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理论的百年发展历程及启示

2022-06-07曹世红

学理论·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调查研究启示

摘 要:调查研究是一种科学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方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系统梳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理论的发展历程,不仅可以深化对调查研究的认识,正确运用调查研究解决现实问题,还有利于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理论只有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注重科学性、有效性、深入化、制度化,才能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力量。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发展历程;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3-0061-04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密切党群关系、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科学方法。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发展调查研究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理论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系统梳理调查研究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发展,对于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调查研究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进行革命实践,不断运用调查研究了解中国广大城市和农村的基本情况,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从而为推动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革命时期,为了回应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毛澤东同志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在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进行了为期32天的实地考察。其间,毛泽东同志的足迹遍布县城、乡下,他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志开调查会,听取报告,掌握大量的第一手真实材料。基于此,毛泽东同志深刻地认识到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以及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进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调研结束后,毛泽东同志于3月5日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文中明确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认清中国农村和小城市的经济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带着问题深入江西寻乌开展深度调查。寻乌调查详尽地囊括了寻乌的政治区划、交通、商业、旧有土地关系和土地斗争,弄清了富农问题并提出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切实有效的分配土地方法。此次调查也为我们党对待商业资产阶级和争取城市贫民群众提供了一定依据。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同志于1930年5月写就了《调查工作》(后题名为《反对本本主义》),并从认识论的高度首次鲜明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109针对当时党内外存在的“以为上了书就是对的”,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的落后心理、危险观念和形式主义态度,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111-112。在点明错误的思想认识后,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提出调查要讲求正确的方法策略,不仅要全面,更要注重思想和实际的一致性。为了唤醒那些饱食终日、安于现状、不求甚解、空洞乐观的同志,告诫他们丢掉错误且保守的思想,毛泽东同志大声疾呼“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1930年10月下旬,毛泽东同志在兴国县趁机找了八个人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此次调查不仅详尽地调查了八个家庭的成员构成、吃饭穿衣、收入来源、文化程度、生产能力等,还调查了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后来,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说“农村的基础概念”就源于此次调查。为了统计各阶级土地和人口比例,弄清阶级成分,并以具体的铁的事实解答问题,1931年4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2]268,以此补充和发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之后,《长冈乡调查》是为着了解乡苏和市苏的工作,真正领导苏维埃工作适合于粉碎敌人“围剿”的要求而展开的一次调查;《才溪乡调查》是为着从经济上、生产上彻底解决问题,拿经济动员配合政治动员,密切苏维埃与民众的关系,造成扩大红军的高潮,使苏维埃工作的执行有雄厚的力量而展开的一次调查。正是这些一次次的带着问题进行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并对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才使得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革命形势有了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进而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先后写了很多关于调查研究的文章,如《<农村调查>序言一》《关于调查地主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军官的通知》《<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等。1941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在肯定我们党对于中国历史、社会与国际情况研究逐渐进步和知识增加的同时,鲜明地指出党内仍存在不求甚解、自以为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等。为此,他提出要采取具体办法,不断加重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以便有效组织革命力量,求得革命胜利。同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村调查的讲话中,谈到要“运用对立统一,阶级斗争”“先分析后综合”“详细地占有材料,抓住重点”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加深了人们对调查研究的认识,增强了人们开展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材料的信心。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不断运用调查研究解决迫切问题,形成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使调查研究逐渐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进而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人民群众的彻底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调查研究理论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内多数同志面临着情况不熟、能力不足、水平有限等困境。1949年10月24日,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有许多同志,对新情况、新事物不作调查研究……这怎么能办好事情呢?”[3]11以此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在面对百废待兴的情势时,更要运用好调查研究,不断了解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1956年2月,毛泽东同志先后听取了34个部门的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汇报,最终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为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制定方针政策、纠正工作中的错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力量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指明了方向。1961年3月23日,中央向全党发出《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号召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入基层(包括农村和城市)进行有系统的典型调查。随后,党中央的领导同志纷纷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如1961年4月28日,周恩来同志前往河北邯郸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为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供了重要依据;1961年4月1日至5月15日,刘少奇同志在湖南省宁乡、长沙等地蹲点调查44天,先后召开20多次座谈会,走访11个生产队,从中获得第一手真实材料,为调整农村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1961年,陈云同志到青浦小蒸蹲点调研半月,先后召开10次座谈会,摸清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情况,对推动和改善党群关系起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我们党对待调查研究的态度,对调查研究的运用、发展以及所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为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指导。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对调查研究理论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强调调查研究在解决重大问题,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和平解决香港问题,1978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批转《关于港澳工作会议预备会情况的报告》,批示中明确指出:“港澳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4]3331982年3月21日,邓小平同志审阅了廖承志提交的《关于解决香港地位问题的初步方案和近期工作的报告》后,做出批示“拟原则同意,具体方案,待与各方人士交换意见后,再作修改”[5]805。该报告为中国同英国就解决香港问题的正面交锋做了重要准备。可见,将调查研究作为慎重解决香港问题的科学思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一贯秉持。为了使我国逐步实现现代化,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10月22日赴日本访问的目的之一是为中国现代化战略“取经”。这次为期8天的考察,不仅促进了中日间的经济、贸易、技术合作,还为两国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交往打开了新局面。为了推动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深入调查研究,集中正确意见,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改革。”[6]322为了考察“翻两番”究竟靠不靠得住以及“翻两番”目标实现后,社会又将是什么样子,1983年春节前夕,邓小平同志到苏浙沪进行调研,获取第一手真實资料。通过将近一个月详细的调查研究,邓小平同志认为情况很好,继而对于20世纪末实现翻两番做到心中有数。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进行调研后,郑重地发出了伟大号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7]383。这一时期,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注重调研实效的工作作风,不仅坚定了党和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依据。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重视调查研究,不仅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同时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8]308。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指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决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9]45进入21世纪,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江泽民同志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在指导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时,号召全党“大力开展调查研究,领导干部要扎下去、沉下去,切实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10]329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强调要“深入调查研究,区别不同情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0]558。这一时期,我们党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在提高工作针对性,决策科学性,密切党群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时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诸如典型调查、系统调查、专题调查等方法。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不断增强工作自觉性,逐步掌握领导主动权。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调查研究,不仅指出调查研究是贯彻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坚持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还提出调查研究是改进工作作风、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胡锦涛同志提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一个一个加以解决。”[11]524-525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对此,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规划、遵循规律、明确思路、统筹兼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11]656为了推动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汶川看望救灾部队官兵和消防员时,胡锦涛同志讲到要及时调查工农业生产受灾情况,研究制定出促进恢复生产的政策措施。这一时期,我们党关于调查研究的系列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对调查研究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和重要贡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对调查研究理论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继续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加强理论武装、深入调研、注重实效,而且将调查研究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途径。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切党群关系,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开始启动时,不仅点明了“有的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这样的形式主义,还告诫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调查研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统筹安排、推进有序。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前进,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12]149-150为了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13]为了推动发展理念在实践中取得突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既总体分析面上的情况,又深入解剖麻雀,提出可行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案。”[14]64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号召大家到车间码头、田间地头、市场市区等,亲自察看、亲身体验,还提出调查研究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了了解真实情况,摸清摸透困难和矛盾,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强调要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千万不能搞“蜻蜓点水”式、“钦差”式、“嫌贫爱富”式等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而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真正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总之,新时代党中央对调查研究的重视和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对调查研究理论的接续传承和不断深化,也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理论发展的主要启示

