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非标准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究:趋势、挑战与应对

2022-06-07周晨邸飞李健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

周晨 邸飞 李健

摘 要:非标准就业是全球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态和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愈发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异质性的特点,显现非标准就业特征。因此,高校就业工作应从实践出发,充分认识毕业生就业形式拓展、及时调整就业观念方向、有效加强就业能力培养,以应对新形势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非标准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非标准就业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21世纪以来,技术革新、科技进步、产业转型促使全球就业市场的规模和结构发生深刻改变,而劳动力全球化、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也为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创造新就业、促进新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1]在全球劳动力市场的众多变化趋势之中,非标准就业作为就业形式的重要改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我国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首次提出“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性概念,体现了新时代用工与择业的新变化、新趋势,即技术的根本性变革引发的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方式乃至就业方式的改变。[2]

一定意义上,非标准就业可以理解为标准就业范畴之外的就业新形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技术进步促进了新经济发展,“铁饭碗”的终身雇佣模式被灵活化、多样化的雇佣模式所取代,非标准就业也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学者认为,基于中国的职业特点和劳动力市场规律,中国语境下的标准化就业应当定义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包括劳务派遣)的用工以及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式用工”;在此之外的工作,如非全日制用工、多方雇佣关系(劳务派遣)、临时性雇佣和非雇佣关系用工(隐蔽性雇佣或依赖性自雇)等都可以纳入非标准就业。[3]从全球劳动力市场宏观情况和我国具体情况来看,非标准就业都已成为必然趋势。

非標准就业趋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挑战

1.“传统”还是“新兴”—就业形式的内部拓展

从概念上而言,非标准就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非全日制、非明确、非单一的雇佣关系和职业安排,这在观念上打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传统”概念。“已确定单位”不再是衡量高校毕业生是否就业或是否高质量就业的唯一标准。在“一次性”就业统计的情况下,更多的毕业生成为新兴业态中的自由职业者或者传统行业中的灵活就业者。非标准就业趋势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在初次就业节点的不确定性以及职业发展变化的可能性。而高校在保障“已确定单位”和“待就业”毕业生之外,对介于二者之间的这部分非标准就业毕业生群体的关注尚有所欠缺。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高知识、高技能群体,具备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相衔接的天然优势。高校毕业生的非标准就业,不仅仅是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必要途径,也可以是对新兴产业的一种推动和再造。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非标准就业形式已纳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之中。随着非标准就业趋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与新业态的结合方式定会不断丰富和扩展,这也需要就业工作能够有更强的敏感性,及时捕捉新形势、紧跟新变化。

2.“无业可就”还是“自愿失业”—就业观念的深刻改变

群体内部的异质性是非标准就业领域的重要话题,非标准就业的主被动选择,对劳动者的影响会有很大的不同,同样高校毕业生的非标准就业也呈现不同形态。

第一,技能缺失导致的“无业可就”。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无业可就”主要表现为毕业生因学业困难等多元化的原因,大学学习阶段并未掌握职业要求的知识、能力或技能,因而无法达到大部分雇主的要求,获得的就业机会远远达不到个人预期,进而放弃进入劳动力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非标准就业是一种被迫选择,背后更大的逻辑是对于标准就业的预期与就业机会、就业能力之间的结构性差异。

第二,目标明确带来的“自愿失业”。毕业生因掌握了专业技能、对专门领域感兴趣,或者对个人特质、职业规划有了明确的定位,自愿放弃标准的、传统形式和领域的就业机会,进而选择以“慢就业”作为过渡,或者直接以非标准就业的方式开始尝试。数据显示:毕业生更多是出于积极的驱动因素(政策支持、自由时间、灵活工作方式等)主动选择非标准就业[4],这类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与标准就业毕业生没有显著差距甚至高于后者[5]。

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的非标准就业选择极大地超出了收入预期及社会期望层面的就业观念,而是趋向基于毕业生个人认知、自我认同、技能特点、资源评估等做出的主动职业选择,这给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塑造和价值观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

3.“职业困境”还是“自我超越”—就业能力的更大考验

非标准与标准就业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建立了固定的雇佣关系,非标准就业的优势也在于能够给予从业者灵活的工作方式,但是这种灵活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也意味着更大的、更为持久的考验。非标准就业的主动选择,需要毕业生对自我、特定领域或者某种工作方式有深刻的认知,达到价值观层面的深度认同,并且要为之做好初始的技能准备,同时也要具备调动资源、合理规划、应对变化、承受挫折等更加综合的能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9年发布的《OECD学习罗盘2030》(OECD Learning Compass 2030)中指出,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而这些机会更需要从业者具备非传统的认知能力,如创造力、社交能力和情感技能等;为了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从业者需要不断地获取新技能,要对学习永远秉持积极的态度并抱有兴趣。[6]这些对于脱离了传统就业轨道,选择更加自由的非标准形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高等教育如何为学生做好能力准备也是新的课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应对策略探究

