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在外科手术中的效果及对出血时间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2022-06-07周红英
周红英
在实施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大出血是十分常见的一种临床急症,发生大出血的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血容量、红细胞短期剧烈下降的情况[1],如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救治,患者不仅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还可能导致死亡[2],而输血是大出血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救治方式。在实际输血抢救过程中,血站血液存储情况、临床血液输注方式都会直接影响输血效果,特别是输血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极大,若选择不当甚至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受到不利影响,发生大量出血,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3]。因而,充分认识、掌握大量输血过程中存在的凝血问题,并合理利用各种血液成分选择合理的输血方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本文选取本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外科手术需大量输血患者3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不同输血方式患者的凝血功能、出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分析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在治疗中的优点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外科手术需大量输血的患者300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3 h 出血量超过血容量的一半或者24 h 出血量超过血容量,符合《临床输血与检验》中关于输血的相关指征;输血及治疗方案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近期内使用抗凝血相关药物的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全身性系统疾病的患者。将其按照输血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A 组、对照B 组,每组100 例。观察组中,男58 例,女42 例;年龄23~60 岁,平均年龄(40.11±6.63)岁。对照A 组中,男59 例,女41 例;年龄20~63 岁,平均年龄(41.24±7.26)岁。对照B 组中,男58 例,女42 例;年龄19~61 岁,平均年龄(39.57±7.15)岁。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法。血小板输注:血小板来源于血液中心献血志愿者的血小板悬液(由经血细胞分离机获得),在20~24℃的温度下震摇处理,根据不同患者的耐受情况对其进行快速输注。冷沉淀输注:冷沉淀则为血浆沉淀物,将新鲜冷冻血液在2~6℃的条件下融化,再于36.5~37.5℃条件下恒温水浴温化,完成后向患者体内快速输注。在血小板和冷沉淀输注中,按照患者的实际失血情况对用量、输注速度进行合理调整。注意,输血过程中未对患者进行其他凝血治疗。对照A 组采用单独血小板输注法,方法同观察组。对照B 组采用单独冷沉淀输注法,方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相关指标(PT、APTT、TT、FIB)水平、出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凝血功能:采集患者的静脉血5 ml,经离心处理后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中进行检测,记录其PT、APTT、TT、FIB。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过敏、溶血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输血前,三组患者的PT、APTT、TT、FIB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三组患者的PT、APTT、TT、FIB 水平均较输血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FIB 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A 组和对照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表1 三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输血前比较,aP<0.05;与观察组输血后比较,bP<0.05
2.2 三组患者出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照A 组、对照B 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分别为(2.98±0.78)、(6.34±1.21)、(7.09±1.35)h,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包括发热1 例、过敏2 例,共3 例)、11.00%(包括发热3 例、过敏3 例、溶血反应5 例,共11 例)、10.00%(包括发热3 例、过敏3 例、溶血反应4 例,共10 例)。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A 组和对照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A 组和对照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急性大出血多发生在严重创伤、内伤出血、术中畸形出血、妇科宫外孕破裂等情况下,为促进患者的血容量、红细胞水平快速恢复,临床一般会选择给予大量血液制品输注[4-6]。常规方式包括全血输注或者全红细胞输注,虽然可以短时间内达到快速扩容的目的,但是与常规输血的患者不同,急性大出血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7],短时间内血液中出现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损失,此时为患者输注大量库存血、晶体液、胶体液会导致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稀释,使正常凝血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出血无法有效控制,甚至出现弥散性血管内溶血等并发症[8],效果欠佳,浪费大量血液资源的同时,还可能延误抢救时机,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此时就需要选择成分输血。临床关于成分血输血的指征[9,10]:当患者的血红蛋白(Hb)<70 g/L 时,给予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可促进血红蛋白水平的快速提高,使其达到100 g/L;当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50×109/L 时,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进行输注,输注量为1~2 U;当患者的血浆FIB<0.8 g/L,且APTT、TT 延长至正常值1.5 倍时给予冷沉淀输注,输注量为12~24 U。大量失血患者一般选择血小板或者冷沉淀输血的方式。
血小板是参与机体止血的重要物质,单采血小板中除含有丰富的血小板外,还有凝血Ⅴ、Ⅵ因子和FIB。血小板除了通过本身的粘附、聚集与释放功能达到止血的目的,还可以参与血管与血块的回缩、凝血、炎性与免疫反应,发挥维护内皮完整性,保护血管壁,促进血液凝固的功能[11]。冷沉淀是由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而成,含有大量凝血因子Ⅷ、FIB、纤维粘连蛋白、vWF 因子等的浓缩物,可迅速提高凝血因子水平,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而且能实现对炎性因子、非毒物质、细胞粘连等的清除,提高血管通透性,促进内皮细胞粘附功能的改善、吞噬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纤维结合蛋白也能在细胞表面粘附,形成坚固保护网,促进创伤愈合,有利于加速康复[12]。
本文结果中,输血前,三组患者的PT、APTT、TT、FIB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三组患者的PT、APTT、TT、FIB 水平均较输血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FIB 水平均优于对照A 组和对照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时间短于对照A 组和对照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A 组和对照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输注在疗效和安全性上都明显更优,这是由于联合输注可以发挥两种方式的优点,提高患者的凝血、止血效果。无论是血小板、冷沉淀的单独或联合输注,整体上不良反应、禁忌证的报道都不是很多,本文中联合输注的不良反应更少,可待更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之,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