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分析及现实启示

2022-06-07李佳悦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讲话观点

李佳悦

摘  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写于抗日战争期间,主要涉及革命文艺发展方向、革命文艺创作要求、革命文艺与政治关系、革命文艺批评标准四个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当代文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巩固文艺战线,重视文艺工作;要摆正立场态度,坚守“二为”方向;要明确文艺源泉,贯彻“三贴近”原则;要坚持两个“标准”两个“效益”相统一。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革命文艺;文艺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I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6-00-0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它不仅是毛泽东思想在文艺领域的光辉体现,而且对于指导党进一步领导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讲话》写于1942年5月,时代在变化,但《讲话》并没有失去其历史地位,至今仍闪耀着理论光辉。为此需要重读《讲话》,从文本中进一步发掘其丰富内涵,用以指导现实的文艺工作。

一、《讲话》文本分析

(一)革命文艺发展方向:发展无产阶级文艺,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体现着文艺发展的方向,是解决文艺其他问题的关键,基于此,其涉及的具体内容,在引言与结论中都有提到,且被放在《讲话》结论的第一部分。具体内容分为三点。

第一,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进行文艺创作。这是立场问题,涉及革命文艺的阶级属性,在引言中明确指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当时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立场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为此,需要对部分知识分子进行改造,重申立场问题。

第二,明确革命文艺是为着人民大众的。这是随着立场转变的态度问题,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进行文艺创作,不是站在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立场上进行文艺创作。那么在此基础上,革命文艺就应该是为着人民大众的,就应该对不同性质的文艺作品采取不同态度。

第三,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实现思想改造。明确立场问题与态度问题,并不意味着可以进行具体的文艺创作,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思想改造过程,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会。学习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更包括学习“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说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要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会,就是说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也就是說要从阶级角度分析社会状况。只有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学习社会,才能将理论与实践具体结合,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

(二)革命文艺创作要求:以人民生活为源泉,将普及与提高相统一

第一,以人民生活为源泉,写实际生活。“革命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1]这强调革命文艺应从现实出发,写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包括压迫、斗争与反抗等。由此,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显现了,革命文艺的唯一源泉是人民生活。由此可见,《讲话》不是单纯的文艺论述,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革命政治,也就是实现革命胜利与民族解放。

第二,明确普及与提高的方向,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确定写人民实际生活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写。从知识水平出发,可划分为两类人,一是知识水平较低的人民群众,二是知识水平较高的人民群众。相比而言,第一类人占大多数,为此以普及为重,需要“雪中送炭”,当然侧重普及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提高,一方面由于第二类人所受教育较多,因此提高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事物处在发展中,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也是在不断提高。因此,普及与提高都是必要的。在确定普及与提高后,有一个核心问题,也就是普及与提高的方向。《讲话》强调“是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沿着无产阶级前进的方向去提高。”这再一次强调了立场与态度问题,并且相应地提出了学习工农兵的任务,也就是说要先进行角色转变,从先生转向学生,通过学习改造自身,进而帮助工农兵克服自身缺点并将其原有的正确的思想萌芽或认知进一步健康发展或深化,这不是单向改造或简单的外部灌输,而是双向改造与内部发展。

(三)革命文艺与政治关系:一切文艺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

第一,一切文艺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讲话》首先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阐释,“一切文化或文艺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一定的党,即一定的政治路线的”“它是对于整个革命机器不可缺少的齿轮和螺丝钉”[1],由此可见,文艺与当时中国政治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抗日不可分割。另外,《讲话》解释了政治的概念,“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也就是说这里的政治强调的是人民大众当权[2],换句话来讲就是部分文艺工作者必须投入革命政治进行自我改造,转变身份与立场,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这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是有一定重合性的。

第二,在统一战线中,将团结与斗争相结合。这是对一切文艺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这一观点的具体分析。文章对文艺界的统一战线进行了分析,有三个标准,分别是“抗日”“民主”“现实主义方法”,既团结又斗争。这不仅体现了毛泽东的辩证思维,更体现了毛泽东对当时社会状况社会阶级的正确分析,通过采取团结与斗争相统一的策略,既坚守了自身的立场,又尽可能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保证文艺运动健康发展、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方法与策略。

(四)革命文艺批评标准: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第一,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讲话》首先提出了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接着对这两个标准涉及的“好”与“坏”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以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判断“好”与“坏”。对于《讲话》中所提到的“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这个观点是极容易被误解的,理解这个观点必须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发,抗日是首要问题,文艺是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抗日的胜利与政治立场息息相关,因此在涉及政治观点或者是阶级立场的文艺作品中必须坚持政治标准第一位,艺术标准第二位的观点,这是具有合理性的。

第二,某些文艺观点错误。《讲话》批评了八种糊涂观点并对其错误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阐述。具体可以把它们归纳为以下四类。主要包括:文艺批评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问题,部分文艺工作者坚持唯心主义,认为存在超阶级,这是错的,只要有阶级存在,就不可能有“人类之爱”;暴露和歌颂的问题,部分文艺工作者认为文艺作品是黑暗和光明各占一半,这是一种错误观点,忽略了暴露与歌颂的对象,要暴露敌人、歌颂人民;动机和效果的问题,部分文艺工作者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这是错的,“好心”是动机与效果的相统一;世界观和创作的关系问题,部分文艺工作者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无利于文艺创作,这是错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强调用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而不是指在文艺创作教条式地直接套用马克思主义。对这八种糊涂观点的批评,是毛泽东文艺批评“三统一”标准的具体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这八种糊涂观点的批评并不意味着过度重视政治标准,忽视艺术标准,是根据事实提出的。