善于运用调查研究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方法,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认真总结重要经验启示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作用。

(一)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法。毫不夸张地讲,过去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靠的就是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而调查研究就是唯物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进言之,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又能深入事物的内部,抓住其本质和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科学地改造世界。如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不仅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也提出调查研究的方法是眼睛向下和开调查会;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践证明,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不仅有助于党和国家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有效开展各项工作,还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进行。

(二)调查研究要注重科学性

回顾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不仅要看是否开展调查研究,更要看调查研究是否科学。科学的调查研究要讲求全面、力求准确,即对事物做系统周密的调查。换言之,既要认清事物的表面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既要注意事物内部的联系又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把握改革大局和重点,又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措施、全面配套的社会改革来进行。虽然强调调查研究要全面,但是面面俱到的调查研究不可能也不必要,所以要进行科学取舍。所以要想对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研判,就必须全面把握事物,不仅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也正如陈云同志所言的“交换、比较、反复”是调查研究的方针。

(三)调查研究要注重有效性

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注重调查研究的有效性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调查研究的核心。如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主要是为了争取城市贫困群众,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主要是为了动员群众为革命服务。有效的调查研究不仅能达到调查之目的,还能为其他工作任务提供经验借鉴。不了解真实情况是做不好工作的,调查研究就是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仅做到深入实情,使出实招,更要力求实效。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力戒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质言之,调查研究绝不是为了调研而调研,而是要为制定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实践证明,不做虚功、务求实效的调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实情、真正解决问题,还可为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四)调查研究要坚持深入化

深入持久的调查研究是做好做实工作的重要保障。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调查研究也应是长期的,所以要有耐心、有步骤地进行。没有一劳永逸的调查,这也正如毛泽东同志曾强调的“调查要经常进行”。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坚持对农村全面深入持久的调查研究,我们党才能不断动员群众积极服务革命、勇于投身革命,中国革命才能不断取得胜利。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重视调查研究这项工作本领,认为调查研究务求“深、实、细、准、效”,要经常化、深入化。概言之,调查研究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而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为制定好“十四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带头深入展开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如2020年3月赴武汉,4月入浙江,5月去山西,6月到宁夏,7月上吉林,8月赴安徽,9月到湖南,10月抵广东……从7月下旬到9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等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总之,正是由于深入持久的调查研究,我们党才对社会情况了解得深刻,制定的方针政策才深得民心,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五)调查研究要促进制度化

调查研究要有专门的机构,更要有制度保证。促进调查研究制度化首要是建立健全调查研究的各项规章制度。有了有效的规章制度,调查研究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逐渐成为深入性、持久性的活动。如毛泽东同志长期带头坚持调查研究,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把调查研究定为经常性的工作制度。其次,领导是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保证。促进调查研究制度化也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的领导制度,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调查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了摸实情、访真贫,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开展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入24个贫困村考察调研。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开展调查研究。最后,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的督查反馈制度。督查反馈是调查研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步骤。督查反馈不应停在会议上、文件上、口头上,而要贯穿于调查研究全过程。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调查研究,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论证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和联系点制度等。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调查研究理论,不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努力提升调查研究能力,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继承和运用调查研究中,使国家逐渐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苦难走向辉煌。进入新时代,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始终坚守、倍加尊崇和深化发展调查研究理论,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19.5-1990.1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江澤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3]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1).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收稿日期:2021-11-12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研究”(2020YJS194)

作者简介:曹世红,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调查研究启示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