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脑科学知识为心理课增添独特质感
2022-06-07张潇
张潇
摘要:将有价值的脑科学知识以适当的方式和时机融入相关主题的心理课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的感性体悟之外,在认知层面建立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知,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特别的认识自我的窗口,也为设计心理课打开了新的思路。探讨了脑科学知识融入心理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形象演示、活动展现、科普视频等形式,最后探讨了脑科学知识融入心理课的不同时机。
关键词:脑科学;科学认知;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7-0021-04
近年来,借助功能核磁共振(FMIR)等脑成像技术,脑科学领域的研究發展迅速,人们对大脑这个神秘“黑箱”的结构及其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不断刷新人们对大脑的陈旧认知,为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提供了更客观的生理机制解释。脑科学的发展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思考和变革,将脑科学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逐渐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与此同时,脑科学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科普书籍、心理自助读物、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中对脑科学知识的介绍和普及,增强了大众对心理健康的科学认知。
学校心理课堂作为面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以适当的方式将有价值的脑科学知识和研究成果融入不同主题的心理课中,能够开启学生的科学视角,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的感性体悟之外,在认知层面建立对心理现象的理性科学认知,从而为心理课增添独特的质感,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脑科学知识融入心理课的可行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心理课极力回避单向说教、理论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活动和游戏中生成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这种重课堂氛围,重参与体验,重启发引导,重感悟生成的特点,使得心理课力图追求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因而呈现出了一种特有的“柔性”的质感,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心理味”。
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跟随着心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心理课堂是面向学生进行科学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宣传的主要阵地,有些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和知识,比如很多有价值的脑科学知识,很难通过游戏或活动设计的方式融入课堂中,如果绝对化地、教条主义地将这类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研究发现拒于所谓的“标准化”的心理课堂之外,则限制了心理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大大减损了其专业性和科学性的魅力。理论知识本身不是“原罪”,只要能够以合适的方式、恰好的时机嵌入心理课堂中,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考的火花,帮助学生透过情绪、行为的表象把握心理现象的本质,加深学生的领悟和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将所学所感在实践中进行广泛迁移,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例如深受孩子们喜欢且非常成功的心理电影《头脑特工队》就是通过巧妙构思,将心理现象背后的大脑运行机制以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既生动有趣又富有启发,帮助孩子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从而学会正确处理情绪。
二、脑科学知识融入心理课的有效性
(一)利用青少年对脑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增加心理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人类对自身大脑如何工作的秘密有天然的好奇,青少年热爱科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随着学生年龄阶段的增长,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在心理课上融入脑科学知识,为“感性有余,理性不足”的心理课带来启发新知的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用感性的游戏活动和理性的硬核科普共同熬制出来的“心灵鸡汤”,营养更加丰富,也能迎合有不同喜好的学生的胃口,增加心理课的吸引力。
(二)通过了解心理现象背后的生理机制,帮助学生深入领悟和理解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大脑是心理现象背后的生理基础。心理课上,为学生普及相关的脑科学知识,让其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领悟多一个牢靠的“抓手”,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在认知层面加深领悟和理解,更有可能在行为层面促成持久的改变。此外,对脑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心理素养。
