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在慢性腰腿痛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2022-06-07杨健胜吴焯鹏罗青吴江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9期
关键词:腰腿痛经皮脊柱

杨健胜 吴焯鹏 罗青 吴江良

腰腿痛不规律地反复发作,病程长,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完善,经皮脊柱内镜手术的应用率逐渐提高[1],具有术后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势,在国际上已日渐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微创手术方法之一,并取得了优良的远期临床疗效[2]。本研究旨在分析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在慢性腰腿痛中的优越性及临床推广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9月收治的慢性腰腿痛患者4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脊柱内镜组,每组20 例。对照组中,男8 例,女12 例;病程1.5~10.5年,平均病程(5.34±1.72)年;年龄47~76 岁,平均年龄(57.86±6.05)岁。脊柱内镜组中,男7 例,女13 例;病程1.6~10.8年,平均病程(5.75±1.69)年;年龄44~78 岁,平均年龄(58.96±6.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符合慢性腰腿痛相关诊断标准、手术指征;患者知情同意随访,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4]:精神、智力障碍;无法配合随访;合并其他可能影响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的疾病。

1.2 方法 脊柱内镜组患者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健侧腰部垫高卧位,X线透视下用克氏针体表定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穿刺至术前确定的目标位置,穿刺针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本操作在透视机下进行),置入椎间孔镜,镜下止血,确定结构,去除上关节突骨质,切除突出椎间盘,减压松解神经根及硬膜囊,对破裂纤维环消融皱缩成形并仔细止血,缝合切口,对切口进行包扎的材料为无菌小敷贴。术后6 h 可佩戴腰围进行床下活动,在术后无明显不适,符合出院指征后,遵医嘱离院。指导患者需在术后3 个月避免弯腰负重,减少甚至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保障其在术后需连续佩戴腰围,最短4 周。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健侧腰部垫高卧位,X线透视下用克氏针体表定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穿刺至术前确定的目标位置,常规消毒,做大切口手术,以传统手术方式进行。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创伤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患者疗效判定标准[5]:根据腰椎功能MacNab 评定标准,优:无痛,患者恢复正常工作,活动不受限;良:偶发非神经性疼痛,但在可承受范围内,恢复正常工作;可:无法恢复工作,但功能有一定的改善;差:术后出现并发症,需二次手术。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脊柱内镜组患者的手术创伤大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脊柱内镜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脊柱内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5.00%(5/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腰腿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随着生活习惯、工作模式的改变,该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目前占据疼痛门诊就诊疾病的第一位。其主要是指发生在下腰、腰骶、骶髂和臀部等处的疼痛,其主观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痛及马尾神经受压症状[6,7]。目前研究指出[8],腰腿痛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目前尚无特效的保守治疗手段或特效的治疗药物。据不完全统计中,约80%的人有腰腿痛经历,可见其发生率之高。据调查[9],其中95%腰腿痛患者可在疼痛出现后的几个月内自行恢复,终身可不再发或者少次发作。据统计长期受该疾病折磨而无法正常生活的患者高达80%,对患者的家庭、经济均造成较大影响[10]。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占腰腿痛患者的60%以上,但部分患者会转变成半年以上的慢性疼痛[11]。

慢性腰腿痛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病程较漫长,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应用营养神经、止痛的药物,但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患者多呈现出进行性加重的情况。传统医学中的针灸、理疗、拔罐等对慢性腰腿痛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通过理疗、针灸刺激穴位,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但是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仍然出现症状反复的情况,亦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考虑原因为,上述治疗未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因此,并未从根本上去除病根,仅是缓解症状,适用于手术禁忌证或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12]。而在保守治疗无效下,手术为临床的最佳选择。早期的传统手术方法由于技术不先进,仅可以解除患者的部分痛苦。脊柱内镜手术应运而生,其小创口、易于患者术后恢复等优势受到医患人员的青睐,经临床的不断证实,其优良率可达到85%。但临床也证实,无法在内镜直视下进行硬膜囊、神经根等椎管内结构的观察。2007年伴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改良和升级,其临床应用得到逐步完善。目前,内镜技术提高了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可视程度,在手术的进程中,达到术者完全可视的效果。目前,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已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肯定。本研究结果中,脊柱内镜组患者的手术创伤大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内镜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内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学学[13]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十二届年会中发表的《脊柱内镜技术在老年腰腿痛中的应用注意点》中相关观点一致,证实了本研究的参考价值。而内镜手术的仪器较为复杂与精密,对于操作医师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需要我国逐步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使临床医生能够更为规范化、准确的掌握该项技术,使患者的治疗得以保障。由于仪器精良,费用较高,因此,需正确的进行术前评估,选取一种合适的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慢性腰腿痛患者接受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

猜你喜欢

腰腿痛经皮脊柱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只有做手术才能缓解腰腿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