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无锡路径”

2022-06-07吴立刚江苏省无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农村

吴立刚/江苏省无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江苏省无锡市坚持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作为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基础,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争当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把握机遇,主动作为,蹄疾步稳启新程

坚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谋划推动试点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注重政策引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支持保障,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激发新活力、实现新突破。

坚持高位推动,全面吹响“集结号”。建立完善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的组织领导机制,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健全协同推进机制,组建成立工作专班,确保试点任务顺畅高效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对“十四五”无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动员部署大会、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并讲话,引导全市上下“一盘棋”谋划、“一条心”行动、“一股劲”落实。2020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关工作近30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130余次,有力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深、求新求实。

坚持系统谋划,科学绘就“规划图”。市委市政府与江苏省社科院开展战略合作,研究出台《无锡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明确5个方面25项主要任务,提出包括5大类34项指标的指标体系。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突出农业功能价值,彰显江南文化底蕴,编制并实施全省首个农业农村空间规划——“五园五区六带”规划,精心规划了一批前景好、规模大、层次高的产业发展类、乡村建设类和改革创新类项目。坚持上下合力、同频共振,组织指导全市6个涉农板块因地制宜制订出台实施方案,编制农业农村空间规划,研究提出创新特色工作计划。

强化政策保障,统筹打好“组合拳”。坚持“四个优先”方针,全面落实人才、资金、土地等方面支持保障,有力引导各类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2021年,无锡市区农口支出预算达到15.77亿元,全市单列新增农村住宅建设用地计划1455亩,新增省乡土人才“三带”行动培养对象12人、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研究出台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善治体系建设、“美丽农居”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专项政策文件,组织开展了“百企建百园”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推三治五化”行动、乡村治理“六个一”建设、集体资产“双清”行动等一批创新实践。

注重示范先行,精心培育“先导镇”。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创新培育农业农村现代化先导镇,切实增强镇级服务能力、发展能力和承载能力。精心编制镇域详细规划,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强化项目招引、打造特色亮点。设立市级先导镇财政专项资金,以项目资金补助形式,从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研究制订先导镇监测评估方案,建立领导服务挂钩机制,强化跟踪督导,开展动态管理。目前,全市12个先导镇中已有4个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狠抓考核激励,合力耕耘“责任田”。针对各市(县)区农业农村发展实际,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个性化的任务书,推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有力落实。每年制订下发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并且逐项分解到各地各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有力强化责任导向、充分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考核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将各地各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各镇(街道)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水平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建立健全季度通报工作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实地督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考核督查体系,以真督实考的“硬碰硬”,推动工作成效的“实打实”。

通过大力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工作,无锡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两年荣获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综合排名第一等次,获得2021年度全省促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效明显地区激励,成功争取首批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首批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要荣誉试点。

高点定位,真抓实干,浓墨重彩谱新篇

2022年,无锡坚持在速度进度上率先、质量水平上领先、示范引领上争先的目标定位,大力推进“三园一区一居”(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园、农业特色园、城乡融合先导区、美丽农居)建设,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中担起新使命、走在最前列、谱写新篇章。

聚力农业现代化,打造高质高效“品质田园”。以稳产保供为基础,以提质增效为方向,着力增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一条符合无锡特点的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之路。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确保完成省下达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任务。坚持规划引领,以“三调”数据为基础,编制实施现代农业专项规划,以粮食、蔬菜、水产、畜禽等行业为重点,明确划定农业生产空间。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装备提档升级,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5%以上,到“十四五”末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稳定耕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健全园区载体,全面推进“区级科技园、镇级产业园、村级特色园”建设,引导园区健全运营机制、集聚先进要素,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优质稻米、精细蔬菜、精品水果、名优茶叶、特种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支撑,加快省农科院无锡分院建设运行,推进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建设,强化现代种业、生物农业、数字农业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加快绿色发展,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令,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70%。

聚力农村现代化,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坚持系统思维,强化战略眼光,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年内全市所有规划发展村庄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制订出台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标准,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燃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事业发展,让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再有明显落差。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构建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巩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全覆盖成果,加快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深化长效管护“六有”机制,优化完善“红黑榜”评估机制,培育选树“最美村庄”,实现自然村检查全覆盖。坚持把“美丽农居”建设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紧密结合,鼓励支持老旧农房改造,加强新建农房风貌塑造,制订完善配套政策,建立规范操作体系,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升级版”,建成6个“美丽农居”先行点、20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争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持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农村头雁“领飞争先”行动,健全村级民主协商平台,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等手段,“五有五强”型村党组织书记比例达到90%,重点打造1个数字乡村治理示范点。

聚力农民现代化,打造富裕富足“幸福乐园”。健全农民增收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增强农民能力素质,制订出台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培训体系和激励体系,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鼓励引导大学生、农业科技人员、规划设计师和工商企业家等各界人才入乡创业。深入实施产业富民行动,发挥农业园区、行业协会、农业企业等作用,建立完善联农带农惠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按照“一村一策”思路科学制订发展方案,推进镇村联合发展平台建设,探索融合经济、飞地经济、服务经济、绿色经济等转型发展新路径,支持参与加油站、农贸市场、企业公寓等优质项目,深化“政经分开”改革,村级集体收入基准线超250万元、平均线过1000万元。织密织牢农村民生保障“兜底网”,持续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建立健全基本生活救助标准动态调整、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等机制。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农村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