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油画教学课堂中的实践性研究

2022-06-06郝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实践性油画高职院校

摘 要: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油画教学是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内容。油画教学目前在我国高职美术教学中并不多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进步,现今高职院校逐渐具备了油画教学的基础与土壤,油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积极作用。阐述油画教学观念的演变,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油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油画教学实践性的策略,以便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油画;实践性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油画教学并不普遍,但是油画教学作为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油画这种历史悠久的画种现今已经成为大众熟知并且接受程度较高的艺术门类,油画也从原来的本科阶段教育逐渐走入高职阶段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油画教学承载着拓宽学生美术视野、展现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任务。油画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创作、鉴赏油画作品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油画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越来越多人对油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各大美术院校艺术展当中,油画也颇受欢迎,占据着重要位置。油画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性认识和对美的鉴赏能力。现如今的高职院校非常适合开展油画教学,并为其提供了充分的土壤。

一、油画教学观念的演变

在美育中,美术占据重要位置,而油画是美术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内各大院校开展的美术教育当中,西方美术课程主要是欣赏和绘画基础训练,包括素描基础训练、速写基础训练和水粉基础训练,美术理论实践课所占的比重较少,并且在这当中,油画课程所占的比重更小。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对于油画有了正确的认识,油画对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有着积极意义。当前,各大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油画教学,希望通过油画学习丰富学生对西方艺术的理解。在20世纪80年代,油画整体创作风格开始变得更加多元,有抽象、表现、新具象等,不断丰富人们的感官体验,整个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也是在这一时期,油画教学更加强调创新观念,创作主体意识变得更强,油画造型语言多样,油画造型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突破了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开始逐渐尝试新观念与新方法[2]。如今,隨着人们观念的改变,油画教学更加注重画面个性化的呈现,同时风格也变得更加多元,这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二、当前高职院校油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油画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20世纪,受现实主义艺术观念的影响,高校油画教学大多追求现实风格,绘画技巧上相对比较单一。课程设置方面以学生训练为主,内容以油画静物、风景、肖像为主。这些都是比较写实的技巧,也正是因为这样长时间的训练,使得学生的基础比较牢固。这种教学方法在当时比较具有进步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现今人们的艺术观念发生了诸多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新时期与新背景下逐渐体现出局限性,这种注重写实的艺术观念逐渐不符合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高职院校油画教学课程普遍存在两种问题。第一,注重画面内容而忽视了语言表达。在油画创作中,大部分学生更加注重创作题材,而忽略了自身的创作风格。一个作品往往是内容先行,使创作过程过于教条化,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二,当前高职院校油画教学更加注重画面形式,而并非内容,过于片面强调油画的形式美感,在形式处理上过于刻意,画面比较浅显。这两种教学无疑违背了艺术的创作规律。油画创作教学始终应遵循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要注意创作者的主观感受,从个体经验出发,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3]。艺术创作本身就是创作者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油画教师也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非禁锢学生的思维。

三、提高高职院校油画教学实践性的策略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油画教学中,其教学模式呈现出学院派的特点。油画教学通常是围绕着课堂素描习作练习展开的,通常包括构图学、速写、透视学、默写等,强调画面的空间结构与比例。这种学院派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与学院式的现实主义有着重要关系。在新时代与新背景下,人们的艺术观念发生了变化,艺术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油画教学更加注重创作者的个人表达。因此,在新时代与新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油画教学也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

(一)积极开办综合绘画工作室,增加实践性油画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在展开油画教学时,应该开设综合绘画工作室,增加实践性油画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注重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对于结构、空间等要素展开基本训练,打破传统教学中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拓宽艺术视野。建立综合视觉艺术工作室,以当代艺术实践性教学内容为主,区别于传统的绘画,邀请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画家到学校进行授课,为学生讲授更多美术绘画技巧。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正确看待油画艺术,使其跟随领域内的优秀人物学习更多技巧,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练习当中。通过吸取他们的经验,能够避免自己进入误区,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通过实践性教学,摆脱传统的主题性油画创作模式,在此过程中更加强调艺术本质,注重发挥油画形式的语言魅力,使学生的油画作品能够更具个人特征,能够充分反映出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实践性教学的展开,对于油画形式语言探索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推行综合材料课程设计,推动基础性教学向创新性教学发展

在高职院校现代教学中,油画教学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推行综合材料课程设计。这并不是简单的命题式创作课程,而是能够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展示主观能动性,将技术教学真正推向创作型教学。在高职院校传统油画教学中,教学模式往往过于单一,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创造性。然而,创作式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凸显人文素养,更能够从艺术本身出发,充分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油画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反思。除此之外,在材料和技法的应用上,也应该注重凸显学生的艺术个性,充分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材料的语言,例如麻绳、布料这些比较常见的材料,将其与油画相结合,进行简单的布置与粘贴,可以使整个画面更具有张力,可以形成极强的个人风格,凸显视觉效果[4]。现如今,很多知名的画家非常重视材料的多样性,将多种材料运用在其作品中,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个人风格。材料与技法的训练应该避免受到风格流派的影响,应该更加自由地使用材料,改变传统教学的评价观念。油画创作并非简单再现现实,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思维。

