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反思*
——以人教版必修《地理一》“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为例
2022-06-07王鑫鹏朱雪梅
王鑫鹏 朱雪梅
(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地理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倡导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如何由教师的演示、展示技术转变成学生可以自主操作技术,进而推动地理课堂向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进步,以信息化带动地理课程教学的现代化。[1]混合式教学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实现“线上自主学习+线下互动研讨”,是地理课堂中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路径之一。如何建设高质量在线课程资源、如何有效整合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活动等问题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难题。本文以“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一课为例,探讨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教学设计思路
“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是人教版必修《地理一》第三章第一节第一目内容。地理课标中的相关内容要求为“1.7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本课是“地球上的水”这一单元主题的开篇,知识难度较低,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具有重要价值。结合教材,将教学主要内容确定为:①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与类型,描述水循环的过程;②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地理课标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指出要重视问题式教学,并且问题情境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使学生要能理解情境;要蕴含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体现关联性,让学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的情境中经历地理思维发展的过程;与课程标准和地理教科书内容联系,便于学生找到基本的依据和资源。[2]基于此,本课选用“月牙泉治理”的案例创设情境,以“月牙泉真的千年不枯吗?”为驱动式问题贯穿课堂,运用水循环的相关原理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并以绘制“破解月牙泉干涸之谜”的海报为表现性任务。具体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图 1 “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教学设计思路
二、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地理云课堂”(https://dili.edu-by.com)是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持研发的中学地理教育定制化在线课程教学系统,支持上传多种教学资源,其中的“讨论”功能可以作为学生展示探究成果的平台。
1.设计路径化表达的学习任务表
学习任务表的作用是展示给学生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维度的学习目标。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能够指引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调控能力,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3]在混合式教学中,一部分教学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在线课程资源的形式进行,此时学习任务表就起到了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作用。此外,学习任务表还会在导课和结课首尾两个环节呈现,分别起到明确学习任务和开展学习自我评价的功能。为了发挥学习任务表的“导—学—评”功能,需要设计路径化表达的学习目标。具体来说:(1)学习内容明确进而导入学习任务;(2)学习行为明确进而指导学习活动;(3)学习结果明确进而开展自我评价。
如表1所示,修改后的学习任务表采用了路径化表达。以“地理实践力”维度为例,修改前的表述为“能够观察和调查某地区水循环过程,发现并解决问题”,其中对学习行为的描述模糊,学生较难开展实践活动,并且缺少评价的依据或标准。修改后明确了探究的问题为“月牙泉萎缩问题”,学习行为是“利用在线学习资源创设的情境”,学习提示是“结合水循环原理”,学习的成果是“设计解决方案”。
表1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路径化任务改进表
2.选择彰显地理特色的交互媒体
在线学习资源是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材料。合适的学习资源能够起到“学习支架”的作用,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地理云课堂”平台为例,可以提供资料文本、图片、PPT、视频和测试题等多种类型资源。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在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确定好素材内容后,在线课程设计要进一步思考学习资源呈现的方式。资源类型的选择应具备内容性、生动性、精简性、交互性和学科性,即呈现的资源能够以较少的篇幅生动传递地理信息,启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并且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月牙泉之谜”的海报,呈现月牙泉的地理景观图、文字介绍和思考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海报能够了解月牙泉的区域特征并提出地理问题。同时,在线平台提供了利用谷歌地球软件探索月牙泉地区地理特征的视频资源,凸显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反复观看此视频,说明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支持。
