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农业更精彩
2022-06-06苟天鹞
苟天鹞
说起农业,在我们学生的印象中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汗流浃背的辛苦劳作景象。但是,在有幸进行了广州南沙现代农业基地的研学后,彻底颠覆了我对农业的印象——原来现代农业是如此的精彩纷呈。
南沙现代农业基地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珠江管理区,紧靠珠江口,是典型的河流沉积形成的平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水热充足,十分适合建设大型的农业基地。我们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后,就为眼前这个又大又漂亮,既能进行农业生产又能观赏、科普的农业大观园,惊叹不绝。
在基地门前,我们被一个又一个的温室大棚所吸引。而教师则先让我们在草地上进行温室大棚的模拟实验,这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要建设那么多的温室大棚。教师给了我们每个小组一个温度计,几根铁丝,以及一卷透明薄膜,进行模拟实验。我所在小组一开始用铁丝搭起了框架,框架里放着的是温度计。而这铁丝上则是要裹上塑料薄膜。当我们开始裹塑料薄膜时,并没有思考过该从哪几个方向包裹或是说哪里应该裹薄一点,哪里应该厚一点。这也就导致了我们看不清塑料薄膜里的温度计,得不到应得的数据。于是,我们只能寻找各种方法,如,裹上衣服,在太阳底下聚光等,但都以失败告终。这成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去研究这里面的原理,可还是没有成功。最后,教师给我们讲解了温室大棚原理。原来温室大棚采用的是吸热保温原理,一方面大棚的材料大多透明透光,太阳的热量能够透过大棚的薄膜进入到大棚里面,使得大棚的温度升高。另一方面进入大棚的太阳的热量被大棚吸收后,就转化为地面辐射,把热量散发走。但是,这种地面辐射却不能通过大棚的薄膜把热量散发走,从而防止热量散失,保持大棚的温度,这样就可以利用大棚创造一个局部小气候,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存生产。
明白了温室大棚的原理后,我们就进去参观了一个真正的温室大棚。南沙现代农业基地的温室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和智能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系统叫作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这个系统需要相应的感应设备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各种感应设备能监测各个温室的当前状态,包括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温度、湿度、电导率等参数,然后再通过各种参数自动控制天窗、风机、湿帘、二氧化碳发生器、电磁阀、水泵和施肥系统等,从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最佳的环境。
此外,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数字鱼塘。这个项目占地面积约508亩,却只需3个人就能实现全程管理。因为其应用了包括传感器、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其能够实现机器代替人力、电脑代替人脑、模型代替经验的目标来运营,真正实现了水产养殖全程自动化。该鱼塘不仅遵循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传统桑基鱼塘赋能升级,还融合生态人文和现代智能科技手段,打造了引领性的智慧性现代化渔业产业模式。
了解了如此多先进的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技术十分佩服,一股荣耀感油然而生。現代农业科技技术竟如此发达,让我们这群“井底之蛙”感悟至深。
回想以前的传统农业,因为其农业技术落后,基本只能依靠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以及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导致其生产水平低下、剩余少、积累慢,产量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反观现代农业则是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下的自动化、生态化、规模化、精准化的农业。其更加方便快捷,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免去了人力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众多难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通过这次现代农业基地的研学,学到了许多新知识,知道了温室大棚的原理,参观和学习了众多现代农业科技。这也让我更加好奇和坚定信心,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使科技让农业更精彩。
指导教师: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国际中学部政治教师 丘惠兰 东莞六中地理教师 吴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