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体育课重修的新思考
2022-06-07黄丽娜
黄丽娜
摘 要 我校体育课重修现象年年出现,给学校管理和体育课教学带来了额外的负担。重修学生因为人数不定且项目零散,不足以自行组成独立的重修班级,往往需要跟随其他年级的班级进行重复课程的修读,在这过程中增大了所在班级的容量,加大了管理压力,占用了校园资源。同时,重修现象也给学生自身带来一些不便。多数学生往往只重修上半学期或下半学期的课程,但体育课往往需要两两一组,此时不论是对重修的学生还是与重修学生组成一组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困扰。因为下半学期重修的学生往往难以找到可以与自己一组的同学,而对于上半学期重修的同学,这个困扰转移到了与他搭档的那个同学身上:在重修的同学结课后,他的搭档必须在下学期另找一个人与自己结成新的小组。除此之外,学期开始时对重修课程时间的选择也是一项难题。由于课表太满,没有合适的时间可供重修课程修读,而不得不将重修推至下一学年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减少重修学生的人数,减轻学校师生的教学压力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体育课 重修 教学改革
一、重修现象的制度原因
重修往往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最后得到的结果。除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不达标的内在因素之外,还有制度的外在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体育教学制度忽视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目前的体育教学制度仅将可以量化考核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等作为考核指标,因而教学内容也局限于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参与体育运动所需要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要求流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仅为了提高运动技能和应付考试而进行体育锻炼,无法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被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甚至在考试结束之后这点兴趣也消散殆尽。
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对体育运动深层的认识,只重视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对于其内涵和发展过程甚少了解,自然难以形成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在这种较为压抑的氛围中,难以见得学生发挥其创造性和学习热情。这与教学活动本身的育人育德内涵难以相合。学生的各项考核成绩也因此难以提升,致使重修现象在各个项目屡见不鲜。
(二)体育课程项目种类较少
当前的体育教学制度相比过去更为完善,且具备一定的弹性,学生可根据制度自由选择课程。但这种可选择性还有较大的局限,例如学校提供的项目依然较少,且基本都是重复初高中已接触过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往往难以选择自己擅长或喜爱的体育项目作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开始前就有所削减。相比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学生应付体育课堂的心理更加突出和普遍。
(三)评价制度不合理
不完善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的最终成绩只能片面地反映学生在一个时点的各项能力,要全面地反映学生能力还需对评价体系进行改进。
1.考核机制较僵硬。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但现有考核机制少有考虑学生间固有的个体差异,对所有学生均采用基本一致的考核标准。实际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对于同一运动技能的学习有掌握快慢、好坏之分。在对学习成果进行考核时却没有将学生的个人差异加以考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学生根据考核标准进行体育锻炼时,很容易因为目前水平和考核标准的巨大差距陷入消极心理,最终导致成绩不佳,进而挂科重修。
同时现有考核制度对较低档次的成绩设置较为粗糙,如排球的扣球考试,在60分以下的成绩只有30分,测试者打过3个、4个或者5个球都是一样的成绩。对本身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样粗糙的成绩设置无疑增加了挂科的概率。
2.忽视过程性评价。现有考核制度仅包含终结性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各个阶段的体育进步情况,整个评价呈现出一种封闭静态的状态,缺乏灵活性和动态性,这就导致学生往往没有动力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同时由于考核通常安排在学期的中后期,学生在平时较少锻炼,考核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普遍,不利于学生树立积极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其结果通常也难以让所有人满意。
3.理论考核占比小。在总分当中理论考试成绩只占10%,而对于现代体育教学來说,体育理论的重要性不弱于体育基本技能。考核机制中理论的占比较小,其直接影响就是技能和体制的考核比重较大,使得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和身体素质好的学生的差距增大。同时理论考核的得分二元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区分度。
4.缺乏补考机制。补考机制的缺失使得学生在成绩不及格后没有补救的途径,学生在确定自己重修后就失去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动力,因为下一次考试已经确认在一个学年以后了。如果制度允许补考,学生在补考之前有数月的时间进行体育技能的提升,重修的人数也会随补考的进行而减少。
二、现有体育教学制度的不足之处
(一)体育教学制度的刚性过强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项目的单一和考核机制的僵硬让学生难以拿出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在体育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进行体育锻炼,而不是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学制度缺乏人文关怀
体育是以运动为基础的教育,因此技能训练是其主要内容。实践教学应将教学核心放在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体质基础、技能基础和兴趣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应顺应社会需求,在技能基础外展开实用性知识教学,如伤后应急处理、赛前心理建设等等。