1.体系接纳:充分发挥就业质量评价的作用

应对高校毕业生的非标准就业,首要前提是在工作体系中重视并接纳此类职业选择,并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就业工作实践之中,尤其对于高选拔性的院校,学生既往以标准形式就业为主,“自由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非标准就业毕业生体量小、统计和界定都较难,因而不被重视,甚至被笼统地认定为毕业生求职结果欠佳的低质量就业。

面对新趋势,高校首先应从理念层面改变对毕业生非标准就业的固有认识,将其合理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具体而言,要回归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核心理念,从职业选择与个人特质是否匹配的层面来界定非标准就业的质量高低。要突破固有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改变就业机会、薪酬待遇、工作环境、职业前景、用人单位满意度等评价指标在非标准就业毕业生群体中数据缺失的客观情况,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和全面了解此类毕业生群体就业过程等情况。要完善对非标准就业毕业生的评价方式,通过毕业节点评价与毕业后多时间节点追踪评价相结合,就业结果量化测评与深入的个体访谈相结合等方式,挖掘毕业生非标准就业背后的逻辑,区分主被动选择机制,分析选择与个体的适配度等。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挖掘,实现在工作体系中对高校毕业生非标准就业的重视与接纳。

2.价值引导:深度结合就业市场形势及需求

非标准就业对于高校毕业生“不仅是一种选择,而且是必须面对的现实”[7]。高等教育除了要为学生步入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做好充足的准备,更要让学生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况建立清晰的认识。就目前而言,就业工作实践中对学生的就业价值引导通常借助对既往毕业生就业结果的分析和求职经验的总结等。这对于毕业生深入了解就业市场变化,捕捉就业市场多样化需求,并在其中明确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一方面,拓展视野,鼓励引导毕业生从职业价值观的核心立意上进行多元化尝试。高校中普遍存在本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单位和岗位高度趋同的情况,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一把“双刃剑”,它体现了这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传统优势,但也是学生在家庭、社会等观念的多重影响之下不断妥协和盲目跟随的体现。长远来看,这种状况与就业市场的发展是不契合的。因此,高校将就业引导和职业价值观塑造贯穿始终,早着手、早规划、早发声,用多样观点、多元案例、多种方式不断地影响学生,着力帮助毕业生立意深远,发现未来职业的更多种可能并敢于、善于为之付出努力。另一方面,保持警惕,引导毕业生走出消极就业的观念误区。非标准就业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的更大意义在于用一种灵活的职业方式为青年人发挥自身专长和创造力提供更多的空间,绝不应当是标准就业求职失败后的退路,或者是逃避竞争、堕落“啃老”的理由或借口。高校就业工作应提升甄别这种观念隐患的能力,找准根源,精准引导,降低消极观念对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影响。

3.精准服务:积极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与帮扶

非标准就业趋势之下,传统的认知能力已不能满足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从职业发展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必将带来求职方式的多样化,“就业指导”也应当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一方面,要潜移默化做好“无用功”。高校毕业生求职周期主要集中在毕业前的一年,但决定求职结果的因素绝不单单是这一年中形成的。尤其对于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快速的学习能力、强大的适应能力、技能的迁移能力等,都将在求职乃至职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高校的就业工作应当突破扫盲式的“求职力”训练,将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重视全体学生的生涯教育,多下“无用功”,用更加长远的支持,潜移默化地帮助毕业生做好全方位的就业准备。另一方面,要精准发力,成为“好助攻”。高校学生从求学到就业,学业完成、方向确立、职业尝试、职业决策等环节都对最终就业结果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业工作要更加重视研究的指导作用,掌握群体规律、总结关键节点、发现个体需求,为处于不同生涯周期、能力水平、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关键节点的必要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瑾. 全球就业市场:结构新变化、新问题与新工业革命机遇[J]. 全球化, 2019(7): 36-51,133.

[2] 王娟.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新就业形态: 内涵、影响及发展对策[J]. 学术交流, 2019(3): 131-141.

[3] 岳昌君. 高校毕业生就业要转变“固定工”观念[N]. 光明日报, 2020-08-04(13).

[4]岳昌君,丁小浩,周丽萍,等.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201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141.

[5]蒋承, 王天骄. 我国大学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特征, 结构与质量—基于2007-2017年全國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J]. 社会科学战线, 2020(10): 271-275.

[6]OECD. The OECD Learning Compass 2030 [EB/OL]. (2019-05-22)[2021-01-30].https://www.oecd.org/education/2030-project/teaching-and-learning/learning/.

[7]秦建国.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 改革与战略, 2007(1): 150-153.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
试论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冲突及调试
党建与就业工作互动共赢模式实践研究
就业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探索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论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工作的思考
论辅导员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