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机制探析
2022-06-07郑洁吴海静
郑洁 吴海静
摘 要: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从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维度入手,探讨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机制,主要包括主体层面的目标机制、客体层面的发展机制、介体层面的保障机制和环体层面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当前,可从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维度入手,结合大数据的特征和优势来探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机制。
主体层面:落实大数据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目标机制
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推进需要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目标管控机制的制定。宏观方面,要有整体性、战略性的目标规划,方便具体对策的实施;微观方面,要形成相应的政策管控机制,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指明方向。
1.利用优势,确立教育目标
第一,建设教育强国,巩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地位。大数据时代,多元意识形态的发展容易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地位产生怀疑。为此,可运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地挖掘网络社会中的西方异质意识形态及其传播渠道,及时清除一切负面因素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通过各种方式巩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地位,应对大数据时代各种网络风险的挑战。
第二,明确教育形势,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阵地。要根据目前教育环境和社会现状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阵地。一方面,要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传统堡垒阵地;另一方面,要开拓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新场域。高校可运用大数据的海量性特征,检测海量数据背后的所有思想内容,做到全方位应对,制定整体性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目标,加强对关联目标的认识,使学生的思想行为朝着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
第三,认清安全形势,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当前,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意识形态安全同总体国家安全的各种要素交织在一起,从本质上讲,意识形态安全内含于国家总体安全之中。为此,要在立足校园安全的基础上,认清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加强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以维护校园安全,进而确保总体国家安全。
2.整合资源,提升教育动力
第一,发掘内在制动力。要对海量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通过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梳理,按照政治、思想、文化等不同的类别进行区分,分析这些数据中涉及到意识形态安全的部分,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数据支持。要激发教育主体潜能,完善内在支撑机制,把握教育规律,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在制动力得以充分发挥。
第二,激发外在驱动力。要运用大数据技术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搜集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相关信息,并不断进行优化整合,提升其包容性与整体性。要全面、立体、多元化地调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的“目标驱动力、榜样驱动力、精神驱动力、利益驱动力和竞争驱动力”[2],以此来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整体性提升与持续性发展。
第三,提升发展源动力。要发挥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与数据分析优势,加强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改进,以发现新的源动力。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这一数据源与信息源更新教育手段,分析学生关心的问题与课堂知识的获取渠道,进而通过教育方式的改变来引导教育效果的提升。
3.把握形势,构建教育格局
第一,强化话语管控。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权与控制权,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解读,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理解其内涵,从文化及心理深层次产生认同。要通过网上平台的互动,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要在收集研判各类网络信息的前提下,及时了解网络热点事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状况,使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第二,健全法律法规。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日益延伸到网络,要重点关注网络社会思潮、网络舆论、网络文化等内容。要把网络争鸣与舆论控制在自由、法制的合理界限内。要明确网络行为的法律范围,并在制定具体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地位,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開展。
第三,优化文化环境。高校需要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活动的文化引领力与号召力,使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能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要运用大数据的挖掘技术与处理技术对信息的真伪进行甄别,要建立相应的网络管控与审查机制。要发挥校园网络的教育功能,规范学生网络言行,创新传播方式,使校园网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渠道。
客体层面:重视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发展机制
要尽可能地考虑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从其接受教育的整体指导机制、具体践行机制及机制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入手,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
1.明确对象,完善教育内容
第一,确立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3]。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行为准则,明确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其思想认识。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再通过实践践行,增强主观能动性。309B1B95-9A66-4CA7-A203-2DF8510F02A0
第二,弘扬文明风尚。大数据时代,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结合起来,在甄别与传承的基础上,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要通过校风、学风的优化,提升学校的整体育人環境。要通过规章制度,明确学校、教师、学生等各主体的权责,划定责任与义务范围,规范学生言行,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能够在权责明确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开展。