学生心理素质和毅力的锻炼也是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目前的体育教学制度中仅有800/1000米考试能够体现这一内涵。借助攀岩、定向越野等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冒险精神以及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
三、现有体育教学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建设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满足感和充实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风气,让积极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树立在所有人心中。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刺激学生的革新热情,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用正式的制度文化引导非正式规范健康发展,形成学校特有的体育文化。
(二)重视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
体育教学除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通过对学生心理、意识、行为的引导,以及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塑造学生积极进取、不畏苦难的人生态度。
(三)开设独具特色的体育项目
学校在设立项目的同时,可以将体育项目与地区特色相结合,在了解本地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基础上,主动承担起保护与传播的职责;或设立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项目,让学生更有参与感。
(四)综合考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需求
学校可在开设体育项目前对全体学生,或对随机抽取的学生进行意愿项目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学生希望开设的体育项目,项目中希望学习的具体技能,以及希望在课堂上了解的相关知识等。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程的走向。
对于学生的需求,学校需及时做出回应。对于学生有需求但没有开设的项目应争取开设,没有此专项的体育教师还可实施外校聘任制,体育场地稀缺可通过提高利用率解决,尽力满足学习需求。对于不能满足的需求,应给予学生合理的解释。
(五)丰富课程内容
在理论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体育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于体育知识的运用能力等。其内容应包含体育项目的历史渊源、竞技比赛的基本规则、运动中受伤的应急处理等等。理论教学的知识可以通过实践竞技来深化,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基础,采用学生主体的引导式教学法。
(六)完善评价体系
1.提供补考途径。学校可为体育挂科的学生提供补考的途径,让学生在假期内自行进行体育锻炼,在新的学期进行补考。这样不仅使得学生在假期内也保持一定强度的体育训练,还能让重修的人数大大减少,优化了学校资源配置。
2.赋予评价体系以弹性。在评价体系的考虑因素中加入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之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方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平均身体素质;给予授课老师更多的评价自由,避免用一张考核表衡量所有人的体育成绩。
3.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统一。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过程性评价由各阶段的终结性评价组成,终结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最终表现形式,任何过程都有其结果表现。
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不能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发展情况,而过程性评价弥补了这一点。一方面教师能从评价中了解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另一方面教师能从评价中得到反馈,并可及时改进教学计划。将过程性评估纳入考核范围,使得最终成绩能够反映学生在各阶段的进步情况,全面体现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成果,提高考核指标的价值。
四、制度外的多元化教学形式
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理论教学。实际操作中,线下的理论教学往往受到场地和课程时间的限制,但当下的科学技术使得线上理论教学成为可能。线上理论教学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可随时在线上平台上观看教师上传的理论教学视频,通过声音和影像了解体育文化的内涵。
五、结语
在观念上,体育教学制度应更加重视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及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塑造;在考核体系上,应遵照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适当提高制度的弹性;在教学方式上,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体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始终是进行时,无论何时都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结合实际情况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徐家林.大学生体育课程重修现状调查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01):52-55.
[2]卜澤东.提高重修课程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思考[J].大学教育,2014(08):31-32.
[3]王嘉滢.高校补考制度的困境和改革——以上海交大为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7(29):105-106.
[4]尹吴,金钢.新形势下深化大学补考与重修制度改革的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03):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