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6-07张佳圆

智库时代 2022年22期
关键词:英语词汇隐喻角度

张佳圆

(广东科技学院)

词汇,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石,是外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现实中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环节仍然存在诸多弊端,大学教师们重视词汇教学,但更多的是注重词汇的发音、字面意义及用法,而忽略了词汇的联想意义及多义词各个词义之间的语义关系。

国外对于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早,概念隐喻理论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学习语言,这不仅改变了人们学习方式并且在一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Lakoff和Johnson把对隐喻的研究从修辞学延展至人类认知领域,并对隐喻的本质做出详尽阐释。[1]这不仅为在二语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提供可能且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概念隐喻理论强调在词汇理解过程中人的认知因素,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种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灵活地运用词汇。

一、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况

从教师角度出发,概念隐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它不仅使教师的词汇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富于文化内涵;从学生角度出发,概念隐喻理论既是学习策略,又是学习工具,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改善记忆单词困难、记忆效率低下、单词记忆错乱的问题,同时提升学生的词汇习得能力,增加学习兴趣。[2]但是国外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上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概念隐喻理论对大学生词汇学习的益处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笔者以概念隐喻理论、认知建构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况,探讨了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是否有助于学生词汇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张依依(2017)认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心理认知感受以及语言基础已经达到一定阶段,故从认知角度对学生进行概念隐喻工作机制的介绍能够达到帮助学生高效记忆词汇的目的。冯婷婷(2017)认为大学教师一般更加注重词汇的发音、释义,而忽略词汇的联想意义及词汇与词汇之间语义关联。在对词汇的理解中增加认知理据,是当前高等学校词汇教学中所缺失的一个重要环节,此外,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和隐喻能力也是重中之重。胡玲玲(2014)指出从隐喻角度理解词源和词汇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词汇的长期记忆和词汇习得能力。王超莉(2014)指出,传统的英汉释义一一对应讲解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中准确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词汇,故我们应视隐喻为我们认识世界、体验世界、感知事物的工具。李亚(2016)以隐喻词汇教学法为基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多义词词义内部关联的隐喻关系并且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逐步形成基于隐喻关联的语义网,以此长久地记忆词汇。王惠芝(2015)试图改善当前传统机械背诵词汇的音、形、义的现状,以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帮助教师和学生找到一种词汇记忆策略。文慧(2014)针对高中英语课本中出现的消极词汇记忆难问题,指出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的工作机制丰富词汇记忆技巧的重要性。李晓琳(2014)指出针对概念隐喻研究大多集中于职业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较少涉及基础教育阶段,其研究是为证实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概念隐喻理论是否有助于学生词汇水平的提高。赵荣静(2013)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出,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大量地、频繁地出现隐喻性词汇和隐喻性表达,然而国内关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引入概念隐喻理论的实证研究确实非常罕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领域先后涌现出三个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行为主义理论是源起于实证主义理论的心理学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理论在二语教学中作用深切而久远,如听说法。但其最大的局限在于:它只关注可观测的行为,而忽略了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认知主义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建构主义注重学习情境的养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以个人意义为基础,理解自己的认知寰宇,即建设和构建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它是个体依赖生活经验和实际状况对客观存在的主动认识和意会。建构主义理论,作为20世纪末期普及面最大、侵染最久远而深厚的心理学理论之一,它对语言教学的启示是,单凭外部“填鸭式”教学注入知识是无效的;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自身领悟的之上,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建构丰富的个人意义,由学生从自身的认知中建构对知识的理解。[3]

三、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验

(一)认识隐喻的普遍性及喻体,让学生理解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出现,培养学生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

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潜移默化、不断地向学生传递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它是无处不在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甚至无意识地使用的,并教给学生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映射,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识别、运用、甚至创造概念隐喻。[4]

为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讲解生词可给出基本义,引导学生探索该词的基本义与引申义之间存在的隐喻关系,理清多义词内部多种义项之间的关联,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出现过的多义词进行举例说明,教师在课堂上可将此表格呈现在幻灯片上(见表1)。

表1 多义词进行举例说明

该表以概念隐喻“PEOPLE ARE PLANTS”为例,从人与植物之间的共性角度理解词义,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概念出发,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表格。如此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转变了原有陈旧的词汇教学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让学生思考而加深记忆。[5]

