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落实河湖长制 稳步提升生态环境
2022-06-07葛呈花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水务局江宁街道水务站
葛呈花/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水务局江宁街道水务站
自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把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生态为主要任务,以建设幸福河湖为标杆,巩固落实河长制,稳步提升水环境,着力打造水美乡村、水美街道,全力开展河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持续改善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河湖长制取得显著成效。
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层层压实责任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督查督办、严格考核,层层压实责任,不断完善河湖长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名”到“有实”“有效”转变。建立区、街、村三级129名河湖长的工作网络,全域29条河道、13座水库、11座重点塘坝及80多处小微水体全部列入河湖长制管护名录,实现全覆盖管理和保护。一是严格要求河长履职尽责。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多次专题研究河湖长履职工作,根据《关于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履职尽责的通知》文件精神,形成区级河长领头示范,各级河长勇于争先的履职氛围。各级河湖长按照《南京市河长湖长履职办法》,全面高效完成巡河履职任务,区、街、社区三级河长按要求及频次开展常态化巡河,继续履职尽责。河长制公示牌根据人员变动及时更新。长江岸线另增段格长制,街道责任范围包括新洲、星辉社区4个段格,配齐4名段格员,强化巡江护江。2021年街道及各社区组织清理水面垃圾896吨,投入人工10060个、船次250台班,使用编织袋27800条,让美丽乡村水清岸绿。二是完善河湖长工作机制。在充分实行“河湖长制”8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坚持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区域协作,创新实行“河湖长+断面长”“河湖长+网格长”“河湖长+岸线长”“河湖长+段格长”“河湖长+检察长”等管理模式,探索跨区域联合共治,建立跨界河湖联合河湖长制,实现联防联控、水岸同治、齐抓共管、多点发力,打破行政壁垒,打通行政司法衔接通道,有效破解水环境治理难题。三是科学编制实施“一河一策”。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规划、因河施策的原则,编制完成全街道列入河湖长制管理的所有河湖的“一河一策”,明确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落实责任。在此基础上,将河湖长法定职责、责任河湖简况、巡河履职程序等重点内容汇编成册,制定形成“河长手册”,确保河湖长人手一册,随时查询,方便履职。
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河湖长效管护
一是“清四乱”常态化。持续落实河湖“清四乱”工作,各社区扛起属地责任,加强“四乱”问题发现力度,将“四乱”治理在萌芽状态。2021年底,街道已完成12处问题整改。对2020年“清四乱”B类、C类工单,进行再疏理,“一点一策”制定相关整治方案,持续推进整治工作。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委托江宁水务集团公司对实施物理封闭的子汇洲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及水质自动监测站进行管护,实施24小时保安值守制度,对水源地及取水口进行日常巡查;编制完成《江宁区长江子汇洲水源地长效管理与保护评估报告》、修编《江宁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2019-2025)》,落实《江宁街道2020年子汇洲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开展环境问题整治,确保水源地环境安全。新济洲应急备用水源地、杨库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工程正加速推进,工程整体进展符合预期。三是构建河湖管护长效机制。积极推进骨干河道管养规范化管理,区属河道管护全部实行管养分离,择优选择养护单位进行专业化养护。街道每月抽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奖励挂钩,同时,积极尝试建管养一体化机制,采取DBO或EPC+O等模式,引进专业队伍,强化水质维护和设施运行,巩固整治成效。
严控水环境污染,加强水污染防治
“十三五”期间,街道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滨江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并有所提升,2个省考断面水质达到考核标准,3个市考断面水质Ⅳ类以上,所有考核断面水质实现全年稳定达标。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获评2020年住建部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一是严格管控排水行为。加强排水许可证核发及事后监管执法工作,遏制污水违规排放行为,全街道共办理排水许可证94本。二是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采用种养结合,就地利用和协作生产有机肥等模式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及综合利用,实施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积极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控制。三是突出船舶污染治理。开展船舶污染防治专项检查,清理“三无”船只199条,动静结合,加大港口码头巡查力度。重点加强对船舶油污水、垃圾和生活污水排放的管控。
开展水环境治理,修复河湖水生态
一是紧绷“省市考断面达标”的弦。2021年,江宁街道水质考核断面共5个,2个省考断面Ⅱ类、Ⅲ类标准;3个市考断面Ⅳ类标准。街道通过实施雨污分流,沿河排口整改、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循环补水等科学措施综合治理水环境,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二是重点治理较差水体。2021年排查出街道较差小微水体45条,实施月监测。属地社区开展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种植水生植物生态治理、清淤疏浚等措施来改善水质,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实施生态工程。铜井河生态补水工程即将施工。俞王庄河、柏水桥河生态补水方案编制中,已列入2022年城建计划。另外,在长江江宁段岸线清理整治基础上,对19.08公里堤岸及新济洲5个洲岛水岸近18400亩湿地开展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打造了一批“水美乡村”。
河湖长制需要各级河长切实加强日常挂钩河湖的巡查频率,打通河湖水环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一是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达到预期效果。细化目标任务,加强分工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持续深入推行河湖长制。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安排河湖长制有关专项资金,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河湖管理保护项目及河湖长制工作经费的落实。三是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以长江保护为标杆,推广治理和管护经验。将河流整治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体系,以河湖“清四乱”为抓手,着力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水平,建立河湖网格化管理模式,强化河湖日常监管巡查和空间动态监管。四是进一步加快“幸福河湖”建设。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到2035年全区河湖总体建成“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