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22-06-07李群仙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2年5期
关键词:动脑动手创造力

李群仙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创新中获得成长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课堂兴趣,激活创造性态度;提出问题,启发感知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开展实践,提升认知能力,培养创造性技能;以情导志,激励正向发展,培养创造性品格”等策略,将创意融于课堂和生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创造力;动手;动脑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新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使命。统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的核心主题为“有创意地生活”,旨在引导学生将创新意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从而不断改进生活方式,实现自我成长。如何基于这一主题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以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第七课《我们有新玩法》“我们一起来创造”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课堂兴趣,激活创造性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更有热情地投入课堂,为创造力的产生奠定基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内在动力,教师把经典动漫中的卡通人物“哆啦A梦”引入课堂,创设相关情境,并让这个情境贯穿整堂课。

【教学环节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课堂伊始,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一小段经典的动画片,内容是“哆啦A梦的趣味盒子”。

师:你们喜欢这段动画片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喜欢哆啦A梦和它的趣味盒子,因为它特别神奇。

生2:我希望拥有一个这样的趣味盒子,它可以变出各种新奇的东西。

师:小朋友们的梦想成真了,哆啦A梦和它的趣味盒子来到了课堂(出示趣味盒子)。让我们边动脑边动手,和哆啦A梦一起,完成“超级变变变”。

哆啦A梦憨态可掬的样子、天真童趣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后期学生创造力的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提出问题,启发感知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产生的首要前提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提问的方式开展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对同一问题、同一观点进行多方面思考,发表与别人不一样的见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与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协调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或鼓励。

【教学环节2】头脑风暴,变废为宝

(一)“百变”矿泉水瓶,归纳“变废为宝”的方法

师:哆啦A梦的趣味盒子里有什么?谁来摸一摸?

(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矿泉水瓶。)

师:这是一个空的矿泉水瓶。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把它放入可回收垃圾桶。今天,我们来听一听哆啦A梦的想法。

(教师出示哆啦A梦头像的图片,播放录音:“小伙伴们好!对于这个废旧的矿泉水瓶,你们能不能把它变成有趣的玩具?小脑筋,动起来,想想可以怎么变?”)

生3:我想往里面加一些水,用来做水枪。

生4:我想往里面加入小石子和沙子,做成沙锤,在音乐课上用来打节奏。

师:你们用了“加一加”的方法来制作新玩具(板书:加一加),和老师想到一块儿去了。老师往矿泉水瓶里加入了沙子,把它做成了保龄球玩具,谁想玩打保龄球的游戏?

(学生体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

师:除了加沙土,还可以怎样玩?

生5:既然可以加一加,就可以减一减。我想“减”掉瓶子的上半部分,把下半部分用来做花盆。

生6:我也想减一减,把瓶口部分留下来做漏斗。

生7:我想用瓶子最底下的部分用来做美术课的调色盘。

(教师现场演示。)

师:看,我們用减一减的办法,做出了漏斗、花盆、调色盘,真是一“减”多用啊!(板书:减一减)

生1:我们还可以把下半部分稍微改一改,制作一个小巧的花篮,用来放橡皮、纽扣等小物件。

生2:我想把中间部分美化一下,做一个笔筒。

师:经过“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等方法,废弃的矿泉水瓶变成了宝物(板书:变废为宝),真神奇啊!

(二)思维迁移,渗透“变废为宝”的理念

师:你们有没有这样变废为宝的经历呢?你们改造过什么废弃品?