第三,加强舆情管控。要针对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规模激增的现实,及时更新思维观念,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当前,我国的网民数已跃居世界首位,青少年网民占大多数,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的生力军,其一言一行都将对国家网络安全、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要加强网络建设,积极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与行政手段、道德手段,有效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2.加强引导,增强教育效果
第一,转变传统思维,优化引导方式。网络不仅改变了世界联系的方式,而且也使学生的认知思维发生了较大变化。要转变传统思维,重视大数据时代信息海量的特点,利用好海量的信息资源,发挥其教育优势。同时,也要认识到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通过合理的方式优化现有资源,构建差异化管理机制。要从提升教育者综合素质的角度入手,掌握大数据技能,并利用好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导。
第二,坚持底线思维,创新宣传形式。要通过提升网络宣传能力,增强网络宣传的针对性。高校可建立网络舆情监管中心,实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进行网络对话与回应,减少网络恶性舆情事件的发生。要转换教育方式,通过日常化的语言与图文并茂的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价值观念的传播,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把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其中。
第三,把握网络文化,强化育人过程。要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把道德观念融入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要把握网络文化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明确网络文化的来龙去脉。一方面,积极维护传统价值观念与社会道德底线;另一方面,及时对现有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正面引导,遏制不正之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3.适应需求,凸显教育特色
第一,加强理论研究,强化理论支撑。要在西方国家面前积极进行正面应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带来了冲击。新时代适应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实践需求,需要在理论上同步推进。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场所,应该扛起理论研究的大旗,从学理上为当前形势的变化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撑,更好地营造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二,提升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创新。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决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4]做好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升内在修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宣传,以自信的姿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经验,以“中国模式”正面应对国外的质疑与挑战。
第三,关注特殊群体,形成榜样示范。大数据时代,信息传输由点对面传播逐渐过渡到面对面传播,这使得大学生对舆论信息的甄别也显得更加困难。为此,要特别重视发挥学生党员群体、有影响力的榜样群体等群体的作用,形成榜样示范效应,引导其他学生群体更好地甄别各类信息。要引导学生辨别是非真假,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国情及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介体层面:完善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保障机制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介体,更多指的是教育的中间因素,包括支撑教育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如与教学场地、教学工具、学生食宿等密切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如果不能得到重视,也会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施与教育管理的推进。
1.拓展教育媒介,提升教育效果
第一,优化技术应用范围,促进精准对接。要优化、细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强不同媒介之间的精准对接,为学校教育及学生生活提供方便。要规范和优化网络舆论平台,重视学生的网络诉求,给学生网络表达的机会,正面解决学生的各种困惑,要特别关注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负面言论,及时进行引导。要利用QQ、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精准性。
第二,加强新旧媒体融合,促进媒介协同。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数据本身不带有政治色彩,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加工与筛选,便可以为他们自身服务。为此,要处理好国家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隐私之间的关系,做到协同对接,让大数据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要健全信息采集与运用规范,既保护个人隐私又维护国家安全,通过发挥新媒体优势,促进新旧媒体融合,拓展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第三,发挥技术优势,促进信息保全。大数据时代信息总量的增加,容易造成信息污染。大数据技术不仅关系到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而且也关系到国家主权的完整性,假如国家的核心数据遭到泄露,将对国家安全稳定造成重大威胁。为此,需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安全性高的网络传播环境与信息保全机制,对网络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营造安全的网络技术空间,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更有保障。
2.加强教育评估,完善教育考评
第一,明确教育功能定位,促进教育全方位辐射。要在教育过程中把握舆情动向,加强“四史”教育,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革命及现代化建设的艰辛历程,得知当前我国各种成就的来之不易,提升学生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意识。高校是一个综合性群体的集合,要促进学生、教师、家庭、企事业单位、社会等诸多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发挥这些要素的辐射作用,产生良性互动,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309B1B95-9A66-4CA7-A203-2DF8510F02A0
第二,明确教育管理原则,促进教育整体性评估。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广阔与多元化,特别是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更方便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建立全面的数据预警机制,从系统性、整体性与宏观性上进行把握,从总体上制定管理要求与方向,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进行评估,防止出现真空与缺失的状况。
第三,构建教育评估模型,促进教育差异化考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运行状况需要有一个特定的评估体系与模型。要对评判标准、现实界定、实施效果等提前制定相应的考评指标,同时按照不同的群体与类别,分别制定相应的考评细则。要结合时代需求,对学生社团及各类社团组织的活动进行提前控制、引导与把关,对活动本身的内容进行审核,明确各类活动的总体要求。要打造积极、健康的活动内容,营造良好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文化环境。
