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评估
2022-06-07
哈尔滨机场现状总平面图
获奖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奖次:202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李孝荣 马博 胡铂 苟护生 佘湘耘 熊朝 龙湘敏
编者按:工程咨询成果是工程咨询行业作为智库型机构的直接体现,优秀工程咨询成果集中反映了行业质量和水平。为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优秀成果的导向示范作用,推广获奖项目所属企业在工程咨询方面的技术水平、先进经验和创新成果,使业界及时地了解工程咨询业务发展动向,《中国工程咨询》杂志从2022年第2期起,开辟《成果畅享》专栏,陆续选取刊登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获奖项目,以飨读者。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背景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简称哈尔滨机场)是黑龙江省航空运输网络的中心机场,是《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明确的全国重点发展的10个国际航空枢纽机场之一,还是未来我国辐射东北亚、连通欧美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为满足航空业务量增长需求,2019年1月,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向民航局报送《关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预可研报告》),提出实施哈尔滨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包括机场工程、空管工程和供油工程。机场工程在既有跑道东侧建设东二跑道(3600米×45米)及滑行道系统,既有航站区西侧建设西一跑道(3800米×60米)及滑行道系统,新建48.5万平方米的T3A航站楼,配套建设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航空货运及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空管工程建设1座塔台,5万平方米的各类用房,及航管、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设施设备;供油工程建设机坪加油管线、输油管道、第二航空加油站等设施,项目总投资为495.53亿元,项目新增用地2.44万亩。
2. 项目功能目标
项目建成后,拟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6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飞机起降量50万架次使用需求的目标。
二、咨询服务过程和主要内容
2019年1月28日,民航局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中咨公司)评估本项目,明确的评估重点是: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民航运输需求、综合交通建设等情况,论证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结合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按照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适度超前原则,深入论证本项目建设目标年、业务量预测的合理性,以及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按照效率优先原则,深入论证跑道构型及方案的合理性;结合机场空域规划,深入论证扩建实施的可行性;以及论证本期工程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的合理性。
项目前期论证阶段,中咨公司广泛听取专家、相关单位和部门意见建议,深入了解哈尔滨机场现状及周边空域情况,与建设方及报告编制单位多次研讨沟通,认为本项目未与相关单位就增建跑道和空域使用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项目不具备建设条件,建议先行开展增建东二跑道前期工作,同步组织西一跑道对周边机场影响的分析论证。随后,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再次向民航局报送了本项目的《预可研报告》,提出飞行区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飞机起降量26万架次的目标建设,预留扩建条件。
项目正式评估阶段,中咨公司针对修改后的《预可研报告》,开展了现场调研并召开评估会议,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必要性、航空业务量、空域保障能力及航行服务方案、工程建设方案、用地环保节能研究,从工程项目战略定位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统筹,再到机场设施建设、空域容量分析和运行安全评估,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机场建设和运行等方面的突出矛盾点和分歧点,基于近期空域容量的客观条件和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运用系统观和辩证法思维开展分析论证,认为项目存在三个难点难题:一是空域使用意见分歧严重,相关单位未就机场增建跑道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不具备实施两组跑道独立运行的条件;二是项目功能定位目标不明确,未阐明与哈尔滨机场国际航空枢纽战略的关系,缺乏具体目标、实施路径和实现步骤分析;三是投资规模与效益不匹配,拟一次新建2条跑道、48.5万平方米航站楼,新增用地2.44万亩,增量总投资495.53亿元,与业务增量不匹配,投资效益差。评估综合论证后提出,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急用先建”和“空地保障能力相匹配”为原则,确定项目功能定位为应急扩能工程,重点解决跑道、滑行道及站坪容量不足的紧迫问题和突出矛盾。评估确定先行建设东二跑道,取消西一跑道及西一跑道相关工程,核减空管工程、供油工程建设规模,优化空域资源配置,减少矛盾和潜在冲突,满足项目安全性要求。结合跑道构型,研究论证2条跑道的能力为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与空域年保障能力28.5万架次基本匹配,项目具备可实施性,相应核减用地1.6万亩、核减投资401.4亿元。项目建成后飞行区具备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飞机起降量28.5万架次的保障能力。
最终,民航局全部采纳了中咨公司的评估意见,并于2019年11月13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了行业意见。
三、项目主要创新和突出特点
一是坚持抓主要矛盾解决具体问题。哈尔滨机场扩建涉及地方和民航行业主管部门及多个相关单位,矛盾多、分歧大;项目定位不准确,建设规模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低,可实施性较差。评估工作中,中咨公司正视严重分歧,抓住主要矛盾,提出的解决措施打消了相关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顾虑。
二是认真践行咨询业的服务宗旨。项目内容涵盖了空域、航行服务、土建、空管、设备、财务、投资多个领域,专业性和综合性强。中咨公司始终认真践行公正、科学、可靠的咨询服务宗旨和敢言、多谋、慎断的行为准则,把满足民航发展需求与项目实际条件有机结合起来,重新核定空域保障能力,调整地面设施建设方案,评估后确定建设内容较申报调整较大,新建跑道数量由2条调减为1条、取消了新建48.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和改造既有跑道,并取消了空管工程和供油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
三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咨公司采用系统观和辩证法思维开展研究论证,认为《预可研报告》中考虑哈尔滨机场空域结构矛盾不够,导致建设方案意见分歧严重、功能定位不明确、建设规模与业务增量不匹配,超出了空域保障能力。评估结合《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突出重点、聚焦瓶颈、先易后难,提出“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急用先建”和“空地保障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将项目定位为“应急扩能工程”,既结合了项目实际,又满足了民航发展需求。评估过程注重项目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力求使研究成果可操作性强;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确定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评估优化后的建设方案与国内同类机场项目对比,投资规模小、业务增量大。通过评估,纠正了地方政府片面重视地面工程,忽视空域资源制约和飞行安全的观念,促使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协调解决空域矛盾问题。
四是落实多维考量与空地匹配原则。中咨公司按照补短板、强弱项、增效益的思路,结合哈尔滨机场周边机场多、距离近,空域结构复杂,运行矛盾突出的实际情况,经过技术分析研究,认为现有空域结构的保障能力为年飞机起降量28.5万架次,据此提出新建跑道数量由2条调减为1条、取消新建48.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取消改造既有跑道,取消空管工程和供油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实现空地保障能力相匹配。
五是坚持经济社会节能环保协调原则。根据确定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原则优化建设方案,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综合考虑空域资源配置、征地拆迁安置、噪声影响处置、综合交通衔接等实施方案,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四、项目效果
1. 经济效益
评估整体调整了建设方案,避免了盲目建设,通过核减1条远距跑道、48.5万平方米航站楼以及空管工程和供油工程的建设规模,核减用地1.6万亩,核减投资约401亿元,有效控制了投资规模,改善了投资效益。评估优化后的建设方案与国内同类机场项目对比,投资规模小、业务增量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
评估通过核定空域保障能力和机场近期发展目标,实现科学发展,得到了相关单位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的肯定,解决了哈尔滨机场现行飞行区保障能力不足的紧迫问题,又避免了大拆大建,推动了哈尔滨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和国际航空枢纽战略的落地,有利支撑了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对外开放、产业布局和旅游业转型升级。
3. 示范效应
通过中咨公司的评估工作,纠正了地方政府片面重视地面工程,忽视空域资源制约和飞行安全的观念,促使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协调解决空域矛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