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膀胱癌患者PF4水平及AQP1、AQP3表达与疾病进展、预后的关系

2022-06-07刘建洪刘贵喜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膀胱癌淋巴结病理

刘建洪,黄 宇,刘贵喜,胡 旭,李 响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进展、复发率。血管新生在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血小板因子4(PF4)对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2]。肿瘤细胞需更多的水分子参与快速跨膜转运,以满足快速增殖的需要[3]。研究显示,水通道蛋白(AQP)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且AQP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肿瘤转移[4]。本研究旨在探讨膀胱癌患者PF4水平及AQP1、AQP3表达与疾病进展、预后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92例膀胱癌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膀胱癌诊断标准;入组前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排除标准:伴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另选择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随访 以手术开始为随访起点,按照《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5]膀胱癌随访要求,以肿瘤复发和(或)因膀胱癌死亡视为预后不良。

1.3研究方法 比较2组血清PF4水平及观察组癌、癌旁组织AQP1、AQP3表达情况;分析观察组临床病理特征与血清PF4及癌组织AQP1、AQP3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量的相关性;比较预后不佳与预后良好患者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F4及癌组织AQP1、AQP3表达对膀胱癌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

1.4检测方法

1.4.1血清PF4检测:采集2组静脉血,3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PF4水平。

1.4.2AQP1、AQP3检测:手术获取癌及癌旁组织用多聚甲醛浸泡固定,石蜡包埋,获取5 μm厚连续切片;石蜡切片脱蜡脱水,PBS液冲洗3次,每次5 min;3%过氧化氢滴加于玻片上,室温放置10 min;PBS液冲洗3次,每次5 min;加枸橼酸盐缓冲液10 min(95 ℃),室温冷却30 min,PBS液冲洗3次,每次5 min;滴加封闭液,室温放置20 min后用滤纸吸除多余液体;滴加一抗AQP抗体50 μl,4 ℃放置过夜;37 ℃复温45 min;PBS液冲洗3次,每次5 min,滴加生物素标记的兔二抗,37 ℃放置60 min;PBS液冲洗3次,每次5 min,滴加新配制DAB,避光显色10 min,10%苏木精复染2 min,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封片。低倍镜下找阳性细胞密集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QP1、AQP3阳性面积及强度灰度值,用阳性指数表示AQP1、AQP3阳性表达量,阳性指数=阳性面积/所测组织面积×阳性强度灰度值。

2 结果

2.12组血清PF4比较 观察组血清PF4水平为(0.58±0.19)ng/ml,对照组为(0.22±0.07)ng/m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

2.2观察组癌及癌旁组织AQP1、AQP3表达比较 观察组癌组织AQP1、AQP3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见表1。

2.3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膀胱癌患者血清PF4及癌组织AQP1、AQP3表达 TNM分期Ⅲ~Ⅳ期、肿瘤最大径>2 cm、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分别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最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见表2。

表1 膀胱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AQP1、AQP3表达情况比较

表2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膀胱癌患者血清PF4及癌组织AQP1、AQP3表达情况

2.4膀胱癌患者血清PF4与癌组织AQP1、AQP3相关性分析 膀胱癌患者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呈正相关(r=0.721、0.709,P<0.01)。

2.5不同预后膀胱癌患者血清PF4及癌组织AQP1、AQP3表达比较 预后不良患者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量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1),见表3。

表3 不同预后膀胱癌患者血清PF4及癌组织AQP1、AQP3表达比较

2.6血清PF4及癌组织AQP1、AQP3表达对膀胱癌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分析 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单独及联合预测膀胱癌不良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620 ng/ml、190.395、182.555、18.35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85/0.833、0.654/0.864、0.962/0.742、0.923/0.95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4、0.822、0.948、0.975。

3 讨论

血管新生是膀胱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关键因素[6]。PF4为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既往报道证实,肝癌患者血清PF4显著升高,且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可将其作为肝癌诊断、分期的依据[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血清PF4水平高于对照组,且TNM分期Ⅲ~Ⅳ期、肿瘤最大径>2 cm、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PF4水平分别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最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证实PF4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机体诸多活动存在水分子跨细胞膜转运。AQP介导的被动跨膜转运是水进出细胞重要途径[8]。细胞内水经水通道外溢是细胞凋亡的开始,推测AQP表达可通过影响水分子运输而影响细胞周期[9]。本研究显示,TNM分期Ⅲ~Ⅳ期、肿瘤最大径>2 cm、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AQP1、AQP3表达分别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最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提示AQP1、AQP3与膀胱癌的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另外还发现,膀胱癌患者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呈正相关,提示PF4与AQP1、AQP3共同参与膀胱癌的发生、侵袭、转移。

有研究表明,膀胱癌具有较高的组织间隙液压,新生血管对许多高分子物质具有高通透性,这在恶性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中也发挥重要作用[10]。本研究证实血清PF4水平及癌组织AQP1、AQP3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上述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故推测三者与患者预后有关。本研究显示,预后不良患者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ROC曲线显示,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联合预测膀胱癌不良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3、0.955,曲线下面积为0.975,提示联合检测对膀胱癌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综上,膀胱癌患者血清PF4水平及癌组织AQP1、AQP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将三者联合检测作为预后预测指标。

猜你喜欢

膀胱癌淋巴结病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