3.加强中介管控,强化教育预警
第一,加强前期信息收集分析,注重信息管控。大数据时代,社会价值观念发生着变化。要根据学生的变化状况,构建完善的意识形态监督管控与预警机制。要建立动态的意识形态监督管控体系,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及行为进行记录,形成学生的成长档案,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要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评价,并形成激励机制。
第二,加强中期形势演变管控,加强形势研判。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预,数据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通过对学生网络搜索行为的梳理,可以了解学生的舆论关注热点,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认知差异。要根据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分析与分类汇总,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管理处在可控的范围内。
第三,加强后期危机管理应对,重视应急处理。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人才的培养及核心技术的研发,通过技术手段更好地为引导舆情服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重点在引导,关键在教育。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进行积极分析与正面应对,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环体层面:强化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监督机制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环境因素,加强监督与反馈,促进其良性循环与有效运转。
1.强化过程监督,提升教育质量
第一,加强思潮识别,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大数据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使舆论传播渠道多元化。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及文化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着强烈的冲击,多元意识形态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容易产生民族虚无主义与认同危机。为此,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以维护校园安全,进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
第二,加强重点监督,强化关键领域舆情关注。“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5]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点是结果,关键是过程,只有加强对过程的监督,把问题解决在发展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保证网络意识形态环境的安全,并对关键网络人物、网络事件节点进行重点监督,以保证网络环境的通畅与健康。
第三,加强数据管控,促进数据跨界融合监管。大数据时代,政治安全领域出现新变化,产生许多传统教育领域无法预测的现象。通过大数据技术中数据可视化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元素具象化,方便数据的把握与效果的实现。要完善大数据的应用与建设方式,加强跨界、跨领域不同机构之间的监管融合,使数据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实际效果
第一,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重视实践创新。要让学生更多地把专业知识同实践联系起来,加强专业的认知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要特别加强学生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等方面的培养,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要加强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联系,带领学生现场实践教学,让学生切身感受革命先烈的不易,进而加深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提升政治素养。
第二,樹立网络思维模式,发挥数据优势。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要通过各种方式反映与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进而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可运用大数据精准教育的优势,融入互联网思维,发挥网络慕课、网络研究等的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升大数据技术带来的社会便利与研究优势。
第三,注重日常管理实践,拓宽教育渠道。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法律的作用,引导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德育的作用,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调动并发挥各方面社会资源的优势;要加强监督落实,通过拓宽教育渠道,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供更多便利途径。
3.重视问题反馈,促进良性循环
第一,完善信息反馈渠道,健全挖掘学习机制。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剧增,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意识形态教育效果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要营造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让大学生通过阅读加强信息挖掘,加深对我国历史、现实的认识。同时,通过过程的监督与反馈,更好地畅通信息搜集与反馈渠道,健全信息反馈流程,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
第二,建立信息反馈平台,加强舆情交流。要积极畅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发挥各类平台及学生组织、网络媒体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对大数据的优势加以合理引导与有效利用,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反馈。要建立舆情管控平台,通过网络舆情更好地保障数据安全与信息安全,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服务。
第三,加强问题反馈处理,促进良性循环。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认清大势、把握大局,传播中国的价值观念,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能够在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中运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强大力量。
本文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2016skjd09)、重庆市研究生教改项目(项目编号:yjg211007)、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4]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4,44.
[2]廖志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类型初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4):12-16.
[3]习近平.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 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N].人民日报,2020-05-04(1).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6.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309B1B95-9A66-4CA7-A203-2DF8510F02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