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2022-06-06程欣然
程欣然
◆摘 要:语文教师必须想方设法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喜欢阅读,同时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相应的举措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一、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专门编排了“快乐读书吧”,将整本书阅读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广泛阅读,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阅读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對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二、课外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锻炼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对促进语文教育工作的进步带来了重要助力。从小学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来看,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础学习能力。然而,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再加上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阅读内容具有局限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做好对学课外阅读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并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阅读量,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进步带来了重要助力。
(二)积累阅读素材,实现以读促写目标
做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素材,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以读促写”教学目标。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难看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薄弱,而阅读和写作都是两个具有难度的知识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课外阅读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完成对字、词、句的理解,并进一步提升对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方式的学习。这可以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获得写作能力的进步与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育工作由此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培养阅读兴趣,强化学生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是最基础的教育目标。但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由于他们的思维能力有限,再加上他们的兴趣需求限制,使得他们在阅读学习时会因为兴趣不足而遇到困境。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工作实现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让他们能够有机会感知和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困境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学生不愿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甚至觉得是份苦差事,不如看电视、玩游戏有趣,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语文教师必须想方设法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喜欢阅读,同时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然而,在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以下困境:有的教师自己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未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的教师只是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较少花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的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学生阅读内容单一,即使阅读,也只是漫画之类的书籍;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缺少及时的反馈,导致学生的阅读敷衍了事。
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一)做好教学环境铺垫,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在课外阅读教学开展中离不开良好教学环境的铺垫,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课外阅读教学活动高效开展。在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前阅读活动,为学生寻找一些阅读素材多为简短且典型的课外阅读内容,如小短文、成语故事或散文等,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阅读活动获得认知水平的提升,实现对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在此基础上,笔者会对他们进行认知启发,让他们可以在欣赏课外阅读素材的同时,也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后面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节内容时,笔者在课前阅读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了《三顾茅庐》故事的阅读和欣赏,让学生能够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有一个基础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笔者会给学生讲一讲“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人物关系,并进一步做好对他们的认知启发,由此帮助学生以更好的思维状态进行课文学习,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展做好铺垫。
对于学生而言,课外阅读是一项自主性学习活动,只有保证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前阅读活动的素材选择,让学生可以在阅读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对课外阅读产生主观学习动力,由此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加强师生互动效果,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而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内容之一,要确保课外阅读教学有效开展,就必须要以他们的基础认知水平为基础,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让他们真正获得进步和成长。然而,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教师想要实现对他们阅读能力培养,就必须要做好与他们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完成对课外阅读素材的理解,由此保证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表达,提升他们的文本理解效果。
例如在进行《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他们并不能够完全理解作者与母亲之前浓浓的母子情。于是,笔者在进行课文讲解时,会着重让他们感受“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母亲掏衣兜,掏出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等描写。并让他们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想要买一袋零食、一件玩具时,妈妈的状态。之后,笔者又让他们对比“一本小说”和“一听水果罐头”的价值,让他们体会妈妈的“舍不得”,但却“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对作者无声的爱。在此基础上,笔者会让学生进行《背影》的课外阅读,并让他们在阅读之后,对课文中父亲表达爱的方式进行感受,并说一说《背影》中的父爱,与《慈母情深》中的母爱,有哪些共通之处,由此实现对学生的文本情感感知能力培养,为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带来助力。
(三)布置趣味阅读活动,强化学生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为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可以在课后有更充足的动力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以课堂教学效果为基础进行趣味课外阅读活动的布置,由此达到最佳课外训练效果。
例如在完成《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学习之后,笔者就为学生布置了进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的课后阅读活动,考虑到学生日常课余时间的有限性,课外阅读时间要求为1个月。在一个月的课外阅读周期中,每周笔者都会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会”,在该交流会中,学生需要汇报自己的阅读进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经验,并与同学、教师针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地方理解不透彻等。由此实现学生之间的思维交互,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为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带来进步,并进一步做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让他们真正喜欢上课外阅读,实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育工作的目标。
(四)加强指导,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都在提课外阅读的重要,但是在具体落实的时候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课外阅读不考试。如果学生较多精力在课外阅读上,导致重要的考试考不好,学校、家长会对老师有看法的。
当下,课外阅读作为一项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老师要在关注学生语文课内学习的同时,开展课外阅读。如在课外阅读学习中,我们给学生提供与课内阅读文本相类似的阅读材料,或者相关的拓展阅读;检查学生课文阅读的效果,促成阅读能力的提升。如在《牛郎织女》学习之后,提供80年代的小学课文《彩霞姑娘》给学生阅读,短小的文言文片段《牛郎织女》等等,还可以是有阅读思考题的一些神话故事。在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开展中,我们指导学生如何進行故事的概括,找重点词、关键句、中心句等,学会圈画批注,能够写自己的阅读心得等,让学生学会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能在阅读中有发现、有思考和有收获。另外,在落实学生课外整本书阅读时,我们可以在阅读前加强读法指导,给学生进行阅读进度的确定,提出圈画、批注和摘抄等要求。并组织小组合作阅读的形式,给他们提供课外阅读展示的机会等等。
(五)加快课堂的进度,提高教学效率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家长、教师和学校都希望学生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因此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有的时候一堂课都是教师在讲解,讲解的内容都是课本上的知识以及考试的内容,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就没有过多的时间留给课外书籍的阅读。想要达到很好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一定要敢于打破常规,制订更加科学、精细的计划,将计划精确到每一分钟。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都是两个课时讲三到四篇内容,单一的讲授法不仅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而且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应摒弃逐段分析、逐句分析的方式,根据教育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再泛泛而谈,需要抓住文章的重点,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展开讲解,一堂课可以由一个重点问题贯穿其中,利用这一个重点问题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起来。具体的教学方式还是要根据文章的特点,有时候可以辐射阅读,在讲解一篇文章的时候带几篇与本文内容相关联“快乐阅读”的文章,有时候可以采用整体推进的方式,先学习书本上的内容,然后再根据书本上的单元专题来推荐“快乐阅读”,有的时候还可以采用穿插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先阅读“快乐阅读”书籍的资料,然后再讲解书本的知识,最后再对课外阅读的资料进行补充。
(六)增强学生诵读训练,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章
从我国古代对于学生的教学当中就可以发现,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进行诵读。除了诵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以外,古人也常常通过吟诗作赋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也能够使得诗词的魅力得到增强。学生在进行诵读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了解,还可以对作者内在的情感进行体会,最终从诵读当中获取到自己对于文章的感悟以及理解。除此以外,诵读本身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艺术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一些阅读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诵读的形式来让学生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给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可以同时给学生播放一些朗诵的音频,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氛围以及文章的情感。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深入地感受文章。
五、结论
总之,在素质教育推进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思路和方法,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并注意在课外阅读开展和推进中,确立学生阅读主体地位,激发他们自主而有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努力营造课外阅读的和谐氛围,采取有效的指导促成他们深入的阅读。另外家校合作,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世界里学习与成长,从而推动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维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探究[J].教书育人,2020(28):48-49.
[2]张静.博学经典,遨游广阔天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10):81.
[3]陈晓燕.“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9):55-56.
[4]陈臻.探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价值观问题及对策[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