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义、理论创新与世界意义

2022-06-07王玏刘军

国际问题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安全观倡议共同体

王玏 刘军

〔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六个坚持”核心要义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对西方地缘政治理论的扬弃超越。全球安全倡议是对中国所秉持的新安全观和全球治理理念的丰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全球安全倡议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主流民意,是继全球发展倡议之后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对当前深陷安全困境的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安全挑战、合力推动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全球安全倡议、新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安全共同体

〔作者简介〕王玏,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刘军,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22)3期0016-13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六个坚持”,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反响。这一重大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充分彰显了习近平主席心系世界和平发展事业的国际主义情怀和大国领袖风范,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安全倡议“六个坚持”的核心要义既有深刻的理论创新,也有明晰的实践路径,有利于国际社会破解安全难题、走出安全困境,有利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有利于推动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义

全球安全倡议包括“六个坚持”,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全球安全倡议体系完整,内涵丰富。

(一)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共同是从安全覆盖的范围来看,“每一个国家都不能掉队”;综合是从安全的领域来看,无论传统还是非传统安全问题都要加以应对;合作是指维护并实现安全目标的方式方法;可持续是指安全利益与安全保障是长期稳定的,而非短期权宜之计。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也是引领国际社会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重要理念。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建立在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基础上的安全架构与安全模式都是有效的,反之,则会导致战火纷飞,生灵涂炭。俄乌冲突表明,传统安全问题仍然威胁着欧亚大陆的和平与安宁,全面有效的欧洲安全构架并没有建立起来,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安全关系。思想引领未来,现实催人反思。全球安全倡议所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了理念指引。

(二)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全球安全倡议重申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这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尽管尊重各国主权及领土完整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石,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基本原则,但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完全遵守。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屡屡发生破坏主权及领土完整的事件,也常常发生干涉他国内政且赋予“合法性干涉”理由的案例,个别大国试图输出“民主”,以所谓“民主”来改造其他国家。这些都是引发地区安全冲突、破坏世界和平安宁的负面案例。只有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国家之间才不会兵戎相见;只有不干涉别国内政,国家之间才能相互尊重,并实现合作共赢;只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不同制度、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共处。与俄乌冲突等地区争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亚欧大陆的东端,总体和平的局面得以保持。究其原因就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得到遵守和落实。

(三)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联合国诞生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中,寄托着全世界对共建和平、共享发展的崇高理想,是各方为实现这一理想而搭建的平台。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然而,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并没有得到有效履行,不仅严重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也给地区安全及世界和平安宁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从当前国际社会的现实来看,国际安全体系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联合国承担着维护集体安全的核心作用,但其地位屡屡受到霸权主义的挑战。国际军控及防扩散体系陷入困境,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世界很多地区安全形势恶化,并缺乏相应的协调处置机制。面对地区性冲突频发,联合国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但这并不能说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过时了,而恰恰是由于这些宗旨和原则没有得到有效履行。全球安全倡议明确提出,要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这些原则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基本前提。

(四)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全球安全倡议提出,要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构,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矛盾与冲突不断,个别大国动辄诉诸武力,迷信通过军事手段来获得绝对安全,通过挑起冲突“发战争财”,严重影响地区乃至全球和平稳定,导致各国的不安全感上升。安全关切,尤其是有关国家合理的安全关切得不到重视,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各国不论大小、强弱,其合理的安全关切都应得到重视,既不能忽视小国的安全关切,同样也要尊重大国的安全关切;既不能牺牲小国的安全利益,也不能不重视大国正当的安全利益。在安全问题上,大国小国都是平等的,应一视同仁,大国的安全关切如果遭到恶意忽视而产生反弹,对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的破坏更为严重。俄乌冲突的教训必须为国际社会所汲取。

(五)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国家和,则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世界充满了太多的矛盾与安全分歧,如何面对这些矛盾,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安全分歧关乎世界和平与稳定。全球安全倡议明确提出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以对话增互信,以对话解纷争,以对话促安全,不能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热衷于使用武力,不是强大的表现,而是道义贫乏,理念苍白的表现。通过对话协商来缓和矛盾与冲突有利于冲突方本身,有利于地区稳定,也有利于全球政治经济的正常发展。面对国际冲突,国际社会要积极为紧张局势降温,为冲突方创造良好的外部和谈条件,而不是“火上浇油”,甚至“火中取栗”。俄乌冲突为国际社会解决冲突与分歧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分歧和争端,才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必由之路。

