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不被世界左右的钢琴大赛
——“第十六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预选赛观感
2022-06-07文/卜劼
文/卜 劼
2022年2月初得知,世界著名的“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首次改变预赛选拔方式——邀请72位入围选手齐聚得克萨斯州沃斯堡,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选拔赛(以往是评委飞赴全球几个定点城市进行选拔),十八场比赛音乐会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范·克莱本比赛有着特殊的国际影响力,预赛又集中了数量可观的优秀选手,机会难得,于是笔者怀着兴奋的心情于3月5日飞赴比赛现场。
背景与现状
历史总是有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巧合。1958年,在美苏冷战的高峰时期,一位来自美国的年轻钢琴家意外地夺得了苏联为了展示其文化软实力而举办的第一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冠军,这一结果被誉为“艺术超越政治”的典范。这位帅气的年轻人回国不久后即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钢琴比赛“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继续弘扬音乐的普世精神。从1962年第一届开始,每四年举办一次,该比赛因其对参赛选手综合实力的高标准考验而受到世界钢琴家们的高度关注。现在,它已成为与“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齐名的重要国际钢琴赛事之一。
“第十六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原定于2021年举办,但由于疫情原因,预选赛延期至2022年3月6日至18日,在范·克莱本的故乡沃斯堡市举办。为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组委会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现场有足够的义工负责登记、发放节目单、销售礼品和咨询以外,赛场的大厅、楼上和音乐厅内都布置了缜密的安保措施。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可能因为疫情原因,现场观看比赛的人数并不算多,一个大约300人的音乐厅最多时也只坐了一半。比赛现场内外也没有明显的宣传展板或广告,五位评委被安排在音乐厅二楼就座,完全不在观众的视野之内。
图1 比赛场地:得克萨斯州基督教大学百事可乐音乐厅
比赛第一天,“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组委会行政总裁雅克·马奎斯(Jacques Marquis)以不到两分钟的简短致辞拉开比赛序幕。选手们出入没有专人接送,弹完即自行离开,鲜少有和观众接触的机会。然而,当音乐响起的时候,音乐厅内的气氛完全变了,人们似乎忘记了音乐厅以外发生的所有事情,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图2 “范· 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行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雅克·马奎斯致开幕辞
本届比赛申请者来自51个国家,共388名,比上届增加了34%;最后有72名钢琴家脱颖而出,年龄最小18岁,最大31岁,分别代表22个国家。其中以韩国为最多(16位),俄罗斯其次(入选14位),中国居第三位(入选12位),美国7位。其中,一位俄罗斯选手和一位中国选手因故未能参加预选赛,因此实际到场比赛人数为70人。
表2 作品演奏频率统计表
预选赛不设规定曲目,只规定了演奏时间要在25分钟以内。组委会每天安排早、中、晚三个场次2小时的音乐会,每场有4位选手演奏,中间有20分钟休息。连续进行三天后休息一天,再接着进行后三天的比赛,七天结束整个预选赛过程。从70名选手中将选出30位优胜者参加2022年6月2日至18日的正式比赛,入选正赛的30位选手有:
Tianxu An 安天旭,中国,23岁
Yangrui Cai 蔡阳睿,中国,21岁
Albert Cano Smit,西班牙/荷兰,25岁
Dmytro Choni,乌克兰,28岁
Federico Gad Crema,意大利,23岁
Anna Geniushene,俄罗斯,31岁
Francesco Granata,意大利,23岁
Arseniy Gusev,俄罗斯,23岁
Masaya Kamei,日本,20岁
Uladzislau Khandohi,白俄罗斯,20岁
Honggi Kim,韩国,30岁
