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BCC模型的湖北省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2022-06-06凡启兵
张 艳,凡启兵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湖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粮食主产地之一。因此,湖北省农业生产对于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农业生产效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现状,对于及时调整农业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术界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从未停止。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2 点。一是对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的投入规模和投入结构上,通过不同的投入规模和投入结构的对比,研究不同投入规模和投入结构所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1]。从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角度出发,学者们分别从土地资源[2-6]、环境禀赋[7]、社会条件[8-12]和基础设施建设[13]等多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外部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二是研究方法。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包括比值法、能值法等,但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随机前沿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14]。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者们的需求。因此,学者们对传统的研究方法进行完善和拓展,发展出了三阶段DEA 模型[15]、ML[16]和GML[17]指数模型、超效率SBM 模型[18]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 模型[19]。
综上所述,虽然有关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日趋完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现有成果主要立足于全国及区域层面,对单个省份的研究不多,对湖北省研究的则更少。因此,笔者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的边际贡献在于:基于湖北省的数据资料,构建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BCC 模型进行农业生产效率分析,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效率值,以期为提高湖北省农业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数据资料均由《湖北省统计年鉴(2010—2020)》《湖北农村统计年鉴(2010—2020)》及各市(州)《统计年鉴(2010—2020)》和《统计公报(2010—2020)》整理得来。
1.2 研究方法
1.2.1 模型选择 选择DEA-BCC 模型进行测算。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是由运筹学家Charnes 和Coope 的相对效率概念发展而来,是一种可以不需要具体函数就可以测算效率的分析方法[20]。Banker、Coope 和Charnes 在可变规模报酬(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VRS)假设下,以CCR 模型为基础,提出了BCC 模型。选择用BCC 模型对湖北省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量,公式如下。
公式(1)和(2)中,j为决策单元,i和r分别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在此研究中j表示各市(州),因此xij和yrj分别表示第j个市(州)的第i种农业生产投入量和第r种农业生产产出量。yj表示组合系数,δ 表示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指数,p表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p+和p-表示各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Za表示相对有效值,当Za=1,说明决策单元DEA 为有效,当Za<1,说明决策单元DEA 为非有效[21]。
1.2.2 变量选取 选取8 个投入指标、2 个产出指标(见表1)。参考陈振等[19]、李强等[16]的研究成果,结合数据可得性,以湖北省各市(共17 个市、州、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湖北省各市(州)2009—2019 年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建立指标体系。
表1 湖北省农业生产效率指标体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
此处运用MaxDEA 8.0 软件,对湖北省各市(州)2009—2019 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度。由表2 可知,2009—2019 年间湖北省整体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呈波浪形发展态势,2009—2013 年呈下降态势,之后开始回升,到2017 年又下降到了0.868。分区域来看,鄂西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为0.988,其次是鄂东地区,最后是鄂中地区。2009—2019 年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中,最高的是鄂州市。2009—2019 年间,鄂州市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均为1,说明鄂州市2009—2019 年农业生产完全有效。其余各市(州)中,武汉市、咸宁市、潜江市和神农架林区农业生产完全有效的有9 a,完全有效率达到了81.8%。综合技术效率较低的市(州)大多分布在鄂中地区,其中仙桃市、天门市2 个省直管县级市和荆门市分列省内倒数前三,说明鄂中地区综合技术效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仙桃市、天门市和荆门市综合技术效率较低所致。
表2 2009—2019 年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
2.2 农业生产纯技术效率
由表3 可知,2009—2019 年间湖北省整体农业生产纯技术效率也呈波浪形发展态势,2009—2011 年呈下降态势,之后2012 年有所回升,但2013 年又开始下降,2016 年有所回升,2017 年又下降,且降至最低(0.914),随后又有所回升,到2019年回升至0.952。分区域来看,鄂西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为1.000,其次是鄂东地区,最后是鄂中地区,但总的差异较小。从各市(州)均值排名来看,天门市、荆门市和随州市排在倒数三位,这3 个市(州)均位于鄂中地区,这可能是鄂中地区农业生产纯技术效率最低的主要原因。
表3 2009—2019 年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生产纯技术效率
2.3 农业生产规模效率
由表4 可知,2009—2019 年湖北省各年规模效率均值均大于0.9,说明湖北省整体农业生产投入规模较为合理。从区域来看,规模效率最高的是鄂西地区,其次是鄂东地区,最后是鄂中,主要原因是鄂西和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投入规模要优于鄂中地区。其中,鄂西地区平均规模效率为0.986,说明鄂西地区农业生产投入规模接近最优水平。鄂东规模效率为0.957,接近1,说明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投入规模较为合理。鄂中规模效率为0.914,在3 个区域中最低,但仍然超过了0.9,说明湖北省农业生产投入管理整体良好。从各市(州)来看,规模效率均值达到1 的仅有鄂州市,说明鄂州市农业生产投入规模达到最优。在其余市(州)中,最低的是鄂中的仙桃市,为0.807。规模效率最低的3 个市均在鄂中,分别是荆州市、荆门市和仙桃市,说明鄂中地区规模效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3 市规模效率较低。
从表4 还可看出,湖北省各市(州)中,仅有鄂州市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未变,说明鄂州市现有的农业生产投入规模为最佳,不需调整。在2009—2019年间,湖北省内多数市(州)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说明各市(州)投入规模超过了最佳投入规模,出现了投入过剩,应当降低投入规模。
表4 2009—2019 年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生产规模效率
3 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利用湖北省各市(州)2009—2019 年数据,运用DEA-BCC 模型进行农业生产效率测算,研究发现,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生产效率没有达到完全有效,但平均效率值超过了0.8,说明湖北省整体农业生产效率虽未达到完全有效,但任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呈上升态势。在2009—2019 年间,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生产投入规模偏离最优,且存在管理效率低,多数市(州)存在规模效率递减。
3.2 政策建议
3.2.1 打破行政发展壁垒,促进全省一体化发展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湖北省各市(州)之间的农业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该省各市(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自身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长江这一黄金水道,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鄂西地区向西与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相连接,利用自身地理优势积极发展绿色农业、休闲旅游农业;鄂中地区应当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鄂中丰富的农产品和长江、汉江2 条水道,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鄂东与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相连接,通过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将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下游地区,在通过海运运往全国各地。最后将鄂东、鄂中、鄂西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完善全省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3.2.2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发展的协同性要主动将湖北省农业的发展融入到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促进湖北省与各区域间的融合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建立以县域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着力打造特色小镇,联通城市与农村,打破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壁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3.2.3 加大科技投入,构建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 创新发展是提升湖北省农业发展硬实力的重要方式,是
湖北省农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湖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农业创新发展,就要提升农业科技实力,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立足各地区的实际条件,着力开展适应本地区发展模式的科学研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