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本·守正·出新
2022-06-07张利利
张利利
作为文化教育之邦,浙江历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是教育家成长的沃土和摇篮。
古代浙江就曾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如东汉时期提出“元气自然论”的王充、南宋“永嘉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叶适、明代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王守仁等等。近代以降,浙江更是不乏学贯中西、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的优秀教育家。他们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等领域引领风潮:如提倡“富强之源在兴学”“自强之原莫先于兴学”、最早创办新式学堂的一代大儒孙诒让,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京大学之父”蔡元培,主张“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蒋梦麟,主张培养“转移国运、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才”的竺可桢,提倡“学校当以陶冶人格为主”的经亨颐,提倡“全人生指导”的杨贤江,倡导“活教育”的陈鹤琴等等。近代浙江教育家不仅在浙江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引领潮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走出家乡、立足全国、放眼世界,活跃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各个领域,做出了许多具有开拓性的重大贡献。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或许,这种说法有些绝对化,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一个校长往往能决定一所学校的高度和深度。捧读《浙江省百名优秀校长的办学故事》,可以发现,每一位校长的办学理念中都蕴含着“务本、守正、出新”等基本特征。
一、务本。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成就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这一点在校长们的办学主张和办学故事中得到了共同体现:杭州第二中学尚可校长主张“教育是唤醒和哺育、引领和建构”;宁波镇海中学吴国平校长主张“教育重在自觉,贵在成全”;长兴中学钦国强校长主张“培育和谐成长的人”;衢州高级中学周晓天校长主张“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绍兴柯桥区实验中学董建康校长主张“让学生灵动幸福地成长”;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张浩强校长主张“努力让师生‘幸福生活每一天’”;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高志刚校长“坚守职教情怀,彰显中职美好教育价值感和幸福感”;杭州市学军小学张军林校长主张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幸福的人生”;桐庐县实验小学吕桐军校长倡导“修身养正,让每位孩子做有气质的朝阳学子”;武义县壶山幼儿园园长徐瑛主张“‘乐天乐业乐善’,做有根有魂的学前教育”……这些观点与当前提倡的“立德树人”理念完全相符,即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解答了“办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
二、守正。教育是慢的艺术,是静悄悄的革命。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一点在校长们的故事中体现得頗为充分:温州市绣山中学林晓斌校长提出“让孩子遇见一生的伙伴”;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陆熊校长主张“办一所有光亮的学校”;江山市第二中学祝春华校长主张“办一所师生喜爱并留恋的学校”;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董建康校长主张“让学校成为师生向往的美丽家园”;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彭金华校长主张“打造有温度的学校”;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章振乐校长主张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乐园”;海盐县实验中学宋海平校长主张“让学生在学和玩中成长”;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东阳花园外国语学校韦红斌校长主张“向美而行,安静做真实的教育”;温州市籀园小学金子翔校长主张“与孩子站在一起”;常山实验小学封鸣根校长主张“让校园成为孩子最向往的地方”……诚然,急功近利是教育的大忌,教育绝非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这些教育办学实践,呈现了“慢教育”的优雅与从容,展示了“真教育”的自信与笃定,为我们解答了“怎样办教育”的问题。
三、出新。教育的美丽源自创造的魅力。邓小平同志说:“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引领着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在校长们的办学故事中,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倡导的翻转课堂、STEAM、创客、项目式学习等代表着未来教育新方向的教育新样式比比皆是:宁波市惠贞书院杨云生校长倡导“‘四界’融合,旨归于创新”;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王小林校长主张“勇立潮头办名校 敢为人先创品牌”;浦江县实验小学徐双莲校长倡导“契约文化”;永康市大司巷小学黄伟星校长主张“‘五悦’特色”;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王慧琴校长倡导开展“数字‘百草园’课程”;武义县熟溪小学张智武校长倡导“做教育的创客”;杭州天地实验小学王雷英校长倡导“走进‘功夫熊猫’的教育理想国”;宁波市奉化区岳林中心小学侯军波校长“愿做那踏浪而行的教育‘弄潮’者”……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身处大数据时代,这些勇于教育改革创新的探路者,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而努力,也为解答“教育如何走向未来”的时代命题而努力。
2021年3月6日,习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教育界委员时提出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八字箴言,点明了教育的本质与核心任务。在《浙江省百名优秀校长的办学故事》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体现这八字箴言的现实景象,并感动于浙江教育的昨天,欣忭于浙江教育的今天,憧憬于浙江教育的明天。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