Elizaveta Kliuchereva,俄罗斯,23岁
Shuan Hern Lee,澳大利亚,19岁
Andrew Li,美国,22岁
Yunchan Lim,韩国,18岁
Denis Linnik,白俄罗斯,26岁
Kate Liu,美国,28岁
Ziyu Liu 刘子钰,中国,24岁
Jonathan Mak,加拿大,25岁
Georgijs Osokins, 拉脱维亚,27岁
Jinhyung Park,韩国,26岁
Changyong Shin,韩国,28岁
Ilya Shmukler,俄罗斯,27岁
Vitaly Starikov,俄罗斯,27岁
Clayton Stephenson,美国,23岁
Yutong Sun 孙榆桐,中国,26岁
Marcel Tadokoro,法国/日本,28岁
Sergey Tanin,俄罗斯,26岁
Yuki Yoshimi,日本,22岁
Xiaolu Zang 臧小橹,中国,22岁
参加本次比赛的选手中不乏在国际比赛中身经百战的高手,其中较为突出的有2015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刘珒(Kate Liu)、2021年“利兹国际钢琴比赛”第四名德米特罗·罗尼(Dmytro Choni)、2019年“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四名安天旭、2021年“布佐尼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金道贤,以及2021年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钢琴比赛”第六名维塔利·斯塔里科夫,等等。仅观此端倪就可以想象得到此次比赛竞争是何等激烈。现场比赛节目单上也只有姓名、年龄和曲目,没有选手简历和国籍,过于详细的介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对听众无形的影响。毕竟音乐比赛的结果有诸多可变因素。笔者也是抱着只着眼于现场的演奏状况来发表观感,在下文中也不对选手的简历和过去的战绩做过多赘述。
观察与思考
1.择优录“曲”
比赛初选的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评估一个选手是否有资格入围决赛,因此选手的第一步目标就是要做到出手不凡。那么,怎样才能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这与曲目选择则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范·克莱本比赛似乎不局限于选择“专家”(如以作曲家命名的比赛),而更倾向于选择“大家”。因此,选手要证明自己是绝对具有综合实力的钢琴家,如何选曲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其他国际钢琴大赛相比较,范·克莱本比赛的曲目选择相对自由。在独奏阶段,除了一首大赛委约作品为指定曲目以外,三轮将近140分钟的曲目完全自选。预选赛的25分钟曲目也是如此。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考验参赛者的智慧和判断力,如果第一关都过不去,何谈一朝登科。本届预赛选手的曲目选择有两个特点:首先,作品大都是在国际比赛中常见的“标准曲目”范围以内,极少出现偏门作品。其次,选择弹奏两至三位作曲家作品的人数居多,这符合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展示自己驾驭不同风格作品的综合实力。也有个别冒险型选手选择一部作品或一个作曲家,如俄罗斯选手亚历山大·厄尔曼只弹奏了贝多芬的《“黎明”奏鸣曲》;韩国选手林运灿仅演奏了贝多芬的《“英雄”变奏曲》(Op.35);日本选手龟井正屋演奏了两首李斯特作品,他们的曲目安排明显具有风险性。从统计结果来看,巴洛克和古典时期选择巴赫和贝多芬的居多;浪漫时期选择李斯特的遥遥领先,其次是斯克里亚宾、肖邦和拉赫玛尼诺夫;近现代则以普罗科菲耶夫和拉威尔最受欢迎。除去两位选手选择了较少演奏的当代作曲家以外,另外引起关注的是中国选手王一诺演奏了陈怡的作品《八板》,这是唯一一部出现在本届赛事上的中国作品,实属难得。研究选手的选曲是知己知彼、备战取胜的第一步,下列曲目和作曲家的统计或许对我国有意参加国际比赛的师生能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表1 作曲家出现频率统计表
以上统计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些作曲家和作品最受选手们青睐,同时也提醒了哪些作品最容易“撞车”。
通过现场比较,笔者感到选曲一定要在了解自身优势的前提下考虑作品本身的竞争性。比如,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是一首弹奏效果很出彩的作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美国选手雷切尔·布林身材较小,选择演奏这首作品,可能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但是与其他四位弹奏同样曲目的男选手相比,她的力量明显较弱。所以知己知彼、择优录“曲”才是取胜的关键。
