作心?”弟子答:“只是一个灵明。”于是,他说道:“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弟子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他答道:“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他认为所谓鬼神只是主观的幻影,而天地万物也是依靠人的知觉而存在的。

在王阳明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依靠自己的知觉而存在。他认为,“我的灵明”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都依靠“我”的知觉“灵明”而存在。“我”死了,我的“灵明”“游散”了,我的世界也就没有了。做到“心外无物”,一切遵从本心是其思想主旨。

书院讲学  知行合一

正德四年(1509年),王阳明在贵州书院正式讲学,主讲的内容是“知行合一”。当时的人们普遍遵朱熹“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的思路,认为要先“穷天理”,再去实践。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理念,应对的就是现实生活中心手不一、知行相悖的现象。这次讲学得到了民众积极响应,王阳明门徒聚集,声望日高。

正德五年(1510年)三月,王阳明的贬谪期结束,转任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令。在庐陵,他以百姓心为己心,以解百姓之难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使庐陵的民风焕然一新。但他在庐陵与弟子聊天时,对在贵州的讲学成果并不满意,认为听课的人虽然认同“知行合一”,却还是以科举做官为目的,根本没有体会到“心灵自由”才是人生真谛。在王阳明的眼中,做到“知行合一”,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圣人。

首先,王阳明强调“知行本体”的概念,即知与行的本来样态。他认为知与行本应该是统一的,只是人欲的隔断才导致知行不再统一,人的知行不应该被人欲污染。

其次,王阳明强调在行动过程中理解知行关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把知行看作一个完整连贯的过程,行动是基于既有的知而来的意愿表现,而知又在行动和实践中得以强化和发展。知对行有引导的作用,行则是对知的落实。

此外,“知行合一”还有一种“真知”概念,即对“知行本体”的阐发。王阳明认为,我们的知识一般是间接得来的,没有在自己身心上验证过,即不是真知。我们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缺点,但最大的麻烦就是了解之后卻改不了,也就无法获得真知,修身之难就在于对本体的架构能否做到知行合一。C72B8F20-3BE9-49FB-A65A-EF258D2BC2BC

对于“知行”关系,王阳明认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有人觉得自己动了一个不好的念头,只要没有付诸行动,就没什么关系。但王阳明认为心念发动就已经是“行”了,如果不加以克制的话,就会种下祸根。王阳明就是要人们从源头上克服自己的私欲。这种对“一念”之微的探究对于厘清知行关系、促进知行合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老有大成  终致良知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在赴广西平叛前夜,王阳明在天泉桥留下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致良知”说是王阳明晚年更为成熟的心学思想,他将《大学》提出的“致知”发挥为“致良知”,将“致知”的“知”解释为孟子的“良知”概念。孟子认为良知是人内心自然具有的一种道德意识与情感,与环境、教育等后天因素无关。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这一思想,把良知作为主体先天具有的内在特征。

王阳明与盗贼的故事是一个有名的例证:一天夜里,门人抓到一个盗贼。王阳明便用良知思想与盗贼讲道理,盗贼听了非但没有被说服,反而讥笑他,问:“我的良知在哪里?”于是,王阳明就让盗贼脱掉衣服,当只剩下裤子的时候,盗贼说什么也不肯再脱。王阳明便向盗贼大喝道:“这就是你的良知。”于是,盗贼拜服。

良知在意识层面表现为“知是知非”“知善知恶”,在情感层面表现为“好善恶恶”,这种道德意识与情感的统一形成人内在的道德判断与评价体系,从而成为人们道德实践的指南。

王阳明的“致良知”论,本质上就是确认道德的先天性,让人把道德看成内在的、自发的,而不是外来的、强制的,使人更容易接受道德原则的约束。他强调主观意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提倡人们要“发明本心,固受自操”,從而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王阳明认为,只要能“致良知”,那就不必死记关于道德的教条,而一切行为自然就合乎道德的标准,到什么时候应该怎样做,良知自会知道,不必背诵传统的礼节仪式,等等。良知对于传统的那些随时变通的礼仪的关系,就好像规矩尺度对于方圆长短的关系一样。有了规矩尺度,自然能测定方圆长短;有了良知,自然可以随机应变。只要遵从道德的最高原则,在实际行动中就可以灵活运用。

从少年求知、中年悟道到老有所成,通过创立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阳明心学”,王阳明成为心学之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同列儒林,终于实现了自己心目中的人生“第一等事”。

“阳明学术,逸少风流。”这是王姓宗祠山西太原堂的堂联。王阳明的心学理念已与王羲之的书法美学一同融入王氏族人的血脉,同时也在数百年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其影响甚至远及日本等东亚地区。王阳明的哲学智慧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C72B8F20-3BE9-49FB-A65A-EF258D2BC2BC

猜你喜欢

龙场盗贼王阳明
展厅中的盗贼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阳明先生初至龙场蛊毒事件辨误
神秘的盗贼
神秘的盗贼
威宁小黄姜带富一方
良知
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