生3:我用纸板做过飞盘,和同学比赛谁扔得远。

生4:我用塑料袋做过降落伞。

生5: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组织小朋友开展了一次环保时装秀,时装秀的作品全都是用废旧物品制作的。

师:老师收集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图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欣赏一组变废为宝的图片。)

师小结:看来,创造并不难,只要开动脑筋,废品就可以实现大变身,成为好玩、好用的物件。

儿童的道德成长是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适切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在上述案例中,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从“百变矿泉水瓶”这一生活问题入手,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等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突破思维定式。其次,在学生初步进行创新尝试后,教师引导他们进行迁移,引出“生活中的变废为宝”这一问题,实现触类旁通。最后,教师让学生在分享自己的创意的过程中实现成长。

三、开展实践,提升认知能力,培养创造性技能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是陶行知先生对创造力做出的最好阐述。实践证明,创造力时常需要通过积极的动手活动才能呈现出来,而综合实践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表现之一。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设计、实践、评价等环节,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的目标。

【教学环节3】小组合作,百变大咖

(一)动手做一做,变出新玩具

师:心动不如行动。下面,我们就开展“变变变”的活动,制作新玩具。(板书:制作新玩具)看看,哆啦A梦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趣味盒子,盒子里是常见的废旧物品。我们一起来听听哆啦A梦的要求(播放录音):“小伙伴们,你们能不能用灵巧的双手把趣味盒子里的废旧物品变成自己喜欢的玩具?制作要求如下:1.小组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一件新玩具;2.给新玩具起个有趣的名字,想想可以怎么玩;3.把新玩具放到展示台上,由小组长进行汇报展示?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动脑筋、最有创意。小巧手,动起来!”

在动画片《哆啦A梦》的主题音乐中,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新玩具,并在完成作品后进行汇报,具体如下。

生1:我们组用了“减一减”的办法,在废纸板中间剪了个洞,用来玩套圈的游戏。

生2:我们用废弃的糖纸、瓶盖和橡皮筋制作了一个小毽子。

生3:我们用瓶盖和废旧毛线制作了一个溜溜球。

生4:我们组用瓶盖、棉签和纸巾盒做了一辆小汽车。

师:大家都对废旧物品进行了创造,这么多的新玩具一定能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

(二)动手玩一玩,变出新规则

教师从学生制作的玩具中选出毽子,带领学生尝试不同的毽子玩法,而后根据不同的游戏规则(如表1)开展比赛。

师小结:你们看,我们对游戏规则略作改变,就能创造新的玩法。(板书:创造新玩法)学到这里,哆啦A梦又有话要说(播放錄音):“小伙伴们,你们跟着哆啦A梦玩‘超级变变变’,玩得开心吗?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这样爱动脑筋,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乐趣,我们也能节约更多的资源。”

本环节,在做中学、玩中学、边想边做等方式的引领下,创造性思维由萌芽进入实用的阶段。学生不断改进与创新,养成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动手习惯,将创新意识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以情导志,激励正向发展,培养创造性品格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从创新动机的产生到创新过程的延续,再到创新结果的验证,每个环节都蕴含着创造者的个性和情感。教师在带领学生体会了动脑动手的快乐后,以有趣的故事引领学生留心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环节4】故事引领,回归生活

教师在课堂中引入了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故事。

师:看来,玩也是一门学问,列文虎克在磨玻璃的过程中发明了显微镜。事实上,世界上的许多发明都来源于生活,你还知道哪些例子?

生1:我知道瓦特小时候对水烧开后掀起壶盖的现象十分好奇,长大后他发明了蒸汽机。

生2:莱特兄弟小时候玩过飞螺旋玩具,从中受到启发,长大后他们发明了飞机。

生3:我们学校的李同学特别喜欢拆装玩具,他发明了“农村简易山体滑坡报警器”。

师:是啊,这些人都是在玩的过程中产生了创造力,玩出了大名堂,成为了发明家。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边玩变思考,多动手实践,对生活进行创造。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阵地,教师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引导者,小学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让学生用创造力提升自我,点亮未来。

参考文献:

[1]施建农.创造力与创新教育[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5.

[2]BEGHETTO R A,KAUFMAN J C.培养学生的创造力[M].陈菲,周晔晗,李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李正蕊,刘干才.青少年创新教育的突破[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2.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壶山小学   321200)

猜你喜欢

动脑动手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看谁填的快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手动脑多快乐
动脑填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