2.先“声”夺人
通过第一天的比赛可以感觉到,最能引起听众注意的是那些在声音上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效果的选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典音乐的本质是对美好声音品质的追求。高水平的钢琴比赛本来就是一场对绝美的钢琴声音的角逐。
这场比赛最引人注目的首先是一些钢琴家对现代钢琴声音维度的极大扩张,我将他们称之为“扩音大师”。这些钢琴家一出手你就能感觉到他们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立体空间之内,钢琴是他们把玩的扬声器。令我印象至深的是白俄罗斯选手丹尼斯·林尼克(Denis Linnik),他演奏的德彪西前奏曲 《雪上足迹》 好像把音乐厅当作他的声控实验室,给你带来意想不到、具有实景距离感的声音效果。他还演奏了斯克里亚宾《第五奏鸣曲》和利盖蒂《练习曲》“魔鬼的阶梯”,听到后面我已经完全不在意他弹什么作品了,只是期待他又能演绎出什么新鲜的声音来。他独具立体音响工程意识,听他的演奏好像置身于3D影院立体的声音享受。同样,乌克兰钢琴家特米特罗·乔尼(Dmytro Choni)也是位音响大师,德彪西《欢乐岛》在他的诠释下成为狂欢之岛!他制造的声浪把我们带入波涛起伏的大海,情感的浪潮一次又一次朝你袭来,如临其境。转瞬间,他带来了一首利盖蒂《练习曲》“彩虹”,与前一首作品形成强烈反差,由安静、水滴般纯净的声音开始,耐心勾勒起彩虹的轮廓,在你明显地感觉到彩虹的高点之后,又徐徐回落到最后的“quasi niente”(近乎无声),一曲终了,听众仍不敢喘气。还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俄罗斯钢琴家维塔利·斯塔里科夫(Vitally Starikov),他演奏的是李斯特改编的瓦格纳歌剧《汤豪塞》序曲,这部鸿篇巨制在他的手里奏出了百人交响乐队的效果,他对瓦格纳配器音响组合在钢琴上的发挥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丰厚的声音充斥着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听来好不过瘾!另外几位印象深刻的“扩音大师”分别是韩国的韩志浩(Chi Ho Han)、金俊亨(Junhyung Kim),英国的马克西姆·基纳索夫(Maxim Kinasov)等。他们都有着冲击钢琴声音极限的秘诀。他们的演奏使其他选手自然而然地相形见绌,凸显了先声夺人的优势。在此特别强调,不可误解他们只是一味地追求大声,制造爆棚的噪音,他们的声音首先是美的、前所未有的谐和共振,其次是宏大的,最后也是震撼人心的!他们把钢琴的音量推到极限,声音却并不爆棚或虚哑。没有天然的体魄、科学的方法和舞台的经验,模而仿之是很危险的。
另外一类同样以声音为本的演奏家,我称之为“唯美派”。他们的特点是不放过手下的每一个音符,他们把钢琴的声音清晰度调整到好似给你看4K视频。例如俄罗斯选手伊利亚·施穆克勒 (Ilya Shmukler),他演奏的莫扎特《b小调柔板》(K.540),一字一句细腻的语气变化扣人心弦,似乎只有你和他在对话,情思缭绕、委婉起伏。肖邦的《船歌》(Op.60)这次比赛至少有3位选手弹奏,但是俄罗斯钢琴家阿尔塞尼·慕恩(Arsenii Mun)奏响第一个和弦之时,笔者茅塞顿开,暗暗发出“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惊叹。唯美的演奏在比赛中不胜枚举,意大利选手费德里科·加德·克雷玛(Federica Gad Crema) 柔情似水的斯克里亚宾《前奏曲》,韩国选手朴金亨(Jinhyung Park)清澈见底、色彩斑斓的德彪西《水中倒影》无不令人沉醉、回味无穷。
笔者特别钦佩致力于声音探索的一批演奏家,你可感觉到他们对音乐的虔诚和修为。他们“惜音如金”,有着强大的内省和专注力,你会一步一步走入他给你创造的世界,而在演奏中你却看不到他,只有音乐。这样的努力不仅仅开辟了美感体验的新天地,更重要的是拓宽了音乐情感表达的边界,是极具艺术价值的创意。
谈论声音不得不提现场音响和电子音响的差别问题。这样微妙、触及灵魂的音响体验只有在高质量的乐器、好的音乐厅里你才能欣赏和品味得到,任何电子音响都无法企及。
3.以“理”服人
诚然,一个好的演奏家光靠好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成熟的音乐家必须具备“三理”:独特的艺术“理念”、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成熟的“理性”思维。对音乐表演而言具有说服力的诠释往往来自深厚的“琴外”修养。在这样高水准的比赛中,听众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三理”在每位选手身上的体现。