二、《讲话》对新时期文艺工作的启示

(一)巩固文艺战线,重视文艺工作

从《讲话》的形成过程以及相关表述来看,即便是战争年代,毛泽东也是十分重视文艺工作的。从形成过程看,在召开文艺座谈会前,毛泽东并非毫无准备,其不仅进行了实地考察还单独与许多文艺工作者进行了谈话,了解情况,征询意见并作出引导。像与周扬、丁玲、艾青等人都谈过话。在座谈会召开过程中,毛泽东首先做了引言,之后听取大家的发言,通过发言进一步了解情况,中间召开了三次会议,到第三天晚上才发表最终的讲话,形成文章。从相关表述看,《讲话》多次强调文艺工作对于革命机器的重要性,如“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正如《讲话》所说文艺是一条重要战线,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对文艺工作及其作用的重视度是不可变的。一方面,从文艺的作用看要重视文艺工作。民族复兴的实现既需要物质力量,也需要精神力量。文艺中蕴藏的思想观念、精神意志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攻克难关的重要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3]。另一方面,从文艺的特性看要重视文艺工作。

(二)摆正立场态度,坚守“二为”方向

《讲话》中提到两个重要观点,其一,“在我们,文艺不是为上述种种人,而是为人民的。”将其放在历史长河来看,这种观点具有不可比拟的价值,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文艺观,注意到了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彻底颠覆了旧有的文艺法则,将文艺创作指向了人民大众,构建起以人民大众为核心的创作理念与审美原则。其二,“一切文艺是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对政治理解的“领域化”,这一观点不再被提。如果将政治概念置于领域范畴内理解,这一观点具有不合理性。从地位上讲,文艺与政治是平等的,不存在从属于关系;从范围上讲,并非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为此,这一观点需重新加以表述。“二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与上述两个观点具有一致性,后者是对前者的扬弃与发展,进一步揭示了政治手段的目的与无产阶级文艺的本质。

在新时期我们要摆正立场态度,坚守“二为”方向。从思想上,要廓清模糊或错误的理念,要站在无产阶级与人民立场上进行文艺创作,明确文艺阶级属性与发展方向,明确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任何超阶级的东西,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会妨碍文艺创作,明确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与鼓励文艺作品多样化是不矛盾的。从理论上,要进一步丰富文艺与人民关系的内涵、文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内涵,为文艺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支撑。

(三)明确文艺源泉,贯彻“三贴近”原则

《讲话》提出,“革命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对以往文艺观的一大突破,其遵循唯物主义原则,从现实中而不是理念中寻找文艺源泉,使文艺落地生根,而不再是空中楼阁。这一观点的提出要求部分文艺工作者由引导者向革命者转变,相应的思想理念也应向人民大众靠拢,为人民大众所认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明确了文艺创作的真正对象,扩大了文艺创作的范围,推动了文艺的繁荣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原则也适用于文艺工作,是对上述观点的继承与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三贴近”原则,需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反对关门主义,观察乃至体验人民生活。作品并不存在于头脑中,其内容的素材、情节的设计都来源于人民生活,只有了解人民生活、理解人民需求、把握人民愿景,才能创作真正的佳作。其二,转变与人民互动的方式与态度。在执行“三贴近”原则的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在与人民交流过程中部分文艺工作者采取的语言是不恰当的或者态度是有问题的,最终导致互动无效,进一步导致文艺作品不是真正反映人民生活的。为此要用人民的语言、平等的态度与人民互动,创造出属于人民的作品。其三,对文艺作品的原始材料进行加工。普通生活是琐碎的、趋于平淡的,不具有集中性与典型性,而优秀的文艺作品恰恰相反,平和与冲突、时代与个人、现实与想象常常一同出现在文艺作品中,这种作品所具有的感染力、影响力、持久力是更强的,为此进行文艺创作时要描写真实生活、发掘真实生活、升华真实生活。

(四)坚持两个“标准”两个“效益”相统一

《讲话》在文艺批评标准部分,提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4]“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作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1],“两标准”“三统一”“两反对”是进行文艺批评的重要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在文艺问题上的体现,为文艺批评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艺批评的考量因素主要体现在商业标准和艺术标准之间,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3]。

为使文艺批评加强战斗力,需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尊重市场指标。虽然发行量、收视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作品质量,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艺的市场价值与人民群众的喜好,因此文艺批评的考量因素应包含市场指标。其二,提高文艺批评主体的批评能力。既包括对个体基本立场、基本态度的正确引导,也包括对个体审美能力、文学素养的培养。其三,加强舆论引导。当前文艺界存在拉踩现象,部分网友单纯因偶像因素判断文艺作品质量,这对作者及其作品是不公平的,而且极易模糊他人的认知。因此,媒体要重视舆情,加强引导,使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得以最大限度呈现。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两个“标准”两个“效益”相统一,唯有如此才能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讲话》的经典性与价值性并没有随时间而流逝,这篇文章不仅对当时的革命文艺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当代文艺工作开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文艺工作,既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也要借鉴与吸收经典理论。

参考文献:

[1]胡为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经典意义与现实意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0(4):104-110.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C].延安整风与新时期党的建设.三门峡市:华艺出版社,2014.

[3]张永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新时期文艺工作的启示[C]//《科技与企业》编辑部.“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6:164-165.

[4]楊烜.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我国的传播与接受[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4-7.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讲话观点
文艺作品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大学生文艺作品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载体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讲话慢
观点参考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