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分析

2022-06-07曹轶文蒋魏张红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头孢后遗症

曹轶文 蒋魏 张红霞

LRTI 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可因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以及理化因素、药物等引起,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该病发生的最常见原因[1]。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LRTI 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严重等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多脏器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问题[2],其发病机制为发生脑卒中后会造成脑组织局部发生低灌注或再灌注损伤,甚至出现缺氧坏死,免疫因子受到相关炎性递质会激活并穿过受损的血脑屏障,影响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进而引发自主神经及免疫靶器官功能不全[3],导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或LRTI 的发生。此外,脑卒中患者因中枢神经受损可能会出现后遗症,导致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或意识水平降低、神经反射减弱、吞咽障碍等,进而造成患者鼻、咽、口腔分泌物及食物残渣、胃肠道反流物等无法及时清除并被误吸入气道,病原体随之移位到下呼吸道而发生感染。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最常用药物类型之一,然而对于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其由于身体免疫能力的下降往往会出现多种病原菌同时感染,临床上通常选择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同时也带来了部分病原菌出现耐药性提高或多重耐药的问题,使相关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本次研究选择2018 年7 月~2020 年3 月本院治疗出院的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发生LRTI 且痰培养(+)的患者205 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痰培养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患者LRTI 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情况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7 月~2020 年3 月在本院治疗出院的205 例老年脑卒中后遗症发生LRTI 且痰培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4],病程>1 年,且均存在后遗症;年龄>75 岁;痰培养(+)。排除标准:脑卒中发生前存在肺部感染;临床资料不全;中途退出或研究期内死亡者。205 例患者中男121 例,女84 例;年龄67~95 岁,平均年龄(85.92±8.19)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了解研究内容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嘱患者漱口后均经两次深咳痰液或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采集标本后统一送控江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结果判定。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情况。

2 结果

2.1 病原菌检出情况分析 205 例患者共检出革兰阴性菌193 株(94.15%),革兰阳性杆菌6 株(2.93%),真菌6 株(2.93%)。主要检出菌种包括铜绿假单胞菌74 株(36.10%)、鲍曼/溶血不动杆菌31 株(15.12%)、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26 株(12.68%)、奇异变形杆菌22 株(10.73%)、大肠埃希菌21 株(10.24%)、金黄色葡萄球菌6 株(2.93%)等。见表1。

表1 病原菌检出情况分析(株,%)

2.2 病原菌耐药性情况分析 多数革兰阴性菌对于头孢曲松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均有着较高的耐药性,对于阿米卡星耐药性相对较低。此外,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替坦、头孢曲松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全部耐药;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对头孢替坦、氨曲南、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全部耐药;奇异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全部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性较高。见表2。

表2 病原菌耐药性情况分析(%)

3 讨论

LRTI 是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然而当前临床上大量、长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造成病原菌耐药性的加重,给LRTI 的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LRTI,通过分析研究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其感染特点和治疗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指导临床规范、科学用药,有效控制老年患者LRTI 的发生。

对于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来说,由于其年龄较大,身体器官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再加上往往合并其他基础病、病情相对较重、病程长、住院时间长等因素,导致其成为了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人群[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主要检出菌种包括铜绿假单胞菌74 株(36.10%)、鲍曼/溶血不动杆菌31 株(15.12%)、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26 株(12.68%)、奇异变形杆菌22 株(10.73%)、大肠埃希菌21 株(10.24%)、金黄色葡萄球菌6 株(2.93%)等。在老年脑卒中后遗症发生LRTI 患者中铜绿假单胞菌比例最高,证明其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该研究结果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似[6]。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易定植、易变异、多重耐药等特征,可导致人体局部化脓性炎性反应和全身性感染,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该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在临床上治愈较困难,特别是老年患者,多数伴有一种或几种基础疾病,下呼吸道一旦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后往往难以治愈[7]。

病原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多数革兰阴性菌对于头孢曲松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均有着较高的耐药性,对于阿米卡星耐药性相对较低。此外,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替坦、头孢曲松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全部耐药;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对头孢替坦、氨曲南、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全部耐药;奇异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全部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性较高。由此提示当前耐药菌问题在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LRTI中较为严重,必须要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其次,药敏检测结果中病原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可能与其临床上药物的使用率较高有关,提示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当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其中多数革兰阴性菌对于阿米卡星耐药性相对较低,可作为临床治疗用药进行选择,但也仍需注意合理用药,预防相关耐药菌的产生及药物不良反应等[8,9]。此外,还可以结合相关干预措施预防耐药菌的出现,如减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通过加强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健康管理,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定期消毒、做好对LRTI 患者的隔离措施等,减少患者感染发生及病原菌传播几率[10]。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LRTI 临床治疗要通过结合临床病原菌检查、药敏性检测结果科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尽可能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头孢后遗症
电沉积制备纳米金-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测定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春天的“后遗症”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四代头孢药功效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