艺术理念的不同直接表现在对乐曲诠释的结果上。举例来说,这次比赛中有一对选手碰巧有两首曲目“撞车”。一位是代表美国的刘珒,另一位是代表中国的孙榆桐,她们演奏的两首相同曲目分别是贝多芬《第三十一首奏鸣曲》(Op.110)第一乐章和普罗科菲耶夫《第八首奏鸣曲》第三乐章。刘珒前一天登场,她的贝多芬从第一个音开始就好像不是在人间发出的,意境高远,若虚弱实,乐势不拘泥于节拍的束缚,听来令人窒息;而第二天孙瑜桐的贝多芬犹如沧桑老人暮年之回望,淡定而悲凉,结构稳固,一丝不苟。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八奏鸣曲》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是普罗科菲耶夫三首战争奏鸣曲的最后一首,表现了战争的惨烈,但是两位钢琴家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刘珒这时变成了一位女战士,犹如花木兰亲自披挂上阵,一片厮杀,而孙瑜桐则如孔明摇扇,指挥若定,偶尔还露出笑容。两位钢琴家一位参战,一位观战,耐人寻味。
选手的音乐理论修养也在比赛中得见高下。代表法国和罗马尼亚出战的迪米特里·马利南(Dimitri Malignan)演奏了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下册)第十二首《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MW 881)。这首乐曲为古二部曲式,两段各自反复一次。一些演奏家在反复时通常会改变运音法,或者调整力度变化,但是马利南在反复时不仅改变了运音法,而且还加入了许多即兴的装饰音,这非常符合巴洛克传统,说明他对巴赫有较为深刻的研究。加装饰音需要研究和声,懂得作曲,更要通晓传统,琢磨趣味,这对于音乐理论和历史方面的知识要求是非常高的,一般较少有人去碰,只有非常严肃的巴赫演奏专家,如安德拉斯·席夫、罗伯特·列文和郎朗等会这样做。另外,这种加花装饰是很个性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意,不可能照搬他人,这也就增加了难度。也正因如此,这位演奏家的巴赫诠释会立即引起评委们的注意,这是位学者型的演奏家。
成熟的演奏必然是理性思维的结果。通常我们认为乐感和表现力的天赋很重要,这在前期学习阶段有优势,但到了演奏阶段便不够用了。傅聪应该说是很有音乐天赋的吧?但听他讲课你会发现他对每一首作品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而且每一句、每一个音怎么弹都讲得出道理。在整场比赛中我们看到不少演奏家年纪不大,但已经有很严谨的思维能力了。这里不得不提一位18岁的韩国选手林运灿(Yunchan Lim),听他只弹一首作品已经感到非同一般,看到他选择弹贝多芬《“英雄”变奏曲》就更能断定他是有备而来的。因为这首作品有很多麻烦的地方,并不是技术上的“别扭”会难住年轻演奏家,而是乐曲的结构很难把握,它不像奏鸣曲分乐章、主题、副题等结构上的自然对比,这首25分钟左右的变奏曲从简单的主题陈述开始,到最后的赋格段落是一个很长的蜿蜒曲折的发展过程,处理不好很容易让人觉得冗长无趣,让听众走神。但是,林运灿的处理让听众从头到尾并未感到乏味,他有绝对的技术把握,饱满而有共鸣的音色,每首变奏弹得活灵活现,他还善用休止,在变奏段之间将听众的注意力拉住,充分显示了他少年早熟、匠心独具的演奏风格。中国选手安天旭的门德尔松《庄严变奏曲》则是我听到的最温暖、最有合理音乐设计的演奏,完全没有沉闷和冗长之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了他的匠心独具。
理性的思维并不排斥感性的表达,但感性的表达如果缺少理性的设计便会流于表面。比赛中常听到很多才华横溢的青年钢琴家,不是放任自己本能的表达,便是刻意模仿某位大师留有痕迹,相对于有深度的钢琴家,他们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4.出“奇”不“易”
在比赛中特立独行、独树一帜一向比较危险。大家熟知的波哥雷里奇就是个例子。无独有偶,这届比赛也来了一位上届肖赛决赛入围,但因弹奏风格独特而未能获奖的选手——拉脱维亚钢琴家乔治·奥索金斯(Geogijs Osokins)。他在这次选拔赛中的表现同样令人称奇。首先是他自带琴凳,这琴凳是法奇奥里(Fazioli)钢琴公司专门为他定制的,正方形,可以放到比一般的琴凳低,他坐得很低,胳膊肘基本在键盘以下;其次是他的音乐表达方式,他可以用非常感性和即兴的方式将你一下带入音乐当中,但是很快你就会有一种迷失的感觉,这在他弹奏的肖邦《练习曲》(Op.25,No.10)的处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乐曲中几次渐强他都纹丝不动,当接近高点时忽然加强而后即刻突弱,颇为夸张。接着听他弹李斯特《但丁奏鸣曲》,好像他总是把所有的音符都抱在怀里,不肯松手,他的音乐涌动缠绵,将听众牢牢吸引,但长时间的涌动酝酿却不见爆发的瞬间,难免让人有一种期待落空的感觉。上文提到过的韩国选手金俊亨也是一位奇才,他具有宽厚的声音、超燃激情和能量,属于重量级钢琴家!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特殊的发型,像极了微信表情包里的蘑菇头,他似乎也知道这是他的“招牌”,在弹奏中几乎是一句三甩头,前仰后合,夸张的肢体动作非常具有娱乐性。