(二)以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石,结合概念隐喻理论指导学生理解一词多义现象

从教师角度出发,教师在分析一词多义现象时,尽量给学生提供词语原义,进而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建构原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得学生对每个词义及词义与词义之间的隐喻关系有所了解。此方法同样适用于文段中,当一个词在该段语境中以引申义出现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及隐喻知识猜测词义。

另外,教师要从概念隐喻角度教给学生分析一词多义的方法,也就是说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下,一词多义现象并不是毫无章法,而是有规律可循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从认知角度由一个词的核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展的过程,是人类思维的概念化和范畴化。下面以“heart”为例作详解,见图1。

图1 “heart”的隐喻结构

从学生角度,当学生逐步形成隐喻思维和隐喻意识,便可自行进行词义联想,从而形成一定的词汇学习策略。正如Ullmann所言,词汇产生的主要理论依据即隐喻,它既是语言表达的关系体制,又是相同释义和一词多义的源头、激烈情绪的出口及词汇查漏补缺的有效方式。

(三)教师应在指导学生充分理解和运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对隐喻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进行渗透(尤以习语较多见)

由于东西方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文化背景的千差万别,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建构意义理解时对某些概念的误读。因为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注重隐喻暗含的文化差异。[6]比如:“狗”在汉语中通常含贬义,像“狗咬吕洞宾”“猪狗不如”“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等,而在英语中“狗”的含义则与母语不同,像“She is a lucky dog”(她很幸运)“top dog”(当权者)“Every dog is a lion at home”(狗在家门口就成了狮子)等含有褒义或意义不带感情色彩的例子。贬义例子较少,像“treat somebody like a dog”(恶意中伤某人)等。[7]再如,中国古代2000多年来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重农业,故人们常用“桑”“蚕”“丝”做喻体喻指抽象概念,如“爱情”。而英国人重视商业,商战,故常用商品、货币等描述自己所珍视之物,像“I treasure our love”(我视我们的爱情为珍宝)。类似这样的对比分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文化,全面深刻的理解隐喻。

四、研究启示

笔者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对本实验的研究启示展开论述:

第一,本研究让教师和学生意识到隐喻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只有从认知的角度认识到概念隐喻的重要性才能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记忆单词。

第二,本研究丰富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法,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角度。据粗略统计,英语中不少于70%的词汇为多义词,而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我们可以从概念隐喻的角度理解部分多义词。例如:“rocket”“mushroom”“stage”都不只有一个意思,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隐喻主题获取。因此,学生需要从词语的字面意义演绎出它的引申意义而不是查询字典。概念隐喻理论同样也可应用于习语教学,比如“a big cheese”,学生或许通过死记硬背对这些俗语有一定的印象,但他们没有理解俗语背后的隐含含义。如果学生掌握了隐喻主题“People are food”,“Ideas are categories”,这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习语,故此在客观上达到普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如果不将母语中的色彩隐喻“嫉妒的红了眼”和英语中“green-eyed” 做对比分析,学生也很难理解相同语义的不同语言表达。“He was in the dark”, “it dawns on me”,“saw the light”等习语同样可安排在一起教学,因为它们都在一个隐喻主题之下及“ideas are light”。因此合理地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帮助学生的词汇学习更具系统性、有效性。

第三,掌握概念隐喻理论同样有助于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实践证明学生辨识出短语中的隐喻现象或解释句子中暗含的隐喻主题有助于学生在写作、口语表达中选择合适的词汇。并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更加生动多彩,口语表达风格更自然和独特。

最后,教师在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进行词汇教学时仍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因当前将该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的案例较少,教师较难找到典例参考和借鉴。建议与有经验的教师多沟通,共同设计隐喻理论的运用方案。

五、研究展望

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者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尽管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意识到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但当前基于该理论的可参考的教学范式及参考书目较少,因此教师只能基于自身的理解和知识背景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计划。故更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更细化的教学步骤值得被进一步研究。

第二,笔者在前文中提及概念隐喻理论对于理解中英文化差异、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着积极作用。故笔者认为研究者们可在不同隐喻暗含的不同文化背景上做更加详实、具体的研究。

第三,概念隐喻理论从人类认知的角度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后续的研究者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该理论框架下的其他理论应用于二语教学中能为教学带来哪些变化。

第四,笔者认为后续的研究者可着眼于如何帮助学生进行隐喻表达,比如写作和口语交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辨识、理解隐喻词汇上。

猜你喜欢

英语词汇隐喻角度
神奇的角度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实践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