(六)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安全内涵和外延空前丰富、时空领域不断拓展,安全问题日趋复杂。全球化背景下地理、时空的拉近,加之信息、舆论、科技的影响使得安全问题的跨国流动与蔓延日益便捷。安全问题呈现更加突出的联动性、跨国性与多样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联动,交织叠加并互相影响。传统安全问题再度回潮超出想象地破坏地区与世界和平安宁,给国际社会敲响警钟。军事冲突、地区争端加剧,全球安全治理难度加大。传统安全问题回潮引发的大国对抗、难民问题、能源危机、经济与金融制裁等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努力,从而导致全球安全治理进程停滞,并引发新的恶性循环。因此,全球安全倡议提出,要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这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应有之义。

二、全球安全倡议的理论创新

全球安全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安全治理方面提出的重要理念。习近平关于全球安全治理的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国际安全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揭示了国际安全的本质和系统性特征,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如何维护和塑造国际安全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对传统国际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特色国际安全理论的创新和升华,也把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的理论化高度。全球安全倡议“六个坚持”既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发展的外交思想、安全思想、治理思想,也直面中国快速发展的历史大势和深刻变化的世界格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一直以来秉持的新安全观的内涵,是对西方地缘政治理论的扬弃超越,也厘清了全球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一)丰富和发展了新安全观的理论内涵。全球安全倡议是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的丰富和发展,明确了维护和实现全球安全的核心理念、基本前提、重要原则、长远目标和可行思路。全球安全倡议分别从认知层面、原则层面、物质层面及组织层面探讨了安全关切、安全不可分割、安全架构及安全共同体四大核心命题,提出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要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鲜明提出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这四大层面的核心命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贯通,核心是对中国一直以来秉持的新安全观的丰富和发展。

全球安全倡议在新安全观基础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第一,提出了不可分割的安全观。当今世界,各国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全球安全倡议明确提出两个“不可分割”,即安全不可分割和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安全不可分割,意味着各国安全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不存在建立在别国不安全基础之上的安全,同时也反對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第二,提出了国际共同安全观。全球安全倡议是在国际安全遭受重大破坏与冲击的背景下提出的,本身就蕴含着为国际安全困境提出解决方案的意义,“六个坚持”面向“世界和平和安全”、“各国人民及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地区争端及国家间分歧和争端”以及“全球性问题”,勾勒了维护国际共同安全的理念、原则与思路,无疑是国际共同安全观的生动体现。第三,提出了共同体安全观。全球安全倡议指出,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要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这些论述反映出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是一种新的共同体安全观。习近平主席指出,国际社会应该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只有在共同体安全观的引领下,才能形成共同体意识,培育合作应对安全的意识。

(二)扬弃超越西方地缘政治理论。过去五百年来,随着西方的全球扩张,不仅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安全语境,而且西方信奉的地缘政治理论也几乎一统天下。传统西方地缘政治安全理论流派众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个:一是安全困境理论。由于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存在,国家之间存在普遍的安全困境。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采取的措施就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刺激其他国家也采取措施强化安全,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二是修昔底德陷阱理论。修昔底德指出,由于雅典不断增长的实力造成斯巴达的恐惧不断加深,从而使得二者之间的战争无法避免。由此推导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也即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三是金德尔伯格陷阱理论。只有霸权才能带来稳定,霸权垮台或者国际社会缺少霸权就会削弱国际体系的稳定。霸权的更替一定会伴随战争,过去五百年来大国更替的历史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与以上理论不同的是,全球安全倡议的“六个坚持”有机统一,体现了战略性、总体性与时代性,集中而系统地回答了国际社会要坚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秉持什么样的安全原则,如何促进国际安全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对西方地缘政治安全理论实现了扬弃和超越。具体体现在:第一,认为人类可以走出安全困境。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安全是不可分割的,一国安全不能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习近平主席指出,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是国与国相处之道。穷兵黩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二,指出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路径。世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国家与国家之间有矛盾与争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看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全球安全倡议提出,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主张共同安全,倡导双赢和共赢,这就使得从根本上消除修昔底德陷阱成为可能。第三,倡导共同安全理念。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共同体赋予人类共同责任、共同使命、共同利益、共同安全,霸权带来稳定是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上的暂时现象,并非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共同安全而非霸权稳定,从根本上突破了金德尔伯格陷阱的束缚。总之,全球安全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论述在国际安全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对西方地缘政治安全理论的扬弃超越。

(三)厘清了全球安全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在推进全球安全治理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尽管如此,全球安全治理能力与体系建设仍有待加强,俄乌冲突的发生凸显加强全球安全治理的紧迫性。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正处于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在这些重大挑战面前,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凸显,习近平主席此时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恰逢其时,必将成为推动全球安全治理理念与实践创新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从理论上看,全球安全倡议明确提出了全球安全治理的理念、原则与目标,三者是全球安全治理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全球安全治理理念是在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基础上的全球安全观,全球安全治理原则是在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基础上的全球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全球安全治理目标是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实践上看,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了全球安全治理的路径,主要包括: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强调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同时还提出了全球安全治理的“负面清单”,包括冷战思维、单边主义、集团政治、阵营对抗、双重标准、单边制裁、长臂管辖等,展示了完整、清晰、全面开展全球安全治理的路线图。