(三)提升心理课在学生心目中的科学性,增加可信度
有些学生觉得心理课没有用,上心理课还不如做几道数学题、背个单词更有意义,心理课给他们的感觉是“或许好玩,但是无用”。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学生对心理课存在狭隘的“偏见”,否定了心理课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失去了对心理课的新奇感和信服感。在任何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中加入“科学”的外衣包装,都容易增加可信度,心理课中加入脑科学知识,能起到这种包装上的“营销”效果,更容易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例如脑科学知识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指导”和“情绪调节”两个主题,学习指导主题中关于注意力、自控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特点和规律,与脑科学中的认知加工机制息息相关;而大脑的前额叶与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情绪调节主题中的内容联系紧密。通过普及相关的脑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些认知活动背后的生理机制,有利于增加学习内容的可信度,学生会更主动自觉地将知识内化并进行实践应用。
(四)拓宽心理课的备课思路,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日益专业化,心理课的设计理念的严谨性和科学性逐渐凸显,在选题和活动上,也从之前的相对固定单一慢慢“进化”到如今的紧贴学生需要、灵活多变,这些变化离不开所有一线心理教师的广泛涉猎和学习,大胆创新和实践,这是心理课持续自发生长的生命力来源。通俗脑科学知识的门槛并不高,心理教师们可以从大量的书籍和网络资源中采撷和收集备课素材,将其巧妙融入不同主题的心理课中,在启迪学生心智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专业素养。9304CEB1-FDC8-4A8F-AB13-EDDD05EDD6BD
三、脑科学知识融入心理课的形式
(一)形象演示
可以借助图片、模型或者视频等,对大脑的主要结构和功能进行简要介绍和解释。例如可以直接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情绪脑和理智脑的区别。如果面对的是认知水平较低的低年龄段学生,教师可以用除拇指外四个指头将拇指覆盖握在掌心,以此形象说明大脑前额叶(四根手指)和杏仁核(拇指)的位置和功能,帮助学生理解焦虑和压力产生的原因,情绪对学习等认知活动的影响,及“明明知道却做不到”等自控力相关问题。
(二)活动展现
可以给专业名称晦涩拗口的脑结构起一个简单形象的昵称,用拟人化的角色扮演方式将他们具象化,还可以让他们彼此之间进行对话和交流,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情绪管理主题的课程中,仿照电影《头脑特工队》的构思,让学生扮演大脑的前额叶和杏仁核进行“对话”,另找一位学生表演前额叶和杏仁核分别“主导控制”大脑时的外在情绪和行为表现,让学生对大脑的前额叶和杏仁核,对情绪的影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更形象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某些情绪调节方法的效用机制。
(三)科普视频
好的科普视频能够让我们对一个问题建立清晰科学的认知,如今网络上有大量的科普视频和纪录片,可以为学生理解脑科学知识提供直观丰富的素材。通过科普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脑的复杂和神奇,帮助他们理解学习的本质是大脑神经结构的变化,激发他们开发大脑潜能的动力。例如为学生演示大脑在学习时神经元之间建立神经连接的视频,学生就容易理解,随着一次一次重复不断地学习和练习,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越来越紧密,形成密集稳固的神经网络。由此让学生建立大脑神经元的可塑性观念,了解大腦“用进废退”的原理,从而让他们明白刻意练习的重要性,激发其对学习的信心和毅力,培养他们的成长型思维。
(四)实验说明
通过介绍心理学家和脑认知神经科学家们所做的经典实验,向学生展示脑科学研究和脑科学知识,为课程主题服务。例如向学生介绍研究多巴胺奖赏回路的小鼠实验,让学生理解行为成瘾背后的生理机制,帮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行为管理。再比如,向学生介绍在有丰富环境刺激和在贫瘠环境中成长的幼鼠的神经元突触数量对比实验,让学生理解,良好适宜的环境刺激和经验可以促进神经元突触形成,有利于大脑功能的发育,让他们意识到调动多感官学习和多阅读、多实践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关于正念冥想对大脑功能的影响的研究,不同情绪状态下脑电波变化对注意力状况影响的研究,大脑想象投球练习和实际投球练习对技能提升影响等研究,都可以根据需要在特定主题的心理课上加以介绍。
(五)书籍推荐
脑科学内容丰富,大量资料与认知学习、习惯养成、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等密切相关,选择通俗易懂的脑科普书籍推荐给学生,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深入领悟和巩固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培养健康高效的学习生活习惯。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同,书籍推荐更适合初中高年级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进行推荐。比如大脑科普方面的《大脑的故事》《让大脑自由:释放天赋的12条定律》《心思大开——日常生活中的神经科学》,介绍运动与大脑健康的《运动改变大脑》,介绍睡眠与大脑健康的《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介绍学习和记忆方法的《认知天性》《考试脑科学》等,介绍多巴胺成瘾机制的《贪婪的多巴胺》,介绍青春期大脑特点的《青春期大脑风暴》等,此外《自控力》《掌控习惯》等行为管理类书籍也涉及许多脑科学知识,可以推荐给高年级段学生课后阅读。
四、脑科学知识融入心理课的时机
(一)活动开始前,引发兴趣和思考