(三)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不仅仅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还指油画与其他艺术之间的互动,油画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互动。艺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油画创作不能闭门造车,更重要的是结合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分析,这也是丰富油画语言形式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在实际教学中,油画课程与其他艺术课程的交流互动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中国人非常喜欢水墨画,而水墨画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在作品中往往有大量的留白,这种留白所创造出来的意境之美是非常具有魅力的,能够使整个画面产生疏密与虚实的空间感。而这与意象油画所反映的形式语言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其从中国水墨画中汲取的构图与色彩处理区别于西方油画的写实主义风格,二者的地域特征非常显著。在油画教学之中融入这种构图形式的差异,也能够充分彰显新时代油画的特点[5]。不只是水墨画,其他的艺术形式,如水彩画、版画等都可以充分借鉴,让传统的油画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让油画不再拘泥于一种风格,而是更加百变,风格更加多样。除此之外,油画教学还可以增加与非艺术学科的互动,如文学等,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也给油画创作提供更多灵感。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油画教学应该更具包容性,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互动,积极创新教学手法,让油画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四)展开更具针对性的油画教学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

在当前高职院校油画教学中,教学重点仍旧放在研究性教育,其目的也是为社会输送更多艺术类人才。不同的院校其教学课程设计并不相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任何院校在油画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实践性,就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展开更具有针对性的油画教学课程设计。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油画专业人才在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大多为学校教师、培训机构教师、艺术画廊工作人员等。这些行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要求较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更应该展开针对性教学。油画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与国画、壁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另外,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还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合理规划课程内容,适当增加一些油画鉴赏课、技法与材料的使用课等[6]。在这些课程中,学生能够丰富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视野。学校可以聘请更多优秀的艺术家、艺术经理人到学校开展演讲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与市场当中流行的油画作品相比较,产生良好的互动。同时,这些艺术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的建议,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高职院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更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这样也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五)关注社会发展,拓宽创作视角,丰富油画的精神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如今人们的艺术审美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摄影、电子技术、新媒体等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今艺术视觉形态也发生了改变,现代人对于艺术的态度更加包容与开放。在观赏藝术作品时不难发现,艺术家们也在极力展示着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高职院校的油画教学拘泥于单一形式,学生的创作视角固定不变,没有与时代发展相结合,那么创作出来的油画作品也必定不会被时代、大众所认可,这样的作品也是缺少生命力的作品。现代艺术教育注重对新材料语言的探索,尤其是与社会相结合的作品,更能让艺术创作的外延不断扩展[7]。一个好的油画作品能够反映出创作者浓厚的情怀,能够引起他人的情感共鸣。可以说,油画创作应该展示时代精神,更应该关注当下社会,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更具实践性,更加丰盈。它所呈现给观众的不是炫耀绘画技法,不是彰显颜色搭配,而是体现浓浓的精神内涵,能够使人从作品中获得感悟。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油画教学要想进一步提升实践性,就应该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发展,将眼光放长远,而不是拘泥在画室小小的一方天地之内,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创作视角,让自己的油画作品更具有精神内涵,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让观赏者获得感悟,而不是看过之后便轻易忘记。

四、结语

油画有着极为丰厚的艺术底蕴,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洗礼,在现代社会中仍旧焕发光芒。人们对于油画的喜爱不曾衰减,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在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油画教学逐渐受到重视。油画教学要想真正提高其实践性,作为教师,就应该积极开办综合绘画工作室,增加实践性油画教学环节;推行综合材料课程设计,推动基础性教学向着创新性教学发展;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展开更具针对性的油画教学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关注社会发展,拓宽创作视角,丰富油画的精神内涵。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提升绘画水平,进一步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鹏.高职油画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4(3):245-246.

[2]冯磊.高职美术专业油画技法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山西青年,2018(24):210.

[3]邓懿清.论油画风景写生教学对高职院校艺术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7(9):141.

[4]魏晓丽.多元化教学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7(12):197.

[5]柯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油画教学方式方法研究[J].大众文艺,2021(18):154-155.

[6]巴塔.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油画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索[J].美与时代(中),2021(4):94-95.

[7]李雨虹.基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高职油画教学对策分析[J].教育界,2016(15):179.

作者简介:

郝华,硕士,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实践性油画高职院校
万类霜天(油画)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激发教师实践动力 实现专业自我成长
油画去哪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油画《惊涛拍岸》