三、全球安全倡议的世界意义

全球安全倡议既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应对国际安全新形势新挑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它的提出和落实将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带来广泛而深远的世界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全球安全倡议回应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战争的迫切需要,顺应了世界各国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团结的共同追求,响应了各国人民共克时艰、携手开创疫后美好世界的普遍愿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以及俄乌冲突给世界和平安宁带来的巨大冲击,人类追求和平、向往安全、重视健康、珍视生命的呼声日益强烈,每一个理性的、负责任的政治家都无法回避。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作为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大国际公共产品,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载入宪法的国家,是五个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已签署或加入包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武器贸易条约》在内20多个多边军控、裁军和防扩散条约。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共处。但是,推动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前,少数国家肆意妄为,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追求绝对安全,推动地区紧张持续升级,以“小院高墙”、“平行体系”、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来阻碍国际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努力。面对这些障碍与阻力,国际社会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斗争。从历史发展的长周期来看,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历史大势与潮流,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选择,短暂的停滞只是更长足的进步。全球安全倡议所倡导的新安全观,所坚持的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基本准则,将推动国际社会共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共同为构建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安宁作出新的贡献。

(二)有利于推动实现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冷战思维仍然是影响世界和平安宁的最大障碍。冷战结束三十多年来,冷战思维不仅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摇身一变,在新的包装下继续对地区稳定及全球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国家固守冷战对抗的陈旧思维,热衷于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借多边之名行单边之实,借规则之名行“双标”之实,借民主之名行霸权之实,严重破坏国际安全秩序,加剧全球安全治理赤字。全球安全倡议突出强调要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因为冷战思维只会破坏全球和平框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只会危害世界和平,集团对抗只会加剧21世纪安全挑战。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以新安全观为指引,以相互尊重为基本前提,以安全不可分割为重要原则,以构建安全共同体为长远目标,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顺应了国际社会求和平、求安全、求发展的迫切需要。全球安全倡议涵盖的新安全观、安全原则及安全架构建设,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都给国际社会指明了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世界的方向,并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南。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要推动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关键在行动,关键在落实。尽管俄乌冲突使世界政治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至暗”时刻,但是时代的主题没有根本改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然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世界各国要超越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思维,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保安全,以合作化干戈,努力寻求和扩大各方利益汇合点,致力于实现双赢和共赢。国际社会的普遍安全、共同安全如果依靠陈旧的方式方法,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只能获得暂时的安全;只有通过世界各国之间全面持续的交流合作、共同协商、坦诚对话,才能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全球安全倡议必将引导国际社会冲破种种冷战思维的束缚,帮助国际社会破解安全难题,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三)有利于推动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20世纪以来,全球面临的重大安全挑战既有两次世界大战,也有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冷战结束以来的三十年,本应是充满希望的“和平的长周期”,但人类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和平与安宁,而是经历了持续不断的冲突和危机。从冷战结束不久的海湾战争、“9·11”事件后的“反恐战争”到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局部冲突以及今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暴力、战争、动荡贯穿了冷战结束后的三十年。面对极为严峻的全球安全威胁,国际社会必须深刻反思,为何悲剧一再重演,如何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习近平从心系世界和平发展事业的国际主义情怀出发,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为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实现世界长治久安指明了新方向。全球安全倡议直面世界之变,回答时代之问,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安全挑战,致力于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有利于推动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本质上看,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从宏观与整体视角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区命运共同体都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世界各国对和平安宁的渴望来看,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安全挑战,推动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全球安全倡议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出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落实倡议的实践路径,将凝聚国际社会共识,推动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结语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宁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人类还未走出世纪疫情阴霾,乌克兰危机硝烟又起,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人类社会何去何从,世界和平安宁路在何方?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心怀人类安危福祉,战略性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人类社会走出当下的安全困境提出新方案,体现了习近平主席作为大国领袖,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及高尚的国际主义情怀。“六个坚持”直面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全面、深刻、清晰地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体现了中国传统智慧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质,顺应了国际社会现实与长远需求,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宁行之有效的新方案,是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为当下深陷安全困境的国际社会行动起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提供了强大动力。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需要巨大的政治智慧与理论勇气,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则需要在广泛共识基础上的坚定行动,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一个国家能置身事外。各国唯有携手同行,切实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人类命运与共的大船才能穿越惊涛骇浪,走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康庄大道。

【完稿日期:2022-5-10】

【责任编辑:宁团辉】

猜你喜欢

安全观倡议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理与路: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学校安全教育一体化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巧用视频资料进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