对学生来说,脑科学知识可能比较抽象或者陌生,但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往往能够打开学生的认知缺口,重塑看待问题的视角,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比如,在手机管理和习惯养成的主题课程中,可以通过视频科普,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大脑的多巴胺奖赏系统,了解成瘾机制,为后面学生探索如何有效管理手机和戒除坏习惯提供思考的支架,也能增强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的自我意识,提高自觉改善的动机。又比如,在认识青春期主题的课程中,先讲解青春期的大脑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从生理机制层面理解让自己困惑的行为,使行为一般化和合理化,减少困扰。例如当学生了解因为青春期大脑的前额叶发育不完善,所以情绪控制能力差,更容易出现各种情绪问题,他们就能更好地接纳负面情绪。当他们知道因为青春期阶段大脑中多巴胺奖励系统更敏感,所以青少年更容易对游戏成瘾等,就能够以理性接纳的心态看待青春期的行为问题,从而积极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再比如,在讲解思维导图这个学习工具之前,先带学生了解知识在大脑中的组织和编码方式,以及大脑对图像、色彩信息具有偏好等特点,更能激发学生掌握学习这一工具的动机。
(二)激活活动主体,丰富课程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大脑本身会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接纳自我,改变和发展自我。例如学生意识到大脑在优势功能上存在个体差异,就能更好地理解每个人个性的独特性和智能的多元性。大脑当中有很多重要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例如杏仁核与压力和焦虑有关,前额叶与计划、控制、决策有关,海马体与记忆有关,伏隔核和纹状体与行为动机有关,多巴胺、血清素、催产素、内啡肽等神经递质则与快乐、亲密和依恋感等情绪情感有关。通过恰当的形式向学生科普相关的脑科学知识,为学生提供“大脑使用手册”,能够帮助他们意识到睡眠、运动等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的用脑习惯。例如在提升注意力或者记忆力的课程中,通过展示睡眠剥夺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损伤实验研究,结合对大脑中“记忆中枢”海马体的介绍,以及睡眠对海马体的影响研究,帮助学生意识到睡眠对于学习和记忆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由于注意力存在个人差异,每个人一天中的注意力高峰期存在差异,通过表单追踪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注意力状况,了解自己的注意力特点及影响注意力的因素,从而合理安排学习,最大化提高学习效率。9304CEB1-FDC8-4A8F-AB13-EDDD05EDD6BD
(三)活动感悟后,强化巩固认知
在心理课上,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了“这样做更好”的感性认知,然后通过教师讲解其背后的脑科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认知,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更好”。比如“情绪调节”主题的课程中,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改变认知”能够改变情绪,当学生通过学习脑科学知识了解,改变认知实际就是通过增强大脑前额叶的“理性”功能让自动激活的 “杏仁核”降低反应性,从而影响情绪感受。注意力主题课程中,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很难做到“一心二用”,随后教师带学生了解大脑不擅长多任务加工,一段时间内只能处理一件事,如果同时做几件事情,大脑需要在不同的任务之间来回切换,消耗注意力资源,由此启发学生养成做事“一心一意”的注意力品质。
(四)课堂分享环节中,作为补充说明
教师多了解和掌握一些脑科学知识,可以在课堂师生互动交流时,有目的地穿插科普环节,增进学生的理解。例如压力主题课程中,谈到运动能够缓解压力,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这是因为运动能够促使大脑释放让人兴奋愉悦的神经递质。长期压力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因为长期压力会对大脑中的海马体产生损伤。讲到人际交往主题,教师可以向学生科普社交的好处,社交可以促使大脑释放催产素、血清素等,让人获得亲密和幸福感。还可以讲解由于大脑中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由此帮助学生理解共情能力。讲到思维与创造力的主题的时候,可以讲解大脑在“专注模式”和“自由漫步模式”两种不同的状态下对解决问题的影响,启发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劳逸结合。讲到抑郁症的时候,讲解大脑神经递质五羟色胺的减少对抑郁产生的影响,增加学生对抑郁症的科学认知等。
(五)课后拓展,深化学习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推荐相关的脑科学书籍,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巩固认知,拓展科学知识。可以鼓励他们组成读书小组,分享阅读感悟,交流实践经验。或者推荐将此类书籍加入亲子共读书单,引导学生与家长一起学习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脑科学知识,建立科学的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认识大脑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将脑科学知识融入心理课中,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特别的认识自我的窗口,也为设计心理课打开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元素,使心理课增添了独特的质感,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冯春艳.脑科学知识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教育课程,2021(9):40.
[2]大卫·伊格曼.大脑的故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
[3]約翰·梅迪纳.让大脑自由:释放天赋的12条定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9304CEB1-FDC8-4A8F-AB13-EDDD05EDD6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