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耕地质量保护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022-06-07徐丽萍王天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耕地

徐丽萍 王天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助力乡村振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聚焦耕地质量建设与土壤环境保护,坚持以耕地保护量质并重、用养结合、建管协调、生态优先为理念,以质量兴农、绿色发展为导向,扎实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为扎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六合区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主抓、多方配合、农民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和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促进上下联动,形成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推进整体合力。通过农田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环境改善,实现了田块方整化、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化、农耕机械可作业化,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推进农业集中化、现代化,全区耕地质量保护成效显著。一是耕地质量等级不断提升。六合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提升,近6年平均提升了5.95g/kg;耕地质量等级逐年提高,中高等地占比99.26%。二是高标准农田占比持续增长。近5年六合区以高标准农田作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累计实施国家级高标准农田近9万亩,实施市级耕地质量提升片区项目22.11万亩,实施市级高标准农田2.01万亩,2020年被列为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励县,并获得相应支持措施。三是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不断提升。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主推稻麦油“大配方”肥料施用占比近40%,新型肥料施用占比近10%,农民按方施肥占比50%以上。四是化肥使用量持续削减。全区以“精(精准施肥)、调(调优施肥结构)、改(改进施肥方式)、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轮(轮作休耕)”为路径,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推、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思路,通过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大力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实现自2017年起化肥使用量年年负增长。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为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六合区整合农业、国土、水务部门涉农项目和资金,集中连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统一实施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田间灌排设施与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体系等工程,增强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最终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近几年共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片区45个,实施面积22万亩。

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立足丘陵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理念,着力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充分挖掘农田功能价值,探索形成“多元化参与、多要素融合”的推进机制和实施模式。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几年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达33万亩。建立健全社会主体参与机制,着力拓宽农民参与渠道,变政府包揽、单打独斗为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真正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办成“惠民工程”“民心工程”。突出管理创新,把好项目建设“质量关”,始终把高质量要求贯穿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各环节,全面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带一片,确保高标准农田“建得成、管得好、受益长”。

创新精准施肥方式。根据土壤类型、种植制度、地力水平、耕地环境状况等因素,六合区建立省市基本农田监测点67个、区级农田监测点30个、耕地质量调查点90个、测土配方施肥调查点125个、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点33个、墒情监测点11个、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效果监测点22个。不断构建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每年持续开展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掌握耕地地力、土壤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耕地改良利用、合理施肥等提供科学依据。持续做好取土化验、田间试验、农户施肥调查、测土配方施肥系统数据更新与完善等基础工作,根据土壤供肥保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实行分类指导。发布县域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主推肥料配方,引导企业按方生产,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推广新“五个一”技术模式,强化配方肥应用落地,让作物吃上“营养套餐”。开展个性化测土配方施肥“四统一”(统测、统配、统供、统施)服务,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针对每个种植大户的不同地块使用红外光谱仪快速检测土壤养分,依据土壤养分数值、肥料利用率、土壤养分状况及目标产量拟合肥料配方,聘请中科院土壤所与耕保体系专家进行肥料运筹方案把关,制定合理的肥料施用方案,做到一户一地一方案。应用智能配肥机进行配方肥生产,统一配送并应用机械撒施到田。

探索新工艺、新技术集成应用。一是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集成试验示范,研究补充耕地耕层构建、丘陵地快速培肥技术和养分高效管理技术,开展农田生态化、退水循环利用示范,探索节肥、节水、节本的地力提升新路径,培育耕作层、养分均衡的健康肥沃土壤,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耕地质量提升综合技术模式;二是探索建立稻田“水肥一体化”示范区,采用微灌与施肥结合的方式,建设固定式雾喷设备、施肥系统和泵房,实现灌溉与施肥一体化,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三是积极推广示范“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缓释肥”技术,因地制宜推行一次性施肥、“一基一追”或“一基两追”施肥模式,实现“三省、两减、一稳、两提”,即省工、省力、省肥,减少施肥次数,减少肥料浪费,稳产或增产,促进了稻米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双提升”。

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以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为出发点,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推行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鼓励增施有机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建立废旧农膜回收机制,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降低投入品使用带来的污染风险,不断改善耕地生态环境质量,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以长江大保护为契机,打造沿江五公里“两减”示范带,通过建设省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大力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实行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农作物绿色防控、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7项措施,实现化学肥料和农药用量双减,依托“赵坝紫雁”品牌,打造优良食味稻米生产展示基地。

猜你喜欢

高标准农田耕地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重庆今年将新建226万亩高标准农田
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获批复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2022年我省将建成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汪岗镇三万亩农田改造工程启动
黑板像农田
高标准要求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