3.发布可视化的测评任务
可视化的作业可作为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依据。本节课以驱动性问题为核心,设计了“绘制月牙泉枯竭之谜海报”的任务,通过平台的“讨论”功能进行发布交流。与投影展示相比,在线发布作业能够实现全班学生作业的展示,教师和学生能够阅读每份作业,并且通过跟帖功能即时开展生生互评、小组互评。其次,设计了主题为“是否为月牙泉继续‘输血’”的讨论活动,该活动不仅能作为对人地协调观养成情况的评价依据,也能对学生的回答开展思维结构评价,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追问和指导。
4.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数量
与完全自主的在线学习相比,在课堂中开展混合式教学以课时为单位,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在线学习的任务数量,保证在45分钟内能够完成教学。学习的任务数量和学生的任务完成率呈现负相关,减少课程界面的冗余信息,能够使学习者的注意力聚焦课程,并且更易于接收和理解信息,实现有效教学。[4][5]如表2所示,第一次教学设计共设置了15项学习任务,经过调整后,删除了原有的小节标题,合并改写了探究资料文本,并对部分资源的类型以及名称进行了更新,最终保留了10项任务,以减少干扰信息,提高在线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
表2 在线课程资源的优化改进表
三、教学过程
参与本节课学习的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一年级学生,按照每组6人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和一名记录员。课前每组下发一台调试好的平板电脑以及一张如表3所示的学习任务单,具体教学如表4所示。
表3 “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学习任务单
表4 “水循环的过程和其类型”教学过程
(续上表)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实践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仍存在部分问题,如合作探究环节出现小组绘制海报作业完成率低且耗时长、在线讨论部分无人发帖、教学中平板电脑出现卡顿、断网等问题。基于此,对本次混合式教学实践进行了如下反思。
1.强化线下环节教师指导活动
尽管在线资源中提供了路径化表达的学习任务表,并且在学习任务单中呈现了学习提示,但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效率仍然极低。合作探究环节包括三个子任务,提供了两条探究资源,分别为2分36秒的视频资源和654字的图文资料。课堂中,在原本计划的12分钟探究时间内学生未能完成任务,最终延长到16分钟完成,且通过学生的作业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小组只完成了前两项探究任务。由此可见,仅以在线资源和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开展学习指导效果不佳,需要加强线上任务引领与教师线下指导的结合。两种途径对学生的指导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课前,教师通过对线上资源以及学习任务单内容的设计,能够向学生传递一般性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以及任务开展方式。线下教学中,教师深入各学习小组,了解每组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个性化指导。如本节课中,学生课后反馈对如何组织海报内容存在困惑,因此,教师可在开展合作探究前呈现一幅海报作为示例,并在探究中深入各小组,帮助各组攻破思维难点。
2.进行线上资源的个性化使用
与线下教学设计以班级为单位的学情分析不同,在线学习资源通过对“学习者分析”开展教学设计。学习者分析主要包括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起点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分析。[6]因为在线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对学习主体的分析主要聚焦一般特点,如课程面向的学习者所处的年级、所学习过的相关知识等,而对教学对象的具体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班级特点等难以全面兼顾。因此,教师在运用网络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对教学进行个性化的“再设计”。简单地照搬在线课程的内容并不能充分发挥学习资源的效果。本节课为“借班上课”,课前教师对班级学情缺乏深入了解,将“高一地理学习者”的一般特征作为依据开展教学。在课前学习平台使用的培训中,发现学生非常活跃,对平板电脑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因此将原本运用平板电脑阅读的“新课导入”和“新知建构”环节的内容改为在班级屏幕上呈现,减少平板电脑对学生注意力的分散。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将完全由学生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的任务,改为教师首先进行板图示范后再由学生绘制。
3.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与校园信息化水平
本次教学活动反映出校园信息化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有待加强。首先,在平板电脑使用上,校园网络仅教师具有连接权限,学生需借用教师账号进行网络连接;新课导入环节中教师的平板电脑与屏幕出现连接故障,及时改为电脑投屏;合作探究环节中一组学生的平板电脑出现死机,教师将其替换为备用平板电脑。其次,在利用平板电脑上传小组作业时,尽管每组学生都已经完成了小组作业,但仅有两组学生成功上传,且其中一组上传的作业内容“首尾颠倒”,反映出学生对平板电脑设备操作不熟练。此外,由于设备数量的限制,不能满足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只能每组共享一台设备,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混合式教学优势的发挥。如果无法让每位学生及时互动、无法读取每位学生的学习日志,也难以利用学生的学习数据开展学习分析与评价,而这正是混合式教学开展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与优势。在学校全面实现混合式教学的新模式,需要从校园信息化水平、教师教学技能与理念和学生信息素养等多方面继续提升与改进。
综上,本次教学实践表明了混合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的常态化开展仍任重道远,还需在相关教学原理、课程建设和信息技术设施等方面继续完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