奇才最终还是“才”。这两位选手,抛开他们的特殊表现方式,俨然也是无可置疑、具有实力的钢琴家,他们手下传递出来的每一个音符无不闪烁着天才的灵光。遗憾的是,他们在“主流”和“标准”的审视下往往不容易在讲究正统的比赛场合功成名就。
另外一种“不易”现象也值得一提。这次比赛有三位来自哈佛大学的在校学生。他们分别是华裔选手黎安宇(Andrew Li)、韩裔选手金亨道 (Andrew Hyungdo Kim)和美国选手克莱顿·斯蒂芬森(Clayton Stephenson)。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杀入预赛,笔者听了他们现场弹奏表现后认为,他们绝对具备入选前30名的实力和水平。他们在哈佛有的学经济,有的学金融或者人文科学,但同时都在波士顿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我们都会好奇,他们如何在应付顶尖大学功课的同时,还有时间练琴?笔者在黎安宇弹完之后专门去后台向他表示祝贺,问及时间如何计划,他说每天以15分钟为单位安排一切,就在来比赛的前一天,他才刚完成了一篇一百页的期末论文。这样学业与琴艺兼优的人才是不是也算是“奇才”呢?其实这种现象在美国非常普遍,学生在音乐、体育和美术上成绩卓著的,绝大多数功课也名列前茅。多项研究证明,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不仅不会相互干扰,反而会相得益彰。
评估与展望
近些年来,重大国际比赛总体上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俄方翘楚,“韩”流涌动,美国守底,中国有望。本届比赛基本也是这个局势。
纵观本届比赛,俄罗斯选手入围14人,实际参加预赛13人。从演奏水平看,依然拥有绝对实力,他们在钢琴声音方面的追求明显独领风骚。还有一个现象是,本届俄罗斯表现出色的多为年龄较大的选手。如现年31岁的安娜·吉纽森(Anna Geniushene)展示出了极高艺术修养,呈上了一场教科书式的演奏;30岁的塔蒂亚娜·多罗霍娃 (Tatiana Dorokhova)、27岁的维塔利·斯塔里科夫(Vitally Starikov)和同根系28岁的乌克兰选手丹尼斯·林尼克(Denis Linnik)都展示了较为成熟的一流钢琴演奏家的素质。
近些年来,韩国钢琴人才层出不穷,大赛成绩耀眼。继2015年韩国钢琴家赵成珍在“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夺冠之后,2017年韩国选手鲜于艺权(Yekwon Sunwoo)又在第十五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上夺得金奖。这大大地刺激了韩国的钢琴教育,尽管本届比赛韩国多达16位入围选手全部出场。但总体来说水平不齐。从这次初选现场情况看,弹得好的不少,但还没发现明显有望夺冠的高手,或许金俊亨(Junhyung Kim)和本届年龄最小的选手林运灿(Yunchan Lim)有可能可成为黑马。从趋势上看,韩国在今后几年会呈上升趋势。
今年代表美国入围的六位选手中有三位亚裔,都身手不凡。其中刘珒人气最旺,有望为美国再次争光;黎安宇年轻,具有很强的音乐敏感性和理性思路,完全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职业钢琴家;另外,克莱顿·斯蒂芬森上榜应该也毫无悬念。
本次入围的中国选手整体水平属于中上,有很大希望。安天旭、孙榆桐和蔡阳睿三位男生具有栖身前三十的实力。几位女选手给我印象也极深:李颖的精致、王一诺的奔放、李思倩的大气在初选中都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中国选手在钢琴上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功底毋庸置疑,但长远来看,要成为大钢琴家可能还需要时间。笔者在比赛间隙非正式地和一些选手交流,我有意问了同一个问题:“你想让听众对你的演奏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欧洲选手出现较多的词是“beauty”(美)、“music”(音乐);俄罗斯出现较多的是“real”(纯真)、“love”(爱);美国选手说“inspired”(触动)、“into music”(沉浸在音乐中);中国选手大多需要想一下,说“做好自己”“希望听众喜欢”。这里没有标准答案,但不同的回答方式是否也给我们一些启示呢?
一周的比赛,低调地开始,平静地结束。当最后一位选手弹奏完毕之后,没有官方讲话,也没有拍照,如同一场正常的音乐会散场。笔者走出场外时百感交集,一周来听觉上的冲击和震撼难以言表。看到最后几位选手正在准备离开,忙上前对他们表示了祝贺和感谢,正是这些音乐家们为我们带来了超越一切的音乐盛宴。这场特殊时期的国际大赛真正印证了范·克莱本先生的那句历史名言:“如果你抓住了音乐的美和灵